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3D DSA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先通过常规DSA造影筛选出54例可疑动脉瘤患者,对可疑动脉瘤患者进行3D DSA造影,同时通过3D血管图像明确动脉瘤的形态、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度及载瘤动脉的关系。再反复回放3D动脉瘤的图像,确定栓塞动脉瘤的最佳工作角度。最后手术者在确定最佳的工作角度上进行动脉瘤栓塞,用微导丝带上微导管超选择至动脉瘤体的中外1/3处,撤出微导丝,通过微导管释放弹簧圈而达到栓塞动脉瘤的治疗效果。结果:3D DSA明确诊断和栓塞了55个动脉瘤。结论:3D DSA较常规DSA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结合常规DSA造影,3D DSA造影在动脉瘤诊疗中,具有极大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比2D—DSA、R—DSA与3D—DSA在显示脑动脉瘤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窄及与毗邻血管的关系,说明3D—DSA优于2D—DSA及R—DSA。方法42例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2D—DSA、R—DSA及3D—DSA检查,常规2D—DSA检查后即行R—DSA检查,把R—DSA图像传送到3D工作站,由3D工作站生成容积再现图像(VR)。通过图像在对脑动脉瘤瘤体的大小、形态、瘤颈的宽窄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等方面显示评价分析。对50个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动脉瘤的显示:2D—DSA未能发现3个动脉瘤,这些动脉瘤在R—DSA上为不确定。VR可以发现所有的动脉瘤。②图像的整体质量:2D—DSA可以清楚显示细小动脉,图像整体质量优于R—DSA和3D—DSA。(④动脉瘤形状的显示:VR明显优于2D—DSA和R—DSA。动脉瘤瘤颈和动脉瘤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的显示:VR明显优于2D—DSA和R—DSA。结论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方面优于2D—DSA和R—DSA。尤其是对动脉瘤颈宽窄的显示,对介入手术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诊疗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法的选择以及开颅直接手术或采取血管内介入手术的取向等问题。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1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男63例、女127例,年龄25~79岁、平均44.7岁。诊断:所有病人术前均行颅脑CT检查、MRI检查37例、MRA31例、通过CTA及3D-CTA确诊134例;DSA/3D-DSA确诊142例;治疗:直接手术96例,其中因血管内手术失败而开颅4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92例,其中ONYX胶栓塞2例,其余均采用GDC栓塞手术。方法:死亡9例,其中2例再出血、3例死于严重的血管痉挛,肺炎等并发症死亡4例,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CT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诊选择,MRA可作为无出血史病人的检查,但不宜以此直接手术;CTA/3D-CTA在相当病人中可以确定动脉瘤的大小、部位、供血动脉及破裂点,并依此直接手术;DSA尤其3D- DSA对复杂性的动脉瘤的血供情况可清晰提示并指导手术。血管内栓塞治疗和直接开颅夹闭手术各有优点,我们主张急性期脑肿胀病人应首先尝试行急诊介入治疗,但血管痉挛明显的病人应果断早期手术,其中多发性动脉瘤的重点是判断责任动脉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DDSA在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常规DSA相比的优势。方法:1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常规DSA和3DDSA血管重建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动脉瘤病变的显示异同。结果:DSA检查出184个动脉瘤,常规DSA一般能显示存在动脉瘤病变,极少数病例能明确显示瘤颈和载瘤动脉的关系。3DDSA显示动脉瘤结构的能力较常规DSA明显提高,所有血管三维重建的图像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结论:3DDSA血管重建技术能提高颅内动脉瘤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杂交手术平台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并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手术治疗前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7例(共23个动脉瘤),同时比较2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2D-DSA)、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17例病理证实为颅内动脉瘤患者中2D-DSA共检出16例,1例微小血泡样宽颈动脉瘤因病灶太小漏诊,准确率为94.12%,3D-DSA全部检出,准确率达100.0%,但两种检测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0,P=0.310)。15例宽颈动脉瘤术中达到致密栓塞;2例未破裂颈内动脉巨大宽颈动脉瘤予以较疏松填塞。1例双侧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因术前出血量大,栓塞治疗后行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0个月,16例恢复工作,1例呈迁延性昏迷状态(治疗3个月)。复查DSA16例动脉瘤消失,1例疏松填塞的巨大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瘤腔仍有血流灌注,但动脉瘤未增大。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能够有效提髙颅内复杂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同时可有效防止再出血,提髙复杂动脉瘤的治愈率,期间应用DSA技术可确保治疗安全性,并对预后做出可靠判断。 相似文献
6.
7.
旋转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旋转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了45例分别施行过常规 DSA和旋转DSA的脑动脉瘤患者的血管造影图像,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8-67岁,平均42.6岁。常规DSA 为正位及侧位影像,旋转DSA 360°旋转采集图像。结果旋转DSA对45例脑动脉瘤患者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且均能在适当的角度,清晰显示瘤体颈部的结构,开口大小和方向,准确的把血管弯折与动脉瘤鉴别开来。常规DSA 检查发现40例动脉瘤。其中15/40动脉瘤的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关系不清,19/40动脉瘤的颈部显示不清。结论旋转DSA对颅内动脉瘤病变显示极佳,可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旋转DSA结合Automap在颅内动脉瘤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搜集本院2004-01-2006-03经CT和(或)腰穿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作脑血管造影的患者43例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胡秋善 《中国冶金医学杂志》2008,25(1):35-37
3D-DSA是用3D自旋模式采集图像后,将图像传至AW工作站,对病变部位或可疑病变区域进行三维表面重建或透明重建获得3D-DSA图像,三维成像功能允许用户从三维体积(体积段)中提出兴趣区或解剖兴趣区,并且显示一个或多个三维对象,可多方位显示血管解剖,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本文就3D-DSA在疾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三维DSA技术在颅内血管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DSA造影和3D造影,根据三维重建结果作出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结果24例患者诊断为脑动脉瘤,1例诊断为烟雾病,1例未发现异常造影表现。24例诊断为脑动脉瘤的患者行常规正侧位DSA造影,共检查出27个动脉瘤,经3D造影并行三维重建后,共检查出30个动脉瘤。根据三维重建明确动脉瘤的形态和空间结构关系,21例成功行介入栓塞治疗,3例行外科手术夹闭治疗。结论三维DSA技术对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优势突出,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指导明确,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旋转DSA技术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使用西门子平板数字减影机,对20例高度疑似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介入检查,并都使用旋转DSA技术检查.结果 20例患者检查出15个动脉瘤,3例动静脉畸形,对其中的12例脑动脉瘤在本院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后也都使用旋转DSA技术检查,结果显示栓塞效果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旋转DSA技术检查,能清晰的、直观的、立体的显示脑动脉瘤的大小、形态、部位、载瘤动脉的走向及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是常规DSA检查的有力补充.对进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旋转DSA技术检查还能清晰显示血管内栓塞材料(微弹簧圈、支架、球囊)栓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目前,脑血管DSA检查虽然是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但旋转DSA又是脑动脉瘤的重要补充检查。笔者通过对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DSA造影,部分病例实施旋转DSA进一步检查,对其临床价值做出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4.
15.
《河南医学研究》2020,(1)
目的探讨回授法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回授法,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测评得分、介入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时间及方法掌握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测评得分高于对照组,介入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时间长于对照组,方法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复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法有助于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对疾病和介入治疗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动脉瘤患者3D-DSA的图形分析及与2D-DSA的动脉瘤图像对比。结果:3D-DSA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数量、瘤颈的直径,为手术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为动脉瘤的栓塞手术提供更准确的机架位置,以便于手术时的动脉瘤显露。结论:3D-DSA可清楚显示多发复杂动脉瘤和微小动脉瘤,应视作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了解DSA下电凝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接受常规介入治疗(对照组)或DSA下电凝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Raymond分级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复发及残留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常规介入基础上使用电凝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平板探测器的锥形射线束对颅内动脉瘤的测量结果产生的失真影响。方法一:在2D图像采集下用两个已知直径和大小的物体作为被测物和参照物,来模拟颅内动脉瘤所在位置和血管内校准物所在位置的关系;再分别把两个物体按照不同或相同的空间层面进行摆放,但摆放物体的范围要在探测器的视野内,随即曝光测量。方法二:采用两个已知直径和大小的物体放入视野的不同部位,作旋转3D成像,然后再把成像结果进行不同模式重建,重建后随即进行不同灰度和CT值下的自动像素校准后测量。结果分别对2D和3D图像采集下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分析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产生的原因,如何在2D和3D的图像采集下尽量避免测量误差的产生,从而得出更精确的测量值,更有利于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