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对胰腺炎的病因、发展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82例急性胰腺炎患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两组,检查肝功能。结果:MAP组合并肝损害17.7%(25/41),SAP组为100%(41/41)。谷丙转氨酶升高及白蛋白下降,两组有显性差异(P<0.05)。合并肝损害患的同时合并消化道出血,SAP43.9%(18/41),MAP为16%(4/25)。(P<0.05)。病因按有胆系疾病史和有饮酒及暴饮暴食分为两组,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性(P>0.05)。>55岁合并肝损害54.2%(39/72);≤55岁24.5%(27/110)。(P<0.01)。结论:肝脏损害程度与急性胰腺炎程度呈正相关。MAP合并肝脏损害预后不良。肝功能损害与急性胰腺炎病因无直接相关性。年龄对急性胰腺炎的发展及预后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70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肝损害的发生率、肝损害程度以及对病程的影响。结果:70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288例合并肝损害,占40.9%,其中轻症胰腺炎165例,重症1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较轻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发生率高(分别为100%和28.3%,二者比较P〈0.01)。SAP肝功能损害较MAP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较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肝功能损害也更为严重。结论: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腹疼痛128例(100%),恶心、呕吐120例(93.7%),发热59例(46.2%),巩膜黄染69例(53.8%),莫菲征阳性32例(25%),肝脏轻度肿大3例(2.3%),肝区叩击痛3例(2.3%)。ALT升高49例(38.5%),ALP升高49例(38.5%),TBIL升高98例(76.3)%,直接胆红素升高98例(76.6%)。血尿淀粉酶升高128例(100%),白细胞升高52例(40.4%),B超、CT示胰腺水肿113例(67.1%),出血坏死41例(32.3%)。结论胆源性胰腺炎比非胆源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严重,ALT、AST等指标可作为对胰腺炎严重度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6例,予常规治疗及全肠外营养(TPN);研究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方剂柴芍承气汤灌胃,并早期实施肠内营养(EN)。结果研究组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12例(40.0%),胰周感染包括胰周脓肿4例(13.3%),假性囊肿17例(56.7%);而对照组分别为22例(84.6%)、10例(38.5%)和16例(61.5%)。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研究组分别为(13.5±0.76)d和(2.11±0.43)万元:对照组分别为(21.34±1.68)d和(4.58±1.07)万元。研究组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胰周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在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胰周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节省住院费用方面有重要意义,但对假性囊肿的发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方法:测定118例急腹症患(急性重型胰腺炎20例,急性轻型胰腺炎36例。1992年亚特兰大标准)和50例健康受试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白介素-6、白介素-8、C反应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浓度。结果:上述各标志物对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诊断的准确度依次是:IL-6为90.0%、86.1%和87.5%;IL-8为90.0%、80.6%和83.9%;β2-M为60.0%、83.3%和75.0%;CRP为80.0%、61.1%和67.9%;Amy为90.0%、83.3%和85.7%;Lip为100%、91.7%和94.6%。结论:CRP和β2-M不宜用作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和判断严重程度的指标。联立Lip(或Amy)和IL-6(或IL-8)测定能达到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和判严重程度的目的,且联立Lip和IL-6(或IL-8)测定比联立Amy和IL-6(或IL-8)测定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和严重度判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联立Lip和IL-6测定优于联立Lip和IL-8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和中西医结合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SAP患者35例临床资料。结果:35例SAP发病原因以胆源性多见,占28.57%。SAP患者易出现胰外器官损害,其中以肺肝心损害明显。33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7天后的Ranson、APACHEⅡ和Balthazar评分明显低于入院后72小时内的三系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AP的病因以胆源性为主,常合并胰外器官损害,以肺肝心损害明显,中西医结合治疗SAP有其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CT和MRI表现,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水平,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并CT或MRI检查资料完整的58例,平均年龄46.5岁。16例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2例为急性坏死出血型胰腺炎。痊愈出院的53例,1例(1.7%)死亡。使用16层螺旋CT机和统一的扫描程序,先平扫后增强扫描。MRI扫描仪为1.5T,采用SE序列常规T1WI和T2WI的横断位、冠状住、矢状位、MRCP和脂肪抑制成像。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胰腺不同程度的肿大、边缘模糊、胰胆管扩张、胸腹腔积液及肝损害。26例为急性坏死出血型胰腺炎,CT除具有水肿型胰腺炎表现外,主要可见胰腺坏死和/或出血所致的密度不均匀、假囊肿或脓肿形成和胰周积液,T1WI和T2WI胰腺信号不均匀,胰周(81.3%)及腹腔积液(81.3%),胸腔积液(68.8%)肝脏信号异常(43.8%)和MRCP显示胰胆管明显扩张。结论CT和MRI都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及分型诊断的金标准,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结石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总结非结石胆源性急性胰腺炎38例发病原因及治疗经验。结果 手术13例,早期手术6例,均以胆道急诊术为主,术中证实重型急性胰腺炎2例,轻型4例,术后无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病例。中期重型急性胰腺炎表现非手术治疗未见好转分别于入院5-14d中转手术5例,1例合并胰瘘,1例合并小肠高位瘘,后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晚期2例由轻型转为重型,1例术后形成结肠瘘,另1例因脓毒败血症死亡。手术死亡率23.1%(3/13),早、中、晚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分别为0%(0/6)、40%(2/5)、100%(2/2)和0%(0/6)、20%(1/5)、50%(1/2)。非手术治疗重型4例,其中重度Ⅱ级因早期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1例,2例形成假性胰腺囊肿,1例痊愈,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分别为50%(2/4)和25%(1/4),剩余轻型21例均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非结石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我发于胆道系统感染、先天性胆道疾病和Oddis括约肌的病理改变。对于胆道感染为主时,早期手术为佳,以急性胰腺炎为主时在规范化治疗同时选择手术;轻型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要警惕重型化转变。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可合并肾脏损害 ,严重损害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又称胰性肾病。我院近年共收治急性胰腺炎 84例 ,出现有肾脏损害表现的 47例 ,占5 5 95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急性胰腺炎患者 47例 ,男 3 0例 ,女1 7例 ,男∶女为 1 .76∶1。年龄 1 9~ 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预防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肝移植术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肝移植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为5.6%(6/107),33.3%的急性胰腺炎并发患者移植术中存在胰腺损伤。起病后诊断时问和治疗时间分别为(5.1±1.1)d和(21.4±16.3)d;术后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分别为(8.0±4.1)d和(16.1±4.4)d;1例术后1个月时发现直径3cm的胰腺假性囊肿,1例术后2个月并发感染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除此外无明确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3.3%。目前5例患者健康存活,无胰腺炎复发及慢性胰腺炎出现,治愈率83.3%。1例2个月时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16.7%。结论肝移植术中对胰腺的骚扰是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因素,诊治关键在于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正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62例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逐一分析。结果: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40例(64.5%),酒精性10例(16.1%),原因不明12例(19.4%);轻型56例(91.3%),重症6例(9.7%);肝功能受损42例(67.7%)。CT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优于B超。62例中,治愈60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果表明,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最常见,内科综合治疗是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利用GE公司的螺旋CT机对我院几年来经临床证实的23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20例;(2)胰内单个或多个小斑片状低密度灶5例;(3)胰周脂肪间隙模糊16例,(4)胰周积液5例;(5)胸腔积液4例。(6)假性囊肿形成1例;(7)胆囊炎、胆结石5例;结论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后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否需加内镜治疗及死亡率。方法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例,在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营养支持、抑制胃肠道分泌治疗基础上经胃管注入清胰汤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相对照。结果治愈27例(67.5%),好转10例(25.0%),死亡3例(7.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壁异位胰腺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异位胰腺囊肿(CDHP)很少见。该研究旨在评估CDHP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患与方法:回顾性调查1990年8月至2004年3月间12例CDHP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结果:研究包含11例女性和1例男性,平均42.4岁(极差34~54)。9例(75%)有酗酒史,8例有慢性胰腺炎史。8例患在术前准备后诊断为CDHP。患分别使用奥曲肽治疗(n=7)、内镜囊肿穿刺(n=3)或囊肿开窗术(n=1)。平均5个月后出现疼痛复发。3例出现急性胰腺炎。所有病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死亡率和患病率分别为8.3%(n=1)和25%(n=3)平均随访时间为64个月(极差6~158)。1例随访70个月后出现上腹部疼痛,由于吻合口狭窄出现残余胰腺急性胰腺炎。其余患无症状。结论:CDHP难于诊断,若内科治疗无效时,可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刘纯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151-152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并对不同分型的胰腺炎合并肝损害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74例中治疗组37例采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LT、AST、TBIL、AL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轻型胰腺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24/25),明显优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总有效率75.0%(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治疗组ALT、AST、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983年1月至2012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住院的46例SLE并发胰腺炎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与转归。结果SLE并发胰腺炎的发生率为0.88%(46/5233),男女比例为7:39,平均年龄(33±13)岁;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的比例为20:3(分别为40例和6例)。SLE并发胰腺炎时多系统受累明显,急性胰腺炎多发生于SLE活动期。SLE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中81.0%(17/21)出现高TG血症,且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患者TG水平显著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P=0.023)。SLE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死率高达37.5%(15/40),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可缓解病情。仅有5例患者在激素冲击治疗1周之内出现急性胰腺炎,多数病情较轻。合并感染是SLE并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叭)。SLE并慢性胰腺炎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以腹痛、黄疸、胰腺密度不均和胰腺肿大常见。1例患者以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为SLE的首发表现。结论SLE并发急性胰腺炎更常见且更严重,病死率较高。伴发的高TG血症可能诱发或加重急性胰腺炎。治疗SLE并急性胰腺炎应积极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合并感染是SLE并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曹炳清 《四川医学》2009,30(8):1293-129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情况。方法我们就2003年至今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并肝脏损害的患者进行分析,以了解肝损害的发生程度以及对病程的影响。结果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16例(53.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12例(40.0%),碱性磷酸酶(ALP)升高13例(43.3%),总胆红素升高16例(53.3%),直接胆红素升高14例(46.7%)。清蛋白降低12例(40.O%)。②胆源性胰腺炎18例,有肝损害15例(83.3%);非胆源性胰腺炎12例,有肝损害9例(70%)。结论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各种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8.
徐永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4):3230-3231,323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vWF因子和]1,-6的变化及其l艋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组(24例)、轻型急性胰腺炎组(44例)及对照组(15例)血浆中的vWF因子和IL-6进行测定。结果:三组病例血浆中的vwF分别为(230.5士52.7)%、(175.8±30.3)oA、(84.5士21.3)%;IL-6分别为(68.76±28.62)ng/ml、(35.95土11.56)ng/ml、(14.46土3.53)ng/ml,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O.05)。血浆vWF因子和IL-6预测重症A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6.7%、86.7Z、91.6oA和60%、90%、75%。结论;检测血浆vWF和IL-6的水平变化,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豨茜清胰方治疗急性胰腺炎(轻型)的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将急性胰腺炎(轻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8例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及补液、镇痛、抑酶、改善微循环药物和抗生素应用、营养支持等;治疗组62例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豨茜清胰方。分别观察治疗后3、7天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5%,对照组有效率82.8%。结论:豨茜清胰方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急性胰腺炎(轻型)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闫文军  宁春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4):116-11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心脏损害的监护与治疗。方法对我院ICU收治的47例急性胰腺炎并发心脏损害患者心电图、心肌醇学变化及治疗措施、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轻型组12例,重症组35例。结果于病程的1—3天内出现心电图异常者34例(72.3%);心肌酶学变化:重症组的肌酸激醇(CK)及其同工酶(CK—MB)较轻型组明显增加,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LDH和AST的增加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2例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均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为9.6天;5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心脏损害的治愈率为89.4%。结论(1)心脏损害以心电图异常最为多见,对痰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CK和(或)CK—MB升高对于观察病情的危重程度与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3)监测手段的应用对于急性胰腺炎并发心脏损害的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有重要作用。(4)心肌损害的治疗应以保护心肌为主,提高冠状动脉供血,保持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