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药物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成人男性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8%。其中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又占绝大多数,治疗颇为棘手。我院于2000年9月-2003年9月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2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综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斌  赖维奇 《西南军医》2010,12(5):847-849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综合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抗生素头孢他美脂片、阿奇霉素胶囊和盐酸特拉唑嗪片,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舒通、热水坐浴等多种方法,两组疗程为28天。疗程结束后将两组的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综合治疗组痊愈16例(53.3%),显效10例(33.3%),有效3例(10%),总有效率为96.70%。对照组痊愈8例(26.7%),显效14例(46.7%),有效6例(20%),总有效率为93.40%两组临床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均有明显下降(P〈0.05),综合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以抗菌药物为主配合前列舒通类中成药及多种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抗 菌药物治疗,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中应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曾锦波  杨洋  张开  朱春红 《武警医学》2004,15(10):770-771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临床绝大部分患者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 。我们根据前列腺的解剖学及临床特点 ,采用前列安栓经肛门直肠给药联合甲胺环素口服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湿热夹瘀症 )患者 12 1例 ,4 5例取得良好疗效。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2 1例患者全部  相似文献   

4.
唐利生  孟晓 《武警医学》1995,6(5):270-271
射频抗生素导入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12例临床观察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泌尿外科(郑州450052)唐利生,孟晓,王梅叶,罗守菊,鲁乃恩,徐冰,管淑萍1992年10月~1993年12月,我们应用经尿道射频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1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在N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上是否安全有效。方法采取多中心、开放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110例NBP患者并对其治疗四个星期。治疗所获得的各项指标均按照EPS(美国国立卫生院前列腺液)WBC计数及最大尿流量、NIH-CPSI(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作为参考指标,对该药物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测评。结果在四周的治疗之后,110例患者中有109例可进行评价。全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平均降低4.1分,症状评分平均降低了7.9分,NIH-CPSI总评分平均降低了12.0分。治疗前后的MFR分别为(19.24-4.8)、(22.74-4.9)mL/s。EPS中治疗前及治疗后的WBC计数分别为(15.24-15.1)、(9.54-12.0)个/HP。若评价标准为病人的症状改善情况,则17例患者治疗无效约占总体的15.6%,56例患者治疗有效约占总体51.4%,33例患者治疗显效约占总体30.3%,3例患者治愈约占总体的2.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在治疗过程中有2两例患者出现食欲不振,4例患者出现轻度头晕的症状,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1%。结论可见萘哌地尔在临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上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诊断为中重度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患者80例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各自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0%;单纯西药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IH-CPSI各项评分在治疗前后下降程度较单纯西药组更显著(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能取得更好疗效,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外科常见病,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约占前列腺炎性疾病的90%,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2007-07~2010-07我们应用国产ERFH2200型体外射频治疗仪(简称ERFH)联合前列安通片口服治疗CNP患者共8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西北地区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生活质量(QOL)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2005—2009年对西北各省门诊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共700例。内容包括:①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NIH—CPSI):②居住地海拔高度及气候温度;③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④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有效回收问卷617份.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为9.21±1.93。QOL评分随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r=0.801,P〈0.01)和心理压力评分增高而增高fr=0.573,P〈0.01)。QOL影响的严重程度有按海拔高度(r=0.526,P〈0.01)和寒冷程度(r=0.501,P〈0.01)逐渐上升趋势。QOL分值与P分值(r=0.682,P〈0.05)及N分值(r=0.770,P〈0.05)正相关,QOL分值与E分值负相关(r=-0.701,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症状严重程度、高心理压力、寒冷气候、高海拔环境及个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单用复方玄驹胶囊口服、单纯行前列腺灌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前列腺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症患者的效果。方法:从2011-01~2012-01间对90例前列腺炎不育症患者中的少弱精子症人群随机分为3组(A、B、C)。A组(30例)采用复方玄驹胶囊1.26 g口服,3次/d,B组(29例)单纯行前列腺灌注治疗。C组(30例)是A组与B组的联合治疗。结果: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检查分析精液及前列腺液示,治疗后除B组精子密度外,精液质量及前列腺液各项参数均改善,C组与A、B两组比较在治疗后精液质量及前列腺液各个参数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症患者行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前列腺灌注治疗后,患者精液及前列腺液质量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单纯口服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或单纯前列腺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0.
慢性前列腺炎262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62例慢性前列腺炎,其中细菌性前列腺炎82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46例,前列腺痛34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口服敏感抗菌药物组(第1组)、口服敏感抗菌药物+尿道灌注组(第2组)、口服敏感抗菌药物+尿道灌注+热磁治疗组(第3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常规变化。结果3组间疗效两两比较,第1组与第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3组与第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3组与第1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万华  李勇  邢子龙 《武警医学》2001,12(3):174-174
我科自 1 998年~ 2 0 0 0年共收治了 3 0 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对其中 1 87例经按摩前列腺液细菌学检查培养出细菌证实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者 ,选用前列腺注射液(黄芪、苦参、丹参等制成纯中药制剂 )、敏感抗生素、糜蛋白酶、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联合局部注入前列腺内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87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 ,长期服用抗生素 ,前列腺按摩、热水坐浴、服用中药无效。年龄 2 1~ 4 9岁 ,其中 2 1~3 0岁 72例 ,3 1~4 0岁 68例 ,4 1~4 9岁 4 7例。病程 3个月~ 8a。本组病…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2008年6月,我院应用TRM-2D(A)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45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微波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应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微波治疗。对照1组单纯应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对照2组单纯应用微波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1%,对照1组为77.8%,对照2组为75%,治疗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CPSI总分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微波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较单纯应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或微波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前列腺液中MCP-1、MIP-1a水平变化,探讨前列腺液中MCP-1、MIP-1a在CP/CPP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05例临床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35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70例,a型36例,b型34例。收集前列腺液,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做正常对照,ELISA法检测MCP-1、MIP-1a的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各组前列腺液中的MCP-1、MIP-1a浓度差异。结果分析发现MCP-1、MIP-1a蛋白浓度在CPPSⅢa组和CPPSⅢb组显著高于正常组、CBP组(P<0.05)。结论患者前列腺液中MCP-1、MIP-1a水平的检测对于CP/CPPS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介入治疗 ,探索其治疗有效的新途径。方法 按Seldinser法 ,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 ,将导管选择性插至髂内动脉或膀胱下动脉 ,置管 ,微量动脉泵经导管内药物灌注。结果  12例中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10例 ,明显好转 2例 ;前列腺按摩液细菌培养 11例无菌生长 ;追踪调查 3~ 6月 ,1例复发。结论 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疗程短、复发率低的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某部机务人员中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患病率和相关因素,提出预防建议。方法采用自制的前列腺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参考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标准,对4132名机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职务,并调查其需求。结果某部机务人员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患病率为9.3%,18~25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26岁以上各年龄组。患病率与被调查人员的文化程度和工作类别无明显关系。结论在本组调查对象中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患病率较高并有年轻化倾向。应进行科普讲座、心理疏导、自我调整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药物加IKAP模式(信息-知识-观念-行为模式)健康教育治疗某部官兵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部官兵慢性前列腺炎2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IKAP模式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排尿症状、疼痛不适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IKAP模式健康教育6个月后,观察组排尿症状、疼痛不适及生活质量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加IKAP模式健康教育治疗某部官兵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疾病之一,35岁以上男性发病率为31%-40%^[1]。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炎普遍使用抗生素,结果造成抗生素滥用,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思想压力,导致生活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舒利通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醋酸引起小鼠疼痛而扭体的实验,观察舒利通颗粒的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实验,观察该药对急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结果舒利通颗粒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次数有显著性降低作用(P〈0.01),对二甲苯的致炎作用有显著性减轻作用(P〈0.05),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舒利通颗粒有很好的药效学作用,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提示该药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宁泌泰联合巴洛沙星对ⅢA型前列腺炎(ⅢA—CP)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率(f-PSAR)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本院诊治的ⅢA-CP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宁泌泰联合巴洛沙星治疗4周,然后单用宁泌泰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进行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检测和前列腺液常规(EPS—Rt)检查,并计算f-PSAR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另设40例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的tPS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f-PSA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第4周、第8周治疗组患者血清tPSA和f-PSAR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f均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第4周、第8周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EPS—LPS)、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EPS-WBC)和NIH—CPSI症状评分亦有明显差异(均P〈0.01)。结论宁泌泰联合巴洛沙星可显著降低ⅢA—CP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和减轻症状;检测血清PSA的变化可以作为评判ⅢA—CP患者疗效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