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期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切点的选择与母儿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服糖后 2h的血糖切点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产妇共 4 6 5 2例 ,孕期均接受 5 0g葡萄糖负荷试验 (GCT)筛查。排除GDM和GIGT的病例 ,将其余 10 18例糖代谢正常产妇按OGTT服糖后 2h的血糖值 (OGTT 2hPG)分OGTT 2hPG <6 7mmol/L组 (I组 ) 4 87例、 6 7mmol/L≤OGTT 2hPG <7 8mmol/L组 (Ⅱ组 ) 32 4例和 7 8mmol/L≤OGTT 2hPG <9 2mmol/L组 (Ⅲ组 ) 2 0 7例 ,比较三组母儿预后的差异。结果 ①三组孕妇的平均年龄 (2 9 7± 3 5 )岁、 (30 1± 3 7)岁和 (30 4± 3 3)岁 ,孕周 (39 4± 2 3)周、 (39 4± 1 5 )周和 (39 3± 1 4 )周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Ⅲ组的剖宫产 (C -S)率为 6 1 8% ,显著高于Ⅰ、Ⅱ组的 4 8 3%和 4 9 1% (P <0 0 5 )。产钳术和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依血糖水平增加 ,三组巨大儿和早产的发生率递增 ,分别为Ⅰ组 9 7%和 4 7% ;Ⅱ组 11 7%和 5 6 % ;Ⅲ组15 5 %和 5 8%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③Ⅱ组和Ⅲ组新生儿转科率为 2 2 5 %和 2 7 5 % ,显著高于Ⅰ组的14 0 % (P <0 0 5 )。Ⅲ组新生儿低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禁食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期产妇分为3组:不禁食:自然分娩(Ⅰ组);手术禁食:静脉麻醉剖宫产(Ⅱ组)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Ⅲ组).观测记录各组禁食时间,产妇新生儿娩出前血糖,新生儿脐动脉、脐静脉血糖.结果:3组产妇血糖差异无显著性,Ⅰ组与Ⅱ组相比,脐动脉血糖差异无显著性,脐静脉血糖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与Ⅲ组相比,脐动、静脉血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妇产前长时间禁食可致新生儿脐血糖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Wu SQ  Xu XH  Liu HL  Guo S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6):334-336
目的 探讨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HELLP)患者终止妊娠的最佳时间及其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 1 992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9月 ,57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诊断至分娩时间长短不同分为 3组。Ⅰ组 :确诊后 2 4h内终止妊娠 ;Ⅱ组 :确诊后 2 4~ 48h终止妊娠 ;Ⅲ组 :确诊 48h后终止妊娠。对 3组母儿围产期并发症和死亡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 3组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 ,Ⅰ组 7%及 1 1 % ,Ⅱ组 1 6 %及 2 1 % ,Ⅲ组 64 %及 73 %。Ⅲ组的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Ⅰ、Ⅱ组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2 )Ⅰ、Ⅲ组孕产妇并发DIC、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 ,Ⅰ组 :1 1 %、4 %及 1 9% ,Ⅲ组 :55 %、36 %及 64 % ,Ⅲ组明显高于Ⅰ组 (P <0 0 5)。 (3)Ⅰ、Ⅱ组孕产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 4 %及 37% ,Ⅱ组明显高于Ⅰ组 (P <0 0 1 )。结论 HELLP综合征患者一旦确诊应尽快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最佳时间为诊断后 48h内。继续妊娠对孕产妇预后有严重影响 ,终止妊娠时间越晚 ,孕产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研究妇科手术后罗哌卡因 (Rop)、吗啡 (Mor)不同模式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效应。方法 选择经腹子宫全切术的病人 6 0例 (ASAⅠ~Ⅱ级 ) ,随机分成三组 ,均选双泵法。A泵镇痛液为0 2 %Rop ,B泵镇痛液为 0 0 1%Mor ;Ⅰ组 :A泵给药方法为每小时 2ml持续硬膜外输注 ,B泵以LP模式PCEA ;Ⅱ组 :A泵输注方法同Ⅰ组A泵 ,B泵以LCP模式PCEA ;Ⅲ组 :A泵输注为零 ,B泵给药方法同Ⅱ组B泵。结果 三组镇痛效果相似 ,而 2 4h硬膜外Rop药量Ⅱ组 >Ⅰ组 >Ⅲ组 ,PCEA所需的Mor剂量Ⅰ组最少。从 4h后PCA按压次数Ⅰ组 >Ⅱ组≈Ⅲ组 (P <0 0 5 ) ,术后 2h无运动阻滞的病人Ⅰ组为 40 % ,Ⅱ组为 45 % ,Ⅲ组为 76 % ,术后 4h三组病人均无运动阻滞。不良反应 :三组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5 %~ 10 % ,无呼吸抑制。结论 Rop持续硬膜外输注时 ,吗啡PCEA以LP模式用药 ,在达到满意镇痛效应的情况下 ,能减少吗啡的消耗量 ,手术后 4h对病人无运动神经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硬膜外注入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以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 32例ASAⅠ -Ⅱ级子宫全切术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生理盐水组 (Ⅰ组 ,n =10 ) ;罗哌卡因组 (Ⅱ组 ,n =11) ;吗啡组 (Ⅲ组 ,n =11)。术后分别经硬膜外分次推注生理盐水 ,0 2 %罗哌卡因和 0 0 2 %吗啡。注药后 2h、 6h时用线性视觉模拟法 (VAS)评定疼痛分数 ,同时测定血浆皮质醇 ,血糖以及胰岛素和血糖比值。结果 Ⅰ组术后VAS评分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 (P <0 0 1) ,而Ⅱ组和Ⅲ组VAS评分较低且恒定 ,且Ⅲ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 (P <0 0 5 )。Ⅰ组术后血浆皮质醇 ,血糖浓度逐渐升高 ,并且在术后 6h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Ⅰ组的胰岛素和血糖比值较Ⅱ组Ⅲ组低。Ⅱ组和Ⅲ组注药 6h后血浆皮质醇 ,血糖值均明显低于Ⅰ组 (P <0 0 5 )。结论 术后硬模外推注小剂量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可靠、副作用发生率低 ,可有效减轻下腹部术后应激反应 ,并优于硬膜外吗啡。  相似文献   

6.
Zhang P  Liu B  Li G  Wu L  Yu M  Ou Y  Wang 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2):65-6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Ⅰ、IGF Ⅱ和IGF结合蛋白 3(IGFBP 3)与胎儿生长的关系 ,以及IGF在胎儿生长受限 (FG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 0例分娩FGR胎儿 (FGR组 )、10例分娩巨大儿 (巨大儿组 )及 2 0例分娩正常儿 (对照组 )的产妇 ,抽取 3组产妇分娩后肘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静脉血 ,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 3组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清中IGF Ⅰ、IGF Ⅱ及IGFBP 3的水平。结果  (1)FGR组产妇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130 5± 2 6 0 ) μg/L、(2 40± 0 42 ) μg/L及(5 5 79± 848) μg/L ;新生儿脐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6 6± 1 7) μg/L、(1 5 4± 0 31) μg/L及 (86 9± 183) μg/L。 (2 )巨大儿组产妇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30 9 7± 44 6 ) μg/L、(2 43± 0 2 5 ) μg/L及(5 5 6 2± 742 ) μg/L ;新生儿脐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6 9 6± 2 3 9) μg/L、(2 19± 0 2 9) μg/L及(16 82± 130 )μg/L。(3)对照组产妇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30 7 9± 70 7) μg/L、(2 41± 0 36 )μg/L及 (5 5 86± 6 78) μg/L ;新生儿脐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6 8 9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产妇血及初乳中吗啡含量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监测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产妇血及初乳中的吗啡含量 ,探讨微量吗啡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的产妇 10 0例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两组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 ,穿刺点选择 L1 ~ L3,麻醉药为 2 %利多卡因 15~ 2 0 m l,在手术结束时 ,实验组将吗啡缓慢注入硬膜外管 2 mg然后拔管。于术后 1h取产妇的静脉血 3m l,采集产妇术后 3、6 h尿样及术毕 6~ 12 h采集新生儿尿样 3m l;在产后 4 8h内收集产妇的初乳 3~ 5 m l。 结果 观察组 96 % (48/ 5 0 )的镇痛效果较对照 16 % (8/ 5 0 )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观察组血吗啡浓度 <5~ 118μg/ m l,初乳吗啡浓度 <5~ 30 .4μg/ L ,产妇尿 92 %呈阳性 ,新生儿尿 13.3%呈阳性。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应用吗啡镇痛 ,产妇哺乳对新生儿没有影响 ,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组织中p16和CDH1基因异常甲基化的变化,评价该指标在宫颈癌中的意义。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CINⅠ40例、CINⅡ~Ⅲ40例、宫颈癌40例组织中p16和CDH1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取正常宫颈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结果:(1)p16和CDH1甲基化在正常组未见表达;(2)p16、CDH1甲基化阳性率:CINⅡ、Ⅲ组明显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vs 2.5%,P<0.05; 35.0%vs 5.0%,P<0.05),宫颈癌组高于CINⅡ、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 vs 22.4%,P>0.05;57.5% vs 35.0%,P>0.05);宫颈癌组高于相应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0% vs 2.5%,P<0.05;57.5% vs 5.0%,P<0.05);(3)p16和CDH1甲基化总阳性率(任何一个基因出现甲基化即为阳性):CINⅡ、Ⅲ组明显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0% vs 5.0%,P<0.05),宫颈癌组高于CIN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0% vs 40.0%,P<0.05)。结论:p16和CDH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关,它可能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辅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游泳"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07,自引:0,他引:207  
目的 探讨在住院期间新生儿“游泳”后部分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将 377例正常新生儿按分娩顺序分为观察组 (游泳组 ) 2 2 3例 ,其中阴道分娩 12 7例 ,剖宫产 96例 ;对照组 (单纯沐浴组 ) 15 4例 ,其中阴道分娩 10 9例、剖宫产 4 5例。测定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出院时体重、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 结果 两组阴道分娩、剖宫产新生儿出生时体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观察组新生儿出院时阴道分娩者平均体重 (32 90± 35 0 ) g,剖宫产者平均体重 (35 10± 4 0 0 ) g;对照组新生儿出院时体重阴道分娩者平均 (30 90± 380 ) g,剖宫产者平均 (3170± 4 80 ) 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观察组胎便转黄时间 ,阴道分娩者平均 (39.2± 15 .9) h,剖宫产者平均 (39.0± 13.6 ) h,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 ,阴道分娩平均 (4 8.0± 19.4 ) h,剖宫产平均 (5 5 .7± 2 5 .1) 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两组胎便初排时间差异亦有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新生儿游泳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合并子前期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解放军202医院2002-01-2004-12收治的GDM病例共127例,其中合并子前期者35例(Ⅱ组,余为Ⅰ组),以同期子前期35例(Ⅲ组)及正常妊娠35例(Ⅳ组)为对照,比较四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差异,以及Ⅰ、Ⅱ组母儿并发症。结果(1)GDM孕妇子前期的发生率(27.6%,35/127)明显高于同期子前期的发生率(6.97%,353/5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Ⅰ组与Ⅱ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明显高于Ⅲ组及Ⅳ组(P均<0.01)。(3)所有GDM病例中小于胎龄儿2例,均合并重度子前期。(4)Ⅰ组与Ⅱ组孕妇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等的发生率及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Ⅱ组孕妇手术产的发生率高于Ⅰ组(P<0.05),新生儿窒息及转科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GDM易合并子前期,且GDM合并子前期者中,孕妇早产、胎膜早破等围生期并发症增多,新生儿大于胎龄儿及低血糖等并发症亦增多。  相似文献   

11.
小于胎龄儿血糖的系统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小于胎龄儿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儿 )血糖监测的重点对象及持续时间 ,减少血糖异常造成的损伤。 方法 对 37例出生 (2 .6± 2 .4) h (0 .2 5~ 10 .0 h,中位数 2 .0 h)、非 NICU收治、入院时无输液且未开始喂养的 SGA儿进行为时 (133± 115 ) h (16~ 5 2 4h,中位数 93h)的血糖监测。 结果 监测过程中 2 4例 (6 4% )出现血糖异常 ,其中低血糖 19例(5 1% ) ,高血糖 2例 (5 % ) ,高血糖及低血糖均有发生 3例 (8% )。血糖异常最后发生时间的中位数为10 h,其 95 %可信限为 5~ 5 5 h。 3例反复低血糖发生时间超过 2 40 h。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分娩方式与早期血糖水平有关 (P=0 .0 13) ,自然分娩者早期血糖水平高 ;出生体重越低 ,血糖异常最后发生时间越晚 (P<0 .0 1)。另外 ,分析结果显示男婴血糖异常最后发生时间较晚 (P=0 .0 8)。监测期间 ,所有SGA儿未出现血糖异常的相应症状 ,13例予以部分或全静脉营养。 结论  SGA儿为血糖异常 ,特别是低血糖高危人群 ;对非自然分娩出生的 SGA儿 ,尤应注意早期血糖监测 ;对所有 SGA儿 ,尤其是出生体重及其百分位数低者、男婴应行动态血糖监测 ,并持续至出生后 5 5 h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自控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将剖宫产产妇 2 1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 ,手术结束时 ,观察组将自控镇痛泵接在硬膜外管上。术后分别取产妇肘静脉血、初乳、尿及新生儿尿 ,测定吗啡含量 ;观察镇痛效果及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 (P <0 0 5 )。观察组血吗啡质量浓度 5 0~ 12 6 0 μg/L ,初乳吗啡质量浓度 5 0~ 33 6 μg/L ,91 8%的产妇尿吗啡呈阳性 ,12 7%的新生儿尿吗啡呈阳性。随访 1年两组婴儿的体格及发育商比较 ,P >0 0 5。结论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应用吗啡镇痛 ,对产妇及新生儿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的方法预防脊麻后剖宫产低血压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剖宫产病人150例,麻醉前均用平衡液10ml/kg/h维持,按预防药物不同分为三组:I组(50例):麻醉前快速输注万汶10ml/kg;Ⅱ组(50例):5mg/min的速度静脉泵注麻黄素2分钟,Ⅲ组(50例):以50μg/min的速度静脉泵注苯肾上腺素2分钟,所有产妇若出现低血压给予麻黄素10mg静脉注射,观察血压、心率、脉搏、记录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和术后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3组患者麻醉后15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麻醉前均有显著性差异(t=2.231、2.225、2.301、2.333、2.215、2.333、2.301、2.325、2.335、P均〈0.05);3组新生儿1 min和5minApgar评分无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低血压5例(10.0%)明显低于Ⅰ组9例(15.0%)(x2=3.987,P〈0.05)。结论麻醉前预扩容加苯肾上腺素注射对预防脊麻后剖宫产低血压并发症的方式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胎膜早破新生儿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膜早破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约占分娩总数的 10 % [1] 。胎膜早破致早产、感染在产科临床处理上较为棘手 ,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我们试图通过对新生儿口腔分泌物的细菌培养 ,比较客观的评价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胎膜早破与其它指征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各 6 0例 ,单胎头位 ,孕 36~ 4 3周。胎膜早破组依据胎膜早破时间分 3个亚组 ,I组为胎膜早破时间 <2 4h ,2 3例。II组为胎膜早破 2 4~ 4 8h ,2 6例。III组为胎膜早破时间 >4 8h ,11例。对照组 :选择其它指征剖宫产 6 0例 ,进行 1:1配对 ,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不同时限因母儿因素中转剖宫产术孕妇的围术期母儿不良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阴道试产, 在第二产程中因母儿因素实施剖宫产术的单胎头位孕妇154例的临床资料, 并依据第二产程时限不同分为<2 h组(54例)、2~<3 h组(61例)、≥3 h组(39例)。分别比较3组孕妇及新生儿的一般资料, 与产程相关的术前母儿状况、手术指征、手术经过及围术期相关母儿不良结局。结果 (1)一般资料:3组孕妇的年龄、孕产次、初产妇比例、分娩孕周、分娩前体重指数、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分娩镇痛率及第一产程持续时间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组新生儿性别构成、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巨大儿发生率分别比较, 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母儿状况和手术指征:<2 h组孕妇的产时发热率和Ⅱ、Ⅲ类胎心监护发生率均高于2~<3 h组和≥3 h组, ≥3 h组孕妇术前胎头位置低于2~<3 h组, 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 h组孕...  相似文献   

16.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 (CSEA)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将ASAⅠ级 ,择期剖宫产产妇 15 0例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5 0例 ,麻醉方法为CSEA ,腰麻分别给予等容量、近似相对密度布比卡因 :A组 10 0mg、B组 7 5mg、C组 6 0mg ,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 A、B两组麻醉效果相近 ,但A组低血压发生率高 (P <0 0 1) ,运动恢复慢 (P <0 0 0 1) ,C组麻醉效果不佳。各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在 7分以上 ,无头痛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 ,0 375 %布比卡因 2mL(7 5mg)腰麻 ,起效快 ,效果确切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 ,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并发先兆子痫对母儿结局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并发先兆子痫母、儿的结局。方法 :收集1981至 2 0 0 3年糖代谢异常孕妇 12 0 2例的临床资料 ,其中 15 1例孕妇并发先兆子痫 ,按照有无先兆子痫的发生将孕妇分为先兆子痫组 (Ⅰ组 )和非先兆子痫组 (Ⅱ组 )。回顾分析比较两组孕妇、新生儿的结局。结果 :(1)I组孕妇早产、羊水过多、酮症、手术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I组 ,发生率分别为 2 1.2 %vs 6 .0 %、13.9%vs 6 .2 %、15 .2 %vs 7.4 %、71.5 %vs6 0 .7% (P <0 .0 1) ;两组孕妇胎死宫内、胎儿窘迫、宫内感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I组与II组的新生儿结局比较 :两组新生儿患病率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新生儿窒息、畸形、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2 .0 %vs 3.9%、7.3%vs 3.1%、8.7%vs 2 .2 %、15 .3vs 5 .7%和 18.0 %vs 12 .3% ;两组大于胎龄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率分别为 17.2 %vs 11.3%、10 .6 %vs 1.9% ;新生儿转科(41.0 %vs 19.6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及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孕妇一旦并发先兆子痫将增加糖代谢异常孕妇的并发症及新生儿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高危妊娠患者剖宫产施行全身麻醉,观察其对新生儿和母体的影响。方法:高危妊娠施行剖宫产患者46例,分成Ⅰ组(硬膜外麻醉)及Ⅱ组(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全身麻醉)。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即气管插管后时刻)、胎儿娩出时、术中20分钟时及术毕母体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胎儿娩出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及新生儿插管处理率;脐动脉血pH、PCO2、PO2;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结果:观察各时点的HR、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时Ⅰ组SBP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新生儿插管处理率、脐动脉血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母体左心衰和低血压发生率Ⅰ组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的剖宫产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安全、平稳、苏醒迅速,掌握好给药时间及剂量对新生儿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Hui Y  Wu Y  Xiao L  Tang Z  Wu Y  Li Y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0):598-600
目的 观察绝经后妇女激素补充治疗 (HRT)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 [H(e) ]及超声心动图的改变。方法 将受试者分为 4组。Ⅰ组、Ⅱ组为自然绝经妇女 ,各 30例 ,其中Ⅰ组给予HRT(结合雌激素 0 6 2 5mg d ,安宫黄体酮 2mg d ,或者每月后 14d加安宫黄体酮 4mg d) 3个月 ;Ⅱ组不给予HRT ,为对照 ;Ⅲ组 2 0例 ,为已接受HRT1 5年的绝经后妇女 ;Ⅳ组 2 0例 ,为从未应用HRT的绝经后妇女。Ⅰ组、Ⅱ组受试者于接受HRT前及接受HRT 3个月后测定H(e) ;Ⅲ组、Ⅳ组受试者测定H(e) ,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Ⅰ组、Ⅱ组接受HRT 3个月前后H(e)无明显变化 ,Ⅰ组接受HRT前为(9 3± 2 5 ) μmol L ,Ⅱ组为 (9 4± 2 9) μmol L ;Ⅰ组接受HRT后H(e)为 (9 1± 2 8) μmol L ,Ⅱ组为(9 8± 3 6 ) μmol L。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Ⅲ组H(e)明显低于Ⅳ组 ,分别为 (8 0±1 3) μmol L及 (10 3± 3 2 ) μmol L。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Ⅲ组、Ⅳ组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变。结论 短期应用HRT对H(e)无明显改善 ,长期应用HRT可降低H(e)水平。绝经后妇女应用HRT 1 5年 ,未见超声心动图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合并子(癎)前期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解放军202医院2002-01-2004-12收治的GDM病例共127例,其中合并子(癎)前期者35例(Ⅱ组,余为Ⅰ组),以同期子(癎)前期35例(Ⅲ组)及正常妊娠35例(Ⅳ组)为对照,比较四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差异,以及Ⅰ、Ⅱ组母儿并发症.结果 (1)GDM孕妇子(癎)前期的发生率(27.6%,35/127) 明显高于同期子(癎)前期的发生率(6.97%,353/5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Ⅰ组与Ⅱ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明显高于Ⅲ组及Ⅳ组(P均<0.01).(3)所有GDM病例中小于胎龄儿2例,均合并重度子(癎)前期.(4)Ⅰ组与Ⅱ组孕妇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等的发生率及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Ⅱ组孕妇手术产的发生率高于Ⅰ组(P<0.05),新生儿窒息及转科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 GDM易合并子(癎)前期,且GDM合并子(癎)前期者中,孕妇早产、胎膜早破等围生期并发症增多,新生儿大于胎龄儿及低血糖等并发症亦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