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疼痛,作为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尤其是癌性疼痛,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使病人失去治疗信心而造成严重后果。笔者在治疗脉管炎中发现,大剂量黄芪对其剧烈疼痛有很好的治疗止痛作用,因此试将黄芪用治癌性疼痛,亦收到可喜良效,呈献于同仁,以期抛砖引玉。 1 一般资料治疗6例癌症患者中,男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将我科2013年3月至7月收住的10例血栓塞性脉管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疼痛时给予常规止痛治疗;2013年8月至12月收住的1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作为实验组,疼痛时在此基础上采用各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疼痛进行科学的临床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得到有效的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桂龙温经通脉丸、六虫通络止痛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桂龙通脉丸和六虫通络止痛胶囊治疗,对照组予以西洛他唑治疗,2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无痛行走距离、最大行走距离及足背动脉超声参数,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无痛行走距离、最大行走距离及足背动脉超声参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桂龙温经通脉丸、六虫通络止痛胶囊能够明显改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下肢供血,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验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验2例河北省阳原县机械厂医疗所(075800)焦奇峰武警北京总医院焦宏彬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清热解毒止痛益气养阴活血笔者根据标本缓急治则,以清热解毒止痛治其标,益气养阴活血治其本,攻补兼施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较满意。兹举2例...  相似文献   

5.
电针为主治疗泌尿系结石剧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为主对泌尿系结石引起的剧烈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39例经西药解痉止痛效果不满意者,采用电针加拔罐治疗。结果:疼痛缓解率为66.67%。结论:电针为主治疗泌尿系结石剧痛可作为一简单易行可靠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外敷配穴贴治疗Ⅰ、Ⅱ期脉管炎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敷配穴贴治疗Ⅰ、Ⅱ期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患者采用外敷“川金脉通酒”配合穴贴“五狼针灸膏”进行治疗,6周为1疗程,有效者继续治疗。结果:治愈16例,好转7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69.70%。结论:外敷配穴贴上述中药制剂具有益肾补气、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功,治疗Ⅰ、Ⅱ期脉管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该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黄芪通脉汤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该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12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分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降纤酶静脉滴注治疗,56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自拟黄芪通脉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9.29%,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通脉汤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壮骨止痛散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散联合西药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 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壮骨止痛散.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疼痛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止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而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壮骨止痛散与西药联合应用能加强其止痛效果,并减轻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归及欧当归中阿魏酸含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具有止痛、消炎、扩张周围血管和冠状动脉增加其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恢复正常心律等作用。文献报道,阿魏酸是当归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成份,是当归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有效成份;药理试验与临床报告,以“心血康”命名的阿魏酸钠对冠心病、脉管炎有显著疗效,对脑血管病和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的效果。因此,考察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参照文献介绍的方法,用薄层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阳止痛散联合西药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加敷温阳止痛散。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疼痛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止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温阳止痛散与西药联合应用能加强其止痛效果,减少西药的使用量,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烫伤是急诊外科的常见病 ,患者常伴有剧烈疼痛 ,给患者心理、生理带来不利的影响。并且桉叶乙醇溶液用于治疗烫伤 ,虽然效果好 ,成本低 ,但刺激性大 ,Ⅱ度烫伤患者初次使用 ,难以接受 ,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 ,笔者应用 1%利多卡因溶液湿敷创面进行局部止痛处理 ,效果较好 ,现报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2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血流通畅度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急性牙髓炎针灸止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急性牙髓炎是口腔科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很高。由于剧烈疼痛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它是由于炎症使牙髓腔内的牙髓充血、水肿、渗出导致髓腔中压力升高,压迫神经末梢而产生的剧烈疼痛,以间断或持续的自发痛伴夜间加重,不易指出疼痛的具体牙位为特征。口腔科一般采用开髓减压失活牙髓的方法进行治疗,但一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如疼痛、恐惧、时间因素)不愿接受,而仅靠口服消炎止痛药物不仅疗程长而且效果差。笔者近年来采用针灸疗法治疗急性牙髓炎,缓解病人疼痛的症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止痛如神汤加减熏洗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止痛如神汤加减熏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痔疮患者止痛如神汤加减熏洗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以黄芪通脉汤进行治疗干预的效果和安全性展开讨论,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随机在2017年2月—2019年3月期间该院接诊的发生于下肢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择取120例,将其依照抽签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60),对参照组患者行以常规降纤酶干预;对实验组则联用黄芪通脉汤进行辅助干预。观察并讨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方案,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实验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下肢患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黄芪通脉汤,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壮骨镇痛胶囊治疗骨转移癌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壮骨镇痛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壮骨镇痛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疼痛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止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壮骨镇痛胶囊与西药联合应用能加强其止痛效果,并减轻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自拟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有效率为70.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我科共收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44例,所有病例均按医嘱给予抗凝血、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止痛等药物治疗,并发溃疡者给予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加强伤口换药。采用辨证施护72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下肢血管性疾病系临床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分为动脉疾病和静脉疾病,主要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栓塞、大动脉炎、血栓性深静脉炎和浅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严重者伴剧烈疼痛,甚至患处坏死、脱落,危及生命。该类疾病由于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帝】尚未研究明确,西医临床疗效不如人意,而中医治疗有一定优势。艾儒棣教授治疗下肢血管性疾病,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喜在处方中加用升麻和川牛膝,疗效卓著,对其用药学术经验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护理措施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的应用,评价对患者临床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3年3月-2018年3月为研究时间段,将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血栓性脉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随机原则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遵医嘱予以止痛药物联合血管外科基础护理常规,包括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病情监护等,分析组则于此基础上加入针对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强化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内容;在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疼痛表现,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分析组与对照组干预前VAS评分分别为(7.74±0.81)分、(7.68±1.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3,P 0.05),分组干预后,两组评分均获得明显改善(t=23.969,9.049,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中分析组VAS评分为(3.51±0.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56±0.61)分,P0.05,t=14.575。结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围治疗期间,疼痛作为常态症状,采用止痛药搭配基础护理干预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局限性颇高,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依据患者疾病类型、程度、患者特异性等内容展开相应的干预,故应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可取得较好效果,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