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缪丙荣 《中国医药》2012,7(12):1500-1502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在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在手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将需要进行心瓣膜置换术的42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术前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给药。对照组:5%葡萄糖液250ml术前静脉滴注。2组均行胸骨正中切口,全身进行肝素化,建立体外循环通道,上下腔静脉插管,降低心脏表面的温度并阻断主动脉后,灌注心脏停搏液,主动脉阻断问隔时间超过30min后再次灌注心脏停搏液,术中均采用间断缝合置换瓣膜。记录主动脉阻断前、阻断后4、12、24h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恢复搏动情况、多巴胺用量、术后辅助呼吸的时间、在ICU中恢复的时间、24h胸腔引流量,记录麻醉诱导完成时、开放主动脉时、停止辅助循环时、手术结束和术后1d采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eTnI)、丙二醛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主动脉阻断后12h这个时间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氧分压分别为(97±4)mmHg(1mmHg=0.133kPa)、(924-4)mmHg,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乳酸含量分别为(5.324-1.46)mmol/L、(8.334-1.85)mmol/L,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和ICU内恢复时间为(9.34-2.3)h、(404-7)h,短于对照组(14.24-6.7)h、(504-11)h,2组ICU内恢复时间和术后辅助呼吸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从麻醉诱导到术后1d的各时间点,试验组的CK—MB、eTnI、丙二醛含量、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提高,开放主动脉及术后1d时,CK—MB及eTnI降低比较明显(P〈0.05);在停止辅助循环及手术截止时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在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并未发现其他危险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注射用心肌肽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围术期麻醉后,静滴心肌肽麻醉后静滴1mg·kg-1;对照组在麻醉、手术全程中给予极化液,观察肌钙蛋白(TnI)含量以及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术后2组cTnI明显升高;术后第5天,试验组cTnI明显低于对照组。体外循环后心肌标本透射电镜检查,对照组心肌病变重于试验组。结论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中,注射用心肌肽对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瓣膜置换术(DVR)中更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8月在我院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10例。①顺行灌注组: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顺行性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完成双瓣膜置换术;②逆行灌注组:经冠状静脉窦间断逆行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完成双瓣膜置换术;③顺逆联合灌注组:先按顺行灌注方法,再采用逆行灌注方法,完成双瓣膜置换术;观察3组术后早期临床疗效;观察心肌乳酸释放率、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变化。结果 3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顺行灌注组和顺逆联合灌注组主动脉阻断60min时心肌乳酸浓度低于逆行灌注组。主动脉开放20min、术后第1d顺行灌注组和顺逆联合灌注组的血清CK-MB、cTnI浓度低于逆行灌注组。结论以上3种心肌保护方法均有效,但顺行灌注组和顺逆联合灌注组效果较好;顺逆联合灌注方法操作方便,不影响手术进程,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associated tissue injury,IRI)在心血管疾病中极其普遍,减少IRI,可改善疾病预后。胰岛素作为极化液的主要成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研究表明,胰岛素对心脏的IRI有保护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及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对心肌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和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心衰组)、同期肺炎急性期患儿(肺炎组)和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各30例.心衰组分别在急性期(心衰发作后6~24 h)和恢复期(心衰控制后5~7d)检测cTnI和BNP,并与肺炎组和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 心衰组急性期cTnI和BNP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F=5.303、4.632,均P<0.05),肺炎组与对照组cTn1和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恢复期cTnI和BNP较急性期明显降低(t=4.291、5.393,均P<0.05),但与肺炎组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浆cTnI和BNP是判断小儿肺炎是否合并心衰较为可靠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腺苷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架桥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一直是备受灌注师关注的问题,并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腺苷作为一种内源性核苷,已经被证实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为此,笔者在体外循环下常规冠脉架桥术中,主动脉阻闭后改良托马斯保护液  相似文献   

7.
张子江 《北方药学》2011,8(10):28-29
目的:研究吗啡预处理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对炎性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影响及可能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S组)、吗啡预处理组(Mor组),每组10例。Mor组在麻醉诱导后予吗啡20mg预处理,Ns组用2ml生理盐水预处理,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转流后20min(T1)、主动脉开放30min(T2)、停机后4小时(T3)、停机后24小时(T4),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及cTnI水平。结果:主动脉开放30min(R)、停机后4小时(L)、停机后24小时(T4)Mor-组动脉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及cTnI水平明显低于NS组。结论:吗啡预处理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释放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在体外循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接受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采用参麦注射液在围术期内对治疗组患者的心肌功能进行保护,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心肌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手术治疗计划实施时间、手术前后心肌功能指标的变化、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体外循环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心肌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4.13±0.87)d]和临床手术治疗计划实施时间[(7.59±1.64)d]明显短于对照组[(6.49±1.53)、(10.85±2.57)d](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71.8%)(P〈0.05)。治疗组手术前后心肌功能指标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6.5%)明显低于对照组(26.1%)(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应用于接受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对患者心肌功能起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抑肽酶对常温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抑肽酶在常温体外循环 (CPB)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影响。方法 :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拟行常温CPB心脏手术 6 0例 ,随机均分 3组。Ⅰ组 :不加抑肽酶 ;Ⅱ组 :抑肽酶 5× 10 4 KIU·kg-1加入高钾停跳液内 ;Ⅲ组 :分别以抑肽酶 2 .5× 10 4 KIU·kg-1静注和加入预充液内。观察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物 (LPO)和肌酸激酶 MB (CK MB)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3组cTnI在CPB开始后均不同程度升高 ,Ⅱ组、Ⅲ组升高值较Ⅰ组低 ,3组在CPB后各时点的差异显著 (P <0 .0 1)。CK MB明显高于转流前 ,至开放循环 72h后恢复至CPB前水平 ;SOD在开放升主动脉后持续性下降 ,开放 12h后逐渐恢复 ;LPO在开放升主动脉后均明显升高 ,于 12h后则明显下降且呈递减趋势 ;在上述生化检查中Ⅱ组、Ⅲ组的变化值均较Ⅰ组小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别不大 (P >0 .0 5 )。Ⅲ组心脏自动复跳率、窦性心率恢复率高于Ⅱ组和Ⅰ组 (P <0 .0 5 ) ,电除颤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Ⅱ组和Ⅰ组 (P <0 .0 5 )。各时段Ⅲ组和Ⅱ组所需正性肌力药物剂量、种类和维持时间均少于Ⅰ组 (P <0 .0 5 )。 3组复跳后及其后各时点心排血量 (CO)、心脏指数 (CI)、左室搏功指数 (LVSWI)均明显高于诱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心肌进行保护,并对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接受风湿性心脏病治疗的患者65例,其中35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乌司他丁,剩余的30例患者未使用乌司他丁,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IL-6、IL8、TNF-α、LDH、CK-MB、eTnl水平,记录两组患者心脏复跳及术后患者正性肌力作用药物的使用量。并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数值指标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取P=0.05。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肌细胞较对照组心肌细胞保护明显,统计学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患者的心肌可以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依托咪酯+丙泊酚组(M组)。P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E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静脉麻醉;M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3组患者诱导前2 min、诱导后2 min及插管后2 min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前(T1)、主动脉阻断前(T2)、主动脉阻断30 min(T3)、主动脉开放30 min(T4)、主动脉开放2 h(T5)、主动脉开放24 h(T6)时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组患者诱导后2 min、插管后2 min SBP、DBP、HR、CVP均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以及E组和M组(P<0.05);插管后2 min SBP、DBP、HR均显著高于诱导后2 min(P<0.05)。E组患者诱导后2 min、插管后2 min HR均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插管后2 min DBP显著高于诱导后2 min(P<0.05),HR显著低于M组(P<0.05);M组患者诱导后2 min DBP、HR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P<0.05)。3组患者T3、T4、T5、T6时cTnI、CK-MB、CK均显著高于T1、T2时(P<0.05);E组患者T3、T4、T5、T6时cTnI、CK-MB、CK均显著高于P组和M组(P<0.05)。3组患者麻醉期间SPO2无明显变化且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且诱导时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体外循环期瓣膜置换术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例,按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D-乳酸水平,同时行静脉血气分析和血糖监测.结果:与CPB前比较,主动脉开放10 min时,血清D-乳酸和I-FABP值即显著升高;术后2h血浆D-乳酸达峰值,I-FABP维持较高水平;术后6h血浆I-FABP达峰值;术后18h血清D-乳酸和I-FABP值仍高于基础值.术后6h血浆I-FABP峰值与血糖和乳酸峰值呈正相关.结论:围CPB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共同参与的应激反应与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5,(35):4992-499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咪达唑仑1~2 mg/kg+芬太尼0.05 mg/kg+丙泊酚1~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常规麻醉诱导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方案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内静脉泵入,然后以0.4μg/(k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方案基础上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泵入。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给药后5 min(T_1)、麻醉诱导后2 min(T_2)、气管插管成功后1 min(T_3)、气管插管成功后3 min(T_4)、气管插管成功后5 min(T_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变异度(SVV)水平及T_0、T_1时镇静评分(OA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T0~T5时SV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0~T5时SBP、DBP、MAP、HR、CO、CI、SV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T0时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患者OAA/S评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能有效降低对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自体冷血停搏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21~67岁,体质量指数18~2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30):对照组(应用St.Thomas晶体停搏液)和实验组(应用自体冷血停搏液)。实验组于阻断升主动脉即刻,经升主动脉根部灌注自体冷血停搏液20 mL/kg;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St.Thomas晶体停搏液。于主动脉阻断前5 min(T0,基础值)、主动脉开放后即刻(T1),术毕(T2),术后12 h(T3)和术后24 h(T4)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浆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浓度。记录心脏停搏诱导时间、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及体外循环后24 h多巴胺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1~4时血浆CK-MB活性和cTnⅠ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心脏停搏诱导时间明显缩短(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升高(P<0.05),体外循环后24 h多巴胺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自体冷血停搏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体外循环(CPB)下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保护效果。方法: 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DEX组和对照组各31例。DEX组恒速输注DEX 0.5μg·kg-1·h-1,对照组恒速输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其余麻醉用药两组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1)、停机时(T2)、停机后4 h(T3)、停机后12 h(T4)和停机后24 h(T5)监测两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细胞介素(IL) 6、IL 8、IL 10的水平以及患者生命体征,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观察时间、术后24h发生SIRS例数及住院天数。结果: T1~T5时两组患者血清CRP明显升高(P<0.05);T3~T5时DEX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2~T4时对照组血清TNF α明显升高(P<0.05),T2、T3时DEX组血清TNF α明显升高(P<0.05);T3、T4时DEX组血清TNF α低于对照组(P<0.05)。T2~T5时两组血清IL 6明显升高(P<0.05),T1~T5时两组血清IL 8明显升高(P<0.05),T1~T3时两组血清IL 10明显升高(P<0.05);T2~T4时DEX组IL 6、IL 8低于对照组(P<0.05),T1~T3时DEX组IL 10高于对照组(P<0.05)。T3~T5时两组患者WBC均较T0时显著升高(P<0.05),且对照组WBC高于同期DEX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观察时间、术后24 h内诊断SIRS例数、住院天数、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B期间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降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一定程度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尖吻蝮蛇血凝酶对体外循环(CPB)期间凝血功能、纤溶系统活性和血小板数量及术野引流量的变化。方法:择期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J组:尖吻蝮蛇血凝酶组(n=60),T组:对照组(n=60);监测CPB切皮前(T1)﹑CPB开始后30 min(T2)﹑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20 min(T3)﹑术后24 h(T4)的凝血酶元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D二聚体(D-dimer)。收集术后1、3、6、24 h术野引流量(mL)。结果:J组与T组PLT在T2、T3时相比较,P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炎性反应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20例,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于气管插管成功后10 min内泵入0.5μg/kg DEX,随后持续输注0.5μg/(kg·h) DEX,直到手术结束;对照组60例,以同样方法和剂量输注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前(T_0)、术后完成时(T_1)、术后1 d(T_2)、术后3 d(T_3)、术后7 d(T_4)采集患者中心静脉血,测定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反应患者全身炎症状况;在手术前1 d,术后3 d,术后7 d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托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认知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促炎因子CRP、TNF-α、IL-6血清水平明显低于术后(P<0.05),炎症抑制因子IL-10明显升高(P<0.05),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促炎因子血清水平明显降低(P<0.05),炎症抑制因子IL-10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和Mo CA评分明显高于术后(P<0.05),同时术后3 d,术后7 d观察组MMSE和MoCA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DEX)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时,可抑制术后机体炎性反应,减少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以及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小左室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方法 自2006年3月-2008年2月共行小左室心脏瓣膜置换术7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4例,年龄43~75岁,平均(52±3)岁.单纯二尖瓣狭窄41例,二尖瓣狭窄合并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7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28例,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52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8例.心脏彩超左室舒末径(LVEDD)为(35±2.5)mm,左室舒末容积指数(LVEDV)为(56±3.8)ml/m2,射血分数(EF)为(41±5)%.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4例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应用冷氧合血性停跳液心肌保护.结果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60±7)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35±5)min.术后发生低心排4例(5.2%).发生肾衰1例(1.3%).结论 ①小左室心脏瓣膜病属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前应充分准备;②小左室心脏瓣膜置换术中注意心肌保护,防止心肌损伤,尽量保留二尖瓣后瓣瓣下结构,人工瓣型号不宜过大,大开口方向对向室间隔;③术后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时间延长,心率在90次/min左右为宜.防止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用药依从性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8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予以常规门诊随访复查,B组患者予以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心功能指标以及抗凝用药依从性。结果:患者出院后6个月,A组的用药依从MMAS-8评分良好率为77.50%,明显低于B组的95.0%(P<0.05);A组的代谢当量为、左室射血分数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分别为(7.08±0.98)METs、(51.36±0.54)%、(53.12±0.46)mm,B组分别为(11.43±1.32)METs、(57.80±0.67)%、(59.04±0.58)mm,B组的代谢当量、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尤其是延续性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抗凝用药依从性,进而保证其心功能持稳定状态,因此该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