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神经病理     
神经病理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两部分。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先天性畸形、脑血管病、脑脊髓外伤、脱髓鞘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和代谢障碍性脑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癫痫病、脑水肿、脑积水,颅内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与神经系统塞冬(老年医学教研室)微量元素在脑和脊髓内的分布和含量发生变化时。神经的化学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现将其机制加以探讨。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脑神经和脊髓神经共同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中,分布于骨骼肌的...  相似文献   

3.
247例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张超荣(广西岑溪县人民医院)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神经系统(NS)疾病的诊断,比临床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要复杂得多,这是临床医生的一个难点。而正确的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关键。笔者从1990年以来,收集了门诊较为典型的NS的疾病2...  相似文献   

4.
对38例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脑脊液细胞学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出血性卒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意义较大,对其它疾病则多无肯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神经系统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对378例患儿进行病因及后遗症分析,发现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96例(占51.8%),其中颅内感染95例,治疗后留后遗症17例,死亡3例;非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82例,其中癫痫108例,经治疗智力低下者15例。因此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应早期预防,及早诊治,以降低发病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采用免疫单扩散法测定78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髓液α_1-抗胰蛋白酶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脑血管病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疾病的水平呈明显增高,脑脊髓液α1-抗胰蛋白酶水平升高的程度,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急性脊髓炎;急性脑血管病中,脑出血>脑栓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脊髓液α_1-抗胰蛋白酶的升高反映了机体在上述疾病中的应激能力和血脑屏障损害的状况。提示此项检测指标对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上述疾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体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与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分布于全身;本文介绍面神经麻痹、三又神经、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都属于周围神经疾病。周围神经发病较多。因此,对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值得重视,有的周围神经疾病发作时,疼痛难忍,严重影响健康。例如三又神经发作。有的周围神经疾病,不仅带来痛苦,影响生活,而且影响美观,如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因此对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应及时治疗使其好转或恢复。磁疗法对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有利于进一步运用磁疗法治疗周围神经疾病,而将磁疗法治疗周围神经疾病的概况与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传统概念认为它是一种急性疾病 ,一般在数小时至数日内造成最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以致危及生命 ,即使幸存 ,患者也要有一个旷日持久的后遗症康复过程。病情轻重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是病毒的特性 ,宿主的年龄和免疫状况。就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来说 ,临床常见的病毒性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是经典的神经系统病毒病。同时它们也是各不相同的病种。但是 ,在这些疾病之间仍有一些方面相互重叠和交叉。例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及一些其他肠道病毒能造成脑或脊髓的损害 ,引起…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预防(附3例报告)戎小平,孟凡,张惠芬附属四院儿科(050011)关键词先天性弓形虫病;神经系统损害;诊断与预防先天性弓形虫病可致新生儿多器官组织受”损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重者死亡,已成为先天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我...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论角度探讨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正逐渐增加.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学基础,系统论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系统论的原则,分别从整体性、层次性与时序性三个层面出发,通过近年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学及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研究的相关进展,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思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检测特异性神经元抗体对诊断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疾病意义。方法应用特异性亲和免疫细胞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特异性神经元抗体。结果检测阳性血清88例,其中抗Hu抗体81例,抗Yo抗体3例,抗Ri抗体4例,首先表现为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疾病50例,确诊肿瘤后患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疾病的38例,8例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疾病在随访中。结论特异性神经元抗体对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较好的价值,对患的原发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单胺类(monoamines)神经递质对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功能、内脏功能、应激反应,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起着协调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抑郁症及吗啡戒断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而针刺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对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影像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影像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地位。根据其发展过程,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主要包括X线平片、脑室及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经颈部动脉穿刺法)、椎管造影。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MRI(磁共振成像)等。目前脑室及气脑造影由于具有损伤性及危险性,已不再使用。DSA、CT、MRI则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椎管造影仍具有临床使用和诊断价值。此外,核医学检查方法和超声技术也已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为了使临床医师更加了解这些高科技的检查手段,在临床实  相似文献   

14.
氢气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应激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最近,氢气被证实在体内具有选择性的抗氧化作用.它能专一性清除毒性自由基:羟自由基(·OH) 和过氧化亚硝酸盐(ONOO-),而保存其他自由基低活性生理功能.在神经系统中,氢气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凋亡的机制,在脑缺血缺氧损伤、神经变性、脊髓损伤等疾病中被证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至此,氢气作为一种新型抗氧化剂为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皮质一纹状体—脊髓变性,也称亚急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种由朊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大脑皮质、基地节、小脑和脊髓神经细胞变性脱落和胶质细胞海绵增生为主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可传播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在防止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9):822-826
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而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改变的现象,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等4个主要调控机制。神经系统疾病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以感觉、运动、意识、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复杂,是目前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表观遗传机制相关,这些研究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就有关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是一科学的认识过程。神经内科医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某种疾病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或病变是否主要累及神经系统。许多其他系统疾病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以其他系统或器官的症状作为主诉。因此,临床医师在确定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时,必须要全面地、认真地、客观地分析各种临床及检查资料,强调整体观念,避免只见局部而忽视整体。以严谨、科学的原则,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果,结合化验及辅助检查做出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可概括为以下3个步骤。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波谱成像能客观地反映脑内代谢物的变化,进而反映早期病变的病理改变。作者从影像学角度归纳了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在磁共振波谱成像上的不同表现,提示磁共振波谱成像能从影像学角度对神经系统各疾病进行早期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上海医学》2008,31(1):72-72
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生第教授主编。系统地叙述了神经系统诊断的症状学、病史采集与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典型病例剖析。全书语言流畅、简洁明了、层次清晰、内容实用,贴近临床实际,可帮助神经科医师掌握神经科主要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20.
王丽华 《当代医学》2010,16(10):52-53
目的探讨胰腺疾病误诊为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原因,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9年1月间误诊为精神神经系统疾病17例胰腺疾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10年间收治胰腺疾病148例,因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而误诊17例,其中误诊为精神紊乱5例(29%),植物神经功能失调6例(35%),有脑膜刺激征误诊为脑膜炎4例(23%),脑、脊髓症状误诊为脑脊髓炎症2例(12%)。入院后经血尿淀粉酶、B超、CT和ERCP等检查,明确为急性胰腺炎11例,慢性胰腺炎3例,胰腺癌2例,胰岛细胞瘤1例。结论胰腺疾病首发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的表现,易误诊为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对此应提高警惕,记住辅助科室的相关检查,达到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