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不同时段使用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预防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行剖宫产孕妇15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50例;A组孕妇于术前2 h给予快速静脉滴注头孢唑啉1.0 g,B组孕妇于术前30 min给予快速静脉滴注头孢唑啉1.0 g,C组孕妇于术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唑啉1.0 g,均为每日2次给药,用药2 d;所有孕妇其他时期均未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比较3组患者平均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值、白细胞计数值、术后3 d最高体温及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孕妇术后血浆中CRP水平值和白细胞计数值均高于术前,B组孕妇资料与A组和C组比较,B组术后血浆CRP水平值和白细胞计数值均下降,术后3 d体温下降;A组产妇术后血浆中CRP水平值、白细胞计数值和术后3 d体温均低于C组(P<0.05);B组产妇术后产褥感染、切口感染、宫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盆腹腔感染和术后感染的总发生率分别低于A组和C组,A组产妇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亦低于C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给药优于术后给药,术前给药更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其中以术前30 min给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6,(5):1042-1044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同时间段预防用药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需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10例,将其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每组70例;甲组产妇在术前30 min给予头孢唑啉1 g,快速静脉滴注;乙组产妇在断脐后立即给予头孢唑啉1 g,快速静脉滴注;丙组产妇在术后给予头孢唑啉1 g,静脉滴注;比较3组产妇用药术后感染的总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测得值。结果:甲组和乙组产妇术后感染的发生率、WBC及CRP值明显低于丙组(P<0.05);甲组和乙组产妇术后感染的发生率、WBC及CRP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30min和断脐后立即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可降低产妇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抗感染药学》2017,(2):306-308
目的:比较不同抗菌药物对剖宫产围术期产妇预防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施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76例,将其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44例);断脐后Ⅰ组产妇给予青霉素钠治疗,Ⅱ组产妇给予头孢唑啉治疗,Ⅲ组产妇给予头孢替安与奥硝唑联用治疗,Ⅳ组产妇不给予任何抗菌药物治疗,比较4组产妇用药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用药后4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Ⅳ组(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产妇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Ⅳ组(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产妇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应遵循"有效、经济和安全"原则;首选药物为头孢唑啉,其初始剂量应偏大,以提高血药浓度和避免细菌的耐药;对剖宫产围术期产妇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熟练掌握剖宫产指征,这对提高术后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丽  董雪  李林楷  杨富恒  李振东 《今日药学》2020,(3):194-196,208
目的调查干预前后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临床药师在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通过HIS调取干预前3个月(2018年7~9月),第一级阶段干预组(2018年11月~2019年1月),第二阶段干预组(2019年2~4月)的剖宫产手术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对抗菌药物品种选择、联合用药情况、给药时机、术后用药天数的影响。结果经过两轮干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合理率由0%上升至80.56%(P<0.05),干预前头孢孟多和奥硝唑使用频率最高,干预后头孢唑林和头孢拉定使用比例从46.54%升至96.34%,二联用药比例由40.92%下降至19.71%。干预前后预防用药疗程超48 h患者比例由100%降至90.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由1.02%降至0.56%。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积极干预,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率改善显著,但术后用药天数过长,需要临床药师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某院妇产科2009年1月至6月88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用药频率、联合用药、使用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使用了抗茵药物预防感染,共5大类15个品种。结论某院剖宫产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药物的使用上,存在品种选择、用药时机及疗程不当、使用硝基咪唑类等药物未停止哺乳等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8,(1):34-36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因素,为胃癌患者术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术后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因素。结果:60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9例,其发生率为15.00%;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腹腔和手术切口感染;术后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使用前3类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和氟喹诺酮类。结论:应加强对胃癌患者术后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的抗菌药物使用方式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60例,术前30 min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 g、甲硝唑0.5 g,术后相同剂量2次/d,连用1~2 d;对照组60例,术前不用药,术后同样药物、相同剂量和方法连用3~5 d。结果两组术后发病率、发热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白细胞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住院天数和抗菌药物费用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术前30 min给药,短程应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剖宫产预防用抗茵药物使用情况,以利合理用药。方法查阅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产科剖宫产1389份电子病例,对其中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389例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术前2h内用药661例(47.59%),术后0~3h用药475例(34.20%)。术后预防性用药持续给药时间3d内1046例(75.31%),大于3d的有343例(24.69%)。抗菌药物单用1174例(84.52%),二联用药208例(14.97%),三联用药7例(0.50%);以单用为主,主要使用头孢菌素类。结论医院产科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按照抗茵药物使用原则应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经济、合理和有效。  相似文献   

9.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类药物,它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院外感染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在抗菌药物治愈的同时,也出现了由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几乎用于临床的所有抗生素都有其相应  相似文献   

10.
陈金月  陈俊丞 《中南药学》2007,5(6):567-570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1所省级中医院和1所省级妇幼专科医院2003年1月~2006年9月出院的剖宫产病例共408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及频次、给药方式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2所医院术前用药3例,占0.74%,术后用药408例,占100%;抗菌药物用药天数≤2、3、4、≥5 d的比例分别为0%、6.37%、22.06%、71.59%,平均用药6.4 d;单一用药350例(85.78%),二联用药55例(13.48%),三联用药3例(0.74%);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25.60%。结论2所医院用药方法不同,但在用药时间、疗程、药物选择等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选择我院剖宫产产妇共80例,数字表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的产妇给予术后常规使用头孢噻肟钠3 g,每日2次,用药3~5 d的方法,观察组采取术前半小时给予头孢噻肟钠3 g,术后6 h重复使用1次的方法。比较两组抗生素总使用时间、药物费用、住院的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发热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抗生素总使用时间、药物费用、住院的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发热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存在差异,采取术前半小时给予头孢噻肟钠3 g,术后6 h重复使用1次的方法可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术后感染风险,并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分娩产妇100例,随机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在术前30min静注头孢唑林钠,术后12h再次静脉滴注等剂量头孢唑林钠;对照组术后回到病房后静注头孢唑林钠。结果:两组产妇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切口处的感染率、住院时间和子宫复旧的不良率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孕妇在围术期术前就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其用药剂量更少,用药时间更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3.
580例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产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的5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及频度、用药天数、联合用药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0例剖宫产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最高药品是头孢唑林钠,其次为头孢呋辛钠、奥硝唑等。抗菌药物平均给药时间为9 d;联合用药率100%。结论:本医院剖宫产术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存在选药欠合理,给药时间掌握不严、用药持续时间长、无指征换用抗菌药物等问题,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2年1—10月我院剖宫产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共200份,对抗茵药物的选择、给药时间、联合用药情况、用药疗程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唑林;单一用药者197例,占98.5%;给药时间均为术中断脐后;用药疗程为48h者128例,占64%。结论: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对比情况,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管理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11年10~12月196例及2012年10~12月21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出院病例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性抗菌使用的不合理率从干预前的77.55%下降为干预后的17.62%,抗菌药的使用不合理性明显降低(P〈0.05)。但在药物选择、疗程、剂量等方面仍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干预措施对减少抗菌药应用的不合理现象作用明显,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存在,需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感染高危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行PCI的195例患者,按是否有高龄(>70岁)、糖尿病等感染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n=84)与非高危组(n=111),PCI围术期均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体温、白细胞变化和伤口愈合情况,对比两组患者PCI术后感染和疑似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穿刺部位愈合良好,两组患者PCI术后感染发生率均为0%,高危组与非高危组PCI术后疑似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0.95%和30.63%(P>0.05);高危组患者术后白细胞升高26例,无发热等临床症状。结论:感染高危患者PCI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可行的,PCI术后感染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无关联性。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是减少PCI术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产褥感染的效果。方法将住院符合研究条件的择期剖宫产产妇按顺序分奇数组:A组100例(围手术期用药组);偶数组:B组100例(传统术后用药组)。两组均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头孢噻肟钠。结果术后最高体温、退热时间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安全、有效、经济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住院符合研究条件的择期剖宫产产妇按顺序分奇数组:A组(围手术期用药组);偶数组:B组(传统术后用药组)。A组50例,选用头孢噻肟钠与替硝唑,于手术前30m in内单次静脉冲击给药,术中冲洗宫腔、子宫切口及腹腔留置;B组50例,术后头孢噻肟钠 替硝唑静脉滴注5d。结果术后最高体温、退热时间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中白细胞计数、胃肠道反应及药物性皮疹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干预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药学干预,规范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干预前后病例抽查内容进行比较与分析,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品种及频次、给药时机、用药时间、给药次数逐一统计。结果:干预后,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在给药时机、给药次数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趋于合理。用药时间在2~3d也有提高,但提高的力度还不够。结论:我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在某些方面,如用药时间偏长、用药品种选择上需要继续改进,选择更理想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孕妇剖宫产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疗程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2年9月53例HIV/AIDS剖宫术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将产妇分为2组,研究组(n=31)抗菌药物使用疗程>24 h且≤48 h,对照组(n=22)抗菌药物使用疗程≤24 h,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炎症指标、术后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术后住院时间、伤口愈合等级以及术后感染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IV/AIDS患者剖宫产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疗程≤24 h即可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术后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