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炼并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纳入有明确选穴的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发现高脂血症针灸处方的选穴以特定穴为主,选穴频次居于前5位的依次为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和天枢;高脂血症针灸处方的用经包括10条经脉,选用经脉频次较高的为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高脂血症的针灸处方以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的特定穴为主.高脂血症的针灸处方体现了“从脾论治、循脾胃经取穴、远近结合”“调整脏腑虚实、辨证取穴、前后结合”和“辨症取穴”的选穴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针灸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其用穴规律,为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13年以前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6篇文献的腧穴选用规律、经脉选用规律、常用刺灸方法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心绞痛选穴共涉及72个腧穴,主穴使用频次最高的依次为:内关、膻中、心俞、厥阴俞、神门、巨阙、郄门。最常用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任脉和手厥阴心包经。结论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用穴以心经及心包经相关的特定穴为主穴,配穴以辨证取穴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针灸治疗心绞痛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手工检索及计算机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收集1979—2011年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文献,建立心绞痛现代针灸临床文献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统计筛选出现代针灸治疗心绞痛常用的经脉、腧穴及特定穴,并分析这些经穴使用的潜在规律。结果:现代针灸治疗心绞痛以心包经选用频次最高,其次为膀胱经与任脉。从针灸治疗心绞痛的腧穴运用频次统计来看,阴经使用最为频繁,阳经的选穴主要集中在膀胱经及胃经;穴位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内关穴,心俞及膻中次之。从特定穴选用的类别看,特定穴的选用占有绝对优势,如络穴、八脉交会穴、五输穴的使用居前列。结论:特定穴的选取及特定穴之间的配伍是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主要处方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选穴用经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英文主要数据库,整理近20年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其处方,归纳选穴用经规律。结果: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选穴排名前5位的穴位是中极、三阴交、关元、膀胱俞、次髎。结论:取穴部以腹背为主;经脉使用以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重用特定穴,尤以背俞穴、募穴为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在收集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的现代文献基础上,建立穴位敷贴处方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腧穴的选用规律。结果:共纳入心绞痛穴位敷贴处方128条,其中膻中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心俞、内关,最常用的腧穴配伍为心俞与膻中,经络分布以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居多,腧穴分布以胸腹部、背部居多,选穴重视特定穴。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临床选穴符合病因病机特点,故应重视局部取穴、前后配穴,特定穴是处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索国内外针灸治疗妊娠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其选穴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计算机检索范围为Pub Med(1980—2015.1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5.11)、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83—2015.11)、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5.11)中符合针灸或针灸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妊娠性恶心呕吐相关文献。通过检索及梳理,得到相关文献30篇。结果:分析发现,在腧穴选择上多选取具有调理脾胃功效的特定穴,内关、足三里、中脘等是最常用腧穴;在选穴所属经脉上主要集中于任脉、手厥阴心包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在选穴所在部位上主要集中在胸腹部、下肢部以及上肢部内关穴。结论:针灸治疗妊娠性恶心呕吐选穴有着局部选穴、循经选穴、特定穴选穴、辨证选穴的特点,据此,可为针灸治疗妊娠性恶心呕吐临床选穴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临床选穴用经组方的特点与规律。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2009—2019年)中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的文献,通过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的辨证辨经特点、治疗处方用穴规律、治疗方式特点等。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通过统计分析得知针灸治疗本病:1)针灸处方中常用穴位是三阴交(8.9%)、中极(8.9%)、关元(8.9%)、足三里(7.0%)、气海(5.8%);治疗本病常以辨病为主,所辨经脉涉及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位分布主要以腰骶部、下腹部为主;特定穴属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募穴(18.3%),五输穴(15.1%)、背俞穴(10.1%);治疗手段常用针刺治疗。结论: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以辨病取穴为主要基础,主要涉及膀胱经、与任脉、足太阴脾经密切相关;采取近部选穴加远部选穴方法,以调节各脏腑功能,使小便得以自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古今针灸治疗失眠处方规律之不同。方法收集古今针灸治疗失眠处方文献,运用频数、百分数对针灸治疗失眠常用穴位、所用穴的十四经分布及取穴部位、特定穴应用情况及处方用穴特点进行比较。结果古代医家选穴较为分散,取穴主要集中在胸腹部、下肢部;现代医者选穴相对集中,处方相对固定,取穴主要集中在头颈部、下肢部;取穴主要集中在足太阳膀胱经上,古代医家还多选用任脉穴,现代医家则更多选用督脉穴。结论古今医家组方选穴差异较大,但在用穴的归经、类型上较为相似,选穴多集中在足太阳膀胱经,均看重俞穴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近17年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相关文献,探讨其选穴规律,为临床选穴与组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国内使用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研究文献,以"中风""卒中""便秘""排便障碍"等为检索词,对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59篇,涉及经穴53个,使用频次共393次。研究发现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选穴以天枢、足三里、中脘、上巨虚、支沟、气海、关元、大肠腧、水道、合谷、大横为最多;使用腧穴频数最高的经络分别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局部选穴主要以腹部腧穴为主。结论:现代针灸临床治疗中风后便秘仍以循经取穴、局部取穴为主,部分结合辨证取穴,选穴多集中于腹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10年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选穴规律。方法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针刺""针灸""选穴规律"为关键词,通过对中国知网近10年来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文献进行检索。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将所纳入文献所选用的腧穴进行统计,计算出腧穴、归经及选穴部位的频次,进一步分析腧穴、归经及选穴部位的规律。结果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选用穴位为天枢、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脾俞、太冲、上巨虚、阴陵泉、下巨虚,经脉主要集中于任脉及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结论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选用穴位频次前3位为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穴,治疗本病处方选穴以任脉、足阳明胃经及相表里的足太阴脾经为主,辅以背俞穴及胃肠下合穴,穴位分布部位主要集中于四肢部和胸腹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历代针灸治疗泄泻的用穴特点和规律。方法收集先秦至清末相关文献中涉及针灸治疗泄泻的处方,建立泄泻历代针灸临床文献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进行分析,统计提炼出历代针灸治疗泄泻常用的腧穴、腧穴配伍、经脉、特定穴,分析经穴使用的潜在规律。结果共纳入泄泻针灸处方484条。因唐代及以前的处方数只有10条,数量极少,故统计学分析从宋代开始。宋代选穴以大肠俞、三焦俞、神阙为主,元代至清代天枢使用频率最高;宋、明、清最为频繁的穴位配伍组合分别是小肠俞配章门、中脘配天枢、气海配天枢;各朝代经脉选取均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任脉为主;各朝代选穴均以特定穴为主,宋、元分别以背俞穴、合穴使用频率最高,明清以募穴居首。结论历代针灸治疗泄泻均重视局部选穴,配合远端选穴;重视辨病选穴,配合辨证选穴;重视本经配穴;特定穴是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用穴特点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痛的选穴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资料来源,选取2008年至2018年的文献,以"慢性盆腔痛""针灸""选穴规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采用电子表格对入选文献选穴、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8篇文献中穴位频次前六位为中极、三阴交、关元、气海、足三里、子宫,腧穴总频次出现最高的部位为胸腹部,尤以腹部为主,腧穴归经则多集中在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结论: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痛取穴选经有规律,腧穴多分布于腹部并以任脉、足阳明胃经及足太阴脾经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3.
现代针灸治疗卵巢早衰选穴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现代针灸治疗卵巢早衰临床文献的腧穴选用规律。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5月间符合针灸治疗为主或其他疗法配合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相关文献,梳理后纳入文献47篇,总结其选穴规律。结果:发现关元、肾俞、三阴交、中极和足三里为最常用腧穴;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是选用较集中的经脉;胸腹部、下肢部和腰背部是选取腧穴较集中的部位;交会穴、募穴、背俞穴和五输穴是选用较多的特定穴类别。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选穴规律为循经、分部、辨证取穴,并以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的用穴特点和规律。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等收集1991年-2016年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处方选穴特点和规律。结果:纳入文献64篇,选穴73个。分析发现选用腧穴以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太冲使用频次最高,所选腧穴遍布十三经,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为主,占总频次的58.07%。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等特定穴使用广泛,占56.71%。结论:总结出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主穴常用组合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不同时期针灸治疗眩晕的经穴选用特点和规律。从先秦至清末涉及针灸内容的文献中收集相关数据,建立古代针灸治疗眩晕临床文献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历代针灸治疗眩晕常用的经脉、腧穴和特定穴,并分析潜在规律。共纳入针灸治疗眩晕处方82条。历代选穴以风池、合谷、上星、解溪为主;选经以足三阳经和督脉为主,其中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使用率最高,占23.04%;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占80.6%,其中交会穴最常用;远近配穴是最常见的选穴配伍法则。说明古代针灸治疗眩晕重视阳经腧穴,特定穴是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体现了辨证循经取穴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针刺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进行频数统计分析,总结其针灸选穴规律。方法:收集1950-2013年有关针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现代临床文献,临床观察病例数在20例以上,疗效50%以上的文献,对其取穴、归经使用频数、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条件文献共40篇,共有15篇文章进行辨证分型,选用辨证分型的证型共27个,共使用44个穴位,总频次为240次,出现频次占3%以上的经穴11个,阳经穴3个,阴经穴6个,任脉2个,其中排名前5依次为内关、心俞、足三里、膻中,厥阴俞与太冲并列。结论:针刺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循经取手厥阴心包经络穴为主,辅以局部取穴基础上根据病症性质不同配合相关特定穴。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规律现代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孙丽丽  王欣  张丰聪 《中医杂志》2012,53(12):1051-1054
目的 总结现代文献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规律.方法 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1979-2011年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频数、百分数对针灸治疗失眠常用穴位、所用穴的十四经分布及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特定穴应用情况及处方用穴特点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纳入文献192篇,用穴112个.常用穴位为神门、三阴交、百会、足三里、太冲;使用穴位数较多的经脉主要有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任脉、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分部取穴主要以头颈部和下肢为主;特定穴选用最多的是五输穴,其次是原穴和背俞穴;以多穴处方为主,双穴处方的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并注重头部选穴.结论 现代针灸治疗失眠取穴注重循经取穴及特定穴的选用,取穴部位多集中在头颈部和下肢,并结合中医理论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归纳和分析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对照文献中的十四经腧穴的取穴规律。方法:主要搜集近5年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对照文献,筛选合格文献,提取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腧穴。结果:纳入合格文献54篇,纳入腧穴41个,其中使用频率高的腧穴是足三里、中脘;纳入腧穴中特定穴33个,涉及特定穴10种;纳入经脉8条,其中使用频率高的经脉前四条分别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膀胱经、脾经。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主要以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为主,腧穴类型主要以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现代统计学相结合,查阅古今文献,总结和分析穴位贴敷技术临床治疗泄泻的"同功穴"规律。方法现代文献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WF、VIP和CBM中相关文献,古代文献应用计算机检索第五版《中华医典》。通过梳理后得到现代文献189篇,古代文献33篇。结果古今文献中穴位贴敷治疗泄泻最常用的腧穴均为神阙穴,选穴所属部位均集中在胸腹部与背腰部。现代文献中"同功穴"所属经脉主要集中在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古代文献中选穴主要集中在任脉、足少阴肾经和督脉。"同功穴"所属特定穴主要为募穴和背俞穴。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泄泻的"同功穴"规律古今相似,具有病变局部选穴、循经选穴、特定穴选穴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整理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选穴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2009-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VIP)中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全部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95篇,分析整理其选穴及配伍规律。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同功穴"主要是内关、足三里、中脘、攒竹;"同功穴"所属经脉多为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同功穴"所属部位集中在下肢部、胸腹部和头颈部;"同功穴"中特定穴多选取五输穴、募穴和络穴。结论归纳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选穴配伍规律,有助于临床选穴配伍应用,加强腧穴间的协同作用和增效作用,增强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