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炮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在长时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中药材经过炮制加工以后会发生各种化学变化,其化学成分也会发生复杂的变化。本文针对大部分药材所含主要成分,比如苷类、挥发油类、生物碱以及蛋白质类等在炮制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本文从增效、减毒、缓和药性及产生新功效等方面阐述中药炮制对药效的影响,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其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君 《天津药学》2010,22(1):53-55
大黄为攻下药,生者泻下力猛,炮制后使之缓泻或不泻。临床应用时,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取适当的炮制方法,以达到引药归经,改变或缓和药性,扩展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减弱药物毒副作用等目的。从而在辨证用药上,扬长避短,发挥药效,扩大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3.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含量为2%~6%,其中以结合态为主,游离态仅占一小部分[1]。游离蒽醌类衍生物(包括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具很强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2];结合性葸醌类衍生物(包括双蒽酮苷及蒽醌单糖苷2类)具有泻下作用,其致泻力与所含的结合性大黄酸的含量呈正比;鞣质含量约为6%(包括没食子酰葡萄苷、大黄四聚素等),为收敛成分。大黄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广泛,所含蒽醌等成分具有致泻、止血、抗炎及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等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4.
常用中药材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变化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成饮片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中药炮制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苋科植物牛膝是临床应用非常普遍的一味中药,主要含有甾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目前对牛膝的炮制多为酒炙与盐炙,各省炮制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对牛膝的炮制方法、各省炮制规范以及牛膝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整理,以期为牛膝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黄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其药理成分有所改变,治疗疾病亦不同,所以临床上要辩证论治,适时适量使用大黄炮制品。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当为将军。本品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现代药理对大黄的研究证实,大黄主要含蒽醌类衍生物,其中以结合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仅占小部分,游离蒽醌类衍生物具有广谱而强大的抗菌抗病毒作用,结合性蒽醌类衍生物具有泻下作用,  相似文献   

7.
宋丽琴 《海峡药学》2011,23(5):55-56
目的实验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滤纸片法对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炮制品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浓杆菌、大肠志贺氏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6种菌作用进行比较。不同加热时间、温度对大黄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大黄炮制品提取物影响体外抑菌作用。结论本实验表明大黄不同炮制品提取物导致体外抑菌作用差异,对临床选用大黄的不同炮制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黄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门早兰 《医药导报》1997,16(6):287-288
阐述大黄不同炮制品在临床应用上对泻下、消化酶活性、止血、抗感染、保肝利胆等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秀云 《北方药学》2012,9(5):77-78
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近几年动物类中药的炮制及化学成分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目前关于动物类中药炮制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虽已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动物类中药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此类中药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0.
大黄、丹参炮制品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徐青青 《中国药业》2008,17(11):13-14
目的探讨炮制工艺(白酒与黄酒炮制)对丹参、大黄活血祛瘀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肾上腺素致怒及寒冷造成大鼠血瘀模型,比较丹参、大黄的炮制品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血小板功能、抗凝血指标的影响。结果丹参各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活血作用,酒制大黄、生大黄与白酒都有一定的作用,但生大黄与白酒作用较弱。结论丹参、大黄酒制后药效学作用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1.
薛庆海 《首都医药》2009,16(14):56-57
大黄来源复杂,炮制规格较多。本文重点论述大黄的药材特征、不同规格大黄的炮制要求和功效,以及常见伪品的鉴别等。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药炮制对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对药方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中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辅料炮制,对药效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炮制,消除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利于治疗,提高药方疗效,调整方剂部分适应证,扩大应用范围,满足药方的剂型要求,保证临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明霞 《中国现代医药》2005,4(6):107-107
大黄是常用中药,具有泻下攻积、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活血祛瘀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在实际应用中,正确的辨证配伍是充分发挥药效的关键,但剂量、炮制、煎服方法和时间等对其疗效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俊 《中国实用医药》2014,(25):238-239
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方法 从消减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调整方剂的部分适应证、提高临床用药药方疗效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 中药的炮制可极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行不同的炮制药效也不相同。结论 炮制中药时应从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趋利避害,以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15.
王春青 《抗感染药学》2019,16(2):220-222
目的:探究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采用中药治疗患者160例资料,按照中药炮制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修制组、火制组、水制组和水火共制组,每组40例,分析其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结果:各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比后发现,修制组为45.00%,水制组与火制组分别为80.00%,水火共制组为95.00%,水火共制组高于其他3组,经组间数据之间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炮制过程中,不同炮制方式对中药药效所产生的影响不同,应根据诊疗需求合理选用中药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证实不同炮制品具有不同的炮制作用,发挥着不同的疗效,辨证灵活用药才能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六种病例的临床观察,在遣方用药时恰当地选用不同炮制品,说明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应用.结果:中医处方必须按中医的思路辩证用药,正确选用恰当的炮制品,发挥中药复方和炮制的特色.结论:前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炮制品不同作用,是以临床疗效为依据,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依方、依法炮制,临床效果才能得到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关玉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9):144-145
中药多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它历史悠久,而且越来越为当今世界所瞩目。中药炮制是适应中医临床辨证用药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是临床用药前不可缺少的加工措施。药物经过炮制,其目的就是使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科研人员采用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科学,对中药炮制进行不断探索研究,证明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由于药物所含有效物质的成份不同,炮制后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黄、枳实、厚朴饮片变化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的合理应用和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各类成分。大黄游离蒽醌类(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Syncroni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54 nm。大黄结合蒽醌类(番泻苷B、番泻苷A):Syncroni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40 nm。枳实黄酮苷类(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Syncroni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7 m 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3 nm。厚朴木脂素类成分(和厚朴酚、厚朴酚):Syncronis C_(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7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94 nm。结果小承气汤配伍剂量(大黄12 g–炒枳实9 g–姜厚朴6 g)不变,大黄、枳实、厚朴饮片改变时,小承气汤药效组分总量变化规律为:大黄–枳实–姜厚朴酒大黄–炒枳实–姜厚朴熟大黄–炒枳实–姜厚朴大黄炭–炒枳实–姜厚朴≈小承气汤大黄–炒枳实–厚朴,变化率分别为酒大黄组(6.561%)、熟大黄组(4.222%)、大黄炭组(0.118%)、枳实组(30.186%)、厚朴组(-11.218%)。除大黄炭组外,其余组的药效组分总量皆明显变化,其中枳实组变化最明显。结论同一味药材的不同炮制品在小承气汤处方中药效组分不同,对其他药味的影响亦不同,在小承气汤处方配伍中不可随意替代。  相似文献   

19.
中药化学成分极为复杂,其中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常称为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如生物碱、甙类、挥发油、有机盐等。中药炮炙是中医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使其溶出有效成分、降低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和发挥药物的效用为主要目的,现就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炮炙方法介绍如下。1 生物碱、甙类与水火共制法  相似文献   

20.
影响中药汤剂药效的因素及中药汤剂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中药汤剂药效的因素。方法:查阅有关汤剂的国内文献资料。结果:中药材的栽培、炮制与贮存、处方调配、饮片浸泡及煎煮方法等都会影响汤剂的疗效。结论: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中药汤剂能够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