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和对照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各43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薛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98-9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住院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创伤小,且住院时间短,但也存在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费用较高缺陷。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8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胆囊切除术,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手术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②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患者恢复更快,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于基层医院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肠粘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在东莞三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0例,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以及肠粘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肠粘连发生率(11.43 %)明显低于对照组(3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在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发挥更显著的效果,能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使患者尽快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44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C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置引流例数、手术时间均少于O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用止痛药例数、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O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C组和OC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2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31例观察组和31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出院时间等临床效果。患者术后采取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5.00±12.41)毫升.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0±14.33)毫升,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主要有切口感染、肠粘连、出血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5%,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伤口感染率极小,临床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胆囊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43例和开腹手术组35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开腹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所需时间,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各项指标及治疗后的并发症(伤口感染、腹腔感染、黄疸、败血症)发病率.结果:①治疗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43%,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好,安全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42例在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进行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共16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共26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低于传统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L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安全有效、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4例胆结石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患者可及时恢复,并发症少等优势,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术对比优点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补液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可有效的进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且较之全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补液量均更少,手术操作简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住院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4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且住院时间短,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费用较高,临床医师应提高手术操作能力,减少对患者的副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石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4例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和实验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出血少、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石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腹小切15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外科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患者37例,作为小切口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之前,在我院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常规切口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切口组(P〈0.05);小切口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切口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是一种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坏疸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医治的78例坏疸性胆囊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40例患者开腹切除胆囊,B组38例患者为成功实施了腹腔镜切除胆囊。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全部少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为5.0%,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0.0%,B组患者并发症明显比A组患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坏疸性胆囊炎疗效快,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钱琦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31-3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74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可作为胆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74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手术及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3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30/37)(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胆漏、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速度快,恢复效果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