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强脊丹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67例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JAS)的疗效。方法 应用中药强脊丹和柳氮磺吡啶片治疗JAS 6 7例。结果  6 7例患者在治疗 4周后实验室指标及关节肿胀有所下降 ,治疗 12周和 2 4周下降更为明显 (p<0 0 0 1) ,临床缓解率为 34 % ,显效 6 0 %。结论 强脊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JAS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诊断的可能性和系统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3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独应用NSAIDs药物,另一组除应用NSAIDs外,加用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自觉症状均有缓解,前屈、旋转和骶髂关节Gaenslen征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而且组间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原有的As诊断标准不利早期确诊,应用适当修改;骶髂关节炎是诊断As的基础,HLA-B27与As呈强相关性,但非特异性,慎用慢作用或细胞毒药物治疗As。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脊柱炎(AS)为主要侵犯骶髂,脊柱关节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目前各地治疗方案繁多,疗效报道大相径庭。现常用的慢作用药有柳氮磺胺吡啶(SASP)、甲氨蝶呤(MTX)、雷公藤多甙(TI)及米诺环素(minocycline)等。本文回顾性总结了长期在本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28例,分为MTX对照组与MTX SASP治疗组,比较了临床疗效、实验与放射学指标,并评价了两组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服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其总有效率为92.0%,且治疗过程中仅有2例不良反应。结论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起效快,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系统联合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联合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远期疗效:方法: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确诊后除常规应用NSAIDs药物外.加用甲氨喋呤和柳氮磺胺吡啶,经至少2年以上的随访,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用药后患者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脊柱活动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并给予系统药物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益赛普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单一用药,而研究组采用益赛普和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用药,益赛普采用皮下注射,而柳氮磺胺吡啶采用口服,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研究组总体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0%,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赛普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有确切疗效,其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中药,联合MTX7.5mg,;对照组服MTX。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25%),有效16例(50%),改善7例(22%);对照组显效9例(28%),有效17例(53%),改善5例(16%),两组比较(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4例次,占13%;对照组15例次,占47%。[结论]中药联合小剂量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白芍总苷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24例,口服白芍总苷及柳氮磺胺吡啶,连用6个月;对照组27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6个月.观察脊柱晨僵时间、疼痛程度、血沉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6个月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尤其是肝脏损伤明显下降.结论:白芍总苷和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应用是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葛成永  刘臻 《中外医疗》2016,(23):166-168
目的:应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分析其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0例,在该院就诊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应用数字随机法),每组45例,分别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中医针灸综合疗法,观察研究两组疗效,包含总有效率、晨起僵硬时间、胸腔与脊柱活动度、中医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胸腔与脊柱活动度(47.05±3.29)°、(4.51±0.43)°均高于对照组(75.56%)、(42.76±3.07)°、(4.03±0.37°);研究组晨起僵硬时间(7.94±4.71)min、中医症状积分(19.85±2.67)分、C 反应蛋白(29.13±3.41)mg/L、红细胞沉降率(34.39±2.60)mm/h 低于对照组(15.62±4.53)min、(25.63±2.34)分、(33.02±3.57)mg/L、(37.15±2.56)mm/h,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整体疗效上看,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效果突出,可在临床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普及。  相似文献   

10.
对32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SZ)治疗3~23月(第1周1.0/d,第2周起2.0/d维持),分别于服药后3月、6月及1年以上复查7项活动性指标(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扩胸度、Schober试验、ESR及CRP)。观察结果,治疗后除扩胸度以外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服药1年以上者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服药3月或6月者;药物副作用多发生于服药3月内,本组患者无1例因副作用停药。结果表明SSZ对活动期AS患者具有肯定疗效,足够疗程与适当剂量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坚持服用SSZ(2.0/日)1年以上既可获得较高的临床缓解率又具有良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中轴关节病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发展至后期可致脊柱或受累关节发生屈曲形骨性强直,难以行走,导致终身残废。我们采用口服中药、针灸、中医薰蒸、静脉点滴中药、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这种整体与局部、针与药、内治与外治、脏腑经络与奇经八脉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不仅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医的特色与优势,而且各种疗法各显神威,互相补充,相提益彰,疗效突出,的确是中医治疗疑难大证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血藤艽鹿伸脊丸(XUE TENGJIAOLUSHENJI WAN,XTJLSJW)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非手术或手术方法结合应用自制血藤艽鹿伸脊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9例。其中,非手术组453例,手术组56例。以疼痛指数、脊柱及胸廓运动及实验室检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判。结果非手术组显效368例(81.24%),有效77例(16.99%),无效8例(1.77%);手术组显效49例(87.50%),有效6例(10.7%),无效1例(1.78%)。结论自制血藤艽鹿伸脊丸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结合中西医整体程序化治疗过程中,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建平 《黑龙江医学》2014,38(2):144-145
目的 采用全髋关节置换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其疗效.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5例,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均手术成功,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髋关节的总活动度、外展、内收、外旋、内旋、屈曲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展和屈曲的差异尤为明显,Harris评分也有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也是目前基本治愈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手术方法,术后及时结合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1例(77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 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0例(37髋)患者以西药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40髋)行THA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主观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5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手术效果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晨阳  姜洪 《黑龙江医学》2001,25(12):886-887
作者通过复习文献 ,着重从临床和X线角度论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认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独立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胶原系统疾病 ,女性多见 ,常侵及周围小关节 ,X线表现为关节肿胀、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早期增宽 ,后期变窄 ,关节脱位、强直、畸形。强直性脊柱炎属关节疾患 ,青年男性多见 ,中轴骨首先受累 ,X线几乎 10 0 %有骶髂关节改变 ,方型椎和韧带骨赘是其特征性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6.
祛强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祛强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应用醋氯芬酸肠溶片与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强汤并静脉滴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异常,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1.6%)明显低于对照组(34%)。结论:祛强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及康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依据及康复治疗措施。方法收集近年收治的220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例,对其中48例早期患者进行重点观察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容易误诊,本组入院前误诊26例,骶髂关节显示X线异常者44例。女性患者可在发病数年内不出现X线异常,儿童患者几乎皆从下肢大关节开始发病,两者更易误诊。结论本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在药物及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功能锻炼及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姿势对预防或减轻畸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 37例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临床分析 ,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37例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 :发病年龄高峰在 30岁以前 (占 76 % ) ,隐匿性起病方式为主 (占 81% ) ,首发症状主要是中轴关节受累 (占 70 % ) ,腰痛 ,骶髂关节及腰椎压痛、“4”字试验阳性是常见症状和体征。双侧骶髂关节炎以 3级和 4级为主 ,分别占 6 5 %、2 4%。除 2例手术治疗外 ,35例经消炎止痛药及慢作用药治疗的患者均有明显疗效。结论 :中青年患者 ,特别是 <30岁 ,若出现不能用其他疾病诊断的中轴关节、外周关节病变或少数出现眼部、心血管、肺、肾脏等病变时 ,应考虑到AS ,作双侧骶髂关节CT检查 ,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坚持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 ,对控制症状、稳定病情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的临床结果,发现临床诊治问题,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99例确诊的AS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只发现2例AS患者并发虹膜炎,未见其他患者有与AS相关的关节外表现;非风湿专科的AS患者的内科治疗不规范。结论风湿科的医生在强化内科知识的同时,还应积极在其它有关科室进行AS等风湿病的宣教,以整体提高AS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林奋强 《中外医疗》2010,29(23):24-2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防治,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5例临床资料,分析其早期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4,2组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