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降低老年患者上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为老年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择期行上腹部开放手术的老年患者249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83例,分别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比较各组患者拔管后5 min呼吸功能、麻醉恢复情况、肺部感染征象发生率;术后24 h、72 h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8及T细胞亚群CD4+、CD8+数量,计算CD4+/CD8+比值,比较3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拔管后5 min复合麻醉组血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MV)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呼吸频率(R)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术后3 d发热、咳嗽、肺部音、胸部X线片特征表现、白细胞计数>10×109/L发生率低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术后24 h CD4+/CD8+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术后24 h、72 h IL-6、IL-8水平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CD4+/CD8+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苏醒快,对呼吸功能影响小,免疫抑制程度低,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ASA Ⅰ~Ⅱ级经腹腔镜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Ⅰ组,n=100)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Ⅱ组,n=100).观察麻醉前(T1)、麻醉完善手术开始气腹前(T2)、手术开始气腹后15 min(T3)、手术结束放气后15 min(T4)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患者体动、术后离开手术室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种麻醉方法术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均有变化,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中有6例体动,术后离开手术室时间Ⅰ组[59.1±2.5)min]明显长于Ⅱ组[(5.0±1.6)min](P<0.05),术后无并发症,住院费用Ⅰ组明显多于Ⅱ组(P<0.05).结论 腹腔镜行下腹部手术两种麻醉方法均可以,但硬膜外麻醉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全身干扰轻,术后管理简便,费用较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黄鹂 《江西医药》2021,56(11):2038-2041
目的 分析在双镜联合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患者中联用右美托咪定合丙泊酚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到宜春新建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术前、术中20min、术后5min、拔管前5min时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及麻醉前和麻醉24h时免疫功能[CD4+、CD3+、CD4+/CD8+],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麻醉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20min、术后5min、拔管前5min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逐渐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24h时,两组CD4+、CD3+、CD4+/CD8+水平均低于麻醉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双镜联合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缩短患者苏醒、拔管时间,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吴曦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52-15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 98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数字抽取分为硬膜外组与全身麻醉组,各49例。硬膜外组应用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组应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20 min、放气后20 min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硬膜外组患者中1例发生恶心、呕吐症状,1例出现躁动症;全身麻醉组2例发生恶心、呕吐症状,1例存在呼吸抑制现象,均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即缓解消除。气腹后20 min时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麻醉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与硬膜外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应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一定程度上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相比较硬膜外麻醉更具有优势,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因子肾上腺皮质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某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肺癌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行全身麻醉)和研究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各3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术后血清丙二醛(MDA)、总皮质醇(GC)、醛固酮(ALDO)水平、肾上腺素、血皮质醇值、T细胞亚群中CD4~+、CD8~+、CD4~+/CD8~+水平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应激因子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DA、GC、ALDO水平均低于术前,其中研究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肾上腺素、血皮质醇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不同麻醉方式后,研究组肾上腺素、血皮质醇水平的降低/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各免疫功能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CD4~+、CD8~+以及CD4~+/CD8~+水平稍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尽可能降低手术造成的创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4月至11月在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组(45例)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50例)。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合麻醉组患者的MAP、HR在切皮前和切皮后1h较麻醉前波动较大,2组患者的SpO_2水平均较麻醉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麻醉前的皮质醇等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全身麻醉组的上述指标在切皮前和切皮后1h时变化较复合麻醉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复合麻醉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低于全身麻醉组。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明显减轻老年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且麻醉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7,(11):1518-1522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超前镇痛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需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注射用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衔接硬膜外镇痛泵(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50 mg+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16mg+地佐辛注射液1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滴注速度为2mL/h,自控泵注15min。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镇痛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2例患者脱落,对照组有1例患者脱落。术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时,对照组患者MAP和HR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MAP和HR与术前比较,以及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即刻、术后48 h时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即刻,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48 h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即刻的CD3~+、CD4~+和NK细胞水平,两组患者术后12、24 h时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以及对照组患者术后48h时的CD3~+、CD4~+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变化,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 h时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超前镇痛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好,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该方案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张杰 《中国医药科学》2011,(17):147+149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高血压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时、拔管后以及术后3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时、拔管后以及手术后30min血压和心率波动较大,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开腹手术患者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是高血压开腹手术最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腹部手术患者对循环稳定作用的研究。方法40例择期胆囊切除术和胃部分切除术手术患者,均选择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参附组(S)和对照组(N),每组20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无明显差异,S组静滴80mL参附注射液,N组静滴80mL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给药后30min、60min及术毕监测手术患者HR、SBP、DBP、MAP和SpO2参数指标变化。结果N组在30min时心率和血压明显较S组为低(P<0.01),N组血氧饱和度略有下降(P<0.05);而在运用参附注射液后,S组心率、血压与N组相比较变化不大,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P>0.05),而S组血氧饱和度较N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硬膜外麻醉行腹部手术时,对手术患者使用参附注射液是围术期稳定心率、血压,提高氧饱和度较为安全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单纯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Ⅰ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Ⅱ组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分别于入室后(T1)、插管即刻(T2)、建立气腹即刻(T3)、拔管即刻(T4)、术后2 h(T5)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CTH)、内皮素(ET)、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并记录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值.结果 (1)血流动力学变化:T1时两组患者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Ⅰ组患者MAP、HR在T2~T4时显著升高(P<0.05或P<0.01);Ⅱ组患者仅在T3、T4时HR明显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患者MAP、HR在T2~T4时点显著增高(P<0.05或P<0.01).(2)应激激素变化:T1时两组患者血清ACTH、ET、COR、N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Ⅰ组各激素水平在T2~T4时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Ⅱ组仅在T4时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各激素水平在T2~ T4时刻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王忠利  赵洪伟  王永 《中国医药》2010,5(10):889-890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GA)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GEA)对肺癌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应激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完全随机分为GA组和GEA组,每组25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术毕、术后1 d、术后3 d测外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麻醉后时GA组CD3、CD4、CD8、CD4/CD8分别为(46.21±6.95)%、(27.23±7.12)%、(17.34±2.36)%、(1.34±0.29)%;GEA组分别为(52.98±5.76)%、(32.56±9.60)%、(21.12±3.14)%、(1.41±0.31)%,这些指标均较麻醉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术后1 d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GEA组各指标恢复接近麻醉前水平,GA组各项指标仍低于麻醉前水平,2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A对机体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针刺复合全身麻醉对这些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4例食道癌行择期根治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全麻组,B组为电针复合全麻组;并选7例健康人为C组。A、B两组病人术前用药及全麻气管插管诱导用药相同,麻醉维持方法相同。复合组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前,针刺双侧下翳风和三阳络透郗门穴位,连接韩氏神经刺激仪(HANS,LH-202H),刺激频率15HZ,波型为间断连续交替波,强度为“2”或“3”,诱导时间20~30分钟后,进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用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A、B两组食道癌患者麻醉前的T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与健康正常人比较,均低于健康正常人(P<0.05或P<0.01),CD8+则高于健康正常人;复合组麻醉前、手术毕、麻醉后第5天的T细胞亚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毕、麻醉后的T细胞亚群值呈上升趋势;全麻组麻醉前、手术毕、麻醉后第5天的T细胞亚群比较,手术毕、麻醉后的T细胞亚群值呈下降趋势,其中以CD3+下降最为明显(P<0.05)。结论:针刺复合全麻能减轻全麻及手术应激反应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旨在探讨术中及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 2例病人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例。Ⅰ组在全麻下、Ⅱ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上腹部胃癌根治术 ,Ⅲ组在全麻下、Ⅳ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全子宫切除术 ,Ⅱ、Ⅳ组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 4 8h。分别于手术日晨 ,手术切皮后 1h ,术后第 1、3、7d晨抽取患者肘部静脉血 ,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总T淋巴细胞 )、CD4+(辅助性 /诱导性T淋巴细胞 )和CD8+(抑制性 /杀伤性T淋巴细胞 )及C 反应蛋白 (CRP)浓度。结果 Ⅰ组术后第 1d、第 3dCD4+、CD8+比术前显著下降(P <0 .0 1) ;Ⅱ组、Ⅲ组各时间点T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改变 (P >0 .0 5 ) ;Ⅳ组术后第 1dCD4+表达受抑 (P <0 .0 1)。上腹部手术 (Ⅰ、Ⅱ组 )较下腹部手术 (Ⅲ、Ⅳ组 )CRP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明显 ,术中、术后硬膜外镇痛可减轻应激反应 ,有利于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 ;下腹部手术应激反应轻 ,细胞免疫功能无显著改变 ,术后硬膜外镇痛无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联合椎管内麻醉对冠心病患者行骨科手术容量负荷及左室功能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骨科2016年12月~2019年12月80例冠心病骨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前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联合椎管内麻醉,分析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全麻及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1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36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中麻醉维持用药量、围术期各时间点MAP和HR、两组患者术毕至清醒时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全麻与复合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全麻组具有较高的异氟醚、阿曲库铵、丙泊酚的用量,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诱导后、切皮、病灶切除MAP及心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全麻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的吞咽反射、SpO2>90%、拔除气管导管、睁眼实验阳性、完全清醒的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进行手术能够降低药物的用量,减少患者的术后躁动,具有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GA)复合硬膜外阻滞(EA)用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组Ⅰ为单纯全麻(GA)组,组Ⅱ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EGA)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60 m in(T1),90 m in(T2)和120 m in(T3)时平均动脉压(M AP)和心率(HR)、术中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以及麻醉完全苏醒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Ⅰ相比,组Ⅱ患者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Ⅱ患者麻醉完全苏醒所需时间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GA相比,CEGA用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减少,麻醉苏醒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78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术毕、术后3 d的NK、CD3^+、CD4^+和CD4^+/CD8^+水平。比较两组气腹前后的CO2、pH、碱剩余和CO2总量水平。结果麻醉前,两组NK、CD3^+、CD4^+、CD4^+/CD8^+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两组NK、CD3^+、CD4^+、CD4^+/CD8^+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本组麻醉前降低,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NK、CD3^+、CD4^+、CD4^+/CD8^+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本组术毕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本组麻醉前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前,两组CO2分压、pH值、碱剩余、CO2总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观察组CO2分压、pH值、碱剩余、CO2总量水平与本组气腹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O2分压、pH值、碱剩余、CO2总量水平与本组气腹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O2分压(4.51±0.82)kPa、碱剩余(-5.56±1.47)mmol/L、CO2总量(18.74±1.36)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6.07±1.78)kPa、(-6.91±1.93)mmol/L、(22.37±2.34)mmol/L, pH值(7.36±0.07)高于对照组的(7.15±0.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都有各自的优点,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全凭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要比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略高一些,另外,使用全凭静脉麻醉的患者术后头痛、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官颈癌根治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行官颈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硬麻组(30例)和全麻组(30例),检测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两组在术毕、术后24 h、术后3d时血清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 0.05);至术后5d时,硬麻组各观测指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而全麻组术后7d恢复.结论 与全身麻醉比较,硬膜外麻醉在保护官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单纯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心肌损伤的情况。方法 10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前、术后6 h、12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心肌功能水平,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麻醉清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手术麻醉前、切皮时、术中30 min、术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12 h APTT、PT、TT均短于对照组, FIB水平低于对照组, PL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 CK-MB与c TnI水平分别为(1.33±0.63)U/L与(0.19±0.11)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61±0.71)U/L与(0.37±0.12)μg/L,术后12 h CK-MB与cTnI水平分别为(1.63±0.95)U/L、(0.23±0.1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2.58±1.08)U/L与(0.41±0.1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清醒时间(21.01±8.2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4.52±11.20)min,苏醒期躁动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皮时、术中30 min HR、MA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更为显著,对心肌功能损伤更小,可降低其凝血纤溶指标水平,缩短麻醉清醒时间,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