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也是多因素参与的过程。肿瘤的转移不仅仅依赖于肿瘤细胞本身的特性,也与肿瘤细胞和宿主靶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通过产生某些可溶性的因子,使得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动员并迁移至靶器官,从而在肿瘤细胞到达靶器官形成转移前改变了靶器官的微环境,形成预转移小生境。本文中作者就近年来关于预转移小生境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陆东东 《农垦医学》1999,21(3):227-230
肿瘤转移,即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脱落,在远处克隆生长,是造成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的过程极其复杂,包括癌细胞的运动、侵犯组织和基底膜、逃避免疫和在远处克隆生长。这些转移过程中由许多特殊基因的激活和/或失活所调节。本文就国内外有关肿瘤转移阻断分子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一、抗粘附粘附在肿瘤细胞浸润过程中起双重作用,一方面肿瘤细胞必须先从其原来粘附的原发灶脱离才能浸润,另一方面肿瘤细胞又需借粘附才能移动,肿瘤细胞从连续的粘附接触和粘附解除中获得移动的牵引力。故浸润转移过程首先是粘附和去粘附的交替过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出现很多肿瘤诊疗的新方法,而精准医疗的基础是实现分子靶向治疗,分子成像技术的应用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可对活体动物体内特定的基因、细胞、分子及药物进行非侵入性的连续性体内监测,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治疗及新药研发筛选等领域。本文主要综述分子放射性核素成像、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生物发光成像和近红外荧光成像的成像方式及其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作用,为肿瘤诊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转移是成功治疗肿瘤的最大障碍 ,也是造成肿瘤病人死亡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从病理过程看 ,肿瘤转移是癌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连续复杂过程。首先 ,原发肿瘤细胞从原部位脱落 ,侵入细胞外基质 (ECM)与基底膜 (BM)中大分子蛋白粘附。其次 ,激活细胞合成并分泌各种降解酶类 ,降解BM及ECM ,穿过脉管壁进入循环系统 ,在循环中逃避免疫系统攻击 ,最后穿过脉管 ,外渗达继发部位形成克隆 ,增殖形成转移灶。此过程从分子水平来看 ,有许多因素 ,现就其主要方面进行下列综述。1 异质性细胞亚群选择性增殖原发肿瘤组织中具有潜在转移…  相似文献   

5.
辛明明  王振 《医学综述》2012,18(7):1010-1013
膀胱肿瘤的发病率近几年呈增长趋势,其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关于膀胱肿瘤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很多,包括趋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生长因子及血管紧张素等,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到目前为止尚不明确,各种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仍在探索研究中。了解膀胱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对膀胱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ing therapy)是针对肿瘤细胞或其周围组织微环境(micro-environment)特殊的分子异常所进行的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与传统化疗相比,  相似文献   

7.
8.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ing therapy)是针对肿瘤细胞或其周围组织微环境(micro-environment)特殊的分子异常所进行的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与传统化疗相比,  相似文献   

9.
脑转移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部肿瘤,也是大多数肿瘤患者晚期症状,其预后极差。对肿瘤脑转移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对脑转移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肿瘤细胞与脑部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肿瘤细胞穿越血-脑脊液屏障及脑部克隆形成的机制研究进展做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自组装是生物大分子结构形成的基础方式之一。酶促自组装(enzyme-instructed self-assembly,EISA)借助工具酶,在特定的部位实现小分子化合物向超分子纳米结构的转换,成为药物开发的全新策略。近年来,EISA在恶性肿瘤的治疗和成像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纳米结构的精确调控和肿瘤靶向。本文综述了EISA在肿瘤诊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工具酶如碱性磷酸酶、去乙酰化酶、酪氨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胱天蛋白酶3等的作用与特点,总结了在肿瘤治疗中EISA靶向多种细胞器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EISA在肿瘤成像中的运用,为EISA策略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标志,是大多数癌症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肿瘤发生转移是由肿瘤细胞内在的特性改变所决定的,尤其与所处的微环境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恶性肿瘤的危害在于侵袭和远处转移,肿瘤微环境中胶原变化和肿瘤转移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中胶原变化主要表现在新生胶原、密度、方向、长度、交联等方面,这些变化可以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水扩散和大分子运输、基因表达、血管生成等方面,也可以通过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免疫和基质细胞等来影响肿瘤的侵袭转移.深入了解肿瘤微环境中胶原变化和肿瘤转移的关系对于防治肿瘤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黏附分子介导的细胞黏附是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无论是癌细胞从原发病灶的分离脱落,还是与细胞外基质、血管内皮细胞间的黏附都有黏附分子的参与。该文就黏附分子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比较全面的阐述了其对胃癌侵袭转移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抗胃癌侵袭转移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肿瘤细胞在机体内所处的微环境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淋巴转移是肿瘤的主要转移方式之一,而肿瘤微环境中的一些特殊因素可促使肿瘤更容易、更早地发生淋巴转移.目前国内外对肿瘤微环境及肿瘤淋巴转移的研究颇多,本文就肿瘤微环境在肿瘤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做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7.
头颈部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HNC)是人类第六大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的3%,其中约48%为口腔肿瘤,口腔肿瘤又以口腔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为多见,约为90%。多种疾病对口腔黏膜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或是局部的疾病过程,或是全身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  相似文献   

18.
【摘要】 胃肠道肿瘤在恶性肿瘤中占有重要的比例。肿瘤的远处脏器转移是目前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或降低肿瘤的远处脏器转移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目前,对于影响恶性肿瘤转移方面的研究较多,缺氧微环境与恶性肿瘤转移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由于肿瘤的血管分布的无规律性,使得肿瘤中心区域的氧供较周围区域差,肿瘤体积越大,这种氧供差异越明显。恶性肿瘤中心的缺氧微环境与肿瘤转移存在着联系,本文就缺氧微环境与胃肠道肿瘤转移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临床肿瘤学的发展,直接得益于基础科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的研究进步,正如第41届ASCO主席DHJohnson教授所指出的那样"提高肿瘤治疗水平,最终依靠科学进步".现仅就肿瘤分子病理和分子靶向治疗方面,主要包括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基因治疗,以及肝细胞癌研究的某些进展简要进行综述,其中有些研究结果对于今后的肿瘤治疗、预防可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