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60岁.患胆囊结石10余年,近日右上腹隐痛向背部放散,查体右上腹压痛,莫菲氏征阳性.化验结果WBC 12.5×109/L中性粒细胞0.79.B超检查:于胆囊窝处见一6.2 cm×3.2 cm无回声区,形态酷似胆囊,壁厚0.4 cm,其内见数个团状强回声块伴声影.超声提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住院后行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肝右下叶有一椭圆形囊性肿物,大小约6.5 cm×3.5 cm致胆囊受压、空瘪,肿物内有牙齿样物.病理诊断:肝脏畸胎瘤.  相似文献   

2.
病例 女,55岁,右上腹间断性闷胀感1个月,无发热和黄染.当地医院超声示:肝左外叶3.1cm×4cm不规则回声.界限不清.肝左叶占位待除外。当地医院MRI:肝左外叶外侧段占位,考虑肝转移瘤。我院超声示:肝左外叶3.8cm×2.5cm较低回声,边界清晰,肿内占位性病变.化验检查:谷按酰转肽酶、球蛋白、血糖高于正常值,其余均正常。我院CT平扫及三期增强示;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2岁,主因"腹胀、右上腹痛2周"就诊.近1年体质量减少10公斤.20余年前患黄疸性肝炎,经治疗后好转.查体:右上腹轻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HBSAg阴性.超声示肝实质回声均匀,左肝内叶可见7.8 cm×7.2cm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尚清晰(图1).上腹部可见4.8 cm×3.6 cm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块.CT:平扫左肝内叶多结节互相融合状不规则肿块呈稍低密度,范围约6.5 cm×7.5 cm×8.0 cm.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22岁。因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入院行术前检查。腹部超声所见:肝脏左右叶大小一致,肝门位于中线。胆囊位于右上腹,内可见二枚1.0cm×0.5cm强回声团伴声影;胆总管上段见1.5cm×1.0cm强回声团伴声影。左季肋区未见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 6岁,因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2个月,疼痛再次发作伴发热1d入院。查体:T 38.4℃,腹平,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阳性,肝脏无肿大,未扪及包块,肠鸣音可;血常规:WBC 12 .0×10 9/L ,N 0 .90 ,L 0 .10 ,B超:肝脏右叶小,左叶大,实质内回声匀,血管、胆管不扩张,胆囊位于肝右叶下缘中线处,约7cm×5cm×5cm大小,壁厚,囊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强回声伴声影,胆总管不扩张;肝功:正常。入院诊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经完善术前检查,即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肝脏左右叶分界于腋前线处,左叶覆盖于上腹部,右叶位于右上腹后侧,…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8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2天,于2007年7月14日就诊.超声检查(图1):于肝左内叶探及一个大小约6.6 cm×5.5 cm×5.0 cm的实性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周围无声晕,内部回声尚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灶周边及内部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肝左内叶实质低回声肿块,性质待诊.于两天后行经超声引导下肝左内叶实质低回声肿块穿刺活检(Bard 16G针).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腺瘤.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8岁,3年前体检发现胆囊结石,未经系统治疗,此后间断性右上腹疼痛3年,5d前突发右上腹绞痛伴右肩部困痛入院,给予抗炎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查体:腹平坦,右上腹胆囊区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莫菲征阳性,肝区叩痛阳性,无移动性浊音。超声检查:胆囊大小约8.1cm×3.9cm,囊壁增厚不光滑,厚约0.32cm,囊内可探及大小约5.7cm×4.0cm不均质实性高回声,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3岁,就诊前食欲减退,恶心伴呕吐,消瘦,精神状态欠佳。父母发现患儿腹部增大20d,伴间断腹泻。查体:消瘦,精神萎靡,轻度贫血外貌,巩膜无黄染,心率95次/min,节律齐;腹部膨隆,肝大,右肋下2cm,剑下3cm;右上腹可触及一10.0cm×10.0cm包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脏明显肿大,于肝右叶内见一大小约12.4cm×9.8cm×13.0cm巨大实性肿物(图1,2),几乎占据整个肝右叶,且向肝左内侧叶挤压,肝左静脉被肿物向左侧推移,胆囊、右肾受肿物压迫,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64岁,右上腹隐痛3月余,肝区偶有摩擦感,伴咽干,食欲不振。家族中无肝炎、胆囊结石及癌肿史。入院体检: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2cm,剑突下3cm,无肝区叩击痛。B超提示:胆囊占位伴胆泥形成。实验室检查:AFP≤28.9μg/L。手术所见:肝脏右前叶局限性硬韧,其中见一灰白色硬结;胆囊底体部呈实质性改变,部分与肝脏粘连。行胆囊及肝右前叶楔形切除术。病理检查胆囊大小为11cm×6cm×5.5cm,被膜紧张,们之呈实质性,一侧稍空虚,似烤熟的“红薯”。切面见囊腔内几乎为瘤组织所充满,囊壁大部分尚可与瘤体分离。瘤组织呈灰…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右上腹包块半年就诊,无压痛及其它临床症状,B超检查:右上腹见有3.8×2.7cm液性暗区,暗区内见密集光点回声,边界厚,壁发毛,见与肝右前叶相邻,肝右前叶见5.4×2.3cm低回声;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B超提示:①肝右前叶占位(考虑肝结核);②右上腹壁结核性脓肿。经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叶切除在治疗左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价值。方法:2003年11月至2007年10月间,我院对16例左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运用自行设计的腹腔镜下专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7.2岁,其中单纯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3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囊结石3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总管结石2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8例。结果:本组16例病人均在完全气腹下进行操作,无中转开腹,未进行肝门血管阻断。其中2例行腹腔镜下单纯左肝外叶切除,3例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囊切除,3例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8例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及胆道镜取石术,手术时间平均为2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30m1,切除肝脏的最大标本体积为20cm×7cm×4cm术后一例并发肝创面胆漏,经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h均能下床活动,术后1-3天即进食,1周左右出院,留置T管者出院时均行胆道造影未发现有残余结石,2~3周后拔除T管。结论: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是治疗左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经腹腔镜胆囊与肝部分联合切除术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腔镜下行肝部分切除目前报导不多,同时行胆囊切除与肝部分切除更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9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20d于1995年9月19日入院。入院查体无异常,AFP为0,HBsAg(-),B超示肝左叶有一个6.5cm低回声光团,胆囊壁有多个0.4cm大的低回声光团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移动。CT平扫见肝左外叶一个类圆形低密灶,边界清,增强后CT值明显增强。术前诊断:肝面管瘤,慢性胆囊炎胆囊多发性息肉。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0岁,以“右上腹闷痛1个月,CT发现肝占位3天”为主诉入院,既往乙肝病史多年。查体:心肺正常,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Ⅳ肋间,下缘右肋下6cm,质中等,结节状,脾脏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及肝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阳性。B超:肝左外叶探及大小约6.6cm×4.7cm混合性回声团块,形态欠规则,部分呈实性偏强回声,下缘可见一大小约3.1cm×2.5cm结节样低回声,团块周边及内可见较粗的条状血流信号。应用GE8层螺旋CT行上腹部增强三期扫描:肝左外叶旁可见多个低密度肿块影,部分病灶与肝左外叶窄蒂相连,最大层面约6.5cm×4.6cm,动脉期各病…  相似文献   

14.
女,32岁。胸、腹部外伤1小时入院。诉心慌,气促,大汗,右下肢活动障碍。体检:脉搏90次/分,血压9/0kPa,失血貌,右肺呼吸音减弱,腹稍隆起,右上腹可见瘀血斑,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右上腹为甚,肝区叩击痛阳性,肝浊音界正常,肠鸣音弱,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诊断:肝破裂并失血性休克,予输血、抗休克治疗同时行急诊手术。术中见:腹腔大量积血,约吸出3000mL,肝石后叶粉碎性破裂,仅少许组织与前叶相连.右侧腹膜后有一约10cm×2.5cm大小血肿,右隔肌破裂。术中修补隔肌,切除肝布后叶,创面以10号丝线缝扎后…  相似文献   

15.
李岩  李涛 《临床荟萃》2005,20(21):1212-1212
患儿,男性,3岁,无意中发现腹部肿块,于2005年5月入院,4天前患儿腹胀,腹膨隆,不伴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超声检查发现:肝左外叶内探及大小约11.6 cm×10.0 cm囊实混合性包块回声,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及多个强回声斑点,轮廓清;腹腔内可探及片状腹水暗区.超声诊断:①肝左外叶囊实混合性占位病变(错构瘤?)(图1);②腹水.CT检查发现:左侧腹腔巨大囊实性占位;大量腹水及右侧胸腔积液.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术中见:肿物来自左肝外叶,约12.0 cm×10.0 cm×8.0 cm,呈扁圆形,边清,有包膜,张力较高,瘤体断面呈鱼肉状,水肿.腹内中等量浑浊积液.病理诊断:肝间叶性错构瘤.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63岁,反复右上腹疼痛半年,加重1个月。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壁柔软,右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阴性,肝区轻叩痛。既往无肝炎等病史。超声检查: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囊壁厚0.2 cm,光滑,囊内可见大小约3.0 cm×1.5cm沉积物回声,可移动和变形,轮廓及三角区显示清。肝内胆管扩张,呈"平行管征"。肝门段内径约1.5cm,肝外胆管全程扩张,内部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胆总管  相似文献   

17.
患儿男 ,7岁。因右上腹复发疼痛 ,轻度尿黄来诊。CT检查提示肝总管结石梗阻致肝内胆管囊性扩张、胆囊结石。彩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 1.1cm× 0 .7cm,胆囊颈部结石 0 .6 cm× 0 .5 cm,肝内胆管先天性囊样扩张 (宽 2 .3cm,见图 1)。术后证实为先天性胆管囊样扩张合并胆囊结石。讨论 :肝总管与胆囊颈部结石 ,在 CT检查横断切面中有相似点 ,尤其在先天性胆管囊样扩张时易有误解。而 B超在观察胆囊颈与肝、胆总管时可以寻找长轴切面 ,借此方位的关系更能明确胆总管与胆囊颈部结石情况 ,易于作出鉴别诊断图 1 先天性肝胆管囊样扩张声像图彩超诊断…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8岁.主因"间断右上腹疼痛、呕吐1个月"来诊.曾在外院按"胆囊炎"治疗效果不佳.查体:右上腹压痛,余未见异常.超声检查:胆囊约3.1cm×1.1cm大小,尚清晰;右上腹可见一约4.5cm×3.6 cm×2.6 cm大小混合回声肿块,壁非对称性增厚,与胆囊底毗邻;整个胆囊呈"8"字形"葫芦状",其"8"字交叉部位为带状高回声(图1).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4岁。因食欲下降、食后饱胀不适及腹部包块前来就诊。外科体检:右上腹至右侧盆腔可触及一约 20 cm×15 cm凹凸不平包块,质硬,活动度差。腹部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外科诊断:右腹部肿瘤。B超检查:胆囊区未测及正常胆囊声像图。于肝门处门静脉及肝外胆管前方胆囊窝区至髂嵴连线下 3.0 cm处,右侧腹盆腔内测及大小约 25 cm×15 cm×11 cm 囊实性肿块,形态略呈哑铃状,壁完整且不规则增厚,似一巨大胆囊(图1),腔内多处可见不规则实性强回声团块自壁向腔内突起,尤以肝门处为著,相当于颈管处局部明显膨大,内被实性强回声团块充填,部分体部至底部腔内充满较多无回声,间有大量粗点状回声。该包块与肝、肠管及周围组织界限均显示不清。腹部大血管旁及肝门处未测及局限性结节回声。B超提示:①右侧腹盆腔混合性包块(巨大胆囊癌);②腹盆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术中所见:胆囊巨大,约 25 cm×15 cm,呈哑铃形,与胃、横结肠、升结肠广泛粘连,形成侧支循环。穿刺胆囊抽出暗红色液体。胆囊颈部因肿块巨大压迫周围并紧密粘连。剥离胆囊并切除后切开,见胆囊管已闭塞,胆囊内肿块组织坏死,切面呈灰白色,部分组织呈分叶状改变。探查腹腔未见肿大淋巴结。术后诊断:巨大胆囊癌。病理镜下所见:胆囊腺癌和肉瘤样成分呈双相分化并显示有特殊的间叶分化(即横纹肌细胞),且腺癌与梭形细胞肉瘤样成分界限清楚。病理诊断:胆囊癌肉瘤(癌为高分化腺癌),侵及浆膜面,间质骨化、软骨化,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3岁,因右上腹疼痛4 d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右上腹压痛,可触及一肿块,质中,界清,活动度差,Murphy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胆囊体积增大,腔内可见多个团状强光反射,并可见暗淡光团附着于胆囊壁上,不移动.胆囊外可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约6.5 cm×5.9 cm×5.9 cm,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无具体包膜,包块上界与胆囊底部关系密切(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