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住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对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D)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日-2012年2月20日黔江中心医院住院手术患者粪便标本,检测艰难梭菌A(&)B毒素,确定CD的医院感染,分析抗菌药物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及CD感染.结果 I类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类及Ⅲ类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患者42例,感染发生率1.3%;抗菌药物管理组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患者19例,感染发生率0.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8,P<0.05).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可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通过抗菌药物的规范性管理,可有效降低艰难梭状芽胞杆菌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坏疽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加强医院外科特异性感染手术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对坏疽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手术术前积极诊断、排查,手术中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防护措施,手术后采取有效的终末消毒措施及感染检测等一系列围手术期管理措施,防止医院交叉感染。结果有效地避免了坏疽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在手术室及医院内传播,保证手术室安全运行。结论采取严格、规范、系统的围手术期特异性感染管理措施,对加强医院规范化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d)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目前已从基因水平不同程度地认识了该菌主要的致病物质——A毒素和B毒素的结构、毒力表达的调控、毒素作用的受体和受体后作用的机制等。虽然分离培养技术是检测该菌及其毒素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使用简便敏感的分子探针技术将是一大趋势。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毒素基因,控制有毒菌株的繁殖或者生产疫苗,可从根本上对Cd相关性腹泻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d)是抗生系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目前已从基因水平不同程度地认识了该菌主要的致病物质--A毒和B毒素的结构、毒力表达的调控、毒素作用的受体和受体后作用的机制等。虽然分离培养技术是检测该菌及其毒素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使用简便敏感的分子探针技术将是一大趋势。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毒素基因,控制有毒菌株的繁殖或者生产疫苗,可从根本上对Cd相关性腹泻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为创伤性骨折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临床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6年5月医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开放性骨折合并腹泻患者185例,将检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28例患者作为阳性组,再选择60例无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患者作为阴性组,分析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危险因素、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送检185份标本中,共检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检测阳性28份,阳性率15.14%;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胃肠道疾病及腹泻天数为创伤性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阳性组患者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检出阳性组患者其ADL评分显著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胃肠疾病及长时间腹泻是创伤性开放性骨折住院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将引起患者机体炎症水平的升高,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对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989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40)和对照组(n=949),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对机械通气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时间均延长(P<0.001),新发脏器功能损伤率增加(52.50%vs.26.2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是机械通气患者住院期间新发脏器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可加重机械通气患者脏器功能损伤,其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7.
玉树地震受伤患者伤口感染梭状芽胞杆菌培养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玉树地震受伤患者伤口感染梭状芽胞杆菌情况,为临床诊治及突发公共卫生灾害细菌的感染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3例伤口感染的地震受伤患者入院时立即采集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厌氧和需氧培养,并采用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鉴定出的梭状芽胞杆菌菌株经PCR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DNA测序分析,进一步确定细菌种类。结果 3份标本经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出1株产气荚膜梭菌、4株疑似梭状芽胞杆菌;PCR扩增显示5株菌均出现目的大小条带;测序证实5株菌有1株为产气荚膜梭菌,另4株为需氧芽胞杆菌属细菌。结论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和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联合应用可快速、准确为临床提供诊治和预防控制信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当前常用化学消毒剂杀伤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孢子活性的效果,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选取化学消毒剂杀灭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孢子提供参考.方法 制备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孢子待测样本,使用不同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分为清洁环境(0.3%白蛋白)和污浊环境(3%白蛋白),消毒时间为1 min和60 min,以孢子基数/消毒后存活数>103为标准,评价消毒剂是否有效.结果 仅有8种化学消毒剂能在清洁环境和污浊环境中消毒1min和60 min情况下,有效杀灭难辨梭状杆菌孢子,21种化学消毒剂效果次之,3种化学消毒剂无效.结论 选取有效成分为二氧化氯的消毒剂、保持消毒供应中心整洁、延长消毒时间是杀灭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孢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四川省市售婴儿配方粉中梭状芽胞杆菌的污染状况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携带梭状芽胞杆菌情况,为食品监管及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粪便、市售婴儿配方粉,进行梭状芽胞杆菌分离,用16S rRNA基因克隆测序的方法对可疑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63份样本中检出31株梭菌,检出率为49.2%.其中,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在机械通气患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评估CDI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577例机械通气患者,并根据有无CDI分为CDI感染组(54例)和CDI非感染组(523例),对机械通气患者CDI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30d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577例机械通气患者中有54例CDI,感染率为9.36%;机械通气患者CDI与性别、基础疾病类型及大多数并存症无显著相关性,患者年龄≥70岁、入ICU时APACHEⅡ评分高、住院时间长、住ICU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等CDI感染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CDI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入ICU时APACHEⅡ评分,使用抑酸剂以及机械通气前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机械通气CDI与非感染患者入院30d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I在机械通气患者中比较常见,且能明显延长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熟悉CDI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降低CDI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住院腹泻患者粪便中艰难梭菌的分离培养和毒力基因检测及分型,了解郴州市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2020年10-12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306例,厌氧培养法分离艰难梭菌菌株,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B毒素基因tcdA、tcdB及二元毒素基因cdtA、cdtB,并对分离的艰难梭菌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郴州市住院腹泻患者产毒艰难梭菌核酸阳性率为8.17%(25/306),>60岁患者感染风险更高(χ2=5.499,P=0.019); 306份标本中分离出17株艰难梭菌,粪便标本荧光PCR检测有25份阳性,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8),毒力基因检测均为tcdA+tcdB+,未检出二元毒素;选取7株艰难梭菌进行MLST分型,分出5个ST型,ST54型(3株)、ST129型(1株)、ST98型(1株)、ST53(1株)和ST631(1株)。结论 郴州市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率较低,感染毒素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与耐药性,为未来炎症性肠炎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胃肠外科或消化内科就诊治疗的初诊炎症性肠病患者120例,将12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86例溃疡性结肠炎纳为溃疡性结肠炎组,34例克罗恩病者纳为克罗恩病组,全部患者均接受胃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抽取同期在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50名作为对照组,抽取入组者外周静脉血进行血培养,并对血培养结果为阳性者进行药敏试验,观察12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对比三组入组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析并观察炎症性肠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情况,以年作为单位,对比2017年2月-2018年1月与2018年2月-2019年2月耐药率。结果120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共47例,感染率为39.17%,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均有不同程度耐药,但无完全耐药者;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利福平、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2018年2月-2019年2月炎症性肠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较2017年2月-2018年1月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保护性因素,与疾病表型特征无相关性,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这也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Identification of a population at high risk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 would enable CDI prevention strategies to be design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reate a clinical risk index that would predict those at risk for CDI. A CDI risk index was therefore developed, based on a cohort of hospital patients given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and divided into a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cohort. Logistic regression equations helped identify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CDI. A scoring algorithm for CDI risk was created using identified risk factors and collapsed to create four categories of CDI risk.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aROC) curve was used to measure goodness-of-fit. Among 54 226 patients, 392 tested positive for C. difficile. Age 50-80 years [odds ratio (OR: 0.5; P<0.0116)], age >80 years (OR: 2.5; P<0.0001), haemodialysis (OR: 1.5; P=0.0227), non-surgical admission (OR: 2.2; P<0.0001) and increasing length of sta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R: 2.1; P<0.0001)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DI. A simple risk index using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variable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risk for CDI in both development (OR: 3.57; P<0.001; aROC: 0.733) and validation (OR: 3.31; P<0.001; aROC: 0.712) cohorts. An OR-derived risk index did not perform as well as the simple risk index. This easily implemented risk index should allow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into risk group categories for development of CDI and help fashion preventive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定植及感染产毒艰难梭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4月所有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新入院的成年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后48 h内、入院后每周及发生腹泻时分别采集粪便标本,本研究的主要临床结局是发生艰难梭菌感染(CDI),未发生CDI的患者随访至出院或死亡。对采集的粪便标本进行艰难梭菌培养及毒素基因检测,对所有的产毒艰难梭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 从41名患者的粪便中培养分离出产毒艰难梭菌共计50株,其中,30株菌株tcdA及tcdB阳性,占60.00%;17株菌株仅tcdB阳性,占34.00%;3株菌株tcdA、tcdB及cdtA-cdtB均阳性,占6.00%。7名患者发生CDI,CDI发病率为4.35%,其中6名患者在入院时定植产毒艰难梭菌。将分离的50株产毒艰难梭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共分析出14个ST分型,其中3株二元毒素阳性菌株均为ST5型。研究期间,患者4与患者31、患者13与患者19检测到相同的ST型,且居住过同一病房或床位。结论 本研究未分离到高毒力菌株ST1/RT027型或ST11...  相似文献   

17.
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PMC),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oea (AAD), and colitis (AAC) caused by Clostridium difficile are recognized as complications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cephalosporins, penicillins, clindamycin and others). Two groups are particularly at risk: older and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In recent years C. difficil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common nosocomial pathogen.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y of the C. difficile infection, many outbreak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various methods. In the paper we reviewed different methods of C. difficile typing and discussed the epidemiology of C. difficile-associated infections in light of recent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