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阿米替林作用于大鼠肾脏的全基因组表达谱数据和对照组数据,利用R、Venny和String等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借助领域知识得分法和表观精准治疗预测平台进行结果有效性验证及预测。结果:筛选出差异基因331个,GO富集的反应大多参与蛋白质磷酸化、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主要和氧化磷酸化反应、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结论:通过文本验证搜索到10篇与关键靶点相关的文献,结合EpiMed平台的计算结果,发现阿米替林对ASD、特发性肺纤维化、2型糖尿病等具有潜在治疗作用;阿米替林结合西药白藜芦醇、苯异妥因,中药皂荚、钩藤等具有潜在协同作用;阿米替林对ASD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异质性的神经发育性疾病,铜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本研究将探索铜死亡在ASD中的作用、ASD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可能的治疗药物。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检索符合条件的ASD相关数据集,对数据集消除批次效应后进行合并、筛选铜死亡相关基因、分析免疫浸润情况、构建列线图,使用Enrichr网站对ASD铜死亡基因进行GO、KEEG分析及药物预测。结果 对GSE18123、GSE29691两个数据集消除批次效应、合并、筛选铜死亡基因。通过免疫浸润分析,本研究筛选出12个基因SLC31A1、PDHB、PDHA1、LIPT1、ATP7A、ATP7B、DBT、DLAT、DLD、DLST、FDX1、LIAS,作为新的标志物构建ASD诊断预测模型,并发现维A酸是ASD潜在有效的药物分子。结论 铜死亡基因可能通过免疫细胞浸润干预ASD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国内外对新型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在皮肤科的临床研究,证明了其在治疗异位性皮炎方面效果显著。现综述如下。1作用机制和药理学他克莫司是从土壤真菌链霉菌的肉汤培养基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极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其分子量较CsA小,为822,故局部外用较CsA具有更好的透皮性。与CsA相似,FK506  相似文献   

4.
【目的】前瞻性比较观察他克莫司(FK506)与传统疗法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经肾活检诊断为Ⅲ、Ⅳ、Ⅴ型肾功能正常的活动性LN患者,尿蛋白定量≥1.5g/24h,随机分为他克莫司组20例Ⅰ他克莫司起始剂量为0.1mg/(kg·d)]和传统疗法组20例(CTX 1g/月x6月),同时口服泼尼松1mg/(kg·d),比较两组治疗3、6个月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及无效(NR)。【结果】治疗3个月内他克莫司组有3例退出,传统疗法组有4例退出。诱导治疗3个月他克莫司组的总有效率(76%,CR5/17,PR8/17)显著高于传统疗法组(37.5%,CR2/16,PR4/16,P〈0.05)。治疗6个月他克莫司组和传统疗法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CR11/17,PR4/17)和62.5%(CR5/16,PR5/16)。治疗3个月及6个月,他克莫司组在水肿消退、尿蛋白水平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SLEDAI减少等方面与传统疗法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出现副反应较传统疗法组为少。【结论】与传统疗法相比.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是一种快速有效地诱导IN缓解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综述他克莫司在器官移植术后临床治疗中药物浓度监测的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及总结.结果 他克莫司的药动学无论是个体内,还是个体间均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谷浓度ρ0与毒性反应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对抗排异反应的相关性的结果仍具争议;ρ0与AUC的相关关系,不同的作者给出不同的结果,相关系数r2范围从0.11到0.94;谷浓度ρ0作为他克莫司血中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的预测,结果各异.结论 ρ0并不是作为个体化给药的指南的最佳值,建议用两个时间的浓度(即ρ0和2~5 h中的任一点)或单个时间的浓度(ρ4或ρ5)作为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个体化给药的指南为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他克莫司和其他临床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主要以国外发表的论文为基础,对他克莫司和各种药物的相互作用分别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他克莫司的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药效学两个方面,从而使药物血药浓度或免疫抑制作用发生改变。结论他克莫司与各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应尽量避免有害相互作用的产生,以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特异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现代皮肤病学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近年来,AD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最新资料表明其发病率已接近20%[1].现在,AD已被认为是一种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疾病.传统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AD,但因其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使用.目前,选择一种安全有效、适于长期治疗的药物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细胞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新的外用治疗药物.本文就外用他克莫司治疗AD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扁平苔癣(LP)是一种慢性、亚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常有口腔黏膜损害,自觉瘙痒,病因不明。以往的治疗方法对此病的疗效不佳。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新型免疫抑制剂,分子量小,透皮吸收较好,适用于外用治疗一些免疫性皮肤病如白癜风、头面部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并验证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他克莫司软膏中他克莫司的含量.方法 Ultimate(R) XB-Diol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正己烷-正丁基氯-乙腈;检测波长 225 nm;流速 1.7 mL/min;温度:室温.结果 他克莫司的线性范围Y=2 600.7X-583.82,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4例R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加用他克莫司和环磷酰胺,持续12个月.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浆白蛋白水平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期间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4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RNS具有较好疗效,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但长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大肠癌(CRC)生物标志及治疗CRC的潜在中药。 方法检索并分析GEO数据库CRC相关的3个基因芯片(GPL27956、GSE128435和GSE156355),对差异表达基因(DEG)行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从DEG中筛选关键基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值评估关键基因的诊断效能,绘制生存曲线,通过Coremine Medical对关键基因进行中药预测。 结果共得到41个DEG,4个关键基因(CD27、NEIL1、NLRP3、PRKACB),其中CD27、PRKACB、NEIL1表达预测CRC组织类型的AUC分别为0.889、0.889和0.833,CD27表达水平与CRC患者总生存期呈正相关。筛选出虎掌南星、秦皮、人参花等可能为CRC治疗潜在的分子药物来源。 结论筛选出了CRC候选关键基因及其潜在疗效相关中药,为CRC临床治疗的新靶点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人类8型疱疹病毒(HHV-8)小衣壳蛋白(ORF65)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表达,获得其重组融合蛋白。方法:软件设计引物,在引物两端添加特异性酶切位点,以pGEM-Teasy/ORF65为模板,PCR扩增基因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1a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41a-ORF65,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x,经酶切、测序鉴定其插入序列的正确性,转入E.coli BL21(DE3),并诱导表达,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以及序列分析软件DNAMAN 5.0、Vector NTI Suite 6、Primer Primier 5对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所构建pET41a-ORF65原核表达质粒连接正确,SDS-PAGE表明ORF65基因获得成功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含有1个N糖基化位点,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4个胆碱激酶Ⅱ磷酸化位点,4个N肉豆蔻酰化位点,1个酰胺化位点。BlastP数据库的相似性检索发现有与之有较高同源性的蛋白。结论:成功表达HHV-8病毒小衣壳蛋白ORF65,该蛋白与疱疹病毒衣壳蛋白的同源性较高,是疱疹病毒衣壳蛋白家族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并进行经济学分析,为临床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与效果分析。结果:3种治疗方案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治疗成本分别为3563.72元、3187.54元、2983.15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5.71%、90.66%、92.65%;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其增加的成本分别为35.45元、33.47元、30.63元。结论:C方案为治疗小儿肺炎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C趋化因子配体20 (CCL20)在肝细胞肝癌(LIH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LIHC患者预后的影响,阐述CCL20影响LIHC恶性行为的机制。方法:采用Rstudio (4.03)软件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和UCSC Xena平台获取LIH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CL20 mRNA表达水平和临床数据,比较CCL20 mRNA在2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利用GEPIA联合GTEx数据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法分析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LIHC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对LIHC患者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甲胎蛋白(AFP)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诺谟图和校正曲线分析LIHC患者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诊断和生存预测情况的相关性。采用TCGA数据库对LIHC患者癌组织中CCL20 mRNA的表达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分析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DNA拷贝数突变和DNA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LI...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克隆人黏蛋白/黏液素5AC(MUC5AC)基因启动子并构建该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探讨该启动子的活性及转录靶向性。方法:运用Vector NT1软件包对MUC5AC基因5′端1 348 bp进行启动子特征分析;以人A549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分离出人MUC5AC基因5′端非翻译区大小为1 348 bp的片段并进行测序鉴定,再以扩增产物为模板对启动子进行5′端删除分析,分别扩增737 bp(-689/+48),372 bp(-324/+48),112 bp(-64/+48)的片段,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重组构建,通过双荧光素酶活性进行转录活性分析。应用定点突变技术,在重组质粒的基础上建立MUC5AC启动子区SP-l结合位点和核因子(NF)-κB结合位点单独突变体,并测定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诱导的转染细胞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结果:序列分析发现人MUC5AC基因5′端1 348 bp的区域内存在多个顺式作用元件,成功构建了4个不同长度的MUC5AC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372 bp片段为有活性的最小片段。NE可诱导含有MUC5AC启动子区NF-кB结合位点单独突变体(pGL3E-MUC5AC-NF-кB-MU)荧光素酶相对光强度增加,而NE不能诱导SP-l结合位点单独突变体(pGL3E-MUC5AC-SP-1-MU)荧光素酶表达增加。结论:上述载体的成功构建及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MUC5AC基因的启动子活性及基因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MUC5AC 5′上游序列中-324/-64位点存在参与NE诱导MUC5AC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元件,位于此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SP-1位点在NE诱导MUC5AC基因表达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