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胰岛素泵输注入胰岛素;治疗组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晚12时加一次中效胰岛素,血糖控制满意时检测4次血糖作为观察值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空腹2h血糖为(7.65±2.18)mmol/L,早餐后2h为(11.88±1.33)mmol/L,午餐后2h为(9.79±1.31)mmol/L,晚餐后2h为(11.1±2.78)mmoL/L;治疗组分别为(4.58±1.27)mmol/L、(7.72±2.35)mmol/L、(6.73±2.63)mmol/L和(8.21±1.27)mmol/L。治疗组24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者少(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可有效控制24h高血糖、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李颖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10-2311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1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在甘精胰岛素不改变用量前提下,给药时间由22:00调整到18:00前后,比较时间调整前后3 d患者空腹血糖( FBG)、早中晚餐后2 h血糖(2hPG)和午餐前血糖的变化情况、门冬胰岛素的用量及午餐前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甘精胰岛素调整用药时间后,患者午餐前血糖调整至理想水平,FBG(7.28±2.13)mmol/L比(8.33±2.20)mmol/L、午餐后2hPG下降显著(8.61±2.59)mmol/L 比(9.70±1.75)mmol/L(U=2.425、3.034,均 P<0.05),早餐后2hPG (8.27±2.02)mmol/L比(8.56±2.33)mmol/L和晚餐后2hPG(9.54±1.55)mmol/L比(9.61±1.75)mmol/L变化均不明显(均P>0.05);门冬胰岛素早餐前用量减少,午餐前和晚餐前用量增加;午餐前低血糖事件显著减少(χ2=4.105、5.005,均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在不改变甘精胰岛素用量情况下,给药时间由22:00调整为18:00,可平稳降低空腹血糖,减少午餐前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诺和锐)治疗初期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有氧运动锻炼,对照组给予生物合成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并比较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4周后,早餐后2 h血糖观察组为(5.2±1.7)mmol/L,对照组为(7.4±1.6)mmol/L;晚餐后2 h血糖观察组为(6.0±1.5)mmol/L,对照组为(7.7±1.3)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治疗初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糖尿病患者脑卒中时联合使用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降糖的疗效。方法: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餐前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来得时)降糖治疗;B组:餐前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联合睡前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N)降糖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空腹、餐后血糖以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的差别。结果:A组与B组胰岛素用量无统计学差别,但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A组均显著低于B组(空腹为7.2±0.8vs9.4±1.9,P〈0.05;早餐后为9.0±1.8vs10.3±2.3,P〈0.05,mmol/L),且未见低血糖发生。结论: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降糖能更有效控制血糖,预防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6例G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达标时间、血糖控制效果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达标时间(7.11±1.97)d、2 h PG达标时间(6.38±1.45)d短于对照组;观察组FPG(5.59±1.02)mmol/L、2 h PG(6.68±0.94)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5.97±1.2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体重、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联合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效果,缩短FPG、2 h PG达标时间,且对母婴结局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李亚冬  王燕 《中国医药》2012,7(3):296-297
目的 观察预混赖脯胰岛素50联合口服降糖药替代每日多次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76例使用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或血糖波动大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研究组给予预混赖脯胰岛素50,2次/d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对照组应用胰岛素(优泌林R,N)4次/d注射,监测血糖谱,并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12周后,观察2组血糖谱(三餐前后、睡前及夜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发生低血糖的次数,胰岛素总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及午餐后2h血糖、3:00血糖[分别为(8.4±0.7)、(11.2±2.3)、(7.7±0.9) mmol/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5±0.9)、(9.8±1.7)、(5.9 ±0.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用量(39 ±8)U均低于对照组(43±10)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研究组发生低血糖4例(10.5%),对照组发生7例(1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混赖脯胰岛素50联合口服降糖药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方便的降糖方案,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每日多次注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睡前给予皮下注射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及联合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的皮下注射,而观察组给予地特胰岛素睡前的皮下注射及联合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的皮下注射。严格监测两组患者每日的血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血糖总标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两组病患,血糖的控制疗效和NPH联合门冬胰岛素相对等,血糖达标速度快、胰岛素其用量较小、血糖保持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选取餐后2h血糖≥13.9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早餐前一次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晚餐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32例,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口服,3次/d,观察治疗16周后一天7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6周后血糖、HbAlc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7个时点血糖显示空腹、早餐后2 h、午餐前、午餐后2 h、晚餐后2 h、睡前血糖共6个时点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餐前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lc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L-DL-C两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早餐前一次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优于口服降糖药治疗,且安全,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在一项随机、平行分组的开放试验中,27例妊娠糖尿病妇女(年龄30.7±6.3岁,HbA1c〈7%)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治疗组(餐前5分钟注射)和常规人胰岛素治疗组(餐前30分钟注射)。试验时间为从诊断妊娠糖尿病(18~28周)至产后6周。研究期间两组的总体血糖水平均控制良好(试验开始和结束时HbA1c≤6%)。进餐试验时,试验6周时的平均血糖水平(门冬胰岛素组4.2±0.57mmol/L,常规人胰岛素组4.8±0.86mmol/L)略低于试验0周时(门冬胰岛素组4.9±0.59mmol/L,常规人胰岛素组5.1±0.36mmol/L)。  相似文献   

10.
周岩  姬秋和 《药品评价》2011,8(17):42-47
目前在我国临床上应用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有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赖脯胰岛素25.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能够很好地模拟胰岛素生理性分泌特点,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很好的胰岛素血药浓度保障.研究显示门冬胰岛素30治疗6个月后,空腹血糖由基线水平的11.03±3.65mmol/L下降至治疗后的8.03±2.44mmol/L,餐后血糖平均下降幅度为4.75±4.87mmol/L.预混胰岛素注射时间灵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增加患者预期寿命、降低治疗总费用,有效提升了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和预混胰岛素组,每组各20例。甘精胰岛素组早餐前注射胰岛素,每餐加服伏格列波糖;预混胰岛素组早、晚餐前注射胰岛素,并早晚同餐服用二甲双胍。在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下,以FPG<6.1mmol/L、2hPG<8.0mmol/L及HbA1C<6.5%为目标,调整胰岛素剂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有明显下降,甘精胰岛素组达标率更高,胰岛素用量少,且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胰岛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用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胰岛素泵输注入胰岛素;治疗组3餐前注射诺和锐30,晚12时加1次中效胰岛素。根据血糖结果设定诺和锐总量,初始剂量比常规人胰岛素用量减少25%,血糖控制满意时检测4次血糖作为观察值进行比较。两组疗程均为7~10d。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空腹2h血糖(7.35±2.33)mmol/L,早餐后2h(11.37±1.29)mmol/L,午餐后2h(9.38±1.27)mmol/L,晚餐后2h(10.9±2.37)mmoL/L;治疗组分别为(4.51±1.22)、(7.83±2.31)、(6.71±2.52)、(8.18±1.28)mmol/L。治疗组24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者少(P〈0.05)。结论诺和锐可有效控制24h高血糖、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使用方便,餐前或餐后注射均可达到良好效果;可显著减少胰岛素用量,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人胰岛素30R联合阿卡波糖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使用人胰岛素30R且餐后2 h血糖(PBG)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配对法分为两组。人胰岛素30R+阿卡波糖组以人胰岛素30R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bid,起始剂量同原方案;阿卡波糖50 mg,tid,餐前即刻吞服。门冬胰岛素30组用门冬胰岛素30餐前15 min皮下注射,bid,起始剂量同原方案。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剂量,并记录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和HbA1c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所用的胰岛素剂量相当。与人胰岛素30R+阿卡波糖组相比,门冬胰岛素30组患者PBG下降更明显[(12.4±0.8)vs(11.0±0.6)mmol/L,P<0.01],低血糖发生率更低(40.0%vs16.7%,P<0.05)。结论:对使用预混人胰岛素治疗的PBG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疗效更好,并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组(Ⅰ组)与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组(Ⅱ组),每组各30例,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组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3次/d,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d,两组均治疗14 d,记录血糖达标时间,观察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检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Ⅰ组和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HOMA-β分别为(6.0±0.9) mmol/L比(5.4±1.1) mmol/L,(7.4±1.9) mmol/L比(6.6 ±2.3) mmol/L,(6.2±1.7)%比(6.0±1.9)%,(1.11±0.32)比(1.01±0.35),(5.23±1.63)比(5.46±1.41),Ⅰ组和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治疗后HOMA-β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HOM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血糖达标时间为(6.5±2.8)d比(6.2±2.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0% (6/30)比3% (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与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均能安全平稳控制血糖,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但甘精胰岛素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甘精胰岛素是使血糖安全达标的理想胰岛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合并重症感染的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中性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后血糖的波动情况。方法30例合并重度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中性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联合三餐前使用诺和灵R皮下注射,以空腹血糖<6.0mmol/L为目标,检测早餐、午餐、晚餐后2h和睡前末梢血血糖,计算一天4次末梢血血糖的样本标准差(SD),以及最高和最低血糖之差(△)。结果使用甘精胰岛素组的SD和△均较小(P<0.05),而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甘精胰岛素比使用中性胰岛素更有利于血糖的有效控制,且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餐前(3.47±1.38)mmol/L、餐后2 h(5.72±1.39)mmol/L、睡前(6.72±0.48)mmol/L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率低于对照组20.00%,观察组尿酮体消失时间(2.48±2.91)d低于对照组(4.34±3.25)d,两组之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情况,拥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一定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门诊新诊断的空腹血糖(FBG)≥12mmol.L-1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9.5%的12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4例,分别给予NPH联合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和预混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FBG、餐后血糖(2hPBG)、HbA1C、腰臀围及体重的变化,以及低血糖的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FPG、2hPPG、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NPH组下降更明显(P<0.01)。NPH联合口服药组FBG、2hPBG、HbA1C分别由(14.3±2.1)mmol.L-1、(18.6±3.8)mmol.L-1、(11.5±2.1)%降至(6.3±1.1)mmol.L-1、(8.2±1.7)mmol.L-1、(6.6±1.6)%,均P<0.01;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组FBG、2hPBG、HbA1C分别由(14.1±2.1)mmol.L-1、(18.4±3.7)mmol.L-1、(11.3±2.1)%降至(7.1±1.7)mmol.L-1、(9.1±2.0)mmol.L-1、(7.7±1.3)%,均P<0.01。NPH联合口服药组体重由(65.2±11.7)kg增加至(66.1±10.9)kg;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组体重由(66.0±11.6)kg增加至(67.8±10.8)kg(P=0.01)。NPH用量平均(9±3.6)U.d-1明显少于预混胰岛素(17±3.3)U.d-1(P=0.0001)。NPH联合口服药组HbA1C达标率(87.5%)优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组(73.4%),P=0.045。NPH联合口服药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组(P=0.042)。结论:与预混胰岛素组相比,NPH联合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更好,胰岛素用量少,对体重的影响小,低血糖风险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12月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为(5.87±1.33)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8.31±1.89)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69±1.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5±1.48)mmol/L,(9.21±2.14)mmol/L和(7.43±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35,P<0.001);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2,P=0.037)。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比4.00%,χ2=0.421,P=0.516)。结论与单用门冬胰岛素30相比,联合应用门冬胰岛素30和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不良反应增加不明显,具有较高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甘精胰岛素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32±0.78)mmol/L、餐后2 h血糖(11.64±1.05)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5.25±0.48)%均低于对照组的(7.22±1.04)mmol/L、(13.34±1.22)mmol/L、(6.84±0.6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糖达标率75.00%(18/24)高于对照组的45.83%(11/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686,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33,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或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NPH)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NPH睡前皮下注射联合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试验组予地特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联合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监测患者每日血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血糖达标时间为(5.0±2.0)d,短于对照组[(7.0±2.5)d,P<0.05],试验组胰岛素最终剂量为(22.11±13.13)U,低于对照组[(29.22±9.76)U,P<0.05]。试验组血糖总标准差低于对照组[(1.28±0.48)mol.L-1vs.(1.94±0.95)mol.L-1,P<0.05],两组血糖变异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疗效与NPH联合门冬胰岛素相当,血糖达标快、胰岛素用量少、血糖更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