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是以丹参的水溶性有效部位丹参多酚酸为活性成分制成的冻干粉针剂,主要化学成分为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D及丹酚酸Y等水溶性酚酸类成分。临床上用于中风病中经络(轻中度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治疗轻中度脑梗死引起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偏身麻木的症状。就近10年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化学成分、药材质量评价、产品质量控制方法、配伍合理性及药动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上更加安全合理使用该药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注射用间苯三酚与6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常温条件下、6h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间苯三酚在6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林格氏注射液和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中的含量变化,同时测定pH值、5-羟甲基糠醛变化,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和可见异物。结果:注射用间苯三酚与6种常用输液配伍后,在6h内pH值和5-羟甲基糠醛基本无变化,有效成分间苯三酚的含量在6h内基本无变化,且无明显颜色和可见异物变化。结论:常温下注射用间苯三酚在6种常用输液中6h内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注射用多索茶碱与注射用阿洛西林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观察及测定注射用多索茶碱与注射用阿洛西林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条件下放置6h内的外观及PH值,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的含量。 结果:与配伍后0h比较,配伍液在6h内的外观和含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而PH值有所浮动。 结论:注射用多索茶碱与注射用阿洛西林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下放置6h内质量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12种溶剂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忠壮 《中国药师》2009,12(6):774-776
目的: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临床常用溶剂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情况,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12种常用溶剂配伍,观察配制溶液外观,测定配伍后8h内pH、不溶性微粒和吸光度变化。结果: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极化液、20%甘露醇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后8h内不溶性微粒超出或接近《中国药典》标准。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pH超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厂家质量标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甘油果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液8h内外观、pH、不溶性微粒、吸光度等皆符合规定。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适宜上述4种溶液配伍在8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与5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敏 《海峡药学》2010,22(3):14-16
目的研究在室温20℃条件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与5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头孢哌酮钠加入5种输液中,配制成浓度为4mg·mL^-1的溶液。在室温20℃下,于配伍后0、0.5、1、2、4、8h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浓度,同时观察PH值及外观变化。结果配制后8h头孢哌酮钠在木糖醇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中含量分别为98.96%、98.77%;在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中含量有所下降,分别为96.55%、97.62%、96.43%。结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在木糖醇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性最好,建议临床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6.
周毅生  孟江  咸银库  段芳  刘林 《中国药房》2009,(27):2118-2119
目的:建立丹参多酚酸原料的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方法:以丹酚酸B为参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una C18(2)100A(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6%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6nm,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1。结果:从所建指纹图谱中确定了5个共有峰,建立了丹参多酚酸的共有模式;在10批丹参多酚酸中有6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0以上。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评价丹参多酚酸原料药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以时间、温度、光条件和输液种类为可变因素,选用L9(34)表进行实验,考察配伍后外观和pH的变化,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4种维生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时间、温度、光条件和输液种类均未对两种配伍液的外观性状和pH产生显著性影响时间、温度和输液种类对维生素的含量产生较大影响,光条件对维生素的含量产生显著性影响.结论: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与输液配伍后宜避光、避免高温、尽快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查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与氯化钠注射液(玻璃瓶和PP瓶)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模拟临床应用,按说明书要求以氯化钠注射液(玻璃瓶和PP瓶)为溶媒与SAFI进行配伍,考查配伍溶液在室温、高温、日光、避光条件下,6 h内溶液颜色、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丹酚酸B含量、丹参多酚酸含量、指纹图谱、特征峰峰面积百分比和非共有峰峰面积百分比的变化。结果:配伍溶液(玻璃瓶和PP瓶)在6 h内,室温、高温、日光、避光条件下,其颜色及外观、pH值变化不明显,不溶性微粒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丹酚酸B和丹参多酚酸含量变化相对标准偏差RSD不超过1.6%和0.9%;且各时间点指纹图谱与0 h相比,相似度均为1.000;特征峰峰面积百分比RSD不超过0.5%。结论:SAFI与氯化钠注射液(玻璃瓶和PP瓶包装)配伍后6 h内,在室温、高温、日光和避光条件下,溶液均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注射用丹参(冻干)与临床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情况.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方法,将注射用丹参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测定配伍后溶液6 h内pH值、不溶性微粒数和丹参素与原儿茶醛的含量.结果注射用丹参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6 h内pH值变化较小;配伍液不溶性微粒数远远高于原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数(P<0.01);主要成分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基本无变化.结论注射用丹参与输液配伍后6 h内质量基本稳定.但配伍后溶液不溶性微粒数比原输液大大增多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注射用丹参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注射用丹参(冻干)与临床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情况。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方法,将注射用丹参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测定配伍后溶液6h内pH值、不溶性微粒数和丹参素与原儿茶醛的含量。结果注射用丹参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6h内pH值变化较小;配伍液不溶性微粒数远远高于原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数(P<0.01);主要成分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基本无变化。结论注射用丹参与输液配伍后6h内质量基本稳定。但配伍后溶液不溶性微粒数比原输液大大增多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5,(14):1948-1949
目的:考察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4种常用溶剂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GS)、10%G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及0.9%氯化钠注射液(NS)配伍后于不同时间观察配伍液的外观颜色及澄明度,测定溶液的p H值,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钠的含量。结果: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4种常用溶剂配伍后含量均无显著下降。与5%GS、10%GS、GNS配伍4 h后,配伍液转为澄明微黄色;与NS配伍后,药液均显澄明无色。p H值对其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p H值越低,药物的稳定性越差,药物分解的速度也越快。结论:临床应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时应考虑溶剂的p H值,尽量避免与偏酸性或酸性溶剂配伍;其最佳溶剂应为NS。若与5%GS、10%GS、GNS配伍,宜在3 h内用完。  相似文献   

12.
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6种常用溶媒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在6种常见溶媒中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配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及木糖醇注射液配伍,测定溶液的p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埃索美拉唑钠的含量,定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澄明度。结果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标准曲线在0.05~1.60 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与0.9%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24 h内pH、澄明度及含量无明显变化;与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分别在12,8,6 h内pH、澄明度及含量无明显变化,溶液稳定;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pH、澄明度及含量均有明显变化。结论埃索美拉唑钠不宜与果糖配伍,宜与0.9%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配伍,若与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分别在12,8,6 h内滴注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布美他尼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等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25℃,将布美他尼注射液加入4种输液中,模拟临床用药浓度,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混合液的吸收度(A),同时检查配伍液的pH,外观变化。结果:布美他尼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后在25℃放置8h其外观、pH值、含量基本不变。结论:布美他尼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在8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ROX)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注射用ROX与5种溶媒配伍后,在室温(25±1)℃及高温(40±1)℃条件下,于0、1、2、4、6、8、12、24 h取样,观察各配伍液的外观变化,测定p H值和不溶性微粒计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OX的含量。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各配伍液外观均无色澄明,无气泡及沉淀产生,各配伍液p H值无明显变化,RSD<2%(n=8)。注射用ROX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组成的配伍液室温12 h、24h p H值分别为3.96、3.91,高温8 h、12 h、24 h后配伍液p H值分别为3.95、3.92、3.86,其他配伍液p H值在4.40~6.31之间。24 h内各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未明显增加,均符合规定。注射用ROX与木糖醇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组成的配伍液24 h内药物含量变化均<5%,RSD<2%;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组成的配伍液含量呈下降趋势,24 h药物含量变化>10%,RSD分别为4.52%(室温,n=8)、4.43%(高温,n=8)。结论:注射用ROX与木糖醇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应在24 h内使用,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在12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5.
梁光荣  唐巧金  刘莉萍  唐静  徐山 《中国药房》2010,(26):2456-2458
目的:考察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在输液中及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条件下将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与不同的输液配伍及在输液中与2~3种常用药物配伍,检查配伍液在0h和6h时的细菌内毒素并于6h内考察其外观、pH值及微粒的变化;同时考察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与10%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液在室温30℃条件下充分振摇时的微粒变化。结果:在上述条件下,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配伍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符合规定,其外观无变化、pH值相对稳定,微粒随配伍药物的种类和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且这种微粒能逐渐溶解变小,充分振摇和升高温度能减少微粒的数量并减小微粒的大小。结论: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在所考察的输液中较稳定,但应尽量避免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并应注意充分振摇和在寒冷天气适当提高室温以减少(小)输液中的微粒,从而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4种注射液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云玉  任鹏 《抗感染药学》2006,3(1):32-33,39
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在葡萄糖输液中与4种注射液(消旋山莨菪碱、地塞米松、氯化钾、维生素C)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与上述4种注射液配伍后室温下6h内的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上述药物配伍0~6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6h内盐酸左氧氟沙星与上述4种注射液在葡萄糖输液中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3种注射用头孢菌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建华  方敏  夏立涛 《药学进展》2007,31(8):364-366
目的:考察头孢硫脒、头孢美唑和头孢替唑钠等3种注射用头孢菌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5℃下,将这3种注射用头孢菌素分别与5%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并静置,在8小时内,观察各配伍溶液的pH值和紫外光谱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配伍溶液中头孢菌素的相对含量。结果:3种注射用头孢菌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8小时内,其pH值、紫外光谱和相对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这3种头孢菌素与木糖醇注射液可在25℃下混合后8小时内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3种常用中药注射剂配伍不同溶媒的稳定性,提高用药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临床常规使用剂量及说明书要求,将参麦、丹参、舒血宁3种中药注射剂分别与葡萄糖注射液、中性胰岛素葡萄糖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配伍混溶,分别于配伍后静置0、0.5、1.0、1.5、2.0、4.0 h等不同时间点考察不同溶媒中药物的性状(颜色、澄清度)、不溶微粒(≥10μm、≥25μm)、可见异物、pH值、紫外吸光度变化情况。结果:3种中药注射剂采用不同溶媒配伍4 h内,溶液外观性状、不溶性微粒数目、pH值、紫外光谱最大吸收波长均无显著变化(P>0.05),且0~2 h内各种稳定性考察指标变化最小,但丹参注射液与加入胰岛素后的葡萄糖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配伍混溶后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变化较大。 HPLC法测定3种中药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含量配伍后0~4 h内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参麦、舒血宁注射液与5%果糖注射液配伍后4h内未见明显变化,稳定性较好。丹参注射液与加入中性胰岛素的葡萄糖注射液及果糖注射液应酌情配伍,尽量于2h内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7,(8):1041-1044
目的:考察注射用乌司他丁与2种常用溶剂在输液泵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乌司他丁500 000单位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各50 m L配伍后,分别在25℃和37℃下于0、1、2、4、8、12、24 h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测定其pH值和不溶性微粒数,采用高效液相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乌司他丁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在上述条件下,配伍液在24 h内外观和p H值均无明显变化;≥10μm的微粒数<25粒/m L,≥25μm的微粒数<3粒/m L,均符合药典标准;乌司他丁在24 h内各时间点的相对百分含量为99.45%~102.55%。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25℃和37℃条件下,24 h内保持稳定,可在输液泵中持续给药。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7,(17):2343-2346
目的:考察注射用伏立康唑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参考药品说明书,取注射用伏立康唑200mg经注射用水溶解并定容至20 m L后,分别与果糖注射液250 m L、转化糖注射液250 m L配伍。在室温条件下,分别于配伍后0、1、2、3、4、5 h观察各配伍液的外观,测定其p H和不溶性微粒数,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伏立康唑的含量。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各配伍液在5 h内外观和p H均无明显变化,粒径≥10μm和≥25μm的微粒数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伏立康唑的相对百分含量呈下降趋势(95.28%~100%),但其变化均在±5%范围内(RSD<2%,n=6)。结论:注射用伏立康唑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条件下5 h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