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提出针对性护理。方法对43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病、母亲孕期疾病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原发病中缺血缺氧性脑病占34.9%,窒息占23.2%,新生儿肺炎占14%,宫内感染占11.6%,有缺氧史者占72.1%,母亲孕期有各种并发症者占74.4%。结论缺氧、感染与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关系密切,母亲孕期患各种疾病也要警惕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需针对各种高危因素,尽早留置胃管检查胃液,严密观察胃液颜色及性质以及大便性状,有利于消化道出血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应激因素,对防止胃肠功能衰竭、改善预后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脑组织的发育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局部缺氧缺血,感染,炎症,神经中毒等因素。新生儿脑组织易于发生室管膜下出血(GLH)、脑室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WM)损伤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超声能否提升新生儿颅脑疾病的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凝血酶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碧霞  吴繁  游月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88-2188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危重新生儿的并发症,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感染,早产儿,易发生,如不积极治疗,可致原疾病加重,甚至休克死亡。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我院儿科近几年采用凝血酶联合蒙脱石散局部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46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6例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的原发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硬肿症等为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降低新生儿窒息及早产儿的发病率,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因素,尽早去除应激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早期干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是由于缺氧造成的生后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任何原因引起缺氧都可导致窒息。缺氧可以造成各个脏器的损害,并发症较多。此病在新生儿疾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而且致残率也很高。因此对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的及时诊断、治疗至关重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窒息的并发症之一。我院于1997-1999年,共收治新生儿窒息240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2例,占总发病的13.3%。本文就该并发症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0年7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5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引起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但主要是缺氧缺血、感染、新生儿自然出血症、早产儿,且多数在原发病上合并消化道出血.结论 需针对各种高危因素,采取早期预防、监测、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应激性溃疡 (急性胃粘膜出血 )是许多疾病的并发症 ,常见于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及严重感染性疾病。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云南白药和思密达联合鼻饲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应激性溃疡 5 9例。按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 6版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经鼻插入胃管抽出咖啡色液体或血性液体。通过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排除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假性上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及全身出血性疾病。 5 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相似文献   

8.
杭士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30-3731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因寒冷、饥饿、感染、窒息缺氧等引起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疾病,冬季较多见,如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死亡率很高,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近年来,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护理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小板减少与病情轻重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46例新生儿败血症并血小板减少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0例,女16例;7d内发病17例,7d以上发病29例;院内感染18例,社区感染28例。应用人免疫球蛋白400mg/(kg·d),连用3~5d抗感染及升血小板,有出血现象者给予血小板输注治疗,并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原发病,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 46例患儿,其中6例有出血现象者给予血小板治疗,40例给予人免疫球蛋白及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及升血小板,治疗后随病情好转,血小板升至正常(P<0.01)。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小板随病情轻重而增减,血小板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判定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一个辅助标准和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合理抗感染治疗和应用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0.
<正>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科较为常见的重症疾病,主要是由于分娩产伤及缺血缺氧所造成,是临床上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有研究显示,国内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为3%,根据出血部位可将其分为脑室管膜下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2],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因此,临床上需要对患儿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从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与探讨妊娠足月产前发热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产前发热的妊娠足月患者资料4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妊娠足月产前无发热现象的产妇资料35例为对照组。将两组产妇在羊水浑浊、胎儿缺氧、新生儿死亡及产后出血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产前发热的相关因素并制定治疗方法。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呼吸道疾病、生殖道感染等多是引起产前发热的原因。孕妇产前体温升高会使胎儿产生胎心率和胎动不正常现象,严重者会使胎儿在宫内缺氧致死或导致新生儿畸形。结论妊娠足月产妇产前发热会影响胎儿的健康状况,产妇需及时定期进行检查,以免对妊娠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其对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将其分为轻度组(n=48)、中度组(n=47)和重度组(n=30),并选取同期于我院收治的120例血小板计数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析病因,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等指标进行对比,并对观察组内的母婴分娩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主要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组孕妇在剖宫产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轻度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其余两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低于重度组(P<0.05);三组在新生儿贫血率和早产率上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均无产褥期感染、颅内感染及死亡。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与早产、贫血、产妇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存在密切联系,患者血小板数量越少则合并妊娠期疾病的可能性越高,对新生儿的影响越大,故在临床上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的应用价值,提高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高危新生儿,应用索诺声新生儿颅脑专用探头床旁检查高危儿384例,检出199例颅脑疾病。结果超声诊断足月儿脑250例,早产儿脑134例,其中颅内出血7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25例,室管膜下囊肿45例,脉络丛囊肿42例,脑积水12例,CT诊断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脑膜下出血,超声未能诊断。结论超声对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囊性病变、脑积水等颅脑内较微小病变能早期做出确切的诊断,超声以其无创、便捷、可床旁检查的优势,成为新生儿筛查颅脑的重要首选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甲氰咪胍预防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亮  王霞  李艳 《河北医药》2006,28(11):1075-1075
患有各种危重疾病的新生儿特别是以窒息、缺氧为主的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很高,导致新生儿大量失血甚或休克,本文应用甲氰咪胍静脉滴注预防之可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治疗,降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诊治的45例NT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 NTP最常见病因是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25例和围生期窒息缺氧16例,其次为寒冷损伤6例、溶血2例,经过病因治疗后,治愈44例、死亡1例。结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急症,其病因复杂,重症易发生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寻找病因处理原发病,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严重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小儿机体缺氧缺血、感染、酸中毒密切相关。早产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轻者可影响早期胃肠内营养的摄取,因禁食及消化吸收功能受影响而影响患儿的病情恢复,从而延长住院日增加患儿家长的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重者因出血量大引起失血性贫血、休克而危及生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迅速控制出血,可纠正失血性贫血和失血性休克,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9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红 《安徽医药》2010,14(6):704-70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2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溶血病、围产因素、头颅血肿、代谢性因素、其他或原因不明。结论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完善产前检查、预防胎儿缺氧、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做好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筛查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由产伤和缺氧引起,预后较差,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病因 产前、产程中及产后一切可以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及颅脑损伤等因素,都可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特点及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对48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8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中感染性疾病20例(41.7%),围产期缺氧12例(25%),原因不明7例(14.6%);心律失常类型:早搏27例,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10例,传导异常6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病因以缺氧及感染为主,类型多为房早、室早、各种传导阻滞和快速性心动过速。快速性心律失常常表现为气促、烦躁、面色苍白、紫绀等非特异性症状。新生儿心律失常大多无须特殊治疗,预后主要取决于自身疾病的严重性和心律失常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徐晓青  陈观美 《贵州医药》2013,(12):1091-1092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产科常见的疾病。其原因有:妊娠生理引起血小板减少、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HELLP)综合征、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可以导致妊娠流产、胎死宫内及产后出血和新生儿颅内出血、手术切口血肿等,对母婴存在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