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监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中的细菌学特征,观察呼吸机管路更换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管路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予以2、7d更换呼吸机管路,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24 h时分别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呼气管路冷凝器、螺纹管呼气管接口端前10 cm内壁标本,进行半定量细菌培养,之后每周行两次细菌学检测、1次X线胸片,观察下呼吸道、呼吸机管路病原菌检测结果和有无VAP发生,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呼吸机管路中生长的细菌基本与下呼吸道分泌物一致,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药耐药菌所致的VAP占VAP发病总数64.71%,多药耐药菌株已占分离病原菌总株数的52.31%;A组发生VAP15例,感染率为28.30%,B组为19例,感染率为35.8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呼吸机管路细菌阳性24例,检出率为45.28%,B组阳性36例,检出率为67.92%,每2d更换管路可减少管路中细菌生长(P<0.05)H06例机械通气患者死亡40例,52例多药耐药菌感染者死亡27例,高于一般机械通气患者(P>0.05).结论 对管路病原菌阴性的机械通气患者主张每7d更换1次管路,而对有致病菌感染患者主张每2d更换.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医院呼吸机管路系统及附件细菌污染现状,为改进无菌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36台呼吸机吸入段及呼出段螺纹管、面罩、Y型管、湿化罐加热棒、冷凝水收集瓶、雾化器和空气过滤器等分别进行细菌采样和培养,检测其阳性率;将第1次细菌培养结果上报医院感染办公室,对所有呼吸机加强消毒管理,再进行第2次取样细菌培养.结果 第1次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呼吸机管道或附件细菌培养均阳性,其中吸入段螺纹管、湿化罐加热棒、冷凝水收集瓶、雾化器和空气过滤器细菌培养阳性率>50.0%;进行呼吸机消毒管理以后,第2次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均<5.6%.结论 呼吸机管路系统的细菌污染现象普遍存在,强化无菌观念、规范消毒方法,使细菌污染阳性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定时排空湿化罐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定期排空湿化罐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对2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每24h排空湿化罐,对照组仅在湿化罐内湿化液低于水位下限时给予添加,比较VAP的发生率。结果240例机械通气患者有96例发生VAP,共培养238株病原菌,观察组V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P〈0.05)。结论机械性通气患者每24h排空湿化罐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呼吸道湿化方式对产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山东省交通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呼吸道湿化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一次性呼吸机湿化管道进行湿化,观察组采用双加热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进行湿化。观察两组患者VAP发生率、降钙素原(PCT)和肺部感染指数(CPIS)水平、住院时间和血液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PCT和CPIS水平、体温、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单核细胞比、X线胸片阳性率和下呼吸道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加热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可降低机械通气产妇VAP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致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院综合性重症监护室(ICU)、急诊ICU、神经外科ICU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分为VAP组与无VAP组.每隔24~48 h采集两组患者胃液、口咽部、下呼吸道标本,同时采集呼吸机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气管接口端前10 cm内壁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对与VAP相关的18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VAP发病率为60.24%.咽部革兰阴性杆菌定植、胃液pH值≥4.0、持续使用呼吸机时间≥6d、APACHEⅡ评分〉15分是VAP的独立发病危险因素.结论VAP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综合,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病原菌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该院近4年多来NICU病房机械通气并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并发VAP59例,发生率为20.77%;死亡15例(25.42%)。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机械通气时间越长,VAP的发生率越高。而发生VAP的新生儿,其住院时间亦明显延长。支气管分泌物培养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结论:VAP的发生与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相关;其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主要是葡萄球菌和孪生球菌属;对VAP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呼吸道管理;发生VAP的时候应及时进行支气管分泌物培养,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奥普涤固体清洗剂对小儿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效果;了解固体清洗剂对小儿呼吸机管路的化学相容性.方法 将临床使用后的可拆卸小儿呼吸机管路使用奥普涤固体清洁剂在全自动清洗机中进行清洗消毒,消毒后随机抽取集水罐、湿化罐、三通管、螺纹管各40件共160个部件进行采样,做ATP生物荧光检测,残留蛋白检测和细菌学检测.结果 采用细菌学方法检测使用奥普涤固体清洗剂清洗消毒小儿呼吸机管路的集水罐内表面,湿化罐金属芯表面,三通管内表面及螺纹管内表面后的细菌总数≤5 CFU/cm2,且未检出致病菌;清洗消毒前后各个部件的ATP含量下降率>90.0%;同时,对使用奥普涤固体清洗剂清洗消毒小儿呼吸机管路后的集水罐内表面、湿化罐金属芯表面、三通管内表面及螺纹管内表面进行了5μg残留蛋白检测,各个部件的清洗合格率为100.0%.结论 奥普涤固体清洗剂是清洗消毒小儿呼吸机管路比较理想的清洗剂之一.  相似文献   

8.
谢城  苏炳合 《现代医院》2005,5(8):33-3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其与通气时间的关系、病原学特点、防治措施。方法收集78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VAP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VAP的发生率57.7%,治愈率76.3%;45例VAP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25.2±11.0)h,33例未发生VAP平均机构通气时间为(75.3±23.2)h,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种细菌混合感染率(40.6%)。气道分泌物培养致病菌培养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耐药菌株较普遍。结论VAP是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其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及耐药是VAP病原学特点;应加强呼吸道无菌管理;VAP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薛小琴 《医疗装备》2023,(9):98-100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穿堂风对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医院急诊科住院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科学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相同的室温条件下,观察组呼吸机正对窗户,受ICU穿堂风的影响,对照组呼吸机只受室内空调因素的影响(且呼吸机不正对空调出风口),两组使用同一品牌的呼吸机及湿化器,并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均选用灭菌注射用水作为湿化液,比较两组24 h呼吸机冷凝水量、VAP发生率、白细胞(白细胞)水平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24 h呼吸机冷凝水量多于对照组,VAP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48 h后白细胞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CU存在穿堂风会提高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加重病情,延长ICU住院时间,行机械通气时应尽量避免穿堂风对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呼吸机管路细菌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特点与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2001年3月~2003年3月收治入我院NICU 106例新生儿,从上呼吸机治疗第1~7天行呼吸机管路及附属部件和病儿气管深部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同时随机将患儿分成2组(研究组56例,对照组50例),采用2种不同消毒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方法,比较不同消毒方法优劣. 结果呼吸机管路细菌阳性率随通气天数增加而增加,上机≤3 d细菌监测结果均为阴性,>3 d、≤7 d细菌培养有64例阳性;采用过氧乙酸浸泡消毒管路及附件细菌培养监测有8例阳性,需重新消毒灭菌,采用环氧乙烷或甲醛熏蒸灭菌细菌监测均为阴性. 结论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更换消毒时间应在1~3 d内为宜;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消毒应采用初步浸泡消毒,严格清洗后干燥经环氧乙烷或甲醛熏蒸灭菌,才能确保无菌,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