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脑室囊虫进入四脑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性 ,45岁。因头痛、恶心、伴记忆力下降二月 ,于 1998年 1月 19日入院。查体 :无明显阳性体征。CT示幕上脑室轻度积水 ,三脑室扩大 ,四脑室正常。以脑积水于 1998年 1月 2 5日在全麻下行脑积水、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术后 1周上述症状缓解出院。术后 1月患者感头晕恶心 ,术后 4月头晕恶心加重且呕吐不止 ,不能进食 ,于 1998年 5月 19日再次入院。复查CT与术前比较幕上脑积水大小无明显改变 ,反而出现四脑室较术前明显均匀增大 ,由此考虑到四脑室囊虫引起梗阻性脑积水的可能。行血及脑脊液囊虫Elisa试验均为阳性。脑室C…  相似文献   

2.
第四脑室囊虫病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四室脑囊虫诊断及治疗方治。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5月--2002年12月收治的四室脑囊虫21例,术前所有患者行头颅CT扫描,其中15例MR检查,21例患者行血清及脑脊液囊虫ELISA检查。所有患者术前1d行脑室外引流,均经枕下正中入路行四室囊虫摘除术,其中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CT扫描示四脑室呈囊性扩张且伴脑积水,MRI矢状位T1加权像示四室完整的包囊。血清囊虫ELISA检查19例阳性,脑脊液21例阳性。所有患者术后高颅压症状均立即解除,随访27.4月未见复发。结论:MRI是诊断四室脑囊虫最准确的方法。血清囊虫-ELISA检查简便,但脑脊液检查比血清更敏感。术前脑室外引流很有必要,枕下正中入路四室囊虫摘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脑囊虫症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病。而第四脑室囊虫症是脑室系统最多见的囊虫症。对人体危害较大,主要原因是囊虫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及囊虫对第四脑室底的刺激引起。如及时手术可获得良好效果。以往由于没有直观的影像学诊断,常以脑积水诊断入院治疗.有些病例由于诊断不确切选择了不合适的脑室分流术,结果第四脑室底的刺激症状仍然存在;有些病冽做了后颅凹探查,由于术前没有得到确诊,术中致使囊虫囊泡破裂,使含有高蛋白的勇液员入蛛网膜下腔,造成术后并发症。目前,高分辨率CT及MRI的临床应用,为脑室系统囊虫症诊断提供了可…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 4岁,主因反复头痛、恶心、呕吐3个月入院。2 0 0 2年1 2月1 4日饮酒后头痛、恶心、呕吐,CT示右额、颞叶脑出血,量约3ml,考虑前交通动脉瘤可能,行全脑血管造影,无异常。6d后CT示右额、颞叶出血明显增多,右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左移,即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头痛无明显减轻。此后,分别于2 0 0 2年1 2月2 7日及2 0 0 3年2月2 8日又出现头痛、恶心、呕吐,CT分别示右额血肿,右侧脑室受压变形及右额、颞叶多发脑血肿,中线结构轻度左移,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症状减轻。2 0 0 3年3月3日症状再次出现,CT示右颞原血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成年人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成年人脑积水20例。术中测量颅内压并根据所测压力调整阀门压力。术后根据头颅CT显示的脑室大小和临床症状的改善调节分流泵的压力。每月复查头颅CT 1次,每次调低或调高1个档次,每月调节1次。结果:出院后随访3~19个月,5例高压性脑积水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出现脑室过小,调高1个档次,共调节1次;15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术后1个月内8例症状改善,7例症状改善不明显,进行压力调节;共8例调节,7例症状和影像学改善,1例无改善。结论:使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在术后调整阀门压力,防止并发症,分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组织病理学方面研究手术并服吡喹酮治疗高颅压型脑囊虫病的优越性。方法 对从1984年-2002年收治的230例高颅压型脑囊虫病人进行手术并服吡喹酮治疗并摘出囊虫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随访6个月,脑室型囊虫术后复查CT示: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梗阻脑积水影像消失,皮肌内囊虫阴影消失90%以上者92例,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正常,癫痫发作减少75%以上,高颅压症状完全消失。总有效率96.7%,病死率3.3%。结论 术后服嘴喹酮是治疗高颅压型脑囊虫病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V-P shunt,VPS)的疗效,总结微创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5例微创治疗脑积水的临床资料。梗阻性脑积水25例,交通性脑积水10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行VPS。将分流管的脑室端置入侧脑室的额角,分流泵置于耳后。腹腔端置管时,在腹腔镜辅助下将腹腔端固定在肝膈间隙。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一般恢复情况。【结果】35例均随访2~12个月,平均7.5个月。均无引流管阻塞、包裹,无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患者术后1周的症状、颅内压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CT,脑室明显缩小26例,6例轻度改善。【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脑积水安全可靠,具有定位准、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积水型脑囊虫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积水型脑囊虫病73例,回顾分析其治疗过程。结果:对诊断明确的73例脑积水型脑囊虫病患者实施了脑室或脑池囊虫摘除术,术后进行抗脑囊虫病治疗,其中13例脑积水症状改善效果不佳,二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脑室恢复正常。结论:脑积水型脑囊虫病一旦诊断明确,应积极手术切除脑囊虫,解除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再进行抗囊虫治疗,必要时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临床效果明确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室镜在梗阻性脑积水中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06~2010-04间,采用脑室镜下行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17例病例,术前均行头部CT、MRI显像检查。结果 17例造瘘成功。7例手术后发热,1例手术后6个月发生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后痊愈),1例术后6个月手术侧发生硬脑膜下积液(因无特殊不适,予以随访观察)。随访2~20个月,17例手术后临床症状均缓解。17例造瘘术后7 d颅内压显著下降,复查CT、MRI示:7例侧脑室体部横径较术前缩小,平均缩小2.3(0.7~4.6)mm;3例侧脑室大小无变化。本组17例侧脑室旁水肿均消失。1例术前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者手术后7 d复查MRI,见: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向上移位4.0 mm。结论脑室镜手术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体外微调压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方法应用强生公司提供的体外微调压系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25例。结果术后1个月随访头颅CT影像学恢复24例,术后3个月头颅CT影像学随访病情恢复25例。术后3个月随诊智力障碍、步态改善、尿失禁等主诉症状消失并且生活自理者22例。结论应用体外微调压脑室腹腔分流管采取逐步微调节方法系统治疗脑积水临床效果显著,远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可调压式分流管在治疗脑积水中的优点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可调压式脑室腹腔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不同压力脑积水16例,其中高压性脑积水7例,正常压力性脑积水9例;术前通过腰椎穿刺了解颅内压并将其作为设定压力参考值,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根据头颅CT及症状缓解程度相应调整压力。结果术后1年分别调压1~4次,平均2.3次;术前由于积水引起的临床症状在术后均得到改善或消失,本组病例无颅内感染、颅内出血、堵管、感染、排异反应出现。结论可调压式分流管具有体外调压优点,可轻松应对术后分流不足、分流过度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治疗脑积水8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采用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的方法治疗8例脑积水患者。结果6例患者头痛症状术后立刻消失;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行腰穿检查,高颅压患者降至正常7例,1例两个月后恢复正常;脑积水症状基本消失。结论此手术创伤小、路径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进行正常压力脑积水(NPH)脑室-腹腔分流手术预后,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对NPH病患的病程、年龄、CT检查等因素来判定手术的成功与否.结果 术后1周临床症状缓解17例,出院时症状缓解25例.28例随访3~ 30个月,脑积水症状改善19例,无显著变化3例,6例症状较术前加重.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仍是治疗脑积水的首选方式;对个体化病人应选择最适合分流压力的分流管进行分流以达到最佳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镜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效果。②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行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5例,部分切除侧脑室三角区囊肿1例,切除桥小脑角区胆脂瘤1例。③结果4例梗阻性脑积水病人症状缓解,其中3例术后3个月脑室恢复正常大小,1例术后3个月脑室缩小;1例因术中出血改行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1例侧脑室三角区囊肿病人症状缓解,术后2d复查囊肿体积缩小。胆脂瘤病人术后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④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内囊肿、颅内胆脂瘤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报告脑囊虫病22例,其中手术治疗16例。认为CT扫描是诊断脑囊虫的可靠方法,脑室内注入碘水造影剂后再行CT扫描,对脑室型囊虫的诊断更为准确。脑室型囊虫病应尽早手术,脑实质型,经系统抗囊虫药物治疗症状不能完全控制,CT复查仅残留1~2个大囊或小脓肿、肉芽肿者,也适于手术治疗。术前应定位准确,术中应用A型超声诊断仪可协助定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积水患者大脑血流脉动指数与大脑分流功能及CT提示的脑室尺寸间的关系。方法此研究包括13例儿童及67例成人,术前TCD(经颅多普勒)提示2例患者脉动指数正常,78例患者脉动指数升高。术前CT提示71例患者中度脑积水,9例患者重度脑积水。所有患者在行VP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6~48h内复查CT及TCD。结果VP术后69例患者脉动指数明显下降,并且复查的CT提示脑室尺寸明显缩小;11例患者脉动指数轻度下降或未下降,他们复查的CT提示脑室尺寸都没有缩小。有1例患者术后第72小时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复查CT提示脑室尺寸扩大,TCD复查提示脉动指数上升,急诊行VP再通术后复查CT及TCD,结果均恢复至正常。结论脉动指数下降与脑室尺寸缩小密切相关,TCD可作为床旁检测VP术后分流情况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男性,42岁,因持续头痛3年,四肢僵硬、活动受限2个月人院。查体:四肢肌张力极高,髌阵挛、踝阵挛阳性,肌力Ⅲ级,颅脑CT显示:幕上脑室重度扩张,四脑室形态正常。采用美国Radionics中压分流管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术后症状缓解。此后3个月内又感头痛头晕逐渐加重。右侧肢体僵硬,无力,CT显示:双侧脑室明显变小,左侧脑室变形、移位,中线右移20mm,左侧幕上显示等密度占位影像,增强扫描于左半球可见一弧线强化影,诊断:左侧额颞顶枕慢性硬膜下血肿.血肿量约160ml。遂于局麻下行血肿腔钻孔引流术,症状好转,右侧上、下肢肌力达v级,肌张力基本正常。术后1周复查CT:右额硬膜下可见一梭形高密度影,量约20ml,原左侧额颞顶枕血肿仅有少量残余,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鞍上池囊肿的临床特点和内镜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2例通过内镜治疗的鞍上池囊肿患者,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6个月至53岁,平均年龄10.4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颅高压症状、行走不稳、视力视野障碍。所有患者术前行CT和M砌检查,均伴有脑积水。42例中39例行内镜下囊肿·脑室造瘘术,3例同时行囊肿·脑池造瘘术。术后平均随访20.8个月。结果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者,2例患者(4.8%)发生术后并发症。25例(59.5%)患者症状完全缓解,14例患者(33.3%)症状改善,3例因复发脑积水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CT和/或MR检查示囊肿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造瘘口处和导水管脑脊液流动通畅。结论内镜下囊肿.脑室、脑池造瘘术是治疗鞍上池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87年10月,采用带蒂网膜颅内移植术治疗不同病因的脑积水3例,术后随访9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例1 男,5岁。乙型脑炎后脑积水,病程3个半月。检查:神清,对周围反应迟钝,左上肢肌力2级,两下肢肌力4级,行走不稳,CT扫描示侧脑室对称性扩大,第三脑室扩大。10月8日手术。术后2个月,对周围反应较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技巧及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60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随访,平均12个月,术1周、1个月及3个月行头颅CT检查。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脑室缩小至正常43例,好转15例,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5例术后分流管堵塞,经调整后情况恢复,3例有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积液1例。结论正确选择分流装置的置放路径,采用规范的手术操作和严格的无菌技术可有效降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