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玲 《当代医学》2009,15(27):41-42
食道心脏调搏,是一种无创伤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它包括食道心房调搏和食道心室调搏。应用食道调搏仪检查,记录体表心电图,测量人体心脏各个部位的电生理参数,诱发某种不易观察到的心律失常,为一些疾病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经食道心房起搏测定SAOT以及SNBT为非创伤性检查,便于推广,但仍应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全面分析,这样才能对窦房结功能及SSS的诊断作出更全面的判定。  相似文献   

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窦房结起搏功能低下或起搏脉冲传出障碍。目前用来诊断窦房结功能的方法主要有心脏电生理检查、药物激发试验和长时间心电监测,前者公认为最佳方法。我院心导管室经食道心房调搏,为42名  相似文献   

3.
1984年以来,我们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与房室结传导功能44例,心脏负荷试验40例,旁道电生理检查与房室传导不应期测定13例,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13例,现将初步工作小结如下。仪器与方法应用 FD-1型多功能心脏程序刺激仪,将心内膜起搏电极从患者前鼻孔插入食道,观察食道心电图。选择 P 波振幅最高部位固定并与调搏器相连。起搏电压25—35V 脉宽6—10ms,以,Ⅱ导心电图观察,确定为有效起搏后开始检查。窦房结功能的测定一、受检对象:44例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21—78岁,其中非病窦组32侧,病窦组12例。按常规方法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窦房传导时间(SACT)、固有心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经心电图证实为窦性心动过缓21例经食道心房调搏结果,重点在于讨论窦性心动过缓者窦房结与房室结的电生理变化。1资料与方法本组窦性心动过缓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7~52岁,平均年龄41.1岁;心电图检查证实为窦性心动过缓,最低心率为42次/min;采用江苏泰州电子仪器厂生产的FD-1型多功能心脏程控刺激仪,国产JD-2730型经食管心房调搏电极,导管电极置入深度25~40cm,起搏阈值20~40mv;调搏参数:非程控起搏法,频率65~210次;程控期前刺激法;药物试验:阿托品,用量1.0~1.sing,静脉注射观察10min心率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7例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行窦房结功能检查中81.5%患者(22例)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18.5%(5例)患者为窦房结功能低下。1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食道调搏超速抑制法治疗均终止发作。结论: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简便、有效的特点,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既往认为儿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较少见,加之心内调搏技术为有创性,故儿童窦房结功能的检测报告甚少。近年国内文献介绍儿童病窦逐渐增多,所报告病例均未进行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功能。我们于1983年10月至12月,参照Montoyo创用的非侵入性食道调搏方法,进行了经食道心房调搏测定正常学龄儿童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及窦房传导时间(SACT)的研究,以探讨在儿童进行本项检查的可行性,并提供儿童窦房结功能电生理检查正常值范围。现将研究方法及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7.
现已证明使用食道调搏方法,进行房室结内双径传导检测具有可靠性。我院自1993年开始使用苏州产DF-3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进行食道调搏电生理检查,共检出房室  相似文献   

8.
张敬文  吴明 《海南医学》2008,19(11):40-40
目的 了解病窦综合征患者在非心脏手术中食道心房调搏的疗效.方法 选择123例住院患者,男81例,女42例;年龄16~72岁;其中,下腹部肿瘤62例、肺部肿瘤37例、肾结石12例、外伤骨折12例:住院后常规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住院后均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结果 132例患者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测房室传导时间正常;窦房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延长2060-2800ms,用阿托品2mg静脉推注后不能改善.手术当天均放置食道心房电极,并确定能正常起搏,术中出现窦性停搏19例.所有患者均在食道心房电极起搏保护下完成手术,术后停止起搏,患者未因心动过缓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 病窦综合征患者在非心脏手术中,食道心房调搏能起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操作简单,在基层医院均能开展,但是否能代替心内起搏,目前未做对比.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食道心房调搏的方法,对106例病人进行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检了房室结多径路6例,其检出率为5.6%;并测定了各径路传导速度和有效不应期,探讨了房室结多径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房室结内双径路(DAVNP)、多径路(MAVNP)是导致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原因。本文通过156例心房食道调掉以探讨房室结内双径路多径路与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本文156例中,男85例,女71例,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病,冠心病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房颤,心悸原因传查。食道心房调搏(TEAP)均采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Xll-ZAffi心脏电生理诊疗仪。每一个患者均行食道分级递增及程序扫描刺激法.后者每8次S;刺激后加发1次S。早搏刺激,S一巨500n;。SI一又5O0。s,自舒张晚期始以每次10…  相似文献   

11.
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房内及房室结电生理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阵发性房颤)及正常人心房室结的电生理特性差异,通过调搏刺激研究两的房颤诱发成功率。方法 用食道心房调搏技术对182例阵发性房颤及30例健康成年人进行程序刺激并作电生理测定。结果 (1)食道心房调搏术对阵发性房颤的诱发成功率高达95.6%;(2)窦律及基础起搏情况下两组的房内传导及房室传导无统计学差别;(3)早期刺激下发性房颤以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庆期延长、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与正常人比较有高度显性差异。结论 (1)房颤患这些电生理异常有利于房颤时微小折返的形成;(2)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房颤但又缺乏心电图证据的患食道心房调搏术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阵发性房颤)者及正常人心房内及房室结的电生理特性差异,通过调搏刺激研究两者的房颤诱发成功率。【方法】用食道心房调搏技术对182例阵发性房颤者及30例健康成年人进行程序刺激并作电生理测定。【结果】①食道心房调搏术对阵发性房颤者的诱发成功率高达95.6%;②窦律及基础起搏情况下两组的房内传导及房室传导无统计学差别;③早搏刺激下阵发性房颤者以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应期延长、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与正常人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房颤患者这些电生理异常有利于房颤时微小折返的形成;②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房颤但又缺乏心电图证据的患者食道心房调搏术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相似文献   

13.
食道心房调搏作为心脏电生理检查广泛用于临床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院自1989年~1994年开展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用于窦房结功能测定、阵发性室上速(PSVT)的诱发及中止、诊断隐匿性预激、预激综合征(WPW)旁路不应期的测定,以及心脏负荷试验诱发心绞痛或缺血性ST-T改变。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方法检查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发现隐性WPW二例,并成功的多次诱发了SVT。其中房室结前传型与房室结逆传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各一例。本文从心电生理的观点讨论了隐性WPW形成的原因及经食道心房调搏能对其诊断的机理。对两例患者存在隐性WPW及电生理检查使其呈现WPW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本技术安全、简便、重复性好,是发现隐性WPW的一种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食道调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7例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对1例心脏停搏患者施行食道左心室起搏。结果:108例中有78例异常。其中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致窦缓28例,预激综合征及预激综合征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8例,房内折返搏动13例,心脏负荷试验阳性3例,心脏停搏1例,其他15例。结论:经食管心脏起搏技术是一有效简便的电生理检查方法,还能有效地中止折返型室上性心动过速,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食管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比较35例阵发性宝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食管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35倒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与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类型如房室结双径路参与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及隐匿性房室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食管左房调搏诊断房室结多径路20例分析赵忠仁,翟魁敏,孔祥泉,杨桂华(聊城地区复退军人医院,聊城地区人民医院,252000)关键词食管左房调搏;房室结多径路;电生理;病例分析我院自1990年以来,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对102例心律失常者进行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11例正常健康对象,经食道心房调搏法观察可乐定对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乐定具有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作用,心得安有协同作用,阿托品能逆转可乐定的作用,对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合用可乐定与心得安时宜慎重。  相似文献   

19.
王玲  白原  何涛  任志亮  刘晓云 《医学综述》2005,11(4):377-379
目的 采用食管起搏技术揭示心房电生理特性,探讨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房颤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32例阵发性房颤者及2 8例健康成年人进行程序刺激并做心脏电生理测定,包括:P波时限、心房有效不应期、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及房间传导时间等。结果 阵发性房颤者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与正常人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房颤组中有8例患者程序期前收缩刺激诱发房颤发作,诱发房颤率为2 5 %。结论 ①房颤患者这些电生理异常有利于房颤时微小折返的形成,可能是房颤发作的重要电生理基础。②食管心房调搏对确定临床症状与房颤关系以及房颤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③食管电生理检查可部分替代心内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20.
房室结双径路食管电生理特征的研究吕桂芬(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市545005)关键词食管心房调搏;房室结双径路;阵发性室上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食管心房调搏(TEAP)近几年常应用于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而PSVT的折返部位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