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ICU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及重要病原菌检出情况,为提高医院ICU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病床前询问病史与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ICU患者475例,医院感染93例,感染率为19.58%;ICU患者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占78例,其次为泌尿道,占9例;分离病原菌79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2.80%.结论 ICU医院感染的监控应从多发感染科室、感染部位、病原菌、易感因素多方面制定对策,才能有效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增加手消毒剂用量对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综合ICU>48h的全部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并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研究,2009年1-12月为基线调查,前瞻性、主动监测相关指标,不主动推行干预;2010年为过渡期,逐步推广干预措施;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全面实施干预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培训、配备方便充足的手消毒剂、监督检查、每季度从药剂科调阅手消毒剂的使用并向临床反馈结果等。结果共收集2 577例患者资料,感染211例,感染率8.19%;基线调查阶段综合ICU医院感染率为10.75%,实施干预措施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下降至4.17%,干预前后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771,P<0.05);手消毒剂领用量及每病床手消毒剂使用量从2009年的5 900ml、4.75ml/d提高至2012年的106 800ml、41.88ml/d,分别上涨了17.10倍及7.82倍。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通过干预措施提高手消毒剂用量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实施多种干预措施对ICU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 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ICU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监测期同9个ICU 共有住院患者5269例,发生医院感染224例、254例次,感染率为4.25%、例次感染率为4.82%,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评分为3.35分;呼吸机的平均使用率为13.2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为8.50‰,中心静脉导管的平均使用率为29.9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病率为1.17‰,留置导尿管的平均使用率为45.89%,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为1.83‰;9个ICU感染例次率由干预前2011年第一季度的4.26%逐步降至干预后2012年同期的3.47%,以VAP感染率下降最为明显,由干预前2011年第一季度的15.80‰逐步降至干预后2012年同期的5.30%;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占67.72%,其次是泌尿道、血流,分别占9.45%、6.69%;检出病原菌以鲍氏不动杆菌居多,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0.80%、18.81%.结论 实施多种简单、易行的干预措施,对ICU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VAP感染率仍较NHSN、北京市三级医院ICU的数据为高,还需重点加强VAP干预措施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对ICU患者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医院感染高危病区之一,但若能加强对ICU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患者的管理、杜绝各种感染隐患,严格无菌操作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护理干预,ICU患者呼吸系统医院感染,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更好地满足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和家属的探视需求,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探讨限制性探视联合预约探视对危重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3年1月在ICU住院治疗的1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07年1月-2009年12月实施该制度前的90例患者为实施前组,2010年1月-2013年1月实施该制度后的95例患者为实施后组,比较该探视制度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变化,观察病房监测指标及患者医院感染率的变化,同时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分析。结果限制性探视联合预约探视制度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7.8%提高至89.5%,家属满意度由81.5%提高至92.0%;医院感染率由实施前的4.4%下降至3.2%;空气和感染指标监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探视联合预约探视制度的实施,能够满足多数患者及家属的探视要求,同时并未增加医院感染风险,将探视对医护工作的影响降至最低,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也符合目前治疗人性化的观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ICU医院感染统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为ICU医院感染提出有效合理的控制措施. 方法对ICU住院病人进行为期一年的前瞻性调查,计算各种感染率,评价各种危险因素. 结果共监测780人,医院感染例次率12.69%.外科ICU和呼吸内科ICU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65.7%,其次为胃肠道10.1%和上呼吸道8.1%.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中,呼吸机相关占69%;胃肠道感染病人中,抗生素相关占7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比较多见.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出血、脑外伤和心肌梗塞的患者较易发生医院感染. 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同期全院的平均医院感染率.各ICU医院感染率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疾病类型、治疗手段、消毒隔离措施有关.因此应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目标监测对ICU院内感染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住ICU的患者,实施目标监测前后的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目标监测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科学的监测管理方法,提高全员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重视医院感染监测及时掌握ICU医院感染变化情况,制定有效的控制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ICU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率制定措施。方法调查2010年1月-2013年10月ICU 1 718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以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患者的性别(χ2=20.038,P<0.001)、病情分级(χ2=60.122,P<0.001)、基础疾病数量(χ2=79.123,P<0.001)和住院时间(χ2=730.309,P<0.001)以及医源性的免疫制剂(χ2=24.754,P<0.001)、动静脉插管(χ2=151.528,P<0.001)、泌尿道插管(χ2=25.752,P<0.001)、使用呼吸机(χ2=81.348,P<0.001)、气管插管(χ2=6.691,P=0.010)、气管切开(χ2=483.914,P<0.001)等因素是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病情分级(P=0.026)、住院时间(P<0.001)、气管插管(P=0.004)和气管切开(P<0.001)均为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医院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要降低医院感染的概率需要从患者和医院各个方面采取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型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ICU医院感染连续性监测分析,探索科学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对2010年10月-2011年4月医院ICU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3个ICU监测期间共有住院患者1104例,医院感染317例,感染率为28.7%,神经内科ICU、呼吸ICU、外科ICU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1.3%、28.3%、27.9%;1783株病原菌主要来自痰标本,占60.5%,其次为尿液及静脉血液,分别占13.4%、7.6%;革兰阳性菌以酿脓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多,分别占8.6%、6.4%,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占8.0%,革兰阴性菌以鲍氏不动杆菌居多,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3.9%、7.0%;抗菌药物在ICU使用率最高达到92.4%.结论 ICU医院感染实时监测是一种科学的监测方法,便于动态的了解ICU医院感染情况,针对监测的问题提出科学的感染控制方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ICU医院感染率及特点.方法 监测2011年3-8月ICU患者医院感染率,以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评分调整发病率,观察3种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结果 260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05例,感染率为11.69%,日感染率为28.57‰,经ASIS调整日感染率为9.07‰;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7.88‰、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3.42‰、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2.49‰;共检出72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3.07%).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主要为3种导管相关性感染,ICU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境清洁消毒方式的改变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率的影响,为探索预防和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和2017年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入住黄石市中心医院ICU的患者分别做为原消毒方式组(含氯消毒剂擦拭)和新消毒方式组(一次性消毒纸擦拭),对比两组ICU卫生学采样合格率、感染率等相关指标。结果原消毒方式组与新消毒方式组之间ICU卫生学采样合格率为83.33%vs 98.61%(P<0.05),ICU感染率10.19%vs 3.38%(P<0.05)。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生率8.39‰vs 3.80‰(P<0.05),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生率0.86‰vs 0‰,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生率1.24‰vs 1.26‰;多药耐药菌检出菌株中导致医院感染菌株构成比19.48%vs 7.95%。结论改进ICU清洁消毒的方式可提高清洁消毒的质量,并对预防和降低ICU整体的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多药耐药菌检出菌株中导致医院感染菌株构成比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对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并探讨干预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5年医院收治的215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配对选取同一时期的住院患者21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院内感染率,并分析甲亢患者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甲亢患者及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并发症、BMI、血压、LVEF、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亢组22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10.23%;对照组7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心脏病、重型甲亢、LVEF≤45%、白细胞<4×10~9/L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全面干预。  相似文献   

13.
集束干预策略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发生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8月-2007年8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21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对2007年9月-2009年9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305例设为试验组进行管理,比较两组CVC-RI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CVC-RI发生率为10.46%,平均住院(6.88±0.89)d,ICU总住院费用(32 015±1306.57)元;试验组CVC-RI发生率为6.91%,平均住院(4.76±0.91)d,ICU总住院费用(22 386±1236.48)元。结论采用集束干预策略是预防和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方法,能降低ICU患者CVC-RI的发生率、缩短在ICU的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和周围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多药耐药菌(MDROs)污染情况以及采取统一的环境清洁消毒措施后MDROs的清除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4月48例ICU患者和周围384个高频接触物体表面为未干预组,2015年4月-2015年12月46例ICU的患者和周围368个高频接触物体表面为干预组;制定统一的环境清洁措施并实施,对ICU患者和周围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运用显色培养基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MDROs筛查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鼻拭子筛查出的肺炎克雷伯菌(KPN)显著多于未干预组(P<0.05);80.00%以上的物体表面不止培养出一种MDROs,干预后环境MDROs检出率由31.77%下降至13.32%(P<0.05),其中吊塔/床头桌、袖带、呼吸机管路、监护仪面板等干预后检出率下降显著(P<0.05),在环境表面检出MDROs排列前三位的分别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鲍氏不动杆菌(ABA)、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干预后MRSA、VRE、ABA的检出菌株数量有显著的下降。结论统一环境清洁措施可以减少ICU患者周围高频接触物体表面18.00%的MDROs,措施对于医务人员常接触的物体表面更有效,对于不同的目标菌和不同的环境表面,环境清洁操作流程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聚集性感染的原因,建立感染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2016年1月-3月10例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DRAB NICC)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及标本检测分析和统计学描述。结果 10例患者发生在春节前后,均入住ICU病房;均为下呼吸道感染(其中有8例为VAP);6例患者的年龄>65岁,占60%、危重症患者10例均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其中1例气管插管14d后转气管切开;其使用一周以上抗菌药物8例占80%;入住ICU时间(3~27)d,平均(10.5)d。结论 DRAB NICC的发生与年龄、基础疾病、有创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入住ICU时间、隔离与消毒、手卫生、病区医院感染监控以及AB的生物学特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循证感染控制方法对降低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具有感染高危因素的520例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利用循证感染控制措施,对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医院神经内科具有感染高危因素的60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使用SPSS17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医院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差异,评价循证感染控制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作用.结果 干预组607例患者中,1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1%,对照组520例患者中,5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P<0.01);干预组及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分别为(23.6±4.7)d与(29.4±8.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P<0.05),住院费用分别为5966元与821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P<0.01).结论 循证感染控制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高风险脑卒中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积极主动、确实可行的干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神经内科ICU患者实施全面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神经内科ICU收治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47例)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临床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健康宣教、护理文书书写、病房管理)、住院费用、ICU入住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有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进行评估,试验组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费用为(7312.15±140.33)元少于对照组(P0.05),ICU入住时间(8.12±1.85)d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ICU患者实施全面干预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并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19.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新兴专业,也是当前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我们对某院2001~2002年ICU患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混合性ICU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二氧化氯溶液对重症医学监护病房(ICU)环境的清洁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2019年3-4月ICU的多药耐药隔离区域环境为基线期,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对物表擦拭清洁消毒;2019年5-6月为干预过渡期,2019年7-12月为干预期,均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液制取设备制备的80 mg/L~100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物表擦拭清洁消毒。对三个阶段该区域高频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采样,分析消毒合格率及病原菌检出情况。结果 研究期间,ICU多药耐药菌隔离区域高频接触物表监测合格率均高于92%,过渡期和干预期均高于基线期,呈上升趋势,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基线期、干预过渡期、干预期分别采样266份、364份、450份标本,细菌检出率分别为5.26%、1.92%、1.56%,呈下降趋势(P<0.05);研究期间ICU病房隔离区周围环境中共检出病原菌29株,其中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17株占58.62%。结论 二氧化氯消毒液制取设备操作简便,制备的80 mg/L~100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环境表面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