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患病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武当山镇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武当山镇 2 74户家庭共 80 8个农村居民进行了家庭健康的抽样调查。结果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 17.1% ,对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具有人口学特征 ;慢性病患病率为 11.8% ,对慢性病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结论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较高 ,建议针对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预防保健工作 ,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海安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利用的现状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江苏省海安县的3个村居民进行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14.56%;疾病构成前3位分别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3.97%)、呼吸系统疾病(3.36%)、循环系统疾病(2.55%);2周就诊率为22.86%;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家庭总收入是影响当地居民患病和就诊的重要因素。结论:当地农村卫生服务尚不能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应该大力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宁夏吴忠市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现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宁夏吴忠市利通区2个乡镇14个行政村2163户,共计8641名常住人口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吴忠市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9.9%(标化率9.08%),明显低于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值17.7%(标化率14.93%);两周患病的主要病种(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头晕/头痛/腿疼等症状、心脏疾病、急慢性胃肠炎、腰椎间盘突出。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为女性、高年龄组、回族和患有慢性疾病。结论宁夏吴忠市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明显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居民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还应重视老年人群、妇女、儿童的健康保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十堰地区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与影响因素。方法:于2001年7月对湖北十堰地区农村居民651人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家庭调查。结果:两周患病率为14.90%,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为主,占总构成的53.61%。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两周患病率影响因素有慢性病、年龄、住房面积、人均月收入、饮水类型。慢性病患病率达15.99%,影响慢性病患病率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居住位置。结论:调查地区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偏高,其影响因素有特殊性,该地卫生服务需求量较大。  相似文献   

5.
固原市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固原市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3年对宁夏固原市农村居民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共调查4725人。结果2周患病率为138.20‰,两周患病的主要疾病前五位病种顺位依次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胃肠炎、流行性感冒、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鼻咽炎。采用Lc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年龄和职业。结论固原市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有关部门制定符合农村卫生现状的政策是解决健康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罗艳丰  杨福 《中外医疗》2011,30(32):68-68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居民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卫生服务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云南29个县(区)30个乡的7518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对住户成员进行询问调查。结果云南农村居民2周患病率为15.76%;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2周患病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就业状况。结论云南农村居民2周患病率高于2008年全国农村水平,人口学特征和就业状况是主要影响因素,应重点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海岛地区农村居民腹泻病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  叶众  杨存军  徐建荣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6):689-689,697
目的了解海岛地区农村居民腹泻病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个镇(乡)6个行政村的2720名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腹泻病两周患病率为1.10%,无厕和喝生水是影响腹泻病发病的主要因素。结论海岛地区农村居民腹泻病两周患病率与无厕和喝生水习惯有关,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控制海岛地区农村居民腹泻病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宁夏固原市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宁夏固原市农村居民对门诊服务的需求与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固原市农村居民共计4725人,通过入户询问调查方式获取居民社会人口学特征、患病及就诊情况等。结果 被调查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38.20‰,慢性病患病率143.92‰;人群两周就诊率为105.61‰;与两周就诊率有关的因素为性别、年龄、婚姻和是否患有慢性病等。结论 我区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的门诊服务利用率不足,应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卫生服务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广西北流市民乐镇对农村居民进行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用X^2检验、秩和检验和主成分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两周患病率为23.37%(562/2405),两周就诊率为16.84%(405/24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最近诊所距离等因素对两周患病率和就诊率有影响。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3.455%。结论:农村卫生服务需要较高,卫生服务利用较低。医院卫生服务、经济与环境、卫生知识行为、婚姻状况和年龄是影响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彭阳县农村常住居民两周患病率,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彭阳县10个乡镇的660户,2943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人口学特征、两周患病及就诊和家庭收支等情况.结果 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18.25‰,按疾病系统分类,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占48.28%,肌肉骨骼等疾病占16.09%,消化系统疾病占12.07%,循环系统疾病占7.18%,泌尿生殖系统疾病4.31%.两周患病率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两周患病率越高,职业中农民两周患病率最高,婚姻状况中其他(离异、丧偶等)两周患病率高,慢病人群较无慢病人群两周患病率高.多因素分析结果中年龄组、是否为慢病、文化和职业进入方程.结论 彭阳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高,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高、慢病患者、文化程度低和职业为务农、村医、务工、学生及无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湖南省四县(区)15岁及以上居民两周患病和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湖南省四县(区)的样本数据,分析两周患病和发病情况,采用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湖南省四县(区)15岁及以上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及发病率分别为11.5%和3.9%。两周患病和发病前3位的疾病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周患病中,城市居民两周患病风险是农村居民的0.64倍(P<0.05); 45~59岁组和≥60岁组的两周患病风险分别是15~44岁组的1.69和2.62倍(P<0.05);丧偶者两周患病风险是未婚者的1.91倍(P<0.05);在校学生两周患病风险为在业人员的0.29倍(P<0.05);两周发病中,城市居民两周发病风险为农村居民的0.63倍(P<0.05);丧偶者两周发病风险为未婚者的2.37倍(P<0.05)。结论: 湖南省四县(区)15岁及以上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肌肉骨骼疾病,农村居民、中老年人、在业人员、丧偶者的卫生服务需要相对较高,应予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农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影响河南省农村家庭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在2003年国家卫生部组织的两次卫生服务调查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经济有效的原则,依照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设计方法,对该地区农民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样本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通过家庭健康询问所得。采用spss12.0对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影响河南省农村家庭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结论:河南省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不足,亟需提高农民的有效需求和医疗保健意识。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调整初级医疗保健模式,增加医疗保健经费的投入。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和评价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利用的现状以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广西北流市民乐镇居民进行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23.37%;疾病构成前3位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8.77%)、肌肉骨骼系统疾病(1.83%)、消化系统疾病(1.16%);两周就诊率为16.84%;两周患者就诊率为72.06%;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最近诊所距离即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等是影响当地居民患病和就诊的重要因素。结论:当地农村卫生服务尚不能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应该大力加强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同心县农村育龄妇女两周患病情况及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方法在同心县10个乡镇按经济状况好、中、差分层,随机抽取52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随机抽取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共计830名。采用入户调查,对育龄妇女的一般情况、两周患病及就诊进行调查。结果 830名农村育龄妇女文化程度较低,两周患病率为11.1%,两周患病种类前五位依次为感冒、妇科疾病、头痛、胃炎和心脏病,分别占27.2%、12.0%、9.8%、3.3%和3.3%。两周就诊率为9.4%。未治疗原因调查,以自感病情较轻比例最高为57.1%,其次为经济困难占35.7%。就诊机构的选择前三位依次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分别占28.6%、26.8%和19.6%。不同年龄组间体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46,P=0.125)。不同文化程度育龄妇女体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09,P=0.007)。结论 830名农村育龄妇女文化程度较低,健康状况堪忧,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同心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及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为相关决策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入户调查宁夏同心县10个乡镇共52个村庄1040户共5001人,分析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及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宁夏同心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3.3%,慢性病患病率为13.5%,两周患病率女性(15.2%)高于男性(11.6%);回族为14.4%,高于其他民族;60岁以上年龄组两周患病率最高(21.4%);在婚、离婚和丧偶人群两周患病率均高于未婚人群的两周患病率(9.8%)。文化程度以文盲人群两周患病率最高,为18.9%,高中及以上人群的两周患病率最低(5.0%);家庭年均收入小于8000元的人群两周患病率最高16.7%。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年均收入居民两周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心县居民住院率为7.5%,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年均收入水平均影响农村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率。结论同心县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困难是制约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女性、老年人、经济困难人群是住院卫生服务利用重点提高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全民健康覆盖内涵,分析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现状、公平性差异,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利用国家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山东省部分)居民数据(12 006户家庭,33 060例居民,其中城市6 006户家庭,10 391例居民,农村6 000户家庭,22 669例居民),结合收入5分法,比较不同城乡类别、收入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及其公平性。结果 城市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年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两周患者就诊率低于农村居民(P<0.05);两组居民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年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就诊率、住院率随其收入的增加而降低,两周患者就诊率随其收入的增加而升高(P<0.05);城市不同收入居民两周患病率、年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就诊率、两周患者就诊率、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公平性分析发现,集中曲线位于公平线上方的指标分别是城乡两周患病〔集中指数(CI)=-0.091 5〕、农村两周患病(CI=-0.117 9)、城乡慢性病患病(CI=-0.118 4)、农村慢性病患病(CI=-0.168 2)、城市两周就诊(CI=-0.006 4)、城乡/城市/农村住院利用(CI值分别为-0.094 1、-0.001 5、-0.112 4);集中曲线位于公平线下方的分别是城市两周患病(CI=0.012 9)、城市慢性病患病(CI=0.006 4)、城乡/农村两周就诊(CI值分别为0.062 5、0.080 0)。结论 农村低收入居民两周卫生服务需要高于高收入居民,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慢性病患病、两周就诊公平性差于城市。仍需强基层,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弥合城乡差异,提高全民卫生服务可获得性。应继续细化医疗保险补偿对象的划分,重点提高农村中低收入居民的补偿水平,加强该人群疾病风险保护,提高全民卫生服务可负担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田东县农村壮族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21 985名≥18岁农村壮族居民进行血压、年龄、性别、婚姻、吸烟、饮酒、血压知晓及治疗情况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田东县农村壮族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3.70%,男性15.37%,女性11.90%,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农村壮族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明显低于2002年全国调查的18.8%,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低于全国水平。结论 广西田东县农村壮族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低于年全国水平,患病率与年龄、吸烟、饮酒因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