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止嗽散加减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给予丙酸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方面均快于对照组,且能降低血清总IgE水平.结论:止嗽散加减合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能较快减轻患儿的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2.
王菊红 《大家健康》2016,(5):148-149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助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呼气峰值流速(PEF)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显著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以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综合疗法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方面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助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呼气峰值流速(PEF)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显著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以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综合疗法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方面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该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74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8例,A组给予综合性基础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顺尔宁)治疗,3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3组患儿临床疗效、 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 C、B、A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74.1%、48.3%,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A组,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复发率低于B组和A组,B组的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安全有效,可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利迭气雾剂吸入及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对哮喘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120例2017年6月10日至2018年4月18日哮喘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采取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B组则采取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加上孟鲁司特口服治疗。比较A组、B组疗效;哮喘发作控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组胺水平、IL-8水平、嗜酸性粒细胞;不良反应。结果 B组疗效、哮喘发作控制时间、组胺水平、IL-8水平、嗜酸性粒细胞相比较A组更好,P0.05。B组不良反应和A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加上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哮喘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贺冬艳 《当代医学》2014,(17):128-129
目的观察万托林(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1)。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即口服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和抗组胺药;观察组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配合储物罐吸入,2次/d。治疗3个月后,评估好转后,减半剂量,继续治疗3个月,再评估是否停止治疗。观察各组临床改善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患儿在显著改善咳嗽症状,增加无咳嗽症状天数,有效控制病情及降低患儿的复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配合储物罐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缓解患儿咳嗽症状迅速,降低其复发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与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联合组在对照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PEF、IC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与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并且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70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比较两组患儿有效率及随访3个月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比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随访3个月显示,研究组复发率比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哮喘能显著改善患儿哮喘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临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CVA患儿83例,参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喘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  相似文献   

10.
陈宽塘 《吉林医学》2014,(3):530-530
目的:探讨近年来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选择40例变异性哮喘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250μg),早晚各1吸;给予观察组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10 mg,每天晚上口服,每组都需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变异性哮喘病患者使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系数高,值得广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CV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以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为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用孟鲁司特钠(观察组)和布地奈德气雾剂(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结果临床缓解所需时间观察组为(7.1±4.0)d,对照组为(6.3±3.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复发率观察组9.1%,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CVA疗效确切,与吸入激素疗效相当,且副作用少,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刘金辉  傅瑛  李冬梅  蔡旗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1):1365-1366,1389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 将1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予以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对照组65例单用阿奇霉素口服治疗.两组患儿均口服丙卡特罗及酮替芬进行基础治疗,严重发作时加用泼尼松龙短程口服.比较两组咳嗽缓解率、复发率.结果 联用组患儿咳嗽缓解率为97.0%,咳嗽复发率为26.9%;单用阿奇霉素组患儿咳嗽缓解率为40.0%,咳嗽复发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能明显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降低咳嗽复发率,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3.
孟鲁司特钠治疗和预防73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及预防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对7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按2: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接受盐酸班布特罗和氯雷他定片治疗,至症状消失后停药,结束后随访12个月观察咳嗽症状恶化数和转变成典型哮喘的比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至症状消失后停用盐酸班布特罗和氯雷他定,继续服用孟鲁司特钠,总疗程12周,停药后再随访12个月观察咳嗽症状恶化数和转化成典型哮喘的比例。对于6岁以上的32例患儿,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均给予FEV1和PEF测定,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取得临床缓解所需时间(T)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咳嗽症状恶化数和典型哮喘转化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用药3个月,治疗组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及预防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孟鲁司特钠组和糖皮质激素组。孟鲁司特钠组:每晚嚼服孟鲁斯特钠片,共用12周;糖皮质激素组:早晚各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共用12周。结果: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FEV1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变(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咳嗽症状恶化数和典型哮喘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15.
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口服孟鲁司特钠(顺尔宁)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将5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和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布地奈德(普米克)及沙丁胺醇(万托林)吸入治疗。观察用药后1周、半个月、1个月、3个月咳嗽消失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0例;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4例,无效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uc=0.295,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钠与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相当,但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6.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3种常用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3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53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B组41例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气雾剂吸入治疗;C组29例采用静脉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每日1次,疗程5 d.入选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如补液、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等.结果 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雾化吸入和静脉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均能有效控制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对前两者,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气雾剂吸入不能有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结论 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最佳给药途径,布地奈德雾化悬浊液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混合溶液治疗儿童哮喘发作的疗效与静脉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相当,依从性好,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a年3月~2013年7月来梅州市平远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加酮替酚进行治疗,口服酮替酚片,1mg/次,2次/d;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加孟鲁司特钠,口服孟鲁司特钠,6岁以下患儿服用4mg,6岁以上患者5mg,患儿睡前服用,1次/(片·d)。连续治疗3个月后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4%;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复发率8o%,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复发率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2例,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给予普米克雾化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的咳嗽、呼吸困难、哮喘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的咳嗽、呼吸困难症状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哮喘评分更低。结论: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雾化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比单用普米克能更有效地减少患儿咳嗽、呼吸困难,控制哮喘发作,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法与预后。方法:CVA患儿79倒随机分成A组(吸入糖皮质激素组).B组(口服氨茶碱和扑尔敏组)、C组(口服沙丁胺醇和酮替芬组)、D组(对照组)。A组予丙酸倍氯米松定量气雾剂吸入,每次100μg,每日2次。B组给予氨茶碱片每次4-5mg/kg,每日3次;扑尔敏每天0.35mg/kg,分3-4次。C组给予沙丁胺醇,每次0.1m/kg,每日2-3次,咳嗽消失后2周停药,酮替芬<3岁每次0.5mg,≥3岁每次1mg,每日均为2次。D组给予止咳、祛痰、抗感染等治疗。各组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时间半年至4年7个月。结果:用药2周有效率A、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明显优于D组(P<0.01)。CVA复发率A组(20%)低于B组(45%),但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能与样本小有关,A组与C组及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VA转化为哮喘发生率A组低于B组及C组(P<0.05),明显低于D组(P<0.01)。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副作用发生率A、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氨茶碱和扑尔敏、口服沙丁胺醇和酮替芬对控制CVA对咳嗽症状均有较好疗效,但对预防CVA复发、CVA转化为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优于氨茶碱和扑尔敏、沙丁胺醇和酮替芬。  相似文献   

20.
尹俊  黄珠能 《河北医学》2012,18(3):360-363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布地奈德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PEF达预测值的百分比、血清IgE水平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咳嗽恶化次数和典型哮喘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有效率及PEF达预测值的百分比明显提高、IgE水平及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升高、咳嗽症状恶化次数、典型哮喘转化数、复发率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够迅速缓解CVA的症状,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