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科手术后早期,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尤其腹部大手术后短期内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尚未恢复,对这类病人予以合理的营养支持十分必要.胆汁是人体生理过程中的重要物质,除有帮助消化作用外,胆汁重吸收还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老年病人体质差,手术后恢复慢.近三年我们对105例老年人应用经T管十二指肠置管回输胆汁及肠道营养支持,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肠内营养在胃瘫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治疗胃瘫病人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肠内营养注入系统 ,输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临床表现 ,营养前后血糖、肝功能、血电解质、血气分析及各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 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 ,残胃功能恢复较快 ,无感染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均处于正常范围。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氮平衡在营养前后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残胃功能恢复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肠道正常结构和功能 ,是治疗胃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肠瘘是临床上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诊疗经验,基层医疗单位常因治疗、护理措施不当而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具较高的病死率。2001-2007年间,我们对17例肠瘘患者采取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监测内环境及重要脏器功能、综合护理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吕春健 《人民军医》2010,(3):207-207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2岁。确诊脑梗死1年,意识模糊,言语不清,长期卧床,鼻饲饮食。因肺部感染突发呼吸衰竭入院。入院后行气管切开术,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治疗。查体见患者,处于严重营养不良状态,故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身高170c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脑血管意外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4例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实验组),24例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脑血管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l0d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浆总蛋白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较肠外营养少,在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支持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营养不足一直是影响外科手术患者予后的重要因素[1]。严重烧伤患者,机体处于超高代谢状态,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营养补充,会造成创面愈合延迟、降低机体抵抗力,使感染和各种并发症难以控制,对治疗极为不利。因此,对于烧伤患者的救治,营养支持尤其是肠内营养支持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80例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在给予抗感染、抗休克、清创换药等综合治疗的同时,观察组患者入院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入院早期行肠外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STP)、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正氮平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7天,观察组患者STP及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453、2.354、3.336,P=0.001、0.021、0.001);观察组患者正氮平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321、5.056,P均<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创面感染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χ2=2.813,P=0.094),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50,P=0.014)。结论 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肠内营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思平  吴本俨 《人民军医》2004,47(12):728-730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发展迅速,特别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死率高达20%左右。营养支持作为其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通常营养支持包括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虽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肠外营养所带来的问题常被人们所重视:如费用高,并发症多,而且影响恢复。  相似文献   

9.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状况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在伤后48h内放置鼻饲管后使用自配营养液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使用氨基酸、脂肪乳及葡萄糖实施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病例均按14~18cal/(kg·d)实施早期营养过渡支持,1周后两组病人均按30cal/(kg·d)提供营养支持。观察指标包括上臂肌围、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每个指标在营养支持实施前测定1次,以后每周测定1次。结果:两组病人各自在改善上臂肌围、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试验中未发现病人出现误吸及吸入性肺炎、腹泻、败血症等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状况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亦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胃癌术后患者需要肠内营养,通常用注射器或输液器经过胃造瘘管和营养管输入。但由于胃造瘘管管径较粗,而与之连接的注射器的乳头处和输液器较细,使两者连接不紧密,药液易从两者的间隙中漏出,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11.
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7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5月~2004年5月,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74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加用谷氨酰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收治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和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组(观察组)。检测患者治疗后的白蛋白( ALB)、前白蛋白( PAB)等营养代谢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ALB 和PAB均升高,但观察组的ALB和PA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3.4±0.87 d﹚、住院时间分别(16.76±3.37 d)、并发症发生率(6.25%)、住院费用(3.4±2.67万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症状缓解时间(5.2±1.25 d)、住院时间(25.2±3.94 d)、并发症发生率(25%)、住院费用(5.8±3.15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与谷氨酰胺联用可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联合肠外营养(PN)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支持效果,并与全肠外营养(TPN)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消化道肿瘤手术病例230例,随机分为EN+PN组(119例)和PN组(111例)。EN+PN组在术中进行空肠穿刺留置营养管术。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 d、术后10 d检测临床生化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等并发症,平均肠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白蛋白(ALB)、总蛋白(TP)、CD3+和CD4+细胞在术后第1天有所下降,术后10 d明显升高,EN+PN组较PN组升高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且EN+PN组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可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状态,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空肠穿刺留置营养管术可作为消化道肿瘤开腹手术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云娟 《西南军医》2010,12(3):611-612
目的探讨食道癌术后经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及其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食道癌术后患者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提供细致认真的护理,包括注意控制营养液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等。结果通过实施肠内营养及提供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格护理的肠内营养,能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机体抵抗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手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对5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自制非要素膳营养。结果:全组病例均能很好的耐受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留置和较长时间留置者均能耐受。12例(24%)食管癌患者出现喂养初期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腹泻。结论:经营养管给予全量肠内营养,替代经静脉输入肠外营养,既有效地保证了患者每日的营养需要量,又大幅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显著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周玲 《航空航天医药》2001,12(3):179-180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我科今年 5月份开展的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它具有符合生理、经济、安全、方便等特点。通过对 9例贲门及胃体癌手术病人应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 ,使病人病情恢复较快。现将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浅谈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例中 ,贲门癌 3例 ,胃体癌 6例 ,18岁 1例 ,4 5~ 60岁 8例。 9例贲门及胃体癌病人均于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口术后 2 0~ 2 4小时 ,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1.2 护理方法 鼻肠营养管的制作与置入 ;将直径 3mm ,长是普通胃管 1 5倍的乳胶管与普通胃管末端用 …  相似文献   

17.
第十二讲 烧伤病人的肠内营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8.
神经内科危重症疾病发生营养代谢障碍常见于脑卒中,如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还可见于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当合并意识障碍、球麻痹、呕吐、胃肠功能障碍、呼吸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时,均可因营养摄入困难或/和营养代谢障碍而增加营养风险〔1〕。肠内营养(EN)是  相似文献   

19.
肠内营养治疗儿童脑出血伴二尖瓣脱垂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凤珍 《武警医学》2006,17(9):690-690
1临床资料 患儿。女,11岁,突发双眼斜视、口角歪斜、呼之不应、恶心、呕吐,呈昏迷状态,入院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收入儿科病房。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心音低钝,各瓣膜区可闻及舒张期Ⅲ级杂音,四肢肌力消失,神经反射、压眶反射、角膜反射存在。身高123cm体重21kg,较同龄人偏低,智力发育正常。辅助检查:头颅CT示“脑出血”,彩超“二尖瓣脱垂”,血红蛋白102g/L。血清白蛋白30g/L。临床治疗:患儿入院后给予特护、吸氧、降颅压、营养脑神经、抗炎及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特点。方法 对40例经临床或CT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早期给予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feeding,EEF)与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untrition,TPN),在摄入同等热量、同等氮量的条件下,对两组有关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EEF组24小时排氮量明显少于TPN组,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ICr)等营养指标优于TPN组。伤后28天,EEF组体重丢失显著少于TPN组,GCS评分较TPN组显著改善。结论 EEF可维持胃肠道粘膜结构的完整性,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减轻伤后分解代谢,促进营养和意识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