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E)治疗,并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治疗后18例甲胎蛋白(AFP)明显下降,3例转阴,15例无变化;对3例患者行二期手术切除肿瘤;患者均有恶心、呕吐、腹痛表现,1例局部切口少量渗血,29例发热,1例发生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认为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疗效满意,围术期精心护理可保证治疗成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张珏兰  张友琴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2):1106-1107
目的探讨大肝癌切除术前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可切除大肝癌52例,术前行TACE,再行手术切除,进行临床护理。结果54例患者术后14例发生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大肝癌切除应在术前行TACE,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疼痛护理和引流管护理:还应重视饮食护理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
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50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兴未艾50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共2025次,其中行选择性肝动脉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448例,单纯灌注化疗60例。结果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8.6%、21.6%;单纯灌注化疗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3%、21.3%、9.6%。肿瘤分类、栓塞剂及用量、门静脉是否有癌栓、倒支循环的形成、碘油沉积情况及栓塞术和方法选择是否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中可作为中晚期肝癌的常见治疗,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4.
叶巧  ;吕涛  ;蒋辉  ;饶晟  ;陈思瑞 《华西医学》2009,(8):2155-215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诊治的25例原发性肝癌行血管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48±1.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AFP,CT及彩超检查。术中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造影,经肿块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用碘化油栓塞。术后3个月,6个月再次行AFP,CT及彩超检查并再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果:TA-CE均获成功,术后经3次以上复查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肝脏肿块明显缩小,1例患者复查彩超,CT,AFP等均正常。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应随访AFP,彩超或CT,及时发现复发,并再行介入栓塞。  相似文献   

5.
肝动脉化疗栓塞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20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法行肝动脉栓塞化疗。以呕血和/或黑便结合内镜检查结果作为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分析出血的相关因素并进行护理。结果3l例患者(14.9%)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B级的患者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导管插至腹腔动脉者或肝总动脉者上消化道出血显著多于插至肝固有动脉或肝左、肝右动脉者;化疗药物用量较大以及合用栓塞剂者出血发生率较高。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动脉化疗栓塞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患者肝功能分级、导管插入血管位置、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用量等因素有关。针对以上因素。改进操作并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有助于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近20年来,介入治疗在临床领域内逐步普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肝癌破裂出血治疗中的运用越来越多。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是选择性地将导管插入肝固有动脉或肿瘤供血分支,然后经导管注入栓塞剂和化疗药物的治疗方法。由于癌组织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肝动脉,肝动脉栓塞后癌组织缺血坏死,因此TACE可有效地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和手术切除率。我科于2008年1~12月共对10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TACE术,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疗效,部分病例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后仍可手术切除,至今此方法已成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我院自1990年以来对47例肝癌患者行96次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取得满意效果。由于此疗法须经股动脉插管,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显著,本院自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应用介入治疗及护理5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认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护理,能够避免和减轻不良反应,确保TACE术治疗效果。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对28例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的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肝功能损害伴腹水3例,胆囊坏死1例。结论掌握肝脾动脉双栓塞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严密观察与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微创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的整体护理方案,促进患者顺利渡过术,达到预期治疗目的。方法对42例患者实施改良Seldinger法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实施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动脉栓塞化疗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整体护理和配合工作,确保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术的顺利进行。选择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并严防并发症的出现及有效处理。结果由于措施得当,处理及时,本组未发生不能恢复的并发症,患者满意,效果好。结论TACE围手术期护理可消除患者心理紧张,使治疗顺利进行,术后恢复快,是综合治疗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HAI)和栓塞(HA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72例中晚期肝癌均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 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5%、58.3%和20.8%。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42例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AFP、AFP-L3、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不仅可有效缩小肿瘤直径,改善肝功能,还可减少患者毒副反应及复发概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8例,均经临床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14例。所有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原发性肝癌患者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绪状况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缩短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的住院天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张汝艳 《当代护士》2021,28(9):119-120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对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行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的39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耳穴压豆治疗作为观察组,2018年3月-2018年12月只接受常规护理的39例行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轻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可以减轻肝癌介入术后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对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对发热、疼痛等反应进行对症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结果:54例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加强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全面观察和有效护理是患者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850例肝动脉栓塞化疗后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原发性肝癌850例肝动脉栓塞化疗后疗效分析王茂强,张金山,崔志鹏,于淼经导管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E)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本文回顾分析我院6年间850例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癌性疲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个体化心理干预。术后1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栓塞综合征发生率、癌因性疲乏程度、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栓塞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TACE术后患者行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改善肝癌患者癌性疲乏状态,减少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改善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肝动脉门静脉插管栓塞化疗治疗肝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双插管栓塞化疗治疗肝癌效果。方法:18例肝癌病人采用腹腔镜下肝动脉门静脉置入化疗泵,术后经药泵作反复栓塞化疗。药物包括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和卡铂(CBP),超乳化碘化油。每次相隔4~6周。结果:1年内死亡7例,成活已超过1年的11例。结论:作者认为腹腔镜下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在局麻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7月15例在我科就诊确诊为肝癌并在局麻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结果: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与其低蛋白、高血糖、门静脉癌栓形成及多次肝脏肿瘤局部治疗等因素有关。经积极治疗与护理,15例患者均得到康复。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行肝动脉栓塞治疗并存在并发肝脓肿危险因素的肝癌患者,在出院指导时应重点指导患者对肝脓肿的预防及自我观察;对已明确诊断肝脓肿的患者应尽早治疗,并做好病情观察及管道护理,预防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TACE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的2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进行介入加手术治疗,肿块直径6~13cm,首先行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及碘油栓塞术,术后2~4周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本组23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及其他并发症产生。本组均治愈出院。术后1、3、5a生存率分别为87%(20/23)、78%(18/23〉和30%(7/23)。结论:介入加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