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32只麻醉、自主呼吸的SD大鼠,用细胞外记录方法,在旁巨细胞外侧核尾侧半(cPGCL)记录到181个自发单位放电。结果发现cPGCL区存在着非呼吸相关神经元(NRRNs,134/181个,占被测试神经元的74%)和呼吸相关神经元(RRNs,47/181个,占26%)。RRNs可分为递增型吸气神经元(I—Aug,35/47个,占74.7%)、递减型吸气神经元(I—Dec,2/47个,4.2%)、稳定型或钟型吸气神经元(I—Con or I—bell,2/47个,4.2%)、递减型呼气神经元(E—Dee,4/47个,8.5%)、稳定型或钟型呼气神经元(E—Con or E—bell,2/47个,4.2%)、稳定型呼—吸跨时相神经元(EINs,2/47个,4.2%)六种亚型。RRNs以递增型吸气神经元为主,主要分布在cPGCL背外侧。(PGCL区RRNs在存在提示该区参与呼吸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离体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一般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离体大鼠海马锥体细胞的生理电发放模式.在脑脊液孵育下,将玻璃微电极插入到离体大鼠海马脑片锥体细胞附近,进行胞外电脉冲记录,微机记录并保存电信号.共观察到海马部神经元自发放电主要呈5种特征,分别为不规则发放、单波规则发放、紧张发放、阵发排放及周期排放型等形式.说明神经元的生理电发放模式可能与细胞的排列次序、生理应答呈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腺苷(Adenosine,Ado)对缰核(Habenula nucleus,Hb)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及外侧缰核内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腺苷对影响睡眠的缰核神经元活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脑薄片灌注、腹腔内注射、原位免疫细胞化学等。结果:脑薄片灌注腺苷,导致内侧缰核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受到抑制,而外侧缰核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明显增加;腹腔注射腺苷0.5小时后,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外侧缰核c-fos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腺苷对大鼠内侧缰核神经元自发放电起抑制作用,对外侧僵核神经元自发放电则有兴奋作用,并可促进外侧缰核c-fos蛋白表达,这为腺苷在外侧缰核内可促进睡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在胞外钾离子浓度[K+]0和离子通道电导变化的情况下,海马CA1区单个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和放电模式的变化.方法 对 Warman等提出的模型进行改进,应用计算机软件MATLAB建立一个包括16个房室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单个神经元的电缆模型.其中树突室不含有源通道,而胞体室含有5个离子通道(INa、INap、...  相似文献   

5.
吴利平  徐礼鲜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2,18(3):《神经解剖学杂志》-2002年18卷3期-247-250-页-《神经解剖学杂志》-2002年18卷3期-247-250-页
为了探讨吸入麻醉剂对中枢神经元作用的机制,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在新生SD大鼠脑薄片上观察了吸入麻醉剂氟烷对视上核杏仁中央核自发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证明,0.75%、1.5%和2.55%浓度的氟烷对杏仁中央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视上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则产生明显的增强效应。给药后用人工脑脊液冲洗5min后,1.5%浓度的氟烷对神经元的作用可恢复至给药前水平。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吸入麻醉剂氟烷能明显地改变中枢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但对不同部位的神经元,氟烷的作用不同;视上核和杏仁核是麻醉剂地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重要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甲钴胺(methylcobalamin,Methyl B12)对损伤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A-类神经元的不同模式自发放电的作用。方法:在大鼠L5椎间孔植入不锈钢柱制备大鼠DRG慢性压迫模型(chronic com-pression of DRG,CCD)上,利用在体单纤维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Methyl B12对受损DRG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1)CCD模型大鼠出现明显的双侧机械刺激引起缩足反应阈值降低(P<0.001);(2)Methyl B12(300μmol/L)对受损A-类DRG神经元自发放电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n=13,P<0.05);(3)Methyl B12(300μmol/L)对受损A-类DRG神经元非周期和周期放电模式自发放电均有抑制作用,且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Methyl B12(300μmol/L)对受损DRG A-类神经元产生的异位自发放电具有抑制作用,且对于非周期和周期放电模式的抑制作用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baric hypoxia,CIHH)模型大鼠下丘脑OrexinA表达及舌下神经放电活动,探讨CIHH对呼吸活动调节的机制。方法:对正常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每天6 h的低压低氧处理,28 d后进行血气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下丘脑Orexin A的表达,记录舌下神经放电作为观察呼吸活动的指标。结果:血气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的PO2下降,PCO2明显升高(P<0.05,n=6);模型组大鼠下丘脑Orexin A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相对光密度值显著升高(P<0.01,n=5);舌下神经放电幅度积分面积减小(P<0.01,n=6),呼吸频率降低(P<0.05,n=6)。结论:CIHH使大鼠动脉血PO2下降、PCO2明显升高,舌下神经放电活动减弱。下丘脑Orexin A神经元表达的增加提示Orexin的确参与了对呼吸活动的调节,尤其在CIHH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BN52021)对静息状态下的海马脑片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本研究应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技术观察了银杏内酯B对海马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机制。结果显示:(1)在43个CA1区神经元放电单位给予银杏内酯B(0.1,1,10μmol/L)2min,有42个放电单位(97.67%)放电频率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2)预先用0.2mmol/L的L-glutamate(L-Glu)灌流海马脑片,10个放电单位放电频率明显增加,表现为癫痫样放电,在此基础上灌流银杏内酯B(1μmol/L)2min,其癫痫样放电全部被抑制;(3)预先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K8644灌流8个海马脑片神经元,8个单位(100%)放电全部增加,在此基础上灌流银杏内酯B(1μmol/L)2min,7个放电单位(87.5%)放电频率明显减低;(4)在8个CA1区神经元,银杏内酯B(1μmol/L)对单位放电的抑制效应可被1mmol/L广泛钾通道阻断剂(tetraethylammonium,TEA)完全阻断。上述结果提示,银杏内酯B可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的自发放电,这种作用可能与银杏内酯B抑制L型钙通道有关,而且可能与延迟整流型钾通道(delayed rectifier potassium channel,KDR)有关。银杏内酯B通过降低神经元的活动而发挥对中枢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对脊髓损伤大鼠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曾旭  刘德明  王文敏  杨宝林  龙飞 《解剖学杂志》2004,27(4):401-403,F006
目的:探讨丹参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大鼠按Allen‘s法制备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腹腔注射治疗;用NADPH-d组化方法测定NOS神经元变化,并做图像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大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脊髓前角内的NOS阳性细胞增多,表达升高;而后角内几乎未见阳性细胞。结论:脊髓损伤大鼠经过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脊髓前角内NO的合成增加,但后角内NO合成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细胞外记录方法 ,通过选择性阻断有髓粗纤维的传入 ,观察大鼠脊髓背角深层广动力范围神经元(WDR)早成分放电对晚成分放电及其潜伏期的影响。结果显示 :0 3mg蛇毒溶液注入到大鼠坐骨神经鞘膜下后 ,WDR神经元出现如下动态变化 :(1)诱发放电的早成分显著减少 ,每次刺激所诱发的早成分放电个数由 6 94± 0 4 8降至 0 75± 0 2 5 (P <0 0 5 ) ,15min左右几近完全消失。 (2 )随着早成分放电的减少 ,晚成分放电则逐渐增加 ,放电数从 9 94± 0 9增加到 4 5 94± 1 16 (P <0 0 5 )。此时轻刷WDR神经元的感受野不能引起其活动改变 ,但伤害性齿镊夹捏仍可引起WDR神经元放电增多。 (3)晚成分放电的潜伏期缩短 ,即宁静期的时程变短 ,由给蛇毒前的116 83± 3 6 7ms降至 4 6 86± 1 13ms(P <0 0 1)。提示 :A纤维传入冲动在调控WDR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传入的反应性和兴奋性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吸入麻醉剂对中枢神经元作用的机制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在新生 SD大鼠脑薄片上观察了吸入麻醉剂氟烷对视上核和杏仁中央核自发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证明 ,0 .75 %、1.5 %和 2 .5 5 %浓度的氟烷对杏仁中央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而对视上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则产生明显的增强效应。给药后用人工脑脊液冲洗 5min后 ,1.5 %浓度的氟烷对神经元的作用可恢复至给药前水平。本研究的结果提示 ,吸入麻醉剂氟烷能明显地改变中枢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 ,但对不同部位的神经元 ,氟烷的作用不同 ;视上核和杏仁中央核是麻醉剂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重要部位。  相似文献   

12.
幼龄厌食大鼠食欲中枢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幼龄厌食大鼠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ic area,LHA)和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hy-pothalamic nuclear,VMN)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用特制饲料喂养幼龄大鼠3周制备厌食模型,然后用细胞外记录法,记录大鼠LHA和VM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观察其对电刺激胃迷走神经和静脉注射葡萄糖的反应,比较对照组和模型组间的差异。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LHA神经元对胃迷走神经刺激的反应特征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VMN神经元对胃迷走神经刺激的兴奋性反应时程延长(P<0.01),刺激强度降低(P<0.01)。模型大鼠中对胃迷走神经刺激有反应的LHA神经元的血糖敏感率降低,而那些对胃迷走神经刺激有反应的VMN神经元的血糖敏感率增加(P<0.01)。以上结果表明:特制饲料改变LHA和VMN神经元对外周传入的摄食负反馈信号的敏感性,从而使LHA和VMN神经元共同作用,发出抑制摄食信号,从而导致了厌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观察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对大鼠中枢免疫核团Fos和nNO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雷帕霉素对中枢免疫调节的作用。将大鼠分为雷帕霉素(10mg/kg)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动物分别给药后,腹腔注射免疫激发剂细菌脂多糖(LPS,25mg/kg),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并计数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和孤束核中Fos蛋白阳性、nN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和Fos/nNOS双标神经元数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实验组动物的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和孤束核内Fos、Fos/nNOS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1)。这一结果表明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降低了中枢免疫相关核团内因LPS免疫应激所引起的nNOS的表达,提示雷帕霉素在抑制机体免疫机能的同时,也降低了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耐受性和 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经低氧预处理的海马神经元缺氧 -复氧后 bcl-2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 ,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 ,神经元存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结果表明 ,低氧预处理可使海马培养神经元对缺氧产生耐受 ,增加缺氧 -复氧后神经元 bcl-2的表达。提高神经元存活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多糖的不同剂量及不同注射方式、注射时间对中性粒细胞在大鼠肺内聚集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分别选用腹腔内和气管内脂多糖给药方式,设不同注射剂量,不同时程,光、电镜下比较中性粒细胞在大鼠肺内的聚集程度。结果:在腹腔内给药组,导致中性粒细胞在肺内最大度聚集最佳剂量,最佳时间分别为≥0.1mg脂多糖/kg体重和腹腔注射毕脂多糖后的第2h,且绝大部分中性粒细胞仅限于聚集在肺泡隔的毛细血管之内:气管内  相似文献   

16.
大鼠舌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NOS与AChE共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NADPH-d组化法和AChE显示法对大鼠舌内NOS阳性结构的正常分布以及NOS与AChE的共存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含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于舌的肌层、结缔组织、血管和味腺周围,其中NOS阳性细胞体以舌体游离段和舌根分布较多,舌尖和香体附着段次之,它们发出的神经纤维主要支配血管、腺体和肌组织.NOS和AChE双重染色表明两者分布模式一致。上述分布特征说明,NOS阳性神经元可能主要与血流调节和腺分泌有关,并参与胆碱能神经传递。  相似文献   

17.
以大鼠和树作为研究材料,在脑桥下缘切断一侧锥体束,用HRP逆行标记和计算机三维重构观察锥体束神经元在皮层的分布,以及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锥体束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的关系。逆行标记的锥体来神经元主要分布于皮层的运动区和体感区,在枕区、扣带区、颞区和屏状皮层中都有少量分布。树锥体束神经元的总数是大鼠的1.5倍,用计算机重构显示HRP标记的锥体束神经元在脑内吻尾方向上的分布跨度比大鼠小,故其分布范围较大鼠集中,密度较高,且其中大细胞也较多.树的锥体来神经元长径在15μm以上者占74.0%;大鼠则占62.9%。在电镜下观察这些锥体束神经元的胞体上全分布着对称型的突触,其中既有GABA能,也有非GA-BA能者。不同胞体上接受GABA能和非GABA能突触的比例不同,一种较大的胞体上GABA与non-GABA阳性终末相比,前者数量大(13:3)而较小的胞体上则相反,两者的数量相比,为7:18。大鼠和树的锥体束神经元胞体的单位周长上接受的突触数目也不同,树锥体束神经元胞体的10μm单位周长上分布有4.4个突触。大鼠则为3.4个。随着动物进化锥体束神经元接受突触的数目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应用半定量原位杂交组化和免疫组化观察了老年大鼠下丘脑室周核生长抑素神经元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年大鼠下丘脑室周核生长抑素mRNA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P<0.001).每一神经元的mRNA的相对含量变化不显著;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也明显下降(P<0.05).正中隆起处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变化不明显.提示老年大鼠下丘脑室周核生长抑素神经元功能活动低下,细胞丢失,合成分泌生长抑素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在大鼠下颌下腺中的定位、分布及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共定位的关系。方法采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共定位方法。结果大鼠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及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均呈FSH和LH免疫反应阳性,阳性颗粒分布在细胞质内,细胞核阴性。邻片共定位结果显示颌下腺GnR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同样呈FSH免疫反应阳性,大部分的GnR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LH免疫反应阳性,小部分呈免疫反应阴性。两种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均分布在细胞质内,细胞核阴性。结论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和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GnRH调节自身合成与分泌FSH和LH。  相似文献   

20.
选取进化上种风差异较大的两种动物大鼠和树 为研究材料,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运动皮层的GABA能神经元.两种动物运动皮层中GABA能神经元的数量、大小及所占的比例都有明显的差异.大鼠运动皮层中GABA能种经元的平均密度为140.0±49.2个/mm2,树 则为214.0±82.9个/mm2,树 的密度明显高于大鼠.大鼠从Ⅱ层到Ⅵ层GABA能神经元的数量逐层降低,而树 从Ⅱ层到Ⅴ层逐层降低,Ⅵ层的密度则高于Ⅴ层,二者密度最高的都是在Ⅱ层.大鼠GABA能神经元的最长在平均为14.2±1.2μm,树 为11.9±1.6μm.大鼠最长径在15μm以上的占29.8%;而树 仅占11.3%,树 的GABA能神经元比大鼠的要小.所以在进化较高等的动物-树 的运动皮层中,GABA能神经元的密度较高,大的GABA能神经元较少.电镜观察显示GABA能神经元表面既接受对称型突触又接受非对称型突触,两种动物非对称型突触的数目都不与GABA能神经元的周长及截面积呈线性相关.对称型突触既有GABA能的也有非GABA能的;大鼠GABA能的及非GABA能的对称型突触,和树 非GABA能的对称型突触都与GABA能神经元的周长及截面积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