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患者粒细胞缺乏出现发热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一项随机、单盲、对照的多中心研究,共纳入216例确诊为血液系统肿瘤伴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组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9.05%和74.4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体温明显降低,与基线相比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日体温的变化,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组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更明显,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3.09±1.81)d和(3.67±1.99)d;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组的细菌学疗效明显优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3.97%vs10.00%),两组病例均未观察到有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亦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可作为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理想治疗,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头孢哌酮 /舒巴坦 (舒普深 )与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泰能 )对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严重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严重感染 (男 37例 ,女 19例 ,年龄 2 8a± s2 1a) ,其中 2 8例用头孢哌酮 /舒巴坦 2 .0 g加入 5 %葡萄糖 10 0 m l静滴 ,bid;2 8例用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0 .5 g加入 5 %葡萄糖 10 0 m l静滴 ,q8h均 7~ 10 d为一疗程。结果 头孢哌酮 /舒巴坦临床有效率 89.2 8% ,痊愈率 71.42 %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组临床有效率 96 .42 % ,痊愈率 75 % ,两组间相差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头孢哌酮 /舒巴坦与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时严重感染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3.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血液肿瘤合并感染的疗效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治疗血液肿瘤合并感染的疗效. 方法对289例经临床确诊为血液疾患合并有明确感染的住院患者,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治疗效果根据卫生部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进行评定. 结果 289例患者中痊愈191例(66.1%);显效41例(14.6%);总有效患者为232例(80.7%). 结论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血液肿瘤合并感染的患者,具有疗效快、作用显著之特点.  相似文献   

4.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特殊不良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综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不良反应的文献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计算机检索1996-2000年国内期刊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良反应的报道,经筛选分析后,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收集11篇18例特殊不良反应,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反应15例,致心血管反应1例,致泌尿系统反应两例;年龄最大94岁,最小4岁,男14例,女4例。结论 从文献报道来看,不良反应因果关系成立;虽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严重感染疗效确砌,常常关键时刻才被选用,但其少见的不良反应应引起我们医护人员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的细菌学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数据输入WHONET4软件并进行分析。结果:141株临床分离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百分率分别为92.2%及90.1%,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美罗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似,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抗菌药物,且为治疗ESBLs菌感染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平行试验设计,观察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76例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美罗培南组38例,治疗有效率为92.11%,细菌清除率为86.1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38例,治疗有效率为92.11%,细菌清除率为80.6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美罗培南不良反应发生率7.8%,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良反应发生率5.2%。结论 美罗培南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引起的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疗效,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于抗感染治疗时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严重肺部感染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时间的长短不同分为A、B、C 3组。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E)、尿白蛋白(U-ALB)和β2微球蛋白定量(Uβ2-MG)均有所下降(P〈0.01),其中U-ALB和Uβ2-MG仍高于正常,但这种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时,不影响患者肾功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儿童中重度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60例中重度细菌性肺炎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一组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另一组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0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组中,治愈22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90.0%,2例有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6.7%;主要表现为皮疹及腹泻各1例;30例细菌培养阳性10例,阳性率为33.3%,细菌清除9例,清除率为90%;30例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中治愈20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1例有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3.3%;主要表现为皮疹;30例细菌培养中,阳性10例,阳性率为33.3%,细菌清除8例,清除率为80.0%;两组临床疗效及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入选病例均完成治疗,未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儿童中重度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65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进一步了解近年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用药安全性,为临床合理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提供依据. 方法对全军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数据库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数据分析,重点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临床表现、用药合理性等. 结果近年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上升,且不良反应涉及系统较广,并且临床用药中存在一定问题. 结论虽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药理作用人所共识,但临床用药还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做到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于急诊重症感染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2018年1月在医院收治急诊重症感染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头孢菌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耐药菌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25%,对照组为8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金黄葡萄球菌、真菌、粪肠球菌及其他菌的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CRP、PCT水平较低(P<0.05)。两组患者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急诊重症感染疗效显著,细菌清除率高,可抑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急症重症感染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奥硝唑治疗妇科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抗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各类妇科感染患者2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6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均采集相应部位的分泌物检测病原菌,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妇科感染病原菌检出率最高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检出病原菌113株,检出率均为77.40%;观察组治疗后的病原菌清除率为90.2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治愈率为51.37%,总有效率为81.51%,对照组分别为36.99%和71.23%,观察组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奥硝唑治疗可提高妇科感染的临床疗效,更有效地清除病原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去甲万古霉素对ICU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ICU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7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为观察组,其余34例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沙星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7d后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治愈时间、住院费用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及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但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去甲万古霉素对ICU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显效较快、治愈时间短,但是住院费用相应增高、不良反应较多,需要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医院产碳青霉烯酶(KPC)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状况以及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0年1-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的革兰阴性菌,以PCR法分别进行KPC测定,并分析产KPC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的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等产KPC检出率分别为57.14%、50.00%、46.67%、46.15%和36.36%;痰液、尿液、血液为检出KPC阳性率的前3位标本,分别占33.85%、24.61%、15.38%;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1周内有侵入性操作、入住手术科室、入住ICU、再次入院或转院、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为产KPC阴性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院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的革兰阴性菌中产KPC革兰阴性菌比例较高,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尽量缩短住院时间等是控制产KPC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注射对支气管扩张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组)56例和哌拉西林/舒巴坦(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2.5g,2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3.0g,2次/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0~14 d,所有入选病例均完成治疗,未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结果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30例,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5例,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组临床疗效更好,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注射安全、有效地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且具有低附加损害的特点,无1例患者出现伪膜性肠炎及二重真菌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将167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3例给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84例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痰培养细菌清除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经痰培养共分离病原菌167株,其中头孢他啶组细菌清除率66.3%,头孢哌酮/舒巴坦组细菌清除率达88.1%,两组细菌消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他啶组患者痊愈率为32.5%,总有效率为75.9%,头孢哌酮/舒巴坦组患者痊愈率为47.6%,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疗效好,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效果以及耐药趋势,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根据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Ⅰ组(首次应用)27例、Ⅱ组(非首次应用)28例、Ⅲ组(已应用其他抗菌药物)25例,3组患者均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3组的抗菌效果及耐药性。结果总有效率Ⅰ组患者为92.6%、Ⅱ组患者为82.1%、Ⅲ组患者为88.0%,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P<0.05);80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239株,Ⅰ组81株,Ⅱ组84株,Ⅲ组74株,细菌清除率Ⅰ组为93.8%、Ⅱ组为78.6%、Ⅲ组为82.4%,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P<0.05);239株病原菌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具有敏感性,高度敏感菌为214株,占89.5%,其中Ⅰ组79株,占97.5%,Ⅱ组64株,占76.2%,Ⅲ组71株,占95.9%,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与应用的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ICU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构成,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主要ICU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ICU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09-2012年ICU发生肺部感染病例152例,对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选取主要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等10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0株占65.57%,革兰阳性菌45株占19.67%,真菌27株占14.75%;排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1.31%、17.49%、13.66%、10.38%;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分别为84.62%、90.32%、78.26%、89.47%,其中对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其他9种抗菌药物,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仅次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结论 ICU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头孢哌酮/舒巴坦为优选的治疗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主要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6 928株革兰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PAE)、鲍氏不动杆菌(ABA)、大肠埃希菌(ECO)和肺炎克雷伯菌(KPN)非重复菌株的分布与耐药性;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 928株革兰阴性菌依次为PAE、ABA、ECO、KPN,分别占34.8%、26.4%、22.3%、16.5%;PAE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5.2%;AB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52.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ECO和KPN检出率分别为58.5%、39.8%,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定期对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治疗老年患者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254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A组)、头孢哌酮/舒巴坦组(B组)和对照组(C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A组87例给予莫西沙星治疗,B组82例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C组85例给予头孢他啶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A组与B组在痊愈率、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C组,A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比C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C组,B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比C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4.6%、B组为3.7%、C组为4.7%,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个抗菌药物在治疗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用血浆脂多糖检测的方法判定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可行性与感染菌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6例疑似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根据确诊分为感染组71例与非感染组35例,应用动态比浊法回顾性分析其血浆中脂多糖的含量,并将患者痰液、血液收集物做细菌培养,将细菌培养结果与血浆脂多糖检测结果做比较。结果 106例疑似患者中脂多糖检测阳性69例,阳性率达65.1%,细菌培养法检测的阳性患者56例,阳性率达52.8%;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检测到的血浆脂多糖含量为(147.84±79.37)pg/ml,而非感染组脂多糖含量仅为(9.38±4.69)pg/ml,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血浆脂多糖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细菌培养法作为标准,血浆脂多糖检测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43%、50.94%、78.26%。结论用血浆脂多糖法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细菌培养法,对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具有早期快速特异性诊断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