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应用胆胰双支撑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价值。②方法 本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6例,其中采用Child方式重建消化道20例,胰胃吻合重建消化道16例。胰腺残端与空肠或胃吻合方式采用端端或端侧套入式吻合。有31例于胰管内置入直径约1mm硅塑管作为桥袢引出体外或肠腔、胃腔内,26例于胆肠吻合口上的肝总管或胆总管下段另行戳孔置入T型管引流。③结果 36例中发生并发症有6例,占16.7%,其中姨瘘2例,占5.5%,无胆瘘并发症。④结论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双支撑引流能有效地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总结预防壶腹部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胰胆瘘的体会。方法对我院1984年1月~1995年10月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术后胰瘘3例(7.7%),非手术治愈。无胆瘘发生,无手术死亡率。结论胰漏的预防关键在于胰腺残端常规楔形切除与合掌式缝合,胰空肠端端套入吻合,吻合层次精确,吻合口无张力,胰管内置多侧孔引流管,胰液输出通畅。胆肠胰肠吻合口相距5cm~6cm。胆肠吻合口的胆总管周围组织游离长度以1cm为宜,保证胆肠吻合血供。胆肠胰肠吻合口附近各置质软腔大的硅胶管充分引流。消化道重建以Child术式为佳。  相似文献   

3.
杜天祥  马海  王宇  田云鸿 《西部医学》2013,25(1):100-102
目的评价在高危胰瘘患者中,常规CT扫描诊断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的患者胰腺实质均较柔软,排除胰腺实质硬化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7天行腹部CT平扫,存在胰肠吻合口周围积液的患者CT诊断为胰瘘。结果6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存在胰瘘(53.3%)。术后第七天,CT提示31例患者有腹腔积液,21例患者胰肠吻合口周围存在积液。CT诊断胰瘘的敏感性为63%、特异性83%,有4例假阳性和10例假阴性患者。术后第7天,通过临床病历诊断胰瘘25例(81%)。结论对于高危胰瘘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应用CT可作为诊断胰瘘的补充性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经验。方法对2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采用Child方法重建消化道,均行主胰管内安置支撑导管。结果本组仅有1例发生胰瘘,胰瘘发生率为3.5%。结论固定术式,精细的胰肠吻合操作,主胰管内置管支撑引流、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是预防术后胰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是壶腹部周围癌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手术层次复杂,创伤大,渗血多,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通过对1993年1月~1998年1月行PD20例的主要并发症——胰疾、胆倭的分析,探讨了其防治措施。亚临床资料三.1一般资料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0~72(平均54)岁。壶腹癌8例,胰腺癌6例,十二指肠癌3例,其它病因3例。1.2手术方法本组PD按。h规式行胰。胆、胃空肠吻合,胰管插管3~5cm(选择硅胶管,其直径以胰管直径而定,一般0.3~O.sctn),胆总管或肝总管空肠吻合口支架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处理措施及胰瘘的治疗方法。方法:15例患者中胰头癌10例,胆总管下段癌4例,慢性胰腺炎1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空肠端侧双层吻合胰肠重建。术后2例胰瘘患者行早期手术通畅引流及肠内营养等综合治疗。结果:15例中术后出现胰瘘2例,再手术处理,其中1例因心血管意外猝死,1例合并消化道出血及全身衰竭死亡,其余13例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早期通畅引流,支持治疗、手术操作的不断改进和经验积累是治疗胰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胰瘘 (PF)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率 5%~ 2 5% ,死亡率高达 50 % [1] 。其发生与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密切相关 ,尽管该手术已有 60余年历史 ,为预防胰瘘和胆瘘的发生 ,人们不断改进手术方法 ,但PF发生率仍高。笔者自1989年 8月至今对我院 4 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9例患者观察肠桥袢功能在胰瘘中的作用 ,从另一角度探讨胰瘘的发生机制及处理策略。1 材料与方法本组 4 2例 ,男 2 7例 ,女 15例。年龄 4 4~ 70岁。其中胰头癌 31例 ,胆管下段癌 6例 ,Vater壶腹癌 5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按Child…  相似文献   

8.
吴桂奇 《吉林医学》2012,(27):5930-5931
目的:采用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并加以细节改进,探讨胰瘘发生的环节及预防体会。方法:3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Child(胰肠、胆肠、胃肠顺序吻合)术式36例,并均在胃肠吻合口以下的远近端空肠间加做Braun氏吻合;胰胃、胆肠、胃肠顺序吻合法3例。胰肠吻合方式: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5例,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3例,胰—胃吻合3例,捆绑式胰肠吻合28例。胰管中置管32例,同时行胆总管引流18例。结果:术后5 d发生胰瘘1例(为胰—胃吻合者),发生率为2.5%。无死亡。结论: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及熟练、精细的操作与胰瘘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捆绑式胰肠吻合是值得临床推荐的方式;采用有效的内、外引流相结合,对减少胰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围手术期的充分准备,重视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也是减少胰瘘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87年12月至1998年12月,11年间施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1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因乏特氏壶腹癌施术者36例(59%),胰头癌13例(213%),总胆管F端癌4例(6.6%),原发性十二指肠癌3例(4.6%),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3例(4.6%),其他2例。发生并发症11例(18%),其中胰瘘4例(6.6%),胆瘘2例(3.3%)。分析讨论丁切除范围和胰、胆瘘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瘘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 1999年 ,我们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在胰管内放置 1根长约 6 0cm的细硅胶管 ,远端送入胃肠吻合口下 2 0cm的肠管内引流胰液 ;将胃管置入胆肠吻合口上方 5cm引流胆汁及胃液 ;用带蒂大网膜袖状包裹胰肠吻合口。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0例 ,男 6例 ,女 4例。年龄 5 2~ 6 5岁 ,平均 5 6岁。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癌 4例 ,胰头癌 3例 ,壶腹癌 2例 ,胆总管下端癌 1例 ,均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 手术方法本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消化道重建按child。在半胃切除时游离 1片宽 6cm ,长 15…  相似文献   

11.
陈汉广  王良盟  刘新 《当代医师》2013,(12):1703-1704
目的探讨彭Ⅱ氏捆绑法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18例,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9例。研究组术中采取彭Ⅱ氏捆绑法,对照组常规手术。观察患者的术后胰肠吻合口瘘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18例均获痊愈。研究组胰肠吻合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8.4±3.3)min vs(31.0±5.7)min,P〈0.01];研究组无一例发生胰肠吻合口瘘,1例出现术后肺感染;对照组1例发生胰肠吻合口瘘,1例出现术后肺感染,2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均对症治愈。结论彭Ⅱ氏捆绑法能有效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胆瘘的预防。方法 对 1994年 3月 - 2 0 0 1年 11月因恶性肿瘤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 81例病人 ,统一手术方式 ,在胆肠及胰肠吻合口处肠管内置引流管减压。结果 治愈 78例 ,死亡 3例 ,术后无一例胰胆瘘发生。结论 正确而精细的手术操作 ,确保吻合口血运 ,使各吻合口处无压力、无张力 ,是保证吻合口顺利愈合的关键。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也是减少胰胆瘘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杨斌  罗蒙  施维锦 《上海医学》2001,24(12):743-74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治疗成功的关键。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的58例患者分成两组:胰瘘组与无胰瘘组,分别对术前与术中发生的胰瘘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8例中,胰瘘发生率为29.0%(17/58例),总死亡率为13.8%(8/58例),胰兼死亡率为11.1%(2/17例),胰瘘都发生在术后第5天(1-20d),术前低白蛋白血症(<30g/L),壶腹部癌及术中未能置入内支撑管构成危险因素,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有效的腹腔引流,合并生长抑素的使用。结论:认识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作出相应处理,减少胰瘘的发生率,是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成功的关键。有效的腹腔引流及生长抑素的使用是治疗成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32例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分为无胰瘘组和胰瘘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白蛋白、总胆红素、病变部位、胰肠吻合方式、胰液引流、胆汁引流及术后胰液引流量的差异。结果胰瘘组术后胰液引流量多于无胰瘘组,十二指肠癌、远端胆管癌、壶腹部癌术后胰瘘发生率高于胰头癌。提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主要与残留胰腺的质地有关,捆绑式胰肠吻合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残胰重建方式与胰瘘发生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映波  关远祥  詹友庆 《广东医学》2003,24(11):1204-120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残胰不同重建方式后胰瘘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残胰的重建方式分别按胰空肠套入式端端吻合22例,胰胃吻合13例,分析两种不同吻合方法后胰瘘的发生率。结果:35例术后共发生胰瘘3例,其中胰肠套入式吻合2例,胰胃吻合1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残胰的重建采用胰胃吻合有操作的简便性,但不能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率,胰胃吻合的真正价值有待更大量的随机性前瞻性研究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胰肠吻合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分析胰瘘发生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患者500例。根据胰肠吻合方式分为:A组采取单纯套入吻合(45例);B组采取胰管空肠黏膜对端吻合(316例);C组采用套入加捆绑式胰肠吻合(139例),比较各组胰瘘发生率、死亡率与各级别例数。结果 A组患者的胰瘘发生率为26.7%,显著高于B、C组的6.3%和3.6%;A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2.2%,显著高于B、C组的0.94%和0.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17,21.58,51.34,27.76,P〈0.05)。A组有4例B级瘘,8例C级瘘;B组有12例A级瘘,5例B级瘘,2例C级瘘;C组有3例A级瘘,BC级瘘各1例。结论改进胰肠吻合方式与完善、熟练手术技巧可以降低胰瘘发生率,同时加强手术前的综合治理可以进一步防止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适应证、消化道重建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132例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治疗经验。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消化道重建方式均为Child术式,其中胰肠吻合方式:传统胰腺空肠端端吻合术11例;捆绑式胰腺空肠吻合术24例;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术84例;胰腺空肠导管对黏膜吻合13例。132例全部经病理学确诊,其中胰头癌72例,壶腹部周围癌28例,胆总管下段癌15例,十二指肠癌5例,慢性胰腺炎3例,胰头浆液性囊腺瘤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1%,其中术后出血6例(4.5%),胰瘘22例(16.7%),肺部感染8例(6.1%),胆瘘5例(3.8%),胃排空障碍4例(3.0%)。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较复杂的手术,是胰头癌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出血、胰漏、胆漏和腹腔感染等是PD术后主要并发症,术中仔细操作并采用合适的吻合方法,术后密切观察和积极处理并发症是减少PD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胰肠、胆肠吻合口痿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约高达50%。我院对3例壶腹周围胰头肿瘤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在Child重建术式基础上行胆、胰液双管体外引流,术后无瘘发生,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76岁、68岁、65岁。病理检查:胆总管下段腺癌1例;胰头痛2例。1例术后并发肠梗阻经再次手术治愈出院,无胰痿、胆瘘发生,无手术死亡。 1.2 手术范围及双管外引流方法:手术切除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的原因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胰瘘的原因、预防、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胰瘘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胰腺质地,术前有无黄疸、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不同的胰肠吻合方式无相关性。而不同的手术组别(手术技巧等)与胰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恰当的围术期处理,娴熟的手术操作能够明显降低胰瘘的发生率,且胰、肠吻合方式的个体化处理是预防PD术后胰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与胰肠吻合方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与胰肠吻合方法的关系。方法:比较两种不同的胰腺吻合方法-传统的胰肠套入式双层吻合(69例)与改良的胰肠套入式单层吻合(40例)术后胰瘘的发生情况,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胰肠套入式双层吻合组术后发生胰瘘6例(8.7%),其中4例经保守治疗后愈,1例再次手术引流,1例继发腹腔内大出血死亡;胰肠套入式单层吻合组术后无胰瘘发生。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与胰肠吻合方法有关,胰肠套入式单层吻合是一种安全、实用的胰肠吻合方法。传统的胰肠套入式双层吻合术后胰瘘的发生主要与双层吻合时胰腺及其被膜易被撕裂,吻合口两端组织血运不佳以及双层吻合之间存在的潜在间隙可使沿缝针(线)裂隙外渗的胰液在吻合层面间积聚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