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致伤条件撞击对兔钝性胸部创伤伤情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探讨不同致伤参数对兔钝性胸部创伤后胸部筘器官伤情的影响。方法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型,设置不同的致伤参数,观察其对胸部各器 伤情影响及其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驱动压力越大,胸部各器官伤情越重;撞击面积越大,对胸壁和肺的损伤较重,但心脏伤情并不随之加重;收缩末期撞击对心脏的损伤较重,舒张末期撞击大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大,死亡率与驱动压力、撞击面积成正;舒张末期撞击死亡率上升。结论致伤参数不同,对钝化胸部创伤后  相似文献   

2.
密闭舱室内冲击波作用下胸部动态响应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密闭舱室内大鼠胸部对不同大小爆炸冲击波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分析胸壁的粘弹性运动过程及其与伤情间的关系.方法 在密闭舱室内用不同当量的点爆源爆炸对大鼠致伤,采用REDLAKE-HE高速摄影机观察胸壁的运动情况,记录冲击波超压,分析大鼠损伤的伤情.结果 胸部变形量、胸壁向内最大速度与损伤严重程度指数ASⅡ有一定的相关性(r=0.967 78,P=0.032 22;r=0.968 81,P=0.031 19).胸壁运动对内部器官造成损伤机制主要是粘性损伤机制.结论 胸壁的变形运动过程是造成胸部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密闭舱室内胸壁向内最大速度与损伤严重程度指数ASⅡ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是预测冲击伤伤情的可靠参数.  相似文献   

3.
何鹰  杨冰芳 《黑龙江医学》2003,27(12):936-937
心脏震荡系指既往无心脏病的健康人胸部受低能量的钝性打击后 ,突然发生心脏骤停 ,其心脏、大血管和其他内脏器官没有肉眼可见的结构损伤的病理过程〔1〕。1 心脏震荡的常见病因和流行特点许多报道已经证实心脏震荡原因有多种 ,其主要成因是由胸部钝击引起 ,常见的致伤因素有 :(1 )体育运动包括 :棒球、曲棍球、冰球、垒球、摔跤、体操、田径运动等 ,致伤形式为球体对胸部的直接撞击 ,奔跑中人体的互相碰撞及运动中跌倒等 ;(2 )心脏震荡也见于车祸〔2〕;(3)表现在虐待儿童的个案中 ,突出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拳击伤 ,也有时发生在青少年打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交通事故伤的特点,指导临床诊断与救治.方法:对309例儿童交通事故伤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RISS)对伤情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就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致伤方式、损伤部位、伤情严重度、治疗及结果等逐项分门别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多于女,7岁~15岁占62.46%.每日8时左右、11时~12时、16时~18时为三个受伤高峰时阃段.致伤方式以机动车撞击行人较多(60.84%),其次为自行车自身事故(14.89%),再次为机动车撞击自行车(10.03%).损伤部位最常见的是四肢(51.53%),颅脑伤次之(27.81%).损伤类型以骨折多见,软组织挫裂伤亦占有较大比例.多发伤占20.06%,死亡率为3.24%.RISS评估显示,RISS>16(重伤)占29.12%,其中机动车冲撞自行车重伤所占比率最高(51.61%),机动车冲撞行人次之(29.79%),自行车自身事故居第三位(26.09%).结论:不同致伤条件儿童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及致伤特点各不相同,性别、年龄、致伤方式,车辆类型、行车速度的不同,其损伤部位、伤情程度及治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的差异。方法:对1305例交通事故伤和825例高空坠落伤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交通事故伤的致伤部位及伤情程度与车辆撞击方式、车辆类型、车速等因素有关。高空坠落伤的损伤部位和伤情程度则取决于坠落高度、着地姿势、地面性质、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就损伤部位与类型而论,交通事故多伴有严重软组织伤,以开放性损伤较多,下肢伤多见,其中左侧肢体损伤所占比例更大。高空坠落常伴有其他部位的连锁性损伤,以腹部、臀部、脊柱损伤较多,其损伤程度比交通事故伤重,更易引起伤残和死亡。结论:不同致伤条件其损伤发尘情况、致伤规律、伤情特点明显不同。充分认识并掌握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对临床诊断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一  吴秋平  余祖滨  闵家新 《重庆医学》2012,41(30):3188-3191,3241
目的建立胸部撞击伤致心肺联合损伤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水平式小型生物撞击机,以170、220、270kPa驱动压使撞击弹头对大鼠前胸部和侧胸壁分别致伤,观察不同撞击力度和位置对心肺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心肺损伤程度与驱动压力和撞击位置明显相关,其中以220kPa驱动压,使弹头对大鼠剑突左侧0.5cm处心尖搏动最强位置进行撞击,可造成中-重度心肺联合损伤,肺损伤简明损伤定级(AIS)评分为(4.4±0.843)分,心脏损伤AIS评分为(3.33±0.516)分,死亡率20%,且可观察到伤后2h左心室功能明显下降,左心室收缩期末压、舒张期末压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特别是评价左心室收缩能力的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下降明显,与临床中-重度胸部撞击伤较为一致。结论所建立的大鼠胸部撞击伤致心肺联合损伤动物模型,具有操作简便、物理参数可精确调整、撞击部位准确、可重复性好、病变典型等特点,适合中-小型动物的胸部创伤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撞击参数对声门紧闭状态下肺撞击伤的影响.方法采用BIM-Ⅱ型水平式生物撞击机致伤, 以不同驱动压和压缩量撞击108只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胸部,其中声门紧闭与开放组各54只,造成闭合性胸部创伤.结果不同撞击条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胸部创伤,声门紧闭状态下撞击致兔肺撞击伤的AIS分值显著高于声门开放状态下的AIS分值(P<0.05).在压缩量不变的情况下,随驱动压力增加,肺损伤程度随之加重,主要以肺叶损伤较重.在驱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随压缩量增加,肺损伤程度加重,主要以肺门伤情较重.结论致伤参数与损伤分布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吴秋平  蒋耀光  陈邦菊  闵家新 《重庆医学》2004,33(11):1676-1678
目的对比研究声门紧闭与开放状态下肺撞击伤的损伤特点.方法以不同驱动压和压缩量撞击108只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胸部,其中声门紧闭与开放组各54只,造成闭合性胸部创伤.结果不同撞击条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胸部创伤,声门紧闭状态下撞击致兔肺撞击伤的AIS分值显著高于声门开放状态下的AIS分值(P<0.05).结论肺撞击伤的发生特点:伤情加重、死亡率增加、更早的发生创伤性急性肺损伤.在撞击条件相同情况下,声门紧闭状态下肺撞击伤伤情大于声门开放状态.  相似文献   

9.
胸部创伤(chest trauma)居全身各系统创伤第4位,多由于交通事故、塌方、钝器伤所致,平时以刀刃伤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特征性表现为反常呼吸运动、咯血、皮下气肿、心脏压塞等.胸部创伤按致伤原因和伤情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胸部闭合伤是由暴力撞击或胸部挤压所致的胸部组织和脏器损伤,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受伤组织和被累及脏器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单纯胸部创伤死亡率低于2%0胸部开放性损伤以战时多见,平时多见于刀伤.常见的胸部创伤有肋骨骨折、创伤性气胸、心脏创伤等.因胸腔内含有与生命攸关的重要脏器心和肺,故胸部创伤一旦发生,病情往往较重,常可危及生命,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救护,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其伤情危重且相互影响 ,抢救困难 ,死亡率高。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血气胸 1 2例早期救治体会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例 ,男 1 0例 ,女 2例 ,年龄 1 8~ 65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8例 ,坠落伤 3例 ,重物砸伤 1例。伤后就诊时间 3 0分钟~ 5小时。颅脑损伤均经CT确诊 ,其中硬膜下血肿 5例 ,硬膜外血肿 4例 ,脑挫裂伤 3例。胸部伤情 :多根肋骨骨折无胸壁软化 9例 ,一侧胸壁软化 3例 ,并发一侧血气胸 8例 ,两侧血气胸 2例。患者就诊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GCS)均在 9分以下 ,均有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1.
坠落伤不同致伤原因损伤发生情况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坠落伤是现代常见损伤,为当今人类伤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坠落致伤原因可分为意外事故、自杀及暴力犯罪。由于不同坠落原因的损伤发生情况、致伤规律及伤情特点各不相同,从而给伤情的早期判断及处理带来一定困难,为充分认识并掌握坠落伤不同致伤原因的损伤发生情况与特点,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减少伤残与死亡,笔者根据近年来坠落伤有关研究文献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交通事故伤的特点,指导临床诊断与救治。方法:对309例儿童交通事故伤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RISS)对伤情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就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致伤方式、损伤部位、伤情严重度、治疗及结果等逐项分门别类进行统计分析。鲒果:男多于女,7岁-15岁占62.46%。每日8时左右,11时-12时、16时-18时为三个受伤高峰时间段。致伤方式以机动车撞击行人较多(60.84%),其次为自行车自身事故(14.89%),再次为机动车撞击自行车(10.03%)。损伤部位最常见的是四肢(51.53%),颅脑伤次之(27.81%)。损伤类型以骨折多见,软组织挫裂伤亦占有较大比例。多发伤占20.06%,死亡率为3.24%。RISS评估显示,RISS≥16(重伤)占29.12%,其中机动车冲撞自行车重伤所占比率最高(51.61%),机动车冲撞行人次之(29.79%),自行车自身事故居第三位(26.09%)。结论:不同致伤条件儿童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及致伤特点各不相同,性别、年龄、致伤方式、车辆类型、行车速度的不同,其损伤部位,伤情程度及治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鼠胸部撞击伤、内毒素血症及其复合损伤时肺组织微血管通透性变化规律。方法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撞击伤组,内毒素组、撞击伤加内毒素组及对照组。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肺组织在各损伤情况下荧光素钠(FINα)的含量,以定量反映肺组织微血管的通透性变化。结果 在撞击伤组和复合致伤组撞击侧肺(右肺)早期血管通透性明显升高(伤后0.5h),非撞击侧肺(左肺)在观察点的晚期明显升高并达到峰值(伤后8h),非撞击侧肺在复合致伤组血管通透性升高最大,内毒素血症组次之,撞击伤最小。结论 肺微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差异,说明3种致伤因素所致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测定荧光素钠能够有效反映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唐禾 《重庆医学》2007,36(17):1734-1735,1738
目的 利用颈部挥鞭伤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加速度作用对颈部的致伤特点,为颈部挥鞭伤发生机制及救治措施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颈部挥鞭伤仿真发生装置建立不同加速度下犬颈部挥鞭伤的实验模型.结合联合行为评分(CBS)、神经病理学观察、磁共振成像(MRI)以及对致伤后的狗进行解剖过程中肉眼观察其颈部皮下组织、肌肉、软组织和肺组织有无大体损伤等一系列方法,观察颈部损伤的伤情特点以及损伤程度和牵引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致伤后颈段脊髓病理切片的常规光镜镜检可以发现颈段脊髓出现的病理损伤改变,行为学上表现出颈部脊髓损伤的特点,揭示在不同致伤加速度伤作用后犬颈段脊髓的神经传导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 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为颈部挥鞭伤发生机制、安全防护措施及救治措施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这些伤情特征将对挥鞭伤防护方案的后续深入研究、减少交通事故中的挥鞭伤发生率以及对挥鞭伤患者的救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颅脑投射物伤合并爆炸伤的动物模型及损伤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可供实验室应用的颅脑爆炸伤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与雷管同步启爆模拟爆炸性武器产生破片和冲击波,用不同的弹速与冲击波压力组合致动物颅脑伤,观察致伤能量与损伤程度间的关系及伤后病理改变的特点。结果 动物伤后可存活6h以上,局部伤情和病理改变能体现颅脑爆炸伤的特点。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可用于颅脑爆炸伤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胸部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作用于胸部而引起的胸部损伤。轻者只有胸壁软组织挫伤或单纯肋骨骨折,重者多伴有胸腔内器官或血管损伤。此种情况一旦发生,则需紧急处理,否则极易引起呼吸困难、缺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而呼吸道的护理在胸部创伤病人中尤为重要,是胸部创伤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我院自1997年7月-2007年7月,共收治胸部外伤26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可靠的胸部创伤模型,反映胸部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按照0.4 J/100 g体重、0.6 J/100 g体重、0.8 J/100 g体重和1.0 J/100 g体重采用自行研制的自由落体动物撞击装置对大鼠胸部进行撞击。24 h后对存活大鼠尸检并判断伤情,取损伤肺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创伤后大鼠呼吸明显加快,A~D组大鼠24 h死亡率分别为0、0、66.7%和100%。损伤评分与创伤能量相关,病理结果显示肺损伤随着创伤能量的增加而加重。结论:自行研制的自由落体式小型生物创伤机适合大鼠胸部创伤模型的建立,适合的创伤能量为0.6 J/100 g体重。  相似文献   

18.
探讨冲击伤复合破片伤的损伤特点,致伤机制。方法采用狗冲击伤复合左后肢高速破片致伤实验模型,分析伤后不同时相点IL-8的变化及肺组织IL-8mRNA的表达。结论:IL_9在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监测血浆IL-8的变化有助于对伤情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附落致骨伤的致伤规律及特点,为其诊断、救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08例坠落致骨伤病例进行分析,并用创伤改良评分法对伤情和损伤严重度进行评价。结果:坠落高度、着地姿势、地面性质及年龄的不同,其损伤类型和伤情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不同条件下坠落,其伤情特点各不相同,创伤改良评分法对伤情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烧冲复合伤是核爆炸所致的重要伤类,在常规战争与平时爆炸事故中也有发生。心脏是烧冲复合伤时较常受损的脏器,且心脏损伤对全身伤情有重要影响。本文对核爆炸效应动物和实验室致伤动物着重观察和分析心脏的宏观、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