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效应途径.方法:将11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灸A组(关元、三阴交)和针灸B组(内关、足三里),每组55例.治疗4星期后采用Kuppennan指数(Kupperman Menopausal Index,KMI)评估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nn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含量.结果:针灸A组Kupperman评分下降52.6%,针灸2组下降47.4%.针灸A组有效率为93.6%,针灸B组为85.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4星期后两组血清E2水平均升高((P<0.05) JFSH、LH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两组穴位均能明显降低KMI,且能有效升高围绝经期患者E2水平.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效应途径。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关元组(取关元、三阴交穴)、内关组(取内关、足三里穴),检测治疗前后血清E2、FSH、LH含量,分析电针效应。结果电针治疗4星期后两组血清性激素含量中E2水平均升高(P〈0.05);FSH、LH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效应差异不明显(P〉0.05)。关元组提高E2水平的效应集中体现在未绝经患者上。结论电针两组不同穴位组合均能有效升高围绝经期患者E2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关元组(n=30)和内关组(n=30),共同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及血浆ACTH、血清COR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关元组与内关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有效调节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机体代偿功能及生存质量,其中尤以关元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22例)和普通针刺组(22例),电针治疗组针刺双侧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及关元穴并以电针刺激,普通针刺组只对上述穴位针刺,两组每次治疗均为30min,隔日一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Kupperman评分)及疗效指数计算。结果:电针治疗组总有效率95.5%,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77.2%,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电针治疗组在第二疗程后Kupperman分数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电针在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针刺,且安全有效无副作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血热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谷维素片,治疗前后采用国内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方法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Kupperman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血热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耳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Kupperman评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耳针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Kupperman评分的影响。方法 运用电针法刺激2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耳穴(双侧内分泌、卵巢、子宫),由专门的评价师评价患者在耳针治疗前后的Kupperman评分,从而分析耳针对患者Kupperman指数及各项症状的影响。结果 耳针治疗后Kupperman指数低于治疗前(P〈0.01),潮热出汗、失眠、焦躁、抑郁、头晕、疲倦乏力、肌肉骨节痛等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减轻(前三者P〈0.01,后四者P〈0.05)。结论 针刺耳穴内分泌、卵巢、子宫可有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对潮热出汗、失眠、焦躁、抑郁、头晕、疲倦乏力、肌肉骨节痛等症状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对感觉异常、心痛、心悸、皮肤蚁走感等症状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耳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耳针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初探耳针疗法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耳针组(34例)和激素组(34例),耳针组电针耳穴内分泌、卵巢、子宫等,激素组口服替勃龙(7-甲异炔诺酮),共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Kupperman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E2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FSH和LH均下降(P〈0.01);治疗后耳针组E2水平较对照组偏低(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疗法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殖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干预效果和症状改善程度,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72例女性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调任通督针刺法,选取百会、神庭、印堂、中脘、气海、关元、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所有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施以提插捻转手法,至得气后止,每星期3次,连续治疗4星期。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不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Kupperman指数(MI)的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完成33例,脱落3例,对照组完成32例,脱落4例,病例脱落率为9.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PSQI、MI评定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在PSQI、M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PSQI、MI量表评分上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疗效肯定,可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关素珍  尹金鹏  潘妍  蒋赟 《中药材》2015,(1):206-208
目的:探讨归芍地黄汤合生脉散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共48例,予归芍地黄汤联合生脉散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upperman评分、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不同年龄组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40岁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SH、LH、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40~44岁组患者治疗后FSH水平优于治疗前(P〈0.05);45岁以上患者治疗后各项性激素指标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芍地黄汤联合生脉散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改善部分患者性激素水平,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电针三阴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客观评价电针三阴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双侧三阴交穴,刺激时间30分钟,每周3次,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尼尔雌醇,每次2mg,每月2次,连续用药3个月。对已绝经者,第3个月开始加用甲羟孕酮,每天6mg,连用7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管舒缩症状、精神神经症状以及Kupperman指数评分变化。结果:电针能明显降低困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Kupperman指数评分,改善血管舒缩症状和精神神经症状,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口服西药在Kupperman指数评分上略高于治疗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改善血管舒缩症状方面不如治疗组,对精神神经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治疗组。结论:电针三阴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王秋梅  关秋云  马丽爽 《河北中医》2010,32(11):1618-1620
目的观察自拟益肾清心汤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将7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自拟益肾清心汤口服,对照组予7-甲基异炔诺酮(替勃龙片)2.5 mg,每日1次口服。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Kupperm an指数及血清雌二醇(E2)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94.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Kupperm an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感觉异常、忧郁、疲倦乏力、皮肤蚁走感、耳鸣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E2、FSH和LH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E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益肾清心汤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确切,且能改善生殖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电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电针治疗,每次30min:对照组32例给予阿普唑仑口服治疗,每次0.4mg,睡前服。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症是一种简廉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隔药饼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小路  鲍春龄  侯文光  周艳丽  李璟 《河北中医》2010,32(10):1516-1518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在患者神阙、大赫(双)、足三里(双)3个穴位、5个穴点上施以隔药饼灸,对照组20例施以隔姜灸。2组均每周治疗5次,2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利用改良的Kupperman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并观察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Kupperman指数(M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I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TC、LDL-C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P0.05)。2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DL-C、LDL-C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结论隔药饼灸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调整血脂,与隔姜灸相比有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更健汤合高压氧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围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更健汤联合高压氧治疗20 d后休息8 d;对照组28例予多潘立酮片和维生素B6口服治疗14 d后休息14 d。2组均28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及Kupperman评分的变化,胃半排空时间(T1/2)、胃全排空时间(T)、胃窦收缩频率(F)、胃窦收缩幅度(△A/A)、胃窦运动指数(MI)等胃排空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T1/2、T较本组治疗前缩短(P<0.05),F、△A/A、MI较本组治疗前加强(P<0.05),2组治疗后胃排空指标均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健汤合高压氧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且能促进胃动力,改善围绝经期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效应。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孤养与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两步法建立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复合模型。造模后运用两组组穴(内关、后三里穴及关元、三阴交穴)进行电针,同时设立正常组、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组和抑郁症模型组进行对照,测定大鼠Open-field行为学评分、糖水消耗量、体重变化、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组大鼠Open-field行为学评分、糖水消耗量明显下降,体重明显增加,血清E2、ACTH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复合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Open-field行为学评分明显增加(P〈0.05),糖水消耗量显著增多(P〈0.01),同时血清E2、ACTH、CORT含量增加,体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增强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大鼠活动度,增加探究活动;改善慢性应激导致的快感缺乏。同时对该复合模型大鼠血清E2、ACTH、CORT含量的降低和体重增加均有良性调整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电针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3组均采用电针治疗,A组取三阴交,B组取关元、气海,C组取足三里。比较3组治疗前后晚黄体期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 A组治疗后血清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清各项指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能够调节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其中以针刺三阴交穴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伏天温针灸治疗围绝经期阳虚体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阳虚体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疗法,每年三伏天治疗3次;对照组采用口服金匮肾气丸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两组连续治疗3年后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疗程Kupperman指数评分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各疗程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伏天温针灸是一种治疗围绝经期阳虚质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改善围绝经期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电针、中药两种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n=40)和中药组(n=40),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中药组采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电针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治疗前为(28.20±2.42)分,治疗后为(12.50±2.02)分,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4.72±0.45)分,治疗后为(10.60±1.12)分,总有效率为75.0%;血清雌二醇含量治疗前为(29.5±12.38)pg/mL,治疗后为(46.36±17.7)pg/mL。中药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治疗前为(30.72±2.47)分,治疗后为(13.30±2.06)分,总有效率为70.0%,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7±0.60)分,治疗后为(11.17±1.20)分,总有效率为72.5%,血清雌二醇含量治疗前为(36.27±11.95)pg/mL,治疗后为(46.56±22.34)pg/mL。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电针或中药汤剂对本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心脑安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围绝经期妇女阴虚火旺型失眠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心脑安胶囊治疗,对照组予更年宁心胶囊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Kupperman评分标准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脑安胶囊治疗围绝经期阴虚火旺型妇女失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黄宇  覃妍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268-2270
目的:观察自拟滋肾调更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自拟滋肾调更汤组(治疗组)36例和替勃龙片组(对照组)36例。两组临床观察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以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Kupperam Index症状评分(下称KI评分)改善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KI评分自身比较,均见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围绝经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对很多症状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P<0.05,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滋肾调更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