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的语言能力正处于发展高峰期,《大树和小鸟》这首诗歌可以从多种角度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让幼儿在故事的情景中发挥想象,语言在想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在本次活动中让幼儿不仅仅感受诗歌的美,感受大树和小鸟之间的依存,更感受了叠词的动人之处,这样不仅巩固了孩子的原有经验,还让他们初步了解到物体间不同的规律,体验到活动的喜悦。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幼儿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启发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如何让幼儿尽快学习语言,并学会使用优美的语言与人交往呢?孔子讲:“不学诗,无以言。”那么,对幼儿进行诗歌教学不失为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品味诗歌中的语言美、意境美、画面美,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中班幼儿对颜色非常感兴趣,他们时常在美工区观察颜料滴落水中的变化,随着颜料的流动、色彩的晕开,形状慢慢发生了变化,整个过程就像变魔术一样带动幼儿展开无限想象。于是我设计了本节艺术活动,让幼儿在玩中感受水拓画的魅力——想一想、碰一碰、拉一拉,就变成一幅神奇的、五彩斑斓的画,每一次的拓印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这说明了阅读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幼儿园小班正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和对社会初步认识的重要时期,有效的阅读引导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能力、加强社会认识,那么在小班幼儿阅读指导中,教师应该如何教学,如何激发幼儿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设计意图:投掷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和体育活动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它可以锻炼孩子的双臂和肩部力量,促进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根据《指南》和《纲要》精神,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本节健康活动"解救美羊羊",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投掷的动作,并运用此技能完成"解救美羊羊"的任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谈话活动"我能为幼儿园做什么"中,孩子们觉得幼儿园可以装扮得更美丽,于是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8.
新《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那么,教师要创设怎样的条件和机会?幼儿教育的整合观使我们认识到,幼儿最有意义的经验不是那些孤立的、某个领域的经验,而是那些相互联系、整合的经验,幼儿的审美与创造应该是在广泛的领域中感受与习得,这是包括幼儿美术教育在内的引导幼儿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也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9.
诗歌的美学价值之源顾正阳[1]认为诗的意境,指的是"人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换言之,就是感情与意象的统一。而意象是感情的载体,体现于诗歌语言之中。诗歌之美在于语言之美。语言美表现在"高度和悦的视听感性","精美独到的结构形态","深刻巧妙的意义含蕴","精心铸造的意象意境"和"绚丽鲜明的文化色彩"[2]。诗歌存在的重要要素是诗歌语言符号的形式,"翻译审美的对象是语言……实质是语言审美,而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对新投放的磁性小人充满好奇,有些孩子在把玩时发现磁性小人还可以摆成不同的造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对"美"的感受,我设计了本节综合活动"百变小人".  相似文献   

1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共同进行的.要珍惜游戏与生活的特殊性和价值."教师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以实现游戏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并发现有益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游戏的吸引力,将知识、技能及道德素养还原成为游戏的经验,让幼儿充分感受世界的趣味.教师要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来制定和实施课程,课程所要展开的整个过程就是幼儿对于生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要培养宝宝的美感? 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培养幼儿的美感,对于幼儿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成长、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在幼儿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基础上,培养幼儿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艺术能启迪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社会和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所以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美术活动环境,增强幼儿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一天午饭后散步时,孩子们突然发现小山坡上的草丛里高出来一片毛茸茸的草,大家都很好奇,便凑近玩了起来——有的孩子将它摘下来去挠其他小朋友痒痒;有的幼儿说:"我以前用这个草做过戒指,戴在手上很漂亮呢!"还有幼儿说:"我可以用它做一个爱心."……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作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大班幼儿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和幼儿一起去发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蹦蹦和闹闹》是一个能促进幼儿语言学习的很好载体——故事中蹦蹦和闹闹形象鲜明,对话生动有趣,能很好地激发幼儿想象和讲述的兴趣。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我主要引导幼儿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中指出:3~4岁幼儿经常自哼自唱或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和声调,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大母鸡》这首歌曲结构简单、语言简短、诙谐幽默,是一首生动有趣的歌曲,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节教学活动本着对幼儿艺术表现的充分理解和尊重,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将幼儿带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趣味。让幼儿模仿动作的同时熟悉歌词、最后用有趣的游戏感受歌曲,自然地学会演唱。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意图:我们班有一部分幼儿思维活跃,他们喜欢主动分享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但也有一部分幼儿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领域提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以上目标和要求,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美术活动中教师有效的评价对幼儿美术的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评价能够让幼儿感受美、发现美、从而去表现美。所以说,教师科学、艺术、有效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他也能帮助幼儿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相似文献   

20.
设计意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的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亲身体验,他们会利用假期带孩子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旅行,让孩子在旅途中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与风土人情,而这些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就是孩子发自内心地感受与交流的源泉.大班幼儿已经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但是如何让幼儿把自己旅行的过程讲述得更加清晰且有条理?我们通过语言活动"有趣的旅行"让幼儿在已有讲述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叙事性讲述,并利用图片、箭头、图标等方式建立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帮助幼儿获得叙事性讲述的核心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