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拔牙正畸治疗后牙列与骨骼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非拔牙正畸治疗的长期稳定性.方法研究28例患者的牙(牙合)模型和X线头颅侧位片,分别在治疗前、后及摘除保持器后的平均第8年分析30项头影测量指标,7项牙(牙合)模型指标.结果尽管在治疗期间牙弓长度及尖牙间宽度变化很小,但在摘除保持器后这二者均显著减少.摘除保持器后切牙拥挤度轻微增加;磨牙间宽度、覆(牙合)及覆盖显示了长期的稳定性.下颌切牙近远中径及唇舌径的大小与治疗前、后切牙拥挤度无关.伴发较大ANB角及下颌体长度较短的安氏Ⅱ类错(牙合)在摘除保持器后表现出较大的切牙拥挤度、较短的牙弓长度、较深的覆(牙合).结论非拔牙正畸治疗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鼾症对颌面骨发育的影响,以及手术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治疗效果好的2~5岁的鼾症患儿40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5~2年进行x线头影测量,并与同年龄的发育正常儿童X线头影测量进行比较(正常埘照组共50例).结果 术前患儿2~3岁组21例X线头影测量结果与同龄17例对照组儿童比较,除舌根后咽腔直径(PAS)、鼻咽腔卣径(UPW-PNS)、下颌平面角(FH-M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或<0.01).4~5岁组术前患儿23例与同龄23例对照组儿童比较,除舌根后咽腔直径(PA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0.05),其他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或<0.01).术后1.5~2年29例患儿达4~6岁,其头影测茸值与同龄31例对照组儿童比较,除Y轴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其他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长期的上气道阻塞影响患儿的颌面骨发育,尽早而彻底的手术干预有利于患儿颌面部发育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声微创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关闭下颌第一磨牙缺失间隙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7~2018年在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微创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正畸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速度及牙周组织健康状况,比较两组之间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加力后间隙测量的各时间段,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的距离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加力后第12周各项牙周临床指标与加力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BI和PD在加力后第12周增高(P0.05);两组各项在第12周牙周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正畸的治疗方法相比,微创骨皮质切开术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加速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且更好的维护了下颌第二磨牙牙周组织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用药对季节性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经皮肤点刺试验确诊的季节性AR患者70例,在花粉期到来前2周,随机分为A组:20例,口服氯雷他定10 mg/d,共14 d;B组:20例,鼻喷布地奈德256μg/d,共14 d;C组:20例,口服氯雷他定10 mg/d联合鼻喷布地奈德256μg/d,共14 d;D组:10例,未提前用药。花粉期到来时A、B、C 3组停止用药,与D组同时给予口服安慰剂1次/d。分别于用药前(花粉飞散前2周)、用药2周时(花粉飞散时)、停药1周(花粉飞散后1周)、停药2周(花粉飞散后2周)、停药4周(花粉飞散后1个月)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预防性用药2周后患者VAS评分C组〈B组〈A组〈D组,其中A、B、C 3组与D组之间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F=127.486,P均〈0.001);RQLQ评分C组〈B组〈A组〈D组,F=4179.598,P〈0.001,SNK法组间比较在α=0.05水准除A组、B组之间总体均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任意两组间总体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停药4周后A、B、C、D 4组间VAS评分相比较均无差异(F=0.148,P=0.928,P均〉0.05);RQLQ评分比较均无差异(F=1.438,P=0.302,SNK法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季节性AR的症状,极大改善其生活质量,但提前2周用药后停药,不能有效控制整个花粉期的过敏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共鸣参数的测量,明确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口咽腔共鸣障碍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并对其疗效进行监控.方法 对1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接受言语听觉康复训练的患儿,经言语评估发现患儿有严重的口咽腔共鸣障碍、构音障碍与音调障碍.针对患儿的言语障碍进行口咽腔共鸣障碍的矫治,采用"实时言语矫治仪"对敏感的共振峰参数F1和F2进行术前与术后测量,并采用单一被试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对核心韵母/i/、/u/的共振峰测量发现:①治疗前的F1(i)值偏高、F2(i)值偏低、F1(u)值偏高、F2(u)值偏高,说明该患儿前位发音存在后位与喉位聚焦,同时后位发音存在前位与喉位聚焦;②治疗后的F1(i)显著低于治疗前的F1(i),治疗后F2(i)显著高于治疗前F2(i),治疗后F1(u)显著低于治疗前F1(u),治疗后F2(u)显著低于治疗前F2(u),这说明所采用的共鸣障碍矫治方法 是有效的.结论 对听障患儿共鸣障碍的评估诊断与矫治,采用/i/、/u/的共振峰参数F1和F2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师嗓音疲劳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中学教师嗓音疲劳与咽喉患病的状况.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提供的109所中学的11 689名教师进行二阶段随机抽样,抽取3217名教师进行嗓音疲劳测试、咽喉部常规检查,对常规检查异常者进行频闪喉镜检查.结果 3217名中学教师嗓音疲劳测试中不同时段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两因素设计的一元定量资料方差分析,下同,F=202.653,P<0.01).咽喉正常组2 309例及患病组908例中不同性别、不同时段间嗓音疲劳测试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教师比男教师嗓音疲劳测试的失败率高,男女教师嗓音疲劳测试音量要求高时失败率高.不同咽喉疾病组之间嗓音疲劳测试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16,P<0.01).嗓音疲劳测试中不同性别、不同时段之间平均声压级(mean value sound pressure level)、平均基频(mean value fundamental frequen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教师的平均声压级大于女教师,女教师的平均基频大于男教师.不同民族教师嗓音疲劳测试不同时段的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维吾尔族教师失败率最高,汉族最低,两两比较证实汉族和维吾尔族教师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族别教师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嗓音疲劳在中学教师的工作中普遍存在,音量要求高时更容易发生嗓音疲劳,女教师更易发生嗓音疲劳,维吾尔族教师更易发生嗓音疲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7岁远视儿童先后应用1%环戊通与1%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的屈光度值。方法对我院眼科门诊3~7岁儿童,先用1%环戊通滴眼液点眼3次后检影验光;对一眼远视屈光度值≥+0.75D者,再采用1%阿托品眼膏点眼3d后检影验光。共50例(90眼)纳入本研究,年龄(5.3±1.4)岁。屈光度按等效球镜值计算,应用配对t检验和2χ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应用1%环戊通和1%阿托品验光的屈光度值分别为(+3.67±2.39)D和(+4.52±2.49)D,P0.001;②伴有内斜视组应用1%环戊通和1%阿托品验光的屈光度值分别为(+3.95±2.30)D和(+4.91±2.51)D,P0.001,两者屈光度差值为(+0.97±0.75)D;不伴内斜视组应用1%环戊通和1%阿托品验光的屈光度值分别为(+3.32±2.49)D和(+4.03±2.41)D,P0.001,两者屈光度差值为(+0.70±0.40)D;③在应用两种药物验光的屈光度差值≤0.75D的55眼和0.75D的35眼中,应用1%环戊通初始验光的屈光度≥+3D和+3D眼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2)。结论对于3~7岁远视儿童尤其是伴有内斜视者,应首选使用1%阿托品散瞳验光。  相似文献   

8.
颧骨复合体骨折伴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颧骨复合体骨折伴颅骨缺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伴颅骨缺损患者接受同期手术治疗,术中采用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及口内切口行颧骨复合体截骨复位,并采用钛网或个性化颅骨修复体修补颅骨缺损,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拍摄双眶轴位及冠状位CT、头面部三维CT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3~7 个月,除1例患者术后3个月颞部轻度塌陷,其余患者颅面部基本对称,颅面部畸形基本消失.结论 颧骨复合体骨折伴颅骨缺损的治疗应以颧骨体的准确复位作为手术成功的关键,颅骨缺损的个性化修复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存听力,乙状窦后经内听道的方法仍然是切除从内耳门突出的听神经瘤所选择的进路。然而,在某些病例,为了尽量切除内听道(IAC)外侧端的肿瘤,进入骨迷路会损伤听力。对于IAC后壁安全切除的界限意见尚不~致,针对这一问题,通过颈骨显微外科解剖和薄层骨窗CT扫描测量数据,试图提供一个切除内听道后壁的可靠方法。对32个固定的尸体颧骨进行了形态测量分析,首先确定颧骨表面标志的形态测量关系,接着对每一个颧骨进行薄层骨窗CT扫描,测量内听道底、前庭和总脚(CC)与内耳门(IAM)之间的距离,此外,在CC处测量覆盖后半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拔牙手术中,传统拔牙手术与微创拔牙手术的有效性对比与分析。方法期初先拟定两种治疗方案,然后选取50例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被我院接诊的下颌阻生牙患者。将其分为条件相同的两组,然后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案。A组进行传统的拔牙手术,B组进行微创拔牙手术,观察两个小组在临床中表现出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微创拔牙手术治疗患者的下颌阻生牙手术更为有效,两组之间的治疗数据具有对比性。结论将产生下颌阻生的患者进行无痛微创手术,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此种治疗方法更具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表7 21~74岁/i:/音F1、F2、F3频率值(Hz,(-)x±s) 成人及老年组值得提出的是,老年前期即55~59岁组的F3值较其他组F3高,P值小于0.05,其发生的机理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冷束缚应激对实验大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鼻黏膜中嗜酸粒细胞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健康雌性大鼠50只,以随机数学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A组)、AR模型组(B组)、先应激后AR造模组(C组)、先AR造模后应激组(D组)、应激与AR造模同时进行组(E组).空白对照组及各实验组造模后,取大鼠鼻中隔两侧的呼吸区黏膜制备成石蜡切片后进行HE染色及IL-2、IL-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取5个视野嗜酸粒细胞、IL-2、IL-6阳性细胞计数的平均值进行分析.结果 经冷束缚应激后的C、D、E组大鼠鼻黏膜中嗜酸粒细胞计数(x-±s,以下同)高于B组(14.1±3.2)及A组(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06和8.54,P值分别<0.05和0.01);C、D、E组IL-6阳性细胞数高于B组(15.3±4.8)及A组(4.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14和8.20,P值分别<0.05和0.01);C、D、E组IL-2阳性细胞数低于B组(14.4±3.5)及A组(15.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27和7.32,P值分别<0.05和0.01).C、D、E三组间,嗜酸粒细胞计数、IL-2和IL-6阳性细胞数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0、3.12、3.20,P值均>0.05).结论 鼻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及IL-6在空白对照组几乎不表达,在AR组中度表达,在经过冷束缚应激的AR大鼠中高度表达,且冷束缚应激与AR造模的先后时间顺序对嗜酸粒细胞及IL-6的表达没有影响.冷束缚应激的AR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IL-2表达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角膜中央厚度对压平眼压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眼压症(OHT)患者、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与正常人角膜中央厚度(CCT)的差别和CCT与压平眼压(IOP)的关系,评价CCT测量对青光眼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31例、131眼为研究对象,包括43例、43眼OHT,30例、30眼POAG和正常人48例、48眼.使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IOP,用超声角膜测厚仪盲法测量CCT.每例研究对象仅选1眼用于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的平均CCT为537.4±23.8μm,性别之间无差异(P=0.978),CCT与年龄无关(P=0.082).回归分析显示平均CCT每增加10μm,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值升高0.19mmHg.OHT组的CCT值为590.9±20.6μ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01),POAG组的CCT为515.9±36.7μm,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01).结论OHT者的CCT高于正常人,而POAG患者的CCT低于正常人.CCT与压平IOP呈正相关.测量CCT对于正确评估压平眼压,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损害视野的危险性及确定治疗的临界眼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下颌、唇及舌不同构音运动位置及其相应单元音共振峰之间关系的研究,来验证第1共振峰(F1)与下颌运动,第2共振峰(F2)与舌、唇运动之间的关系,探究第3共振峰(F3)与唇运动的关系,揭示F1、F2和F3在构音运动中的临床含义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提取30例听力正常成年男性不同构音位置的单元音/a/、/i/、/e/、/u/、/ü/的F1、F2和F3,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来验证F1与下颌运动,F2与舌、唇运动的关系,探究F3与唇运动的关系.结果:/a/、/i/、/e/的F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ü/的F2、F3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i/、/u/的F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比较发现,F2(a)和F2(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舌位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1能检测下颌构音运动,下颌的3种运动位置为诊断和治疗下颌的精细分级运动提供了依据;F2能检测舌构音运动,对诊断和治疗舌的前后运动障碍提供了依据;F3能检测唇构音运动,圆唇和展唇运动对诊断和治疗唇运动障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OCT导航的飞秒激光与其他三种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特点。 方法 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07例(200眼),分别行4种飞秒激光LASIK手术,其中A组:FEMTO LDV Z8飞秒激光,B组: Ziemer Crystalline飞秒激光,C组:Wavelight FS200飞秒激光,D组:Zeiss VisuMax飞秒激光,每组各50 眼。术后应用RTVue OCT分别测量角膜瓣厚度并分析。 结果 术后1周,A组角膜瓣厚度与预计值接近,组内变异范围小;B组角膜瓣厚度与预计值接近,但是变异范围大;C组和D组变异范围较小,但C组角膜瓣厚度偏薄,D组角膜瓣厚度与预计值接近。4种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形态规整、均一,中央厚度与周边厚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组间比较角膜瓣厚度值与预计值110 μm差值有明显差异,A组(3.43±2.81)μm和D组(3.13±2.89)μm明显好于B组(6.88±4.13)μm和C组(5.44±3.62)μm(F=2.397, P=0.018)结论 OCT导航的飞秒激光与Zeiss VisuMax飞秒激光比Ziemer Crystalline和Wavelight FS200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更精确,可预测性更好。  相似文献   

16.
咽科学     
98203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颅领面形态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刘月华…//北京医科大学学报一1998,30(3)一242一245 目的:又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 As)患者牙领颅面硬组织的形态特点进行系统评价,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借助X线头影测量对44例()s AS患者的颅面结构进行测量,并与100例无黔症正常矜人相应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OSAS患者牙领颅面结构特点为(日颅底短,前颅底呈轻度逆时针旋转;.(2)上领后缩,长度正常;(3)下领短.下领与领部明显后缩;(4)下领后缩率为70..5洲;(5)前后面高比、下领平面角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D检测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因打鼾症状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的儿童69例作为实验组,7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139例儿童的外周血清25(OH)D水平。有打鼾症状儿童69例根据睡眠监测结果将其分为OSAHS组(47例),单纯鼾症组(22例),69例儿童采取空腹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采用Conners 父母症状问卷从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焦虑、冲动-多动、多动指数方面评估两组儿童行为认知异常。 结果 (1) 对照组与单纯鼾症组、OSAHS组研究对象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25.38±10.87)、(22.00±7.84)、(17.92±6.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58, P<0.001);OSAHS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纯鼾症组25(OH)D水平与对照组及OSAHS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 肥胖(-)儿童中,OSA(+)儿童25(OH)D水平明显低于OSA(-)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SA(+)儿童中,肥胖(+)儿童与肥胖(-)儿童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6); (3) OSAHS组25(OH)D水平与焦虑呈正相关(r=0.337, P=0.020),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低通气指数(AHI)、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多动指数、TG、TC、HDL-C、LDL-C无明显相关性(r值均<0.5, P值均>0.05)。 结论 25(OH)D在OSAHS儿童体内降低,对进一步了解OSAHS儿童的病理生理改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绝经妇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50例年龄50~80岁原发性BPPV (idiopathic BPPV,iBPPV)绝经妇女作为病例组,选取同年龄段本院体检中心绝经后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分别对腰椎正位(L1~L4)及股骨颈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以T值表示。将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成3个年龄段,分别对3个年龄段的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3个年龄段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3.68、-5.98和-3.33,P 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BPPV与BMD存在负相关性(r =-0.496,P<0.05)。结论 绝经妇女iBPPV与BMD变化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对iBPPV诊断、治疗、预后评定和预防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作呼气正压鼻塞并评价其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测量6名健康志愿者使用正压鼻塞时在不同呼气压下的呼出气CO2分压(PETCO2)。将14例中重度OSAH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分别应用正压鼻塞和CPAP治疗1周,给予1周洗脱时间,交换治疗方法后再各行治疗1周。在每次治疗结束末期给予PSG监测,比较二者的疗效差异。 结果 调节单向阀分别至5、10 cmH2O, 测得PETCO2与未治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62, P=0.34)。两组在两阶段分别应用正压鼻塞和CPAP治疗后,AHI均显著降低(P<0.001),最低SaO2,平均SaO2均显著升高(P<0.001),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0, 0672, 0.649; P=0.473, 0.636, 0.667)。 结论 正压鼻塞治疗OSAHS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可进一步推广作为OSAHS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HTK〗研究学龄儿童中屈光正常与低度近视者之间调节性集合(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与调节(accommodation,A)比值的变化,初步探讨低度近视与调节性集合之间的关系。〖HTW〗方法〓〖HTK〗选择矫正视力正常及散瞳后屈光度在+0.75D~-1.25D之间的8~12岁学龄儿童63例,用同视机检测其AC/A值,两组AC/A值差异采用t检验。〖HTW〗结果〓〖HTK〗屈光度在+0.75D~、-0.25D~-1.25D学龄儿童的AC/A值分别为4.1±0.84和2.7±0.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TW〗结论〓〖HTK〗近视初期的学龄儿童AC/A值低于同龄儿童屈光正常者的AC/A值,在防治低度近视和视疲劳的同时,注意检查AC/A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