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灸资生经》是一部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均较高的针灸学著作,书中记载大量验方、医案,通过对王氏针灸医案的整理分析,总结出其特点有:治疗手法多样,针灸药并用;重视辨证,审因论治;取穴精少,疗效显著。其思想指导着后世针灸临床工作,为后世医家治疗疾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认真的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浅析《针灸资生经》艾灸疗法医案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政府对针灸学的高度重视以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直接影响了中医学出版物发行的数量和影响度.<针灸资生经>是宋代针灸学著作中学术成就较高的一部.书中记载艾灸疗法医案三十二则,均有人名、病名、诊断、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的评价,内容非常充实.通过对其中艾灸疗法医案的分析,总结出以下特点:(1)灵活运用艾灸疗法,并与其他疗法相配合;(2)善于总结经验,博采众长;(3)辨证严谨,取穴精简;秉承前人经验,但不拘泥.  相似文献   

4.
《针灸资生经》是南宋时期针灸学家王执中所撰写的一部针灸著作,其对灸法理论贡献巨大,继承了宋代以前的灸疗理论,对我国灸疗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此文从灸法的取穴,施灸的体位、顺序,灸炷的大小,施灸的壮数、施灸时的注意事项,以及灸法与针药相结合的临床用法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针灸资生经》的灸法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6.
《针灸资生经》的养生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立  陈易新 《光明中医》1998,13(6):27-29
南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对后世针灸学有着一定的影响,然而书中的养生学内容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养生学出发,阐发了该书的重视元气提倡保健灸法、重视养心护肾,以及强调未病先防,已病常护的养生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南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是一部腧穴专著。该书超越前人之处,是在正文之后,以注文、按语的形式对书中保存的腧穴内容据理剖析,且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将对其进行初步探究,以彰显《针灸资生经》的文献价值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1王执中其人王执中,字叔权,瑞安人,生卒年不详。南宋乾道己丑(公元1169年)进士。官从政郎、澧州、峡州教授将作丞。为官期间操守高洁,毕生精力钻研针灸学,是浙江温州地区最早一位有医学专著问世与文献记载的著名针灸医药学家(据孙诒让《温州经籍志》)。撰《针灸资生经》七卷,《读书后志》、《既效方》各一卷,可惜后二书自元朝以后,诸家书目均未记录,早已亡佚。2《针灸资生经》的学术价值及内容  相似文献   

9.
《针灸资生经》以灸法的载述独见其长。就该书的灸法特点作了浅述。书中言及用灸法治疗的病证较广;对腧穴宜针宜灸、宜灸不宜针、宜少灸及禁灸穴都作了记述;所列病证灸方用穴精简,大部分灸方只取一穴施灸;重视压痛穴的应用,作为确定施灸穴位的依据;提倡"先上后下,先阳后阴"的施灸原则;重视灸感,对灸感现象有详尽的描述;灸疗法众多,灸药并用的论述也较多;临证时根据患者身体强弱、年龄、部位、病情选择艾炷大小和艾灸壮数,控制灸量;阴虚燥盛之证及孕妇、产后应当慎灸;该书作者认为治病应以调理脾胃为本,并注重预防。该书对灸法的收录和运用广博,而且实用,对后世针灸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南宋医家王执中,著有《针灸资生经》七卷,是一部因证配穴,内容丰富的临证针灸专著,尤其对有关历代的灸治疗法,加以综合总结,对我国灸疗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现就《针灸资生经》对灸疗学的贡献试述如下。扩大灸治病证,疗法完备晋唐时期重视灸法的趋势一直延至宋代。我国灸法先驱之一东晋人葛洪,在《肘后  相似文献   

11.
严善馀 《中医药学刊》2001,19(6):635-636
南宋医家王执中著《针灸资生经》七卷,是一部类纂性的临床针灸名著。首先王氏重视俞穴考订,举凡穴位的别名、部位、取穴、针刺深浅、艾灸炷数及主治病症,皆根据《内经》、《千金》等典籍参互校订,并提出自己看法。其次强调取穴的准确性,以敏感压痛点作为临床取穴的准则。大量搜集前人的俞穴治疗作用,通过亲身体验增添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大大丰富了俞穴主治作用的内容。搜集大量的炙法资料和灸疗方法,但不盲目施灸,而是“随病症针灸之”。敢于否定古人,师古而不泥。不但擅用灸法,亦擅用火针,每收神效。且十分强调防护调养,祛病延年。  相似文献   

12.
《针灸资生经》为南宋时期著名医家王执中精研《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太平圣惠方》与《备急千金要方》等书,采撅旨要,酌论要旨,综合整理书中涉及的针灸内容,并结合其对针灸学的见解和临床经验类编而成。该书通过定腧穴、明禁忌、载验案、重养生及定施灸体位和顺序对灸法的应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所载灸法实用性强,对后世针灸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灸资生经》是宋代针灸家王执中编纂的一部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均较高的针灸医书,对后世针灸学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对《针灸资生经》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腧穴考证、取穴方法、治疗方法、针灸禁忌(包括人神避忌)、顾护脾胃(养生保健)及临床验案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宋政府对针灸学高度重视、再加上当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这一时期针灸学有了很大的发展.〈针灸资生经〉就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一部著作,该书一方面将宋代以前的灸疗理论继承了下来;另一方面,还对腧穴进行了考订、加入了许多医案、吸收民间及他人的经验.现将〈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发展的贡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执中,字叔权,浙江瑞安人,南宋时期著名针灸学家。他根据《针灸甲乙经》、《明堂上下经》等书,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撰成《针灸资生经》。该书博引典籍,记叙内外妇儿各科193种病症(附属各证,未计在内)针灸治疗的取穴施治、因病配穴,对临床极具参考价值。徐正卿在该书序中称:“针灸之书,至是始略备;古圣贤之意,至是始无遗憾。”兹就其针灸学术思想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南宋医家王执中著《针灸资生经》七卷,是一部类纂性的临床针灸名著.首先王氏重视俞穴考订,举凡穴位的别名、部位、取穴、针刺深浅、艾灸炷数及主治病症,皆根据《内经》、《千金》等典籍参互校订,并提出自己看法.其次强调取穴的准确性,以敏感压痛点作为临床取穴的准则.大量搜集前人的俞穴治疗作用,通过亲身体验增添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大大丰富了俞穴主治作用的内容.搜集大量的灸法资料和灸疗方法,但不盲目施灸,而是"随病症针灸之".敢于否定古人,师古而不泥.不但擅用灸法,亦擅用火针,每收神效.且十分强调防护调养,祛病延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有不少针灸学名著,它们内容丰富,学术成就较高,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如南宋王执中所撰《针灸资生经》就是其中之一。王执中,字叔权,浙江瑞安县人,具体生平不详,知其为南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进士,官从政郎,沣州教授,将作丞。王氏除了撰著《针灸资生经》之外,还有一部《既效方》,可惜已经失传。  相似文献   

18.
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执中所著的《针灸资生经》对灸法的载述独见其长,详细记载了有关灸法体位的选择、壮数的多少、艾柱的大小、施灸的顺序及点艾火等艾灸的技术问题;同时除记载直接灸的灸疗方法外,还记载了隔盐灸、隔蒜灸、隔巴豆灸等间接灸疗法,以及天灸、竹茹灸、鼠粪灸等非艾灸的灸疗方法;而且创新形成王氏临床灸疗特色,即通过发灸疮、洗灸疮、贴灸疮等方式来进行的灸后调护。该书对灸法的收录和运用广博、实用,对后世灸疗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针灸资生经》是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执中的代表作之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灸疮处理、饮食调养、情志调节、灸药合用等有关灸后调护的内容.笔者通过查阅并总结以《针灸资生经》为代表的古代针灸医籍中有关灸后调护的记载,以期为现代的灸后调护提供借鉴,增进与患者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灸资生经》治疗脾胃病选穴规律。方法:整理《针灸资生经》所记载脾胃病的其症状、用穴及针灸治疗手段。运用数理统计及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数据下隐藏的规律。结果:《针灸资生经》治疗脾胃病总共运用432频次153穴,分属最多的经络是膀胱经,其次是任脉和胃经。治疗手段方面,432频次穴位中63频次40个穴位明确提到了用艾灸作为治疗手段,频次占比14.6%。使用频次最高的是任脉的石门穴共提及10次。特定穴方面选用最多的是合穴,达8个。穴位搭配方面,存在固定组合如胃俞配膈俞、大肠俞配三焦俞等。结论:选穴范围遍及十四经及经外奇穴,范围广,但趋势集中,存在固定穴位搭配组合。广泛运用艾灸疗法,穴位选择灵活具体搭配方法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