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是以内置弹性橡皮环结扎原理为基础,是安全有效、简单易操作的非手术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实用方法。对肝炎后肝硬化并食管曲张静脉套扎31例患者术前、中、后的护理及配合工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9例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敬东 《人民军医》1997,40(8):464-465
1979年3月~1994年10月,我们收治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9例。现分析其诱发因素。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89@中,男64例,女25例;年龄21~68岁,平均44.7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78例,乙醇性肝硬化9例,原因不明2例。1.2诊断方法肝硬化的诊断均由临床、肝功能化验、B超、CT或肝活检确定,经胃镜或食管吞钡检查证实有食管静脉曲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胃镜证实39例(43.8%),由典型临床症状诊断50例(56.2%)。首次出血sl例,再次出血38例。1.3诱因89例中,药物所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3例(25.8%),其中国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无创性预测指标。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206例,以患者一般特点、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超声结果等为研究参数,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静脉曲张组、所有静脉曲张组及严重静脉曲张组,再对上述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筛选出有预测价值的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的无创指标。结果:(1)对患者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其中Child A级94例(45.6%)、B级81例(39.3%)、C级31例(15.0%);所有患者中,存在食管静脉曲张152例(73.8%),其中轻度曲张48例(23.3%)、中度曲张62例(30.1%)、重度曲张42例(20.4%),严重曲张(中度和重度曲张之和)共104例(50.5%)。(2)与门静脉高压相关的指标,如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门静脉直径和脾长,无论是所有静脉曲张组还是严重曲张组,与无曲张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而清蛋白、凝血时间、谷草转氨酶和胆红素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血小板、门静脉直径和脾长等相关因素均进入最终回归分析模型。结论:监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门静脉直径和脾长变化,有助于预测食管静脉曲张或严重食道静脉曲张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用脾脏大小指数(sp len ic index,SI)来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及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可能性。方法肝硬化患者36例,均行内窥镜及CT检查。通过CT片测量脾脏大小计算SI,内窥镜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结果(1)SI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76P=0.001;(2)SI与肝硬化代偿及失代偿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4);(3)SI与肝硬化有无出血之间亦有差异(P=0.029);(4)SI与肝硬化有无食管静脉曲张之间有差异(P=0.031);(5)SI与性别,年龄及肝硬化有无腹水之间无相关关系。当SI>940.42 cm3时,肝硬化患者有食管静脉曲张的可能性大。结论SI对预测高危食管静脉曲张有一定价值。SI值较大时提示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1994年10月~1997年1月采用胃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endosopicvaricealligation,EVL)治疗25例肝炎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4例;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 9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门静脉血管内径、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门静脉内径宽度、血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而血流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划分为一般肝硬化、食管中下段胃底静脉曲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三亚组。三亚组间门静脉血管内径、血流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一般肝硬化患者相比,食管中下段胃底静脉曲张、静脉曲张破裂患者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血流速度减慢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有关。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可明显增加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肝癌发生率,我们对632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32例患者均为诊断明确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其中新疆阿勒泰市106例,青海省西宁市282例,山西省运城市127例,甘肃省敦煌市117例.男性394例,女238例.年龄20~52岁,平均40.3岁.病程2~28年,平均12.4年.所有病人均因巨脾、脾功能亢进、反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SCTP)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检出及分级间关系.方法 对70例肝硬化患者1周内同时行多层螺旋CT与内镜检查,两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MSCTP与内镜对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显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23),且MSCTP在判断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3 mm)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7.78%、88%、94.29%.结论 MSCTP能准确显示食管静脉曲张的范围及程度且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9.
应用冰冻钡创和常规钡剂两种方法,对50例无肝硬化的患者和2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食管检查。服用冰冻钡剂后,96%的无肝硬化病人显示了食管扩张,100%的肝硬化病人的食管静脉曲张有不同的增强显示。作者认为:冰冻钡剂能有效地扩张食管和增强食管静脉曲张的显示。此外,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能节省检查时间和费用,无副作用和禁忌症。  相似文献   

10.
刘炼炼  徐辉  陈虹彬  秦清清 《西南军医》2010,12(5):1035-1035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病人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目前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预防和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而内镜下套扎治疗已经代替了硬化疗法成为现在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最普遍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用六连发套扎器对该类患者进行了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重要的病死因素,大多数病例出血的原因是由于门脉高压导致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因此监测门脉压力对预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危险性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应用B型超声检查预测因门脉高压所致出血的危险性,我们对自1986年1月至1991年12月185例住院的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重度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在重度肝硬化患者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患者 ,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C级 ,行急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结果  19例门脉穿刺及曲张静脉栓塞手术均获成功。 18例即刻止血成功 ;1例无效 ,行TIPSS治疗。 1~ 12个月随访期内 ,再出血 14例 ;死亡 15例 ;4例存活。严重合并症 1例 ,为腹腔内出血 ,行开腹探查。结论 对于ChildC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急诊条件下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止血效果肯定 ,当TIPSS禁忌时 ,可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PTO)在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施行PTO治疗,其中35例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急症止血治疗,10例为消化道出血停止后择期栓塞,11例肝硬化伴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行预防性PTO治疗。结果56例患者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插管、栓塞成功率达100%。3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症栓塞术后均止血成功;11例行预防性PTO治疗病例,术后复查食管静脉曲张7例接近正常,4例静脉曲张程度由重度降为轻度。47例接受2~60个月随访,再出血5例,死亡4例,原因分别为再发消化道出血(1例),肝功能衰竭(1例),合并肝癌(2例)。结论对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PT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食管蠕动功能和食管压力变化的特点,选择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94例,均经临床或病理确诊为肝硬化且有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Child分级;A组38例,有8例伴发腹水,B级37例,有20例伴发腹水;C级19例,有18例伴发腹水,另选择无肝硬化的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72例,均无消化系统疾病及胃肠道症状,无腹部手术,外伤史。检查前7天停用所有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采用美国Sandhill公司Biolab食管动力检测系统及配套分析软件。结果显示,肝硬化肝功能A-C级各组食管下段括约肌静息压依次降低,松弛压力增大,松弛率变小;肝硬化组食管上段蠕动波起始点速度变慢,蠕动性收缩减少,异常收缩增加;肝硬化肝功能A-C级各组食管体部下段蠕动压力幅值依次降低,蠕动波起始点速度变慢,蠕动性收缩减少,异常收缩增加。以上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越重,对食管正常动力影响越大,同时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与腹水形成亦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行急诊内镜下套扎治疗。结果:急诊止血成功率94.1%;止血成功后近期再出血5例,其中2例行2次套扎止血成功;2例止血失败,2例近期再出血患者行血管介入手术后止血成功;死亡3例。结论:急诊EVL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安全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MSCT测得的脾脏体积、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指数(APRI)及AST与丙氨酸转氨酶(ALT)比值(AAR)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及其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上消化道内镜结果将10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食管静脉曲张组(47例)和无食管静脉曲张组(61例);2组临床指标比较行t检验或χ~2检验;相关指标(PLT、ALT、脾脏体积、APRI、AAR)与食管静脉曲张分级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相关指标(PLT、ALT、脾脏体积、APRI、AAR)诊断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其分级的临界值,并计算ROC的AUC。结果:2组PLT、ALT、脾脏体积、APRI、AA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T、脾脏体积、APRI与食管静脉曲张分级呈正相关(r=0.249、0.703、0.320;均P0.05);PLT、AAR均与食管静脉曲张分级呈负相关(r=-0.389、-0.268;均P0.05);脾脏体积诊断有食管静脉曲张、中度及重度食管静脉曲张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86、0.781、0.816(均P0.001)。结论:PLT、ALT、脾脏体积、APRI、AAR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密切相关;与PLT、ALT、APRI、AAR相比,脾脏体积能更好诊断和区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及其分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 ,PHG)的形成原因和临床特点以及与肝炎后肝硬化的联系。方法:对我院1998—01—2000—03的158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PHG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均采用胃粘膜活检快速型尿素酶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结果:PHG的轻重程度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PHG患者HP在中度和重度者中检出率高。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是形成PHG的必要条件,内镜下PHG的胃粘膜病变程度建议分为轻、中、重三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测量门静脉压力来评估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发生出血风险的可行性及判断出血风险的门静脉压力参考值、是否行预防性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的门静脉压力参考值。方法临床确诊的40例乙肝后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自发性出血患者在行 TIPSS 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中测量门静脉的压力;对临床确诊的40例乙肝后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未发生出血的患者在行预防性 TIPSS 及经皮经肝穿刺测量门静脉压力;对2组间的门静脉的压力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出血组门静脉压力为(41.97±5.12)cmH 2 O,未出血组压力为(33.44±7.79)cmH 2 O,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门静脉压力>37.45 cmH 2 O 可作为行预防性 TIPSS 的参考依据之一。结论通过经皮经肝穿刺测量门静脉的压力,可评估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出血的风险,通过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压力测量可作为是否对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尚未发生出血的患者行预防性 TIPSS 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扫描对肝硬化病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进行评估的可行性. 方法 40例肝硬化病人在4周内分别完成内镜和上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分析每位病人的CT图像,对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进行分级,并将结果与内镜比较.对于存在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例,测量其曲张静脉的最大直径.结果 利用增强CT评估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71%,准确率为67.5%, 其与内镜对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评估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中度以上食管静脉曲张病人,CT测得的曲张静脉范围为2.37~8.73 mm,平均(4.66±1.77) mm, 95%可信区间为3.88 mm,5.45 mm,即曲张血管直径≥3.88 mm时,可以判断其存在中度以上食管静脉曲张.结论 CT增强扫描是发现和评估肝硬化病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门静脉压力梯度(PPG)、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冠状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及肝纤维化指标等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拟行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患者106例,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统计所有患者术前PPG、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验、胃镜检查、核医学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造影等资料。结果 出血组、未出血组患者伴腹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胃冠状静脉直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直径、PPG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透明质酸钠(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均高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粘连蛋白(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因素评分相比,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因素评分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更高。 结论 以PPG为核心的多因素评分评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单一因素评估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曲张静脉高危患者中HA、PⅢNP、ⅣC明显增高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可能降低破裂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