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9,(1):73-77
目的:考察山大颜根、茎、叶3个部位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并探究其抑菌作用机制。方法:将山大颜根、茎、叶的95%醇提物均制备成质量浓度为100 mg/mL(以提取物计)的药液,并以青霉素钠(0.5μg/m L)和硫酸链霉素(128 mg/mL)为阳性对照,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不同药用部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粪肠球菌等的抑菌作用。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山大颜抑菌活性部位,得到相应极性部位萃取物,制备成质量浓度均为100 mg/mL(以提取物计)药液后,考察其对上述6种菌的抑菌作用;并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培养基平板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极性部位及对药物敏感的试验菌株。然后在0.5MIC和MIC药物浓度下绘制敏感菌的生长曲线(作用36 h,每4 h测定1次),检测菌悬液中碱性磷酸酶(AKP)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作用10 h,每2 h测定1次),并以肉汤培养基代替提取物作为空白对照。结果:100 mg/mL山大颜根、茎和叶的醇提物对上述6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作用强弱为茎>叶>根;在山大颜茎的不同极性部位中,以乙酸乙酯部位的抑菌作用最强,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抑菌圈直径为(38.93±0.12)mm,MIC、MBC均为0.39 mg/mL。山大颜茎乙酸乙酯部位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菌悬液中碱性磷酸酶和蛋白质含量较空白对照显著升高(P<0.05)。结论:山大颜茎为抗菌活效部位,对常见的6种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以山大颜茎的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能逐步破坏其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余甘子醇提物4种不同萃取部位对人消化道常见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管碟法进行余甘子醇提物及醇提物中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水部位对大肠杆菌的抑菌试验,测量其抑菌圈直径以确定最佳抑菌部位,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宏量肉汤稀释法(试管法)进行余甘子醇提物最佳抑菌部位对消化道菌群的抑菌试验,测定其MIC。结果:余甘子醇提物对大肠杆菌的MIC为0.625 mg/ml。余甘子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为最佳抑菌部位,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的MIC均为2.5 mg/ml,对肺炎链球菌的MIC为0.625 mg/ml,对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的MIC均为1.25 mg/ml,对破伤风杆菌的MIC为0.156 mg/ml。结论:余甘子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对消化道常见菌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余甘子醇提物和盐提物对消化道代表菌种大肠杆菌的抑菌试验,确定余甘子对消化道菌群的最佳抑制提取物,并确定最佳抑菌部位,从而进行该部位对消化道菌群的抑制作用研究。方法 采用管碟法用余甘子醇提物和盐水浸提物对消化道代表菌种大肠杆菌进行抑菌试验,测量抑菌圈直径及菌落生长状况来确定最佳抑菌提取物及最佳抑菌部位。采用宏量肉汤稀释法(试管法)进行该部位对消化道菌群的抑菌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结果 抑菌试验显示余甘子醇提物和盐提物均有抑菌作用,且盐提物抑菌作用较强,其最佳的抑菌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余甘子醇提物和盐提物乙酸乙酯部位对各菌群的MIC值表明,对消化道常见菌群均有抑菌效果,且对厌氧菌的抑菌效果比需氧菌更好。结论 余甘子盐提物的抑菌效果优于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对消化道菌群有较强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五倍子不同产地(河北曲阳、浙江嘉兴、湖南桑植、陕西西乡、云南凤县)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五倍子醇提浸膏用倍半稀释法稀释成不同浓度药液,采用管碟法测定各产地五倍子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河北、浙江、湖南、陕西、云南所产五倍子醇提浸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依次为6.25、1.562 5、1.562 5、3.125、0.781 25 mg/L;对大肠杆菌的MIC依次为3.125、12.5、6.25、6.25、3.125 m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依次为6.25、1.562 5、3.125、1.562 5、3.125 mg/L;对绿脓杆菌的MIC依次为12.5、6.25、6.25、6.25、3.125 mg/L。结论 河北、浙江、陕西、云南、湖南所产五倍子均有抑菌作用,其中云南产五倍子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抑菌作用最强,陕西、浙江产五倍子醇提物对白色念球菌的抑菌作用强。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水提物及醇提物体外抗菌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赵成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7):48-48,50
目的:研究金银花水提物及不同浓度醇提物的体外抑菌和杀菌作用。方法:测定金银花水提物及25%、50%、75%、90%醇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金银花水提物及醇提物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明显抑菌及杀菌作用,对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一般,高浓度醇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结论:金银花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是有研究、开发价值的天然抗菌中草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异链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为试验菌株研究千根草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通过K-B纸片扩散法及利用连续(试管)稀释法对70%醇提物,水层、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相萃取物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总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00g·L-1.粗分部位中,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抑菌活性最好,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12.5、3.13、25g·L-1,水层无抑菌活性.结论 千根草的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相中.  相似文献   

7.
苏秀芳  农万延 《中国药房》2010,(23):2115-2117
目的:研究人面子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研究。结果:人面子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为每片0.117~0.234mg;正丁醇部位抑菌作用次之,MIC为每片0.496mg。结论:人面子叶乙酸乙酯部位抑菌作用较其它提取部位强,可为其后期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番薯藤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对其有效部位进行筛选。方法 采用固体平板法、试管2倍比稀释法测定番薯藤水、醇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圈大小和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采用系统溶剂法对番薯藤醇提物进行梯度提取,分别得到石油醚层、二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5个不同极性部位,并确定其有效部位及相应的MIC、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 番薯藤醇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其MIC为50 mg·mL-1。其中石油醚部位的抑菌作用最强,MIC为12.5 mg·mL-1,MBC为25 mg·mL-1;其次为正丁醇部位,MIC为25 mg·mL-1,MBC为100 mg·mL-1结论 番薯藤醇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存在体外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集中于石油醚和正丁醇部位。  相似文献   

9.
清肺消炎丸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肺消炎丸对9种肺炎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清肺消炎丸对9种药敏质控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清肺消炎丸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MIC分别为6.25、25、25、50mg/mL,相应的MBC分别为12.5、25、50、50mg/mL;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及白色念珠菌均无明显体外抑菌活性。结论清肺消炎丸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具有体外抗菌作用,其中对链球菌的抗菌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中药奇蒿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奇蒿80%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对临床常见菌种的抗菌活性。方法对中药奇蒿进行系统性分离提取,以80%乙醇粗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序贯使用纸片扩散法和常量肉汤稀释法,选用临床常见的致病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型ATCC25923)、大肠埃希氏菌(标准型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标准型ATCC27853)、无乳链球菌(临床型)、粪肠球菌(临床型)、福氏志贺菌(临床型)和痢疾志贺菌(临床型)。结果奇蒿80%乙醇粗提取物对痢疾志贺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为25 mg/ml;奇蒿氯仿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菌的MBC为6.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为12.5 mg/ml;奇蒿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福氏志贺菌、痢疾志贺菌、无乳链球菌的MBC均为6.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为12.5 mg/ml;奇蒿正丁醇提取物对无乳链球菌的MBC为12.5 mg/ml,对痢疾志贺菌的MBC为25 mg/ml;石油醚提取物未对测试的细菌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活性。结论奇蒿不同提取物对临床多种致病菌表现出了良好的杀菌作用,在抗感染治疗领域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其有效单体及杀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