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CD117、CD34、Desmin、DOG-1、S-100、SM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CD117、CD34、DOG-1、S-100、SM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生长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相、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结果:62例GIST中极低度危险度13例,低度危险度17例,中度危险度13例,高度危险度19例。62例GIST中CD117阳性(93.55%,58/62),CD34阳性(82.26%,51/62),DOG-1阳性(90.32%,56/62),Desmin阳性(3.23%,2/62),SMA阳性(41.93%,26/62),S-100阳性(19.35%,12/62)。CD34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以及危险度有关。与DOG-1+/CD117+相比,另外两组(DOG-1+/CD34+,CD117+/CD34+)的共同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在GIST中,与DOG-1相比,CD117在GISTs的阳性率表达中,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CD34则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DOG-1作为GIST的标志物,在诊断GIST方面,与CD117同样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CD117、CD34及DOG-1这三个指标对于GISTs的正确诊断以及之后的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5月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3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7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者;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97.2%,CD34阳性率86.5%,CD117与CD34共同阳性率83.8%。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胃间质瘤的内镜、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ang KH  Liu JH  Wang LY  Wang LY  Li CQ  Zhu ZH  Li HG 《癌症》2007,26(11):1252-1256
背景与目的:胃间质瘤作为一组独立的疾病,在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其组织起源仍不是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探讨胃间质瘤的内镜、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一步加深对胃间质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特点,并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42例胃问质瘤的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Desmin和S-100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42例胃间质瘤发生于胃底21例,胃体14例,胃窦7例;良性17例,交界性14例,恶性11例;胃镜表现为粘膜下半球型隆起或息肉状隆起.与周围分界清楚,表面可有糜烂或溃疡,胃镜下组织活检阳性率较低.42例胃间质瘤中梭形细胞型29例,上皮样细胞型5例,混合型8例;CD117、CD34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92.86%及78.57%.结论:胃间质瘤有独特的形态特征,CD117和CD34同时检测有助于胃间质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7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肿瘤发生部位:胃间质瘤20例(74.1%),小肠间质瘤5例(18.5%),结直肠间质瘤2例(7.4%)。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贫血及肠梗阻。免疫组化CD117阳性23例,CD34阳性21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容易造成误诊;CD117和CD34阳性可作为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标志;根治性手术仍是目前G IST的首选治疗,靶向治疗将成为G IST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张德巍  高英  杨大业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1):1407-1409
目的:探讨胃恶性间质瘤的术前诊断方法及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2005年间收治的9例胃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理化检查、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胃恶性间质瘤患者多表现为反复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不适及腹部包块,纤维胃镜、超声内镜、消化道钡透、腹部CT检查有助于手术前诊断。本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为5.5cm~21cm,平均为11.8cm,根治性手术7例、姑息性减瘤手术2例,根治性手术患者中2例术后复发接受二次手术,4例无瘤生存5年以上,姑息性手术2例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内死亡。免疫组化检查CD117阳性9例(100%)、CD34阳性7例(77.8%)、Vimentin阳性7例(77.8%)S-100阳性5例(55.6%),Actin阳性4例(44.5%)。结论:免疫组化检查可确诊胃恶性间质瘤,根治性手术减少手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5年经病理确诊的38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的病理、外科治疗及预后资料.结果: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率92%,CD34阳性率74%.按Lewin标准良性11例,潜在恶性17例,恶性10例.3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诊断无明显特异性.潜在恶性、恶性组有25%~70%的复发转移率.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75%和40%.结论:GIST无特异性临床表现,CD117阳性有特异性诊断价值;良恶性判断主要以手术所见和组织学特征为依据;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的关键,恶性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性18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1.6∶1,平均年龄53.6岁,50岁以上发病占62%),部位以胃最为多见.内窥镜检查阳性率80%,消化道造影74%,CT阳性率为94%.病理表现:肿瘤多为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CD 34阳性(70%)、CD 117阳性(75%).结论 GIST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常规内窥镜、消化道造影、B超等检查仍有相当病人漏诊,CT在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GIST的确认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CD 34和CD 117阳性在诊断上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GIST中DOG-1的表达,并与CD117标记进行比较观察,分析DOG-1与GIST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D117和DOG-1在极低度及低度危险性GIST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5.2%(20/21)和90.5%(19/21);在中度及高度危险性GIST中CD117和DO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40/40)和97.5%(39/40)。CD117表达与DOG-1无关;DOG-1表达与GIST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分级和年龄无关;DOG-1阴性与GIST复发及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DOG-1可作为GIST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潜在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肿瘤的临床鉴别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X  Rong TH  Wu QL  Fu JH  Long H  Zhang LJ  Ma GW  Su XD  Li XD  Wang DF  Hu Y  Yang H 《癌症》2006,25(7):901-905
背景与目的: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肿瘤虽然具有不同的病理学特征,但是临床上不易鉴别。本研究比较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治疗原则。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原诊断为食管平滑肌(肉)瘤20例和间质瘤1例肿瘤组织中CD117和CD34等一组抗体表达。结合病理学形态表现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总结各自的治疗原则及疗效。结果:16例原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有5例CD117(+),按照间质瘤评定标准,均为非高度侵袭危险性食管间质瘤,余11例CD117(-);1例原间质瘤CD117(+)和CD34(+),为高度侵袭危险性食管间质瘤;4例食管平滑肌肉瘤CD117(-)和CD34(-)。食管非高度侵袭危险性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的病理学形态表现、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没有明显差异;食管高度侵袭危险性间质瘤和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学形态表现、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也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病理学形态表现和临床表现无法区分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肌肿瘤,CD117等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是区分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肌肿瘤必不可少的手段。食管非高度侵袭危险性间质瘤和平滑肌瘤局部切除术或部分食管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预后良好;高度侵袭危险性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肌肉瘤需行食管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91例经病理诊断的胃肠道间质瘤,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标本进行CD117、CD34、DOG1、Desmin及S-100检测。结果在9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有38例患者为恶性,21例为交界性,32例为良性。CD117呈阳性79例,占86.8%;CD34呈阳性69例,占75.8%;DOG1呈阳性74例,占81.3%;SMA呈阳性39例,占42.9%;Desmin呈阳性15例,占16.5%;S-100呈阳性4例,占4.4%。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部位多,形态学复杂,诊断还需要联合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检测,CD117、CD34和DOG1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率,而SMA、Desmin及S100是重要的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