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He型、骨型、软组织面型的相关表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深入了解He型、骨型、软组织面型在各类错He中的相互关系,探讨错He形成机制。方法:随机抽取12-15岁安氏各类错He患者440名及正常He者60名,采用概率计算法得出各类错He骨型与软组织面型的分布,并计算各类错He之间以及它们与正常He间13个颅面骨骼基本组分变异范围的交叉范围。结果:He型与骨型、He型与软组织面型之间不一致的现象以Ⅱ类错He最为明显,其次是Ⅲ类错He,Ⅰ类错He差别最小;各类错He以及它们与正常He间颅面骨骼基本组分的变异范围存在相当大的交叉,彼此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点。结论:为做出合理的矫治设计,达到更好的矫治效果,有必要对He型、骨型、软组织面型鉴别诊断;大部分错He不存在明显的骨面型异常,骨面型异常主要是代偿机制失调所致,垂直向的代偿能力比矢状向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05例广西壮族人(牙合)型、骨型、软组织面型在各类错(牙合)畸形中的相互关系,以加深对错(牙合)畸形的了解.方法:随机抽取13~33岁广西壮族籍安氏各类错(牙合)患者105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类错(牙合)分型、骨型与软组织面型的一致性.结果:(牙合)型与骨型、软组织面型三者之间一致现象以Ⅲ类错(牙合)(84.62%)最为明显,其次是Ⅱ类错(牙合)(58.97%),Ⅰ类错(牙合)(42.50%);不一致的现象以Ⅰ类错(牙合)(47.50%)最为明显,其次是Ⅱ类错(牙合)(41.03%),Ⅲ类错(牙合)(15.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588,P=0.003).结论:105例广西壮族人(牙合)型、骨型、软组织形态之间关系复杂,需重视其对矫治设计和矫治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和评价口外牵引正畸治疗Ⅲ类骨面型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作者自己设计的口外牵引装置,联合应用口内方丝弓矫治器及附加腭弓和前腭板,对上颌骨进行整体前方牵引. 结果:本组反(牙合)均得到解除,Ⅲ类凹面型正侧位观基本已过渡到正常或比较令人满意的Ⅰ类面型.磨牙关系矫治前完全近中(牙合)24例中16例矫治后成为中性(牙合)关系,8例轻度近中(牙合)及32例开始近中错(牙合),矫治后均为中性(牙合)关系.结论:Ⅲ类口外牵引正畸治疗骨面型错(牙合)效果明显而肯定,对上(牙合)后缩畸形矫治,即使是生长发育快速期接近完成,通过口外重力和坚持较长时间牵引,也同样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成人安氏Ⅱ1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颏部软组织特征.方法 随机选取安氏Ⅱ1类错矜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下颌平面角分高角组34例、均角组34例、低角组34例,每组男女各17例,共计102例,年龄18 ~31岁,平均(22.84±3.78)岁.选取矫治前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在软组织颏部形态上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垂直骨面型对软组织颏部的测量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差异主要在于高角组.颏唇沟深度(Bs-LLPos)从高角组到低角组依次增加,尤其是高角组的颏唇沟深度明显小于其他两组;颏部长度(LL-Pos)自高角至低角组逐渐降低,高角组颏部长度相对较长,低角组相对较短;高角组颏唇角(LL-Bs-Pos)、下颌颏角(Bs-Pos-Mes)相对较大;均角组E-LL、E-Bs、E-Pos、E-Mes及软组织颏部厚度相对于高、低角组较大.所有测试项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不同骨性分类患者中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不同垂直骨面型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的颏部软组织形态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银川市1346名儿童乳牙(牙合)错(牙合)畸形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错(牙合)的患病率为13.15%,汉、回、满等三种主要民族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6岁组儿童患病率低于其它年龄组,错(牙合)中反和深覆(牙合)的患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安氏Ⅱ^1成人与青少年拔牙矫治后软硬组织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氏Ⅱ^1经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进行固定矫治的女性患者72例(成人35例、青少年37例)。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软组织面型指标变化量与相应的颌骨指标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成人组软组织唇型指标变化量与上切牙的内收量呈明显的相关性(P〈0.01),无骨性相关;而青少年组不仅与牙性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与下颌骨的前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同时两组软组织指标间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矫治后两组软硬组织变化间及软组织变化间均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但两组间相关性的大小有统计学差异;软组织的改变不仅与牙颌变化明显相关,而且受其自身形态、功能、内部结构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68例非颌骨性的上下前牙牙槽性错(牙合)畸形的外科正畸手术。主要采用了Wassmund 改良术,根尖下截骨术、颏成形术完成。对术前设计要点、模型外科方法与手术主要步骤作了介绍,井将牙-牙槽性错(牙合)畸形的分类、诊断要点,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术后骨段固定方法与并发症的预防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前牵引疗法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硬组织的作用.方法16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利用前牵引疗法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比较测量结果.结果SNA增加1.93°,A-Ptm增加2.78 mm,下颌骨轻微后移.结论应用前牵引疗法可使上颌骨前移,上颌骨前后径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武口区回汉族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错(牙合)率、畸形分类构成比及治疗意识.方法 利用高考体检对3581例青少年进行检查.结果 错(牙合)畸形总错(牙合)率为64.48%,男女错(牙合)率分别为65%及63.97%;回汉族错(牙合)率分别为61.90%及65.27%,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Angle错(牙合)分类,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构成比分别为64.62%、24.34%及11.04%.结论 本地区回汉族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错(牙合)率高于国家统编教材数据.  相似文献   

11.
喂养方式与乳牙龋齿及乳前牙反牙合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喂养方式与乳牙龋齿及乳前牙反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444例具有完整乳牙列的儿童,记录他们的喂养方法、龋失补牙数(dmft)及前牙反情况。结果:母乳喂养者乳牙患龋率、患者龋均及前牙反发病率均最低,与混合喂养者、人工喂养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混合喂养者与人工喂养者之间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纯母乳喂养对预防乳牙龋齿及乳前牙反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角及低角型深覆(牙合)矫治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高角及低角型深覆(牙合)病例正畸矫治及治疗后复发的结构特征,以探讨两者在矫治机制及复发特点的差异.方法: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门诊挑选出治疗后2年以上的高角组深覆(牙合)病例10例,低角组深覆殆病例9例.将两组病例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高角组中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ANB)角、颌凸(NA-PA)角减小,后下面高/前下面高之比(Ar-Go/ANS-Me)增大,上下磨牙均升高;低角组仅表现为下颌磨牙升高.复查阶段高角组与低角组在覆殆稳定性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角组复查阶段覆(牙合)的变化主要与治疗中上切牙舌倾有关;低角组与治疗中磨牙的升高相关.结论:治疗后高角组下颌升支表现出较强的生长潜力,从而维持下颌平面的倾斜度.覆殆的复发主要与牙齿因素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单侧上颌第2磨牙伸长患者的牙合接触特征。方法:针对30例慢性牙周炎下牙合第2磨牙缺失的患者,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对单侧上颌第2磨牙伸长患者进行牙尖交错位、前伸及侧方运动的咬合记录,并与正常组咬合记录的结果作对照。结果:单侧上颌第2磨牙伸长组的牙合力中心距中线距离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侧上颌第2磨牙伸长组的闭合时间、牙合分离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早接触、牙合干扰出现率与慢性牙周病单侧上颌第2磨牙伸长存在相关性。结论:慢性牙周炎会加速无对颌牙的伸长,并且有加重牙合干扰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4.
郭小凯 《海南医学》2016,(24):4073-4075
骨性下颌偏斜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错颌畸形,是指下颌骨在垂直、矢状及水平方向上存在不对称畸形的表现。下颌偏斜主要由遗传因素和功能性因素引起,严重的骨性下颌偏斜会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和咬合功能,并且与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将从容貌外观、合及牙弓形态、下颌骨、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等方面入手,对骨性下颌偏斜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的不利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特异的血清低分子量蛋白质指纹图谱。方法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选用H4蛋白质芯片,优化技术参数,对16例正常人,27例2型糖尿病不伴DR患者及21例2型糖尿病伴DR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应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筛选DR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H4芯片在激光强度210,灵敏度为9的条件下可获得较理想的图谱。在m/z2000至20000范围内共出现31个蛋白质/多肽峰;其中有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或多肽,m/z为7440,7639,7839,8147和8925(P〈0.05)。结论SELDV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和高通量分析方法,能直接筛选出DR患者血清中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新建一个“优势模式 (favoredpattern ,FP)”快速检测法 ,用以检测不同神经元放电串中之FP ,并检验其效果。方法 :在原有的“改进的FP检测法”的基础上 ,采用数种措施实现快速检测 ,并用多个指标检验其检测效果。结果 :(1)具有 3种不同程度变动的各种模拟FP的检出阈均为 2 ,表明该法敏感 ;(2 )自发放电串中各个FP重复出现时 ,其全长和所含不同放电间隔长度之变异系数分别为 5 %和 17% ,均小于检测所规定的容差 ,表明该法可靠 ;(3)自发放电串中FP长时间稳定地存在 ,而诱发放电串中不同FP的总数随放电率的变化而增减 ;(4 )所有被检测的放电串 (总数 92 )都能检测到FP ,检测一个 12 0 0~ 15 0 0个动作电位的放电串中的FP仅需 2~ 3s。结论 :新建立的“快速FP检测法”可能是研究神经信息编码的一个很有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人群体质量指数(BMI)与血脂谱在糖尿病肾脏病(DKD)中的交互作用。方法:收集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647例,包括283例DKD患者以及364例非DKD的患者。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谱与DKD的相关性以及BMI与血脂谱的交互作用。结果:TG(OR=1.446,95%CI:1.076~1.942,P=0.014)、nonHDL-C(OR=1.961,95%CI:1.011~3.804,P=0.046)、nonHDL-C/HDL-C(OR=1.804,95%CI:1.134~2.869,P=0.013)、TC/HDL-C(OR=2.293,95%CI:1.234~4.260,P=0.009)、TG/HDL-C(OR=1.345,95%CI:1.057~1.712,P=0.016)均与DKD显著相关(OR针对各指标的自然对数计算)。BMI与TG、nonHDL-C/HDL-C、TC/HDL-C、TG/HDL-C之间的交互作用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6、0.035、0.034、0.016)。结论:中国汉族人群血浆TG、nonHDL-C、nonHDL-C/HDL-C、TC/HDL-C、TG/HDL-C均与DKD独立相关。BMI与TG、nonHDL-C/HDL-C、TC/HDL-C、TG/HDL-C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前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防御机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66例正常受试者加以比较。结果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成熟防御方式呈正相关(父:r=0.451,P<0.01,母:r=0.468,P<0.01),与不成熟防御方式呈负相关(父:r=-0.306,P<0.05,母:r=-0.355,P<0.01);而惩罚、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与成熟防御方式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不成熟防御方式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防御机制和父母教养方式与正常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且防御机制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