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国内外关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相关的临床研究及处理流程,探索我国对于这一问题的规范化管理流程。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相关的作用机制、流行病学数据及处理流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低,经临床相关的过敏风险评估后大部分患者可安全使用侧链结构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结合国外相关处理流程建立了对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患者可能的规范化管理流程。结论:对某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的患者不应该完全排除使用该类抗菌药物的可能性;可通过制定相关管理流程,加强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类型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2019年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症状、转归及可能的机制。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发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及过敏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用药2 h内发生的速发型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高于迟发型过敏反应,经过积极治疗,8例患者均痊愈或好转。结论临床医务人员要熟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和救治措施,详细询问过敏史,按规定进行皮试,用药期间注意观察,一旦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立即救治。  相似文献   

3.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需作皮肤过敏试验(下简称皮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近年国内有关文献报道、药学资料记载及多年的用药经验,从过敏反应发生机制方面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否需作皮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中的头孢菌素类(下简称头孢类)的β-内酰胺环较青霉素类稳定,所以头孢类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头孢类各药物间缺乏共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头孢类极少发生交叉过敏反应。此外相对于青霉素类,头孢类的皮试符合率太低,因此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作皮试应严格按照规范药品说明书要求执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只需作青霉素皮试,不应盲目扩大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的品种范围,造成患者不必要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各类β-内酰胺类药物相互交叉过敏反应相关性研究,找寻各类β-内酰胺类药物相互交叉过敏反应比率。为临床合理选择β-内酰胺类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在2011年3月至5月期间住院的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青霉素与头孢类抗生素发生交叉过敏的的概率较低;头孢类抗生素与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相互交叉过敏反应的概率相对较高。结论对于有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且头孢皮试阴性的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皮肤过敏试验(简称皮试)阴性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过敏反应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医院住院患者发生的22例皮试阴性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发生及缓解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皮试阴性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至少为0.08%,小于1岁的患儿过敏反应例数较其他年龄段人群较多;过敏反应出现时间越晚,患者过敏反应的预后所需时间可能越长。结论皮试阴性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其易发人群、过敏反应发生时间等存在不确定性,医务人员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时应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患者的联用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联用药物与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住院患者64例,并随机选择未发生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同期住院患者300例和皮试阳性患者150例作为平行对照组,对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率、联用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26%;使用易导致皮试假阴性药物在迟发型过敏反应患者中占比75.00%,在未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患者中占比19. 67%,在皮试阳性的患者中占比8.67%。结论:联用易导致皮试假阴性的药品可能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发生相关,临床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时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7.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药疹临床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药疹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对确诊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药疹的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致敏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中以青霉素类最常见,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等,对确诊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药疹的皮疹类型依次为发疹型、荨麻疹型、湿疹型、固定型、剥脱性皮炎型、多形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紫癜型等。结论:临床医生在用药时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尽可能减少药疹的发生。注意搜集、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药疹资料,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毛竹叶  李志 《中国药业》2007,16(12):25-2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过敏反应发生率居各类药物之首。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主要抗原决定簇是由青霉噻唑酰基团与大分子结合所形成的,大多数青霉素类抗生素因具有此结构而被认为它们之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青霉素分子的其他部位也可以诱导免疫反应。侧链结构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头孢菌素类过敏反应问题刍议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宋文广  许雅英 《中国药事》2001,15(3):208-209
头孢菌素类 (cephalosporins)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疗效高、耐酸、耐碱、耐β内酰胺酶、低致敏、副作用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头孢菌素类逐年增多的过敏反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用药安全 ,头孢菌素类过敏试验的不规范亦困扰着医疗部门的方方面面。本文围绕头孢菌素过敏反应问题进行阐述 ,供大家商讨。1 头孢菌素类引发过敏反应的机制探讨头孢菌素类是一组母核为 7氨基头霉烷酸( 7ACA)即头孢烯 (cephem)的 β内酰胺抗生素。头孢菌素与青霉素在结构上都有β内酰胺 ,故两者有不完全交叉过敏反应是人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监测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患儿使用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分析 ADR 发生情 况及影响因素,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22 年 2 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儿科使用 β-内酰胺 类抗菌药物的患儿作为 ADR 监测对象,统计分析 ADR 患儿临床资料。 按使用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否发生 ADR,分为 ADR 组和无 ADR(nADR)组,并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结果:共监测使用 β-内酰胺类抗 菌药物的患儿 453 例,87 例发生 ADR(ADR 组),366 例未发生 ADR(nADR 组)。 单因素和 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过敏 史、给药频次不合理、高剂量、用药时间≥3 d、联合用药为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 ADR 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 据此建立 预测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 ADR 的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高达 0. 749(95%CI 0. 691 ~ 0. 807),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 (16% ~81%),列线图预测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发患儿 ADR 风险净获益值较高,表明该模型临床预测效用良好。 结论:β-内 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 ADR 的危险因素包括过敏史、给药频次不合理、高剂量、用药时间≥3 d、联合用药,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 型能有效预测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 ADR 的风险概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2007—2010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院内信息系统查询统计2007—2010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金额,采用用药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DDD)法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4年来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年销售金额(万元)分别占所有抗菌药物年销售金额的72.20%(1 260.53/1 745.90)、68.75%(1 429.06/2 078.67)、78.61%(2 185.85/2 780.56)和84.80%(3 061.42/3 610.48),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销售金额和氟喹诺酮类药用药频度(DDDs)一直居第1位,抗真菌药用量逐年增加,排序逐年靠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用药结构比较稳定,选择和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应减少细菌耐药率的发生,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效果,保证用药更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2.
陈相潘  石萍 《中国药业》2013,(23):58-59
目的 促进临床科学实施β-内酰胺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简称皮试).方法 选择408次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阳性的结果,统计皮试阳性后换用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的结果,计算各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皮试阳性率,分析交叉皮试阳性的β-内酰胺类药物与侧链的关系.结果 83.15%的患者皮试阳性后换用其他β-内酰胺药物皮试呈阴性,皮试阳性率较高的药物是头孢曲松(1.40%)、头孢替安(1.22%)、氟氯西林(1.07%)、拉氧头孢(0.94%).交叉皮试阳性的β-内酰胺类药物多数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侧链.结论 一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阳性后可选用另一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但无法从侧链相同和相似性预测皮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机制及诊断的新近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青霉素抗原决定簇有多样性,包括主要和次要抗原决定簇、侧链抗原决定簇以及由β-内酰胺环与侧链结合而成等。青霉素过敏患者血清中存在核特异性抗体和侧链特异性抗体等,有的可识别母核结构,有的仅识别侧链结构,亦即青霉素类抗生素间可存在完全交叉过敏反应,也可存在部分交叉、甚至无交叉过敏反应。对过敏患者可根据药物结构尤其是侧链结构恰当选择本类药物。T细胞在青霉素类过敏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过敏患者体内存在2种T细胞系,一种对识别的药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另一种选择性较差,可识别多种药物。药物特异性T细胞主要识别青霉素类的侧链和双环结构,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而参与并调节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诊断仍以皮试为主,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增加皮试剂的成分可提高其敏感性。体外检测有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等,以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应用较多,以上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操作过程复杂,临床难以完全取代皮试,可与皮试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7,(1):103-104
目的:分析第1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医院使用第1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0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使用第1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后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种类及临床表现,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致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所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肾毒性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如饮食习惯不规律、过敏史、情绪不稳定、过敏体质和用药后饮酒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第1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症状主要为过敏反应和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如饮食习惯不规律、过敏史、情绪不稳定、过敏体质及用药后饮酒等),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磺胺类药物是指含有-SO2NH2结构的药物。磺胺类药物的交叉过敏仍是困扰临床的一个用药难题。有磺胺类抗菌药过敏史的患者在临床上并不罕见,这些患者是否可以使用其他磺胺类药物,相关药品说明书的描述并不一致,也无标准的操作流程或指南。本文回顾了磺胺类抗菌药发生超敏反应的机制,发现其发生主要与磺胺类抗菌药N4位的芳香胺取代基和N1位的杂环取代基有关,而多数磺胺类非抗菌药(如呋塞米、噻嗪类利尿剂、塞来昔布等)并不含有这两个取代基,因此磺胺类抗菌药和非抗菌药之间发生交叉过敏的可能性较低。此外,本文也对磺胺类药物交叉过敏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了回顾。一个大规模的回顾性研究提示,有磺胺类抗菌药过敏史者使用磺胺类非抗菌药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无磺胺过敏史者高,但并非与磺胺基团有关,而是和患者本身过敏反应易感性高有关。磺胺类抗菌药和非抗菌药之间发生交叉过敏的理论和循证依据尚不充分,但鉴于有磺胺类抗菌药过敏史的患者对药物过敏的易感性较高,这些患者是否可使用其他磺胺类药物,取决于相关药品说明书的规定、既往发生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16.
头孢菌素是以7-氨基头孢烷酸(7-amino-cephalosporanic acid)为母核,通过连接不同侧链而形成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通过不断迭代研发,头孢菌素在抗菌谱、抗菌作用和药物安全性等方面得到不断优化。然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头孢菌素仍会出现过敏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国内一直以来都是通过皮肤试验进行预测,但相关研究对皮肤试验的预测和应用价值是存在质疑的。为此,笔者从β-内酰胺类药物致过敏反应的分子机制和影响因素、皮肤试验的经济学价值、国内外头孢菌素的皮肤试验开展现状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临床评估皮肤试验对头孢菌素过敏反应的预测价值和应用前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与β内酰胺类过敏相关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从建库到2020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的与β内酰胺类过敏相关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裁判文书,建立数据库,汇总分析相关纠纷的原因并制定较为全面的防控策略。结果:共检索到判决书480例,纳入裁判文书14例,涉及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范围为1个月至87岁。判决结果中医方3例无责,11例有责。引发过敏的有责案例主要由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72.73%),既往有过敏史者(63.63%),通过静脉滴注给药(72.73%),用药后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54.55%),过敏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72.73%)。过敏反应最终导致4例死亡,2例成为植物人或瘫痪,4例延长治疗时间,1例恢复。判决结果认定错误用药原因分别为:未充分关注过敏史,说明书要求皮试未做皮试,超说明书用药及抢救不当。结论:医师应重视β内酰胺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切实询问过敏史,遵照说明书用药。医院或可利用相关辅助软件减少该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生命安全威胁及相关用药纠纷。  相似文献   

18.
青霉素类过敏反应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综述近年来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和查阅近10年有关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机制研究的文献资料,从2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青霉素抗原决定簇具有多样性,包括主要和次要抗原决定簇、侧链抗原决定簇以及由β—内酰胺环与侧链结合而成等。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存在核特异性抗体和侧链特异性抗体等,有的可识别母核结构,有的仅识别其侧链结构,亦即青霉素类药物间可存在完全交叉过敏反应,也可存在部分交叉,甚至无交叉过敏反应。药物特异性T细胞主要识别青霉素类的侧链和双环结构,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而参与并调节过敏反应。结论:青霉素分子结构和T细胞在青霉素类过敏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133例报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重庆市ADR监测中心收到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33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ADR病例报告中涉及26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曲松钠(37例),青霉素(20例)和头孢噻肟钠(12例)。A型不良反应18例,B型不良反应115例,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居多(98例)。反应程度绝大多数为轻、中度反应,重度反应15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应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邓一农  郭春霞  王梅 《中国药房》2013,(17):1553-1555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一些药物在治疗指征、适用人群和给药方案方面的合理性、安全性。方法:通过查阅2010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以及其他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和林可酰胺类药物等的相关规定的分歧进行分析,提出商榷。结果与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不推荐儿童患者应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推荐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禁用于对任何一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有过敏史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等警示规定,不够严谨,而且片面,与所查阅资料的相关论述或用药警示存在很大分歧和矛盾,造成临床用药准则混乱,实际操作无所适从,对于一些特殊人群甚至会出现无药可用的局面。庆大霉素和克林霉素联合用药方案更是存在严重用药不良反应隐患。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相关机构与专家,以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为基本依据,兼顾其他文献资料,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