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前尿道狭窄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尿道狭窄是前列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前列腺开放手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为6.9%,但大多数为后尿道狭窄或膀胱颈挛缩,前尿道或尿道外口狭窄少见。我院1999年12月至2003年5月收治前列腺术后前尿道狭窄患者10例,现报告并对其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尿道气囊扩张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及后尿道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的腔内治疗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及腔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71例为经尿道电切(电气化)术TUR(V)P术后,38例为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出现后尿道狭窄的时间分别为:术后1年内81%(88/109),1—2年10%(11/109),2年以后9%(10/109)。所有患者均在直视下经导丝引导行后尿道狭窄切开加电切术,术中发现膀胱颈口狭窄40例,前列腺部及膜部尿道狭窄69例。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12—70个月),随访率74.3%(81/109),排尿满意率为84.0%(68/81)。结论: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部位多在膀胱颈口及前列腺部、膜部尿道,腔内治疗是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防治   总被引:78,自引:1,他引:78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VP)术后尿道狭窄的防治。方法 统计分析TVP病例中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和防治方法。3012例患者中,术后4周-22个月发生尿道狭窄95例,占3.15%。年龄55—85岁,平均68.7岁。前尿道狭窄47例(49.5%),后尿道狭窄31例(32.6%),膀胱颈挛缩或闭锁17例(17.9%)。结果 95例患者术后随访4~36个月,平均14个月。行单纯尿道扩张术65例,治愈59例(90.8%),失败6例改尿道内切开术;尿道内切开加尿道扩张术19例,治愈13例(68.4%),失败6例改尿道成形术;膀胱颈部闭锁或挛缩者17例,作膀胱颈部凿通和电切术,治愈15例(88.2%),失败2例。结论 尿道狭窄为TVP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定期密切随访和早期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并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避免其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3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患者,年龄57~78岁,平均67.8岁;狭窄段尿道长度为1.6~3.5cm(平均2.3cm);最大尿流率为4~14ml/s,平均75ml/s;术后出现狭窄的时间为1个月~17年,平均25个月.其中前尿道狭窄6例,后尿道狭窄15例,膀胱颈口处狭窄2例.对于明确的尿道狭窄患者,针对不同情况分别给予尿道扩张、尿道内冷刀切开、残留前列腺组织切除或瘢痕切除处理.结果 随访3个月~6个月,23例患者中6例前尿道狭窄经定期尿道扩张后症状消失,疗效满意.后尿道狭窄的15例患者,2例采用定期尿道扩张的方法治愈,3例行残留腺体切除后症状逐渐缓解,另外1例因后尿道瘢痕较多,于尿道内行冷刀切开后复发,其余后尿道狭窄患者疗效满意.膀胱颈口处狭窄的2例患者,行膀胱颈口冷刀切开及瘢痕切除后治愈.术后23例患者最大尿流率19~29 ml/s,平均24.4 ml/s.结论 尿道狭窄是TULI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尿路感染、操作损伤、术后留置尿管过粗、置管时间过长、腺体残留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分析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方法对426例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随防。结果本组发生尿道狭窄25例,发生率5.87%,其中前尿道狭窄9例,后尿道狭窄16例。结论尿道狭窄的发生是由于术中操作及术后护理不当,泌尿系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于1999-05以来,利用经尿道电切或汽化电切术(TURP/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218例,术后14例(6.4%)发生不同程度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直视下冷刀切开加电切等治疗,效果良好,年龄53~86(平均71.5)岁,全部为BPH经TURP/TUVP手术后患者,其中术后尿道外口狭窄者7例,尿道海绵体部狭窄者3例,尿道前列腺部狭窄者1例,膀胱颈部狭窄者3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前应用OTIS刀内切开术切开尿道预防术后前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前列腺增生症行TURP治疗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未使用OTIS刀治疗组是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之间的85例尿道相对狭窄的患者,行TURP前只行尿道扩张术;使用OTIS刀治疗组是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的72例尿道相对狭窄的患者,行TURP前使用OTIS刀,切开狭窄段至F30。术后随访6月,观察和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和尿道狭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及Qmax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未使用OTIS刀组的手术时间较使用OTIS刀组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时使用OTIS刀组的IPSS评分、QOL评分、Qmax均好于未使用OTIS刀组(均P0.05),尿道狭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TURP术前用OTIS刀切开狭窄段,有利于TURP操作,而且能显著减少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前列腺切除术后33例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患者分别有14例(占5.3%)和19例(占2.5%)。结论 术前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术中操作不当及术后护理不当、泌尿系感染是手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经尿道冷刀内切开术及电切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外科术后粘连一直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肠梗阻、不育症和疼痛等;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术后,也会由于局部组织粘连引起颈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透明质酸钠因具有良好的粘弹性、生物相容性、稳定的理化性质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外科术后粘连。本文针对透明质酸钠的物理结构、理化性质、预防术后粘连的机制以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08年2月945例TURP中21例(2.2%)尿道狭窄的临床资料。年龄62-84岁,平均72.4岁。尿道狭窄发生时间为术后3周-24个月。前尿道狭窄13例(61.9%),后尿道狭窄5例(23.8%),膀胱颈挛缩3例(14.3%)。结果单纯尿道扩张治愈13例(61.9%),尿道口成形2例(9.5%),尿道口成形联合尿道扩张2例(9.5%),经尿道内切开1例(4.8%),再次行膀胱颈电切3例(14.3%)。随访6-36个月,平均13个月,21例均治愈,无复发。开展手术初期(2002年2月-2005年8月)尿道狭窄发生率3.7%(18/483),后期发生率0.6%(3/462)(χ^2=10.292,P=0.001)。结论术中操作不熟练,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是导致此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术后定期随访和早期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尿道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例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随访12月~18月,对可能影响术后尿道狭窄的因素以Lo-gistic回归模型做单因素分析以及用逐步回归法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共155例患者获完整随访,其中12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发生率为7.74%。术前尿路感染、术后留置尿管时间长短、手术切除前列腺重量三因素与术后尿道狭窄相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9.305、2.973和5.58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尿路感染、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的长短、手术切除前列腺的重量依次是TURP术后出现尿道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采用绿激光在膀胱尿道软镜配合下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绿激光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的患者18例进行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术,所有患者术前经膀胱尿道软镜检查确诊。其中前列腺摘除术后1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8例。术后留置尿管1周至1个月。结果 18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手术时间25~90min,平均67min,随访2~8个月,15例患者术后即治愈,其余3例患者经多次定期尿道扩张后4~8个月内治愈,无尿失禁患者出现。结论绿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探究对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采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我院行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隆鼻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血管栓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瘀斑面积及视力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的65.52%(P <0.05);研究组治疗后7、14、21 d面部瘀斑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7、14、21 d视力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早期高压氧治疗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的效果理想,可有效缩小患者的面部瘀斑面积,且视力恢复较好,建议在早期治疗时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游离包皮瓣补片式尿道成形术治疗长段尿道狭窄的疗效。 方法 :对 8例长段尿道狭窄病人行闭锁段后尿道切除和 /或切开狭窄段前尿道 ,切取相应长度和宽度的游离包皮瓣作补片式缝合 ,尿道内置多孔硅胶管。 结果 :术后 7例排尿通畅 ,1例经 2次尿道扩张后排尿正常。 结论 :游离包皮瓣补片式尿道成形术是治疗长段尿道狭窄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带蒂筋膜脂肪片与玻璃酸钠联合应用预防椎管粘连的可行性。方法:2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切除每只动物L_1、L_3、L_5椎板造成3处椎板缺损。A组将玻璃酸钠注于硬脊膜周围后用带蒂筋膜脂肪片覆盖,B组用筋膜脂肪片覆盖,C组仅注玻璃酸钠,D组不用任何间置物覆盖。术后2、4、6、8、12周进行肉眼及光镜观察,并进行硬脊膜粘连程度分级。临床研究申将玻璃酸钠2~4ml注于病人硬脊膜周围后用带蒂筋膜脂肪片覆盖椎板缺损处。结果:术后12周时B、C、D组均形成了致密粘连,A组无粘连发生。157例病人术后随访6~64个月,优良率98.1%。结论:带蒂筋膜脂肪片与玻璃酸钠联合应用,能有效预防椎管内粘连。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体柱状电极联合环状电极腔内治疗男性后尿道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尿道等离子体柱状电极联合环状电极腔内治疗后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2年9月,采用英国Gyrus公司等离子体柱状电极联合环状电极,腔内治疗24例男性后尿道狭窄。术前狭窄长度9.2~24.3mm,平均13.6mm。术前与术后1、3个月行常规尿道造影及最大尿流率测定,术后12个月行尿道镜检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21个月,平均13.6月,其中17例〉12个月。术前最大尿流率4.2—9.1ml/s,中位数5.6ml/s,术后最大尿流率16.2~24.5ml/s,中位数17.6ml/s。19例(79.2%)获得成功,无明显尿道梗阻症状,尿道造影或尿道镜检查未发现再狭窄。5例再狭窄,其中1例行开放性尿道成形术,4例定期行尿道扩张。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柱状电极联合环状电极治疗后尿道狭窄,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瘢痕组织切除效率高,视野清楚,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复发率低,是治疗男性后尿道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透明质酸钠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作用。方法:66名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给予踝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定期随诊,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进行前瞻、对照、双盲研究。结果:在6周时,透明质酸组踝关节评分为63分,对照组为58分,P<0.05,在12周,透明质酸组踝关节评分为83分,对照组76分,P<0.05,在26周时,透明质酸组踝关节评分为88分,对照组为82分,P<0.05,在52周时,透明透明质酸组踝关节评分为93分,对照组为86分,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可改善踝关节功能,减少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MRH)在术前复杂性外伤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12月对25例外伤性尿道狭窄经尿道注入生理盐水,使用PHLIPS1.5TMRI机器,先常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采用自旋回波技术序列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T1WI、T2WI扫描成像,再行MRH检查,经尿道注入生理盐水,采用快速自旋回波技术及脂肪抑制技术行重T2WI成像。所有病例常规X线尿道造影,并外科手术评估。结果 MRH和X线尿道造影显示狭窄部位的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6.0%(24/25)、92.0%(23/25),无统计学差异(χ2=0.350,P=0.552);狭窄长度分别为(1.92±0.90)cm、(1.53±0.67)cm,与手术测值(1.98±0.91)cm无统计学差异(t=0.235,P=0.815;t=2.008,P=0.051);22例MRH显示瘢痕范围(0.86±0.57)cm,与手术测值(0.98±0.59)cm无统计学差异(t=0.714,P=0.479),X线尿道造影未能显示瘢痕。结论 MRH是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影像检查方法,结合常规MRI对尿道狭窄可获得很好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并提供更全面的瘢痕病变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