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高脂餐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质量浓度的变化,探讨极短期辛伐他汀对血浆CRP质量浓度的影响。 方法 对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于2003-10~2004-06 70例冠心病及其高危症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mg/d)和安慰剂。治疗前和1周后接受高脂餐负荷试验,检测空腹和餐后4 h血浆CRP质量浓度和血脂水平。 结果 两组患者的餐后血浆甘油三酯和CRP质量浓度较空腹水平明显升高(P<0.05)。1周后常规治疗组的空腹和餐后血浆CRP质量浓度和血脂水平无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高脂餐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探讨极短期氟伐他汀对血浆hsCRP浓度的影响。方法 43例冠心病及其等危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21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氟伐他汀(40 mg/d)和安慰剂。治疗前和1周后接受高脂餐负荷试验,检测空腹和餐后4 h血浆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餐后血浆甘油三酯和hsCRP浓度较空腹水平明显升高(P<0.05)。1周后,常规治疗组的空腹和餐后血浆hsCRP浓度与血脂水平无显著变化;氟伐他汀组的餐后血浆甘油三酯和hsCRP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血浆hsCRP浓度降低与血脂的变化无显著相关。结论 极短期氟伐他汀治疗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餐后升高的血浆hsCRP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11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被分成辛伐他汀常规治疗组(48例)和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组(69例)。观察治疗后6周两组血浆hs—CRP和血脂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6周血浆hs—CRP、血脂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但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组的hs—CRP下降幅度较辛伐他汀组更大(P〈0.05),两组血脂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浆hs—CRP浓度。更有利于抑制炎症、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极短期氟伐他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抗原浓度的影响.方法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在禁食12 h后接受高脂餐,检测空腹和餐后4 h血浆PAI-1抗原、可溶性P-选择素和血脂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安慰剂(安慰剂组,n=20)和氟伐他汀40 mg/d(氟伐他汀组,n=20)治疗.1周后,再次进行高脂餐负荷试验.结果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和健康对照组餐后4 h较本组同期空腹血浆甘油三酯(TG)浓度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餐后4 h血浆TG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及安慰剂组治疗1周后餐后4 h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PAI-1抗原浓度均较本组同期空腹显著升高(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氟伐他汀组治疗1周后和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变化.将治疗前的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作为一个整体(n=60)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餐后4 h血浆TG浓度分别与餐后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PAI-1抗原浓度显著正相关.治疗1周后,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一次性高脂餐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纤溶功能异常和血管炎症.极短期的氟伐他汀治疗可减轻这种餐后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干预的作用。方法符合ACS诊断标准的病人73例,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治疗组)和常规组(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8d后,清晨空腹抽静脉血5mL,应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CRP,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等水平。结果治疗组CRP,LDL,TC,T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NO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辛伐他汀调脂干预治疗,能够降低ACS应激反应,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正常血脂水平高血压患者心脏事件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治疗组,50例)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对照组,50例),所有病人均给予钙离子拮抗剂联合利尿剂的降压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辛伐他汀(20mg/d)。另设正常对照组(健康对照组,30例)。对所有对象均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QuicRead法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1年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随访1年,观察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心脏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患者TNF—α、IL-6,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0.01)。治疗1年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辛伐他汀组血压以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均〈0.05);高血压两组TNF—α,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辛伐他汀组的下降更显著(P均〈0.05)。辛伐他汀组IL-6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常规治疗组虽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可更好控制高血压,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高脂餐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变化,探讨氟伐他汀、或联合应用缬沙坦对血浆P-选择素浓度的短期影响.方法 33例高血压病患者于禁食12 h后接受高脂餐负荷试验(总热量800 kcal,脂肪50 g),检测空腹和餐后4 h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P-选择素浓度.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氟伐他汀组(40 mg/d)和联合用药组(氟伐他汀40 mg/d和缬沙坦80 mg/d),1周后重复高脂餐负荷试验.结果 3组患者具有相似的空腹血脂和P-选择素浓度.33例患者餐后血浆TG和P-选择素浓度较空腹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3组间无明显差异.餐后血浆TG浓度与餐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显著正相关(r=0.427,P<0.05).用药1周后,3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浆TG浓度较基础状态无显著变化.对照组餐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较空腹水平明显升高(P<0.05);氟伐他汀组与联合用药组能抑制餐后P-选择素升高;联合用药组更能明显地减少空腹血浆P-选择素浓度(P<0.05).血浆P-选择素浓度的变化与治疗前后血浆血脂浓度和血压的变化无明显相关.结论短期内联合应用氟伐他汀和缬沙坦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浓度,提示两药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氟伐他汀对高脂餐后血浆甘油三酯和P-选择素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高脂餐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变化,探讨氟伐他汀、或联合应用缬沙坦对血浆P-选择素浓度的短期影响。方法33例高血压病患者于禁食12h后接受高脂餐负荷试验(总热量800kcal,脂肪50g),检测空腹和餐后4h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P-选择素浓度。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氟伐他汀组(40mg/d)和联合用药组(氟伐他汀40mg/d和缬沙坦80mg/d),1周后重复高脂餐负荷试验。结果3组患者具有相似的空腹血脂和P-选择素浓度。33例患者餐后血浆TG和P-选择素浓度较空腹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3组间无明显差异。餐后血浆TG浓度与餐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显著正相关(r=0427,P<005)。用药1周后,3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浆TG浓度较基础状态无显著变化。对照组餐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较空腹水平明显升高(P<005);氟伐他汀组与联合用药组能抑制餐后P-选择素升高;联合用药组更能明显地减少空腹血浆P-选择素浓度(P<005)。血浆P-选择素浓度的变化与治疗前后血浆血脂浓度和血压的变化无明显相关。结论短期内联合应用氟伐他汀和缬沙坦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浓度,提示两药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冠心病 (CHD)患者血浆 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15 6例CHD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口服安慰剂 (A组 )、辛伐他汀 (B组 )、氟伐他汀 (C组 ) ,采用散射光比浊法测定 3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 4 ,6 ,8周血浆的 CRP浓度、总胆固醇 (TC)浓度。结果 :1B组及 C组患者用药后 4 ,6 ,8周 ,血浆 CRP水平均明显低于 A组 (P<0 .0 5 ,P<0 .0 1,P<0 .0 1)。 2 B组及 C组患者血浆 CRP水平在用药后 4 ,6 ,8周呈逐渐下降趋势 ,与用药前相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1,P<0 .0 1)。 3B组及 C组患者血浆 TC水平在用药后 4 ,6 ,8周呈逐渐下降趋势 ,与用药前相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5 ,P<0 .0 1)。 4 B组及 C组患者的血浆 CRP水平的降低与血浆 TC水平的降低不相关 (P>0 .0 5 )。结论 :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降低 CHD患者血脂的同时 ,具有抗炎症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蔚  翁婷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64-165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住院的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常规组(30例)和他汀组(30例).常规组按照诊疗常规予以AECOPD常规治疗,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两组均于入院第1d和治疗1周后采用ELIAS方法测定血清IL-8、CRP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IL-6、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周后常规组与治疗前血清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血清IL-6、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 辛伐他汀可降低AECOPD患者血清IL-6、CR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尿酸(UA)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辛伐他汀,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RP、UA和血脂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辛伐他汀治疗组的CRP、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辛伐他汀明显降低ACS患者血脂水平的同时具有抗炎、降UA作用,其降UA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12.
朱春雷  方志荣  陈尚军 《内科》2010,5(5):469-470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炎症反应,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7例1~2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常规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常规降血压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缬沙坦,对照组按常规降血压药物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浆CRP浓度。结果治疗组血浆CRP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降压药物联合应用能降低血清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脂血症及C反应蛋白(CRP)的作用。方法:82例 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在入院时、1周后及接受高脂餐负荷实验后检测CRP和血脂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RP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 (P<0.01),餐后血浆TG、CR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0.01)。结论:短期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 ACS患者血清中CRP、TG、LDL-C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脂餐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抗原浓度的即期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安慰剂n=13)、氟伐他汀组(40mg/d,n=13)、缬沙坦组(80mg/d,n=14)和联合组(氟伐他汀:40mg/d+缬沙坦:80mg/d,n=13)4组治疗1周,禁食12h后测高脂餐前(空腹,F)、后(4h,P)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PAI-1和t-PA抗原及血脂浓度。4组分别治疗1周后再重复以上实验1次,并测量4组治疗前、后的血压。结果高脂餐后血浆三酰甘油(TG)IF:(1.94&#177;0.91)比P:(3.15&#177;1.48)mmol/L]、可溶性P选择素IF:(259.8&#177;124.0)比P:(345.7&#177;138.4)ng/mL]、PAI-I[F:(36.4&#177;13.1)比P:(48.7&#177;18.5)ng/mL]和t-PA抗原[F:(9.6士3.2)比P:(13.5&#177;6.0)ng/mL]浓度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高脂餐后血浆TG浓度分别与高脂餐后可溶性P选择素(r=0.430)、PAI-1抗原(r=0.421)浓度显著相关(P〈0.01)。治疗1周后,缬沙坦组和氟伐他汀组的高脂餐后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PAI-1和t-PA抗原浓度较各自空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的空腹和高脂餐后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PAI-1和t-PA抗原浓度较治疗前基础水平显著降低(P〈0.05)。联合治疗一周后也明显地抑制了高脂餐后可溶性P选择素、PAI-1与t-PA,虽然仍有轻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的变化发生在血脂变化之前。结论与氟伐他汀或缬沙坦的单用相比,极短期两药联合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和高脂餐后的血浆PAI-1和t-PA抗原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患者经他汀类药物短期治疗前后血浆NO和EET的变化情况,评估其对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 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女各14例,口服辛伐他汀40 mg/d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NO和EET水平、CRP、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计数.结果 (1)大血管病变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血肌酐、24 h尿微量白蛋白、收缩压、血浆炎症相关指标CRP、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血浆NO、EET水平明显低于无大血管病变组;(2)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患者经辛伐他汀短期治疗后血浆NO、EET明显升高;CRP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计数明显降低;(3)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经辛伐他汀短期治疗后血浆EET、NO升高程度与血浆炎症相关指标CRP降低程度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计数降低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RP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处于炎症状态.辛伐他汀短期治疗能显著减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RP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计数,上调血浆NO、EET水平.这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辛伐他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D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患者1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5例。其中合并冠心病组分为辛伐他汀非治疗组16例,治疗组18例。分别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检测生化及Hcy等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cy水平较无冠心病组高,辛伐他汀治疗12周后3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riglycedde,TG)、总胆固醇(Total chloesterol,TC)和He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O.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升高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降低TC,升高HDL之外,可以通过减低Hcy水平来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UA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加用口服辛伐他汀40 mg。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TG、TC、LDL-C、hsCRP和抵抗素水平。结果治疗组TG、TC、LDL-C、hsCRP和抵抗素均较治疗前下降,且hsCRP和抵抗素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辛伐他汀能改善UA患者血脂水平,降低hsCRP和抵抗素浓度,减少患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48例口服辛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脂等指标测定;另选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治疗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组血浆ET-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ET-1、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均显著降低(P<0.01),NO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虽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8周后血浆ET-1继续降低,血清NO继续升高,但两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功能损害;辛伐他汀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血脂,而且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血脂康改善冠心病患者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高脂餐后血脂的变化以及 6周血脂康对餐后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 :5 0例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血脂康 (每日 12 0 0mg ,血脂康组 ,n =2 5 )和安慰剂 (常规组 ,n =2 5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接受 1次高脂餐 (总热量 80 0千卡 ,脂肪 5 0克 ) ,采集空腹 12h、餐后 2、 4、 6h静脉血备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浓度。  结果 :5 0例患者治疗前餐后 2、 4、 6h与空腹状态比较 ,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显著升高 (P <0 0 5 )。血脂康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空腹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 C浓度显著降低 ,HDL C浓度显著升高 ,均有极显著差异 (P均 <0 0 0 1) ;血脂康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餐后 2、 4和 6h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和甘油三酯曲线下面积明显下降 (P <0 0 5 )。常规组的空腹和餐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  结论 :血脂康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空腹血脂浓度和高脂餐后升高的血清甘油三酯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参数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共人选5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20mg/d,18例);非诺贝特组(200mg/d,18例);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20rag/d+非诺贝特200mg/d,22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治疗后血清TC、LDL-C、TG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HDL—C水平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以联合治疗组最为明显(P均〈0.05)。和辛伐他汀组相比,非诺贝特组TC和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TG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增高,CRP和ET水平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较辛伐他汀组、非诺贝特组更显著(P均〈0.05),三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联合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可以更全面地改善ACS患者的血脂异常,其改善内皮功能和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较单药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