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为实现精准化感染控制,明确临床科室的风险级别及风险指标特点,针对性进行管理。方法 2017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运用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方法,探寻临床科室风险级别,分析其在管理、过程和结果指标中的意义。结果研究显示,神经外科、急诊ICU和神经内科ICU为极高风险科室,急诊外科、综合ICU、儿科ICU及急诊内科为高风险科室;不同科室其风险指标的特点有所不同,管理指标风险最高的前5位分别为急诊内科、介入科、疼痛科、颌面外科和中医科;过程指标风险最高的前5位分别为儿科ICU、神经外科、综合ICU、心外科及骨外科;结果指标风险最高的前5位分别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ICU、急诊ICU、儿内科和呼吸ICU。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领域,运用风险管理方法,能够明确重点部门及相关指标,为精准化感染控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门诊是患者流动量大,病种复杂,极易造成患者之间、医患之间及其他健康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门诊医院感染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管理》2018,(1):13-16
标准化医院感染管理对规范开展医院感染风险监测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短期内完成针对庞大诊疗人群、复杂诊疗操作、不同致病毒力的病原体等巨大数据采集、分析与针对性防控工作。传统的手工数据采集方式已不能满足管理要求。依托我院完善的医院信息化系统,以医院感染风险监测相关标准为依据,自主开发建设我院医院感染风险实时监测系统,对医院感染信息化系统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设计突破,实现医院感染疑似病例个案与暴发智能化识别与主动预警、在线实时监测、实时沟通干预等功能。对预警数据进行准确性与灵敏性系统测试,不断提升医院感染风险监测信息化系统对感染风险的识别能力、准确评估能力与医院感染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李润蓉 《现代保健》2014,(11):123-125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2013年本院运用PDCA循环对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经验。结果:2010-2013年,医院感染率由3.2%下降至2.1%,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1.3%下降至59.1%,手卫生依从性由15.2%提升至42.7%,多重耐药菌的院内防控合格率由36.4%提升至86.8%,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由10.9%提升至47.1%,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由88.9%提升至98.5%。结论: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钟晓  汪东篱 《现代预防医学》2015,(22):4205-4207
摘要:目的 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评价风险管理在ICU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调查2014年我院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实施前6个月与实施后6个月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与气管切开有关的肺部感染率,比较实施前后的差异。结果 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由风险管理实施前的29.08%,降至实施后的16.6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由风险管理实施前的38.10%,降至实施后的14.75%;与气管切开有关的肺部感染率由风险管理实施前的38.89%,降至实施后的17.07%;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实施医院感染风险管理能了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高危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ICU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7,(3):326-32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新建ICU开展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对ICU常见医院感染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采取风险应对措施,对薄弱环节进行全面的管理与监控。结果感控小组成员稳定,熟悉自身职责;建立了12个方面的43项相关制度及流程;8项感控工作全面开展,达到良好3项,合格5项。结论应用风险管理有利于新建ICU开展规范化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提高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网络的管理效能,实现人人参与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方法 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奖罚规定,细化奖罚标准,使每项、逐条切实可行,采用大会表彰的方式进行表彰奖励,以肯定受表彰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成绩.结果 显著提高了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结论 运用激励机制能够促进成效,在每名医务人员心中,均能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时刻关注自身所处环境中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9.
1深入病区,服务科室感染控制专职护士从科室走出去,每周下科考评1~2次,并按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相互交错的进行巡视,有效地达到信息传递迅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措施到位,结果反馈准确,考评督查有力等。更好的贯彻落实医院感染规范、正规化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2主动支持,通力合作当科室有咨询、疫情时,首先要尽快到达现场,针对流行病的疫情动态,并协助制定出相应的防治计划、措施,指导科室护士长或监控护士必须协同落实和处理。维持一个有效的沟通网,使科室人员感受到感染控制专职护士的能力和协调力度。3信息传递,双方互动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一起医院感染事件的调查,从风险管理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识别风险隐患,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医院感染事件的风险原因、发展可能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结果控制措施落实,该次医院感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事件,需要从病人因素、感染途径、医院管理、医护人员等多方制定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医院感染关系到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安全,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将会给医院及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如增加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者基础疾病等。世界卫生组织于2004年创建了患者安全联盟,2007年11月27日在我国北京举行了“全球患者安全倡议活动”启动仪式暨医院感染与患者安全研讨会,2008年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在中国参加“全球患者安全倡议活动”中指出,在发达国家现代化医院的住院患者中约5%~10%的患者获得感染,而发展中国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是发达国家的2~20倍,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医院感染发病率高达25%[1]。Magill等[2]在美国10个州进行现患率调查,183所医院11 282例患者中452例发生医院感染(4%;95% CI: 3.7%~4.4%),感染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21.8%)、手术部位感染(21.8%)、胃肠道感染(17.1%)和器械相关感染(25.6%)。Allegranzi等[3]通过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指出,发展中国家每100例患者15.50%(95%CI: 12.60%~18.90%)发生医院感染,比欧洲和美国报告的结果高很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不断地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某院假丝酵母菌所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64例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假丝酵母菌以白假丝酵母菌(68.75%)为主,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5.62%)、光滑假丝酵母菌(9.38%)和克柔假丝酵母菌(6.2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67.19%)为主,其次为泌尿道(18.75%)、消化道(10.94%)等。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住院时间、糖尿病、恶性肿瘤等13个因素是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95% CI:2.57~33.67)、住院时间(OR 95% CI:2.17~25.37)、恶性肿瘤(OR 95% CI:1.04~15.23)、化学治疗(OR 95% CI:1.76~20.63)、使用呼吸机(OR 95% CI:4.67~96.37)是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应充分考虑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防控措施,降低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TP荧光检测法用于医院感染管理现场监测督导的效果。方法某院2015年各季度采用生物荧光检测仪对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以及清洁工具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反馈检测结果,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共检测1 294份标本,合格率为62.75%。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以及清洁工具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从第一季度的54.35%、50.30%和60.26%,提高至第四季度的76.42%、64.80%和79.52%,经趋势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以及清洁工具对应的相对光单位值(RLU)中位数分别为20.00、85.00和35.00。 结论ATP荧光检测法用于现场督导,作为评价清洁效果的手段,可以促进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度的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CA MRSA)与医院获得性MRSA(HA MRSA)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中医外科和重症监护室(ICU)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菌株资料,并对2个病区分离的CA MRSA 、HA MRSA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CU分离的87株 MRSA来源:痰液71株,咽拭子6株,伤口分泌物 5株,血液、静脉穿刺管各2株,胸腔积液1株;其中HA MRSA占98.85%(86/87)。中医外科的41株MRSA均分离自伤口脓液,其中CA MRSA占48.78%(20/41),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20.00%上升至2008年的71.43%(χ2=8.24,0.01< P<0.025)。药敏结果显示,HA MRSA 对克林霉素(98.13%)、四环素(98.13%)、红霉素(100.00%)、环丙沙星(100.00%)、左氧氟沙星(100.00%)、庆大霉素(100.00%)的耐药率显著高于CA MRSA(分别为42.86%、66.70%、33.33%、0.00%、0.00%、4.76%) ,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结论住院患者中CA MRSA感染呈上升趋势。CA MRSA 与HA MRSA的耐药性并不一致,对非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多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2—2016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其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情况,为评价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2—2016年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体系各维度的权重,运用Topsis法对医院感染管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院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最好(C=0.6012),2015年评价最差(C=0.3937),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符。结论应用AHP-Topsis法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真实可信,对评价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创新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手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中发展状况。方法抽取全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军队医院166所医院作为调查对象,比较不同年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各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情况。结果166所医院中,2005年参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组织建设的医院68所(40.96%),2010年增至119所(71.69%),2015年为160所(96.39%),经趋势性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1.143, P<0.001) 。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抗菌药物管理的比率也呈上升趋势(χ2 =22.172, P<0.001),由2005年的10.24%(17所),上升至2010年的22.29%(37所)、2015年的31.33%(52所)。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及药品分级目录的制订、抗菌药物使用权限的规定,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细菌耐药性监测、清洁切口预防用药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检查、临床会诊工作、处方点评工作的比率:2005年为10.87%~30.72%,2010年为25.90%~65.06%,2015年为 36.14%~95.18%,各项工作3年均呈增长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DDD/100人天)由2005年的69.16下降至 2015年的41.40,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5年的46.98%,下降至2015年的36.90%,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送检率由2005年的20.58%提高至2015年的49.39%。结论中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安华、黄勋、李六亿、巩玉秀、刘翠梅、王力红、鲜于舒铭、刘运喜、曹先伟、李春辉、任南、张宇、贾会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我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能力,加大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力度,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水平。方法整个项目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中央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手术部位感染(SSI)、新生儿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血液透析中心(室)、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7个子项目,通过召开项目启动会、基线调查、统一培训,参与项目的医院按照统一的要求、方法与内容进行调查。2013年10月项目正式实施;2013年10月—2014年3月:进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实施情况的调查;2014年4—9月:实施各项干预防控措施,并监测干预措施的依从性。结果全国共有52所医院参与该项目,49所医院上报数据。重症监护病房(ICU)器械插管相关感染,VAP、CLABSI和CAUTI发病率分别为8.89‰、1.32‰和2.02‰;综合ICU VAP、CLABSI和CAUTI发病率分别为9.6‰、1.4‰和2.2‰。干预前后ICU VAP、CAUTI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U手卫生依从率为76.73%(29 361/38 267),通过采取干预措施,总依从性和各类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均有提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该项目加大了医院感染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力度,降低了相关医院感染发病率,提升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方法

在年度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头脑风暴法识别医院感染风险,筛选并确定风险因素后,同时采用半定量评估方法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结局和医院感染管理过程要素的风险评估。

结果

共31位专家参与风险因素评估。风险评估得分显示,在医院感染管理结局中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风险居于首位;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要素中缺乏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具有针刺/锐器伤害风险、施工工程中感染风险识别应对不足以及感控制度执行困难或落实不到位为极高风险因素。

结论

须重点关注MDRO和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控。在实际工作中应发挥多学科协作,有针对性地落实硬件投入,促进手卫生行为。

  相似文献   

20.
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源性职业暴露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通过建立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监控系统,加强对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培训,改进操作技术,严格的医疗垃圾分类管理,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设备等事前预防措施,以及建立血源性暴露事件报告流程,制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的事后干预等风险管理措施,在3年多的实施过程中,追踪所有暴露事件中的个案,无一人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