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p16、Ki-67在慢性宫颈炎及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IN)中的表达及意义,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7年6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宫颈活检标本240例,其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19例(CINⅢ57例,CINⅡ6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Ⅰ)58例,慢性宫颈炎63例。以免疫组化SP法测定标本中的Ki-67、p16表达情况。结果 p16在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5%、48.28%、83.87%、100.00%;Ki-67在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23%、75.86%、90.32%、100.00%;慢性宫颈炎和CIN各组间Ki-67和p16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p16阳性细胞和CIN级别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联合p16检测有助于诊断CIN和慢性宫颈炎,可有效提高CIN分级诊断符合率,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及宫颈癌组织中P16INK4A、Ki-67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组织石蜡标本94例,包括慢性宫颈炎20例,CINⅠ13例,CINⅡ17例,CINⅢ20例和宫颈癌24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6INK4A、Ki-67的表达及PCR技术检测HPV16/18型DNA。结果:①P16INK4A在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0%、53.8%、76.5%、95.0%、100.0%,CINⅢ组及宫颈癌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Ki-67在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0%、69.2%、88.2%、95.0%、91.7%,CIN组和宫颈癌组与慢性炎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HPV16/18主要感染高级别CIN及宫颈癌;④P16INK4A及Ki-67的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并且与HPV16/18型感染也呈正相关。结论:HPV16/18、P16INK4A、Ki-67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微小核糖核酸(miR)-34a、miR-145、miR-21及Ki-67的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9例宫颈癌患者纳入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190例纳入CIN组,宫颈炎患者195例纳入宫颈炎组,检测三组患者miR-34a、miR-145、miR-21及Ki-67表达情况,分析宫颈不同病变HPV阳性率及HPV-DNA负荷量表达。结果 宫颈炎组、CIN组、宫颈癌组miR-34a、miR-145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miR-21表达水平及Ki-67阳性率呈升高趋势(P<0.05);随着病情加重,HPV阳性率和HPV-D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 HPV阳性宫颈癌患者miR-34a、miR-145表达水平低于HPV阴性患者,miR-21表达水平高于HPV阴性患者(P<0.05)。结论 miR-34a、miR-145、miR-21及Ki-67的表达及HPV感染可参与慢性子宫颈炎-CIN-宫颈癌的病情发展,且miR-34a、miR-145、miR-21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16联合Ki-67免疫组化染色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级诊断的影响,并分析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人民医院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筛查异常的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分为慢性宫颈炎组和CIN组,其中CIN组包括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所有患者均进行HPV分型检测和宫颈阴道镜活检,选取病变最严重组织进行P16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后行半定量评分,并对宫颈病变行病理诊断分级。结果慢性宫颈炎组患者P16均为阴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0.0%;CINⅠ组阳性表达率为3.6%(1/28);CINⅡ组(26/26)、CINⅢ组(16/16)及宫颈癌组(4/4)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不同组间P1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764,P0.05)。P16阳性表达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873,P0.05)。P16阳性表达对宫颈发生CIN的预测灵敏度为63.5%(47/74),特异度为100.0%(172/172),准确率为84.3%(145/172)。慢性宫颈炎组Ki-67均为阴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0.0%;CINⅠ组阳性表达率为67.9%(19/28);CINⅡ组(26/26)、CINⅢ组(16/16)及宫颈癌组(4/4)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不同组间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234,P0.05)。Ki-67阳性表达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793,P0.05)。Ki-67阳性表达对宫颈发生CIN的预测灵敏度为87.8%(65/74),特异度为100.0%(172/172),准确率为94.8%(163/172)。慢性宫颈炎的诊断一致率为100.0%(98/98);CINⅠ的诊断一致率为96.4%(27/28);CINⅡ和CINⅢ的诊断一致率为100.0%(26/26、1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135,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值=0.990。P16表达为(-)时,HPV感染率为49.5%(54/109),P16表达为(+)时,HPV感染率为75.0%(6/8),P16表达为(++)时,HPV感染率为81.0%(17/21),P16表达为(+++)时,HPV感染率为87.0%(20/23),P16表达为(++++)时,HPV的感染率为90.0%(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20,P0.05)。P16表达阳性患者HPV分型16、58、18及HR-混合型比例(30.2%、9.5%、12.7%及19.0%)高于P16表达阴性患者(16.5%、1.8%、3.7%及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03、5.322、5.015及4.337,均P0.05)。结论随着宫颈CIN级别增高,P16和Ki-67表达随之增加,P16联合Ki-67免疫组化分级诊断可反映CIN病变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此外临床上HPV亚型16、58、18型及高危混合型应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7,(7):967-968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及HPV DNA载量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的237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检测其HPV DNA载量,并对高危型HPV阳性者行HPV L1蛋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HPV L1蛋白阳性率为21.52%(51例),正常/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患者的HPV L1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率为74.26%(176例),正常/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患者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DNA载量低度组、中度组、高度组的HPV L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9.22%、51.95%、77.08%,高度组的HPV L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L1蛋白与HPV DNA载量对评估宫颈病变有一定作用,对其进行监测能够为宫颈病变预测、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及病毒载量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263例,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45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Ⅰ期患者62例、CINⅡ患者89例、CINⅢ患者67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术检测HPV-DNA高危型分型及病毒载量,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3例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中感染高危型HPV患者185例,阳性率为70.34%,其中最常见的高危型亚型以HPV16、HPV18为主,分别占30.81%、21.62%;CINⅠ、CINⅡ、CINⅢ患者HPV高危型阳性率及病毒载量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Ⅰ、CINⅡ、CINⅢ患者HPV高危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病毒载量随着宫颈癌癌前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发生与高危型HPV及病毒载量密切相关,病毒载量随着宫颈癌癌前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宫颈病变越重感染率越高,宫颈癌癌前病变发生高度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故高危型HPV及病毒载量为宫颈癌癌前病变影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COX-2蛋白质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宫颈组织、慢性宫颈炎、CIN Ⅰ~Ⅱ、CINⅢ和宫颈浸润性鳞癌组织中COX-2(环氧合酶-2)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15例、慢性宫颈炎23例、CIN Ⅰ~Ⅱ25例、CINⅢ 26例及宫颈癌组织42例中COX-2蛋白质的表达. [结果]COX-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而增高.正常宫颈组织中的COX-2不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CINⅢ和浸润性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52.0%、73.1%和90.5%,正常宫颈组织与各组织COX-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表达在慢性宫颈炎与CIN Ⅰ~Ⅱ和CIN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浸润性宫颈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9,P<0.01).COX-2表达在CIN Ⅰ~Ⅱ与浸润性宫颈癌(X2=12.76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Ⅲ与浸润性宫颈癌之间的(X2=2.417,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COX-2蛋白的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而阳性率增高.其在慢性宫颈炎中的异常表达.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OX-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表达在慢性宫颈炎与CIN Ⅰ-Ⅱ和CIN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浸润性宫颈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9,P<0.01).COX-2表达在CIN Ⅰ~Ⅱ与浸润性宫颈癌(X2=12.76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Ⅲ与浸润性宫颈癌之间的(X2=2.417,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COX-2蛋白的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而阳性率增高.其在慢性宫颈炎中的异常表达.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 值. OX-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表达在慢性宫颈炎与CIN Ⅰ-Ⅱ和CINⅢ差异无  相似文献   

8.
陆晓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385-5387
目的分析宫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抹片异常患者阴道镜下活检结合检测Ki-67、p16及p53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行宫颈癌筛查(宫颈新柏氏技术抹片,TCT)的妇女1253例。对其中宫颈低、高度瘤变和非典型细胞意义不明的异常报告402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对检查异常者进行病理活检。将病理诊断典型病例98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50例正常宫颈组织(均为同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宫颈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对两组Ki-67、p16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阴道镜下对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93.10%、89.29%、88.89%及100.00%。在不同宫颈组织中,Ki-67、p16和p5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宫颈CINⅢ、CINⅡ、CINⅠ及慢性宫颈炎,而在对照组(正常宫颈组织)中均不表达。宫颈癌Ⅰ期与Ⅱ期患者Ki-67、p16及p53表达阳性率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χ^2=3.98、3.98、5.97,均P<0.05)。结论宫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抹片异常患者行阴道镜下活检有助于提高宫颈疾病的诊断率,且检测Ki-67、p16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提示三者过高表达可能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HPV-DNA载量水平对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癌相关增殖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于海口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宫颈癌患者、7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及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杂交捕获Ⅱ代技术检测HPV DNA载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宫颈组织中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比较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和BMI-1、C-myc的表达情况,分析高危型HPV感染对宫颈BMI-1、C-myc的影响。结果 宫颈癌组HPV感染率、HPV DNA载量、BMI-1及C-myc阳性表达率均高于CIN组和慢性宫颈炎组(P<0.05),CIN组HPV感染率、HPV DNA载量、BMI-1及C-myc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CIN患者宫颈细胞中BMI-1、C-myc表达与CIN分级和高危型HPV感染有关(P<0.05);宫颈癌患者宫颈细胞中BMI-1、C-myc表达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高危型HPV感染有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癌患者宫颈细胞中BMI-1评分、C-myc评分与HPV DNA载量分别呈两两正相关(P<0.05)。结论 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中,宫颈细胞BMI-1、C-myc高表达,其相互作用可能在宫颈癌的增殖中占据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该院妇科治疗的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296例,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1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患者74例、CINⅡ~Ⅲ期患者65例,宫颈癌Ⅰ期患者13例,宫颈癌Ⅱ期患者8例。对患者进行HPV病毒载量检测和组织活检,分析病毒载量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当病毒载量在100.0~999.9范围分布时,CINⅡ~Ⅲ期发生率明显高于CINⅠ期(P0.05);当HR-HPV载量在1 000.0~范围分布时,CINⅠ期发生率明显高于CINⅡ~Ⅲ期(P0.05)。当HPV载量为100 RLU/CO时认为患者为CIN及宫颈癌阳性,预测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73.4%,特异性为63.1%。结论 HPV可作为预测宫颈病变的常规检查手段,其对于预防宫颈高度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Steroid hormones act via specific receptors, and these play a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role in the ovar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progesterone receptors and their staining intensity in different equine luteal structures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 to luteal cell composition, cell proliferation pattern and plasma progesterone (P4) concentration.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expression in large luteal cells from the corpus hemorrhagicum (CH) to mid-luteal phase, followed by a decrease toward the late luteal stage. In the CH, the number of large luteal cells was lower than in other structures. Only large luteal cells showed positive staining for P(4) receptors. An increase in staining intensity for P(4) receptors was observed between CH and mid-phase corpus luteum, and CH and late-phase corpus luteum. Synthesis of P(4) started at a very early stage of the luteal structure and wa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P(4) receptors and PCNA express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large luteal cells, until mid-luteal phase.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large luteal cells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r synthesis of P(4) in equine luteal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VEGF与PCNA在30例良性乳腺疾病和67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VEGF在良性乳腺疾病和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5/30)和56.7%(38/67)。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c-erbB-2的表达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密切相关(P〈0.05)。结论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有关,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一项指标。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VEGF与PCNA之间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VEGF与PCNA在30例良性乳腺疾病和67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VEGF在良性乳腺疾病和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5/30)和56.7%(38/67)。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c-erbB-2的表达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密切相关(P<0.05)。结论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有关,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一项指标。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VEGF与PCNA之间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姺  王杜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3004-3006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细胞增殖核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Ι在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分子学基础。方法:收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近年子宫内膜癌标本档案蜡块及同期子宫内膜标本档案蜡块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和病理分级分组,观察不同阶段病变组织细胞中GLUTs和PCNA的表达。结果:细胞增殖核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程度成正相关(r1=0.85;r2=0.82),简单增生组织细胞中不表达或少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结论:细胞增殖核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是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可靠依据,可为其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评定治疗效果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MT)和肿瘤增殖抗原(Ki-67)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半定量分析法,检测10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标本中的MT及Ki-67蛋白表达。结果:MT在卵巢癌及正常组织中表达有差异(P<0.01),Ki-67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卵巢肿瘤间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MT与Ki-67的表达强度恶性肿瘤高于正常、良性、交界性肿瘤(P<0.05),临床Ⅲ、Ⅳ期,病理2、3级的恶性肿瘤高于临床Ⅰ、Ⅱ期,病理1级者(P<0.01);MT与Ki-67的表达强度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组织中MT、Ki-67的表达强度与卵巢肿瘤的性质有关,MT和Ki-67可能作为卵巢肿瘤的预后预测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慢性苯中毒患者骨髓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苯中毒患者出现血象异常的机制.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嘧啶末端标记法(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对慢性苯中毒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凋亡细胞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检测,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将慢性苯中毒患者的骨髓细胞凋亡指数(A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PI)作直线相关分析,将AI值和PI值分别与所测血象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慢性苯中毒患者的骨髓细胞AI值为24.7%±12.0%,高于正常对照组(7.3%±3 5%),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苯中毒组PI值为10.7%±7.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1.8%±117%),差异有显著性(P<0.01);慢性苯中毒组的AI值与PI值之间没有直线相关性(r=0.36,P>0.05),这两者与血象中各项指标无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人类慢性苯中毒的发病过程可出现骨髓细胞凋亡及增殖失衡,与造血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脑胶质瘤中p16与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6与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手段检测114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p16和p53、PCNA蛋白的表达,并其与肿瘤不同级别的关系。结果p16蛋白表达缺失在Ⅲ级(65.6%)、Ⅳ级(91.3%)脑胶质瘤中显著高于Ⅰ~Ⅱ级的缺失(33.3%)(P<0.01);p53蛋白表达在Ⅲ级(68.8%)、Ⅳ级(89.1%)脑胶质瘤中显著高于Ⅰ~Ⅱ级的表达(27.8%)(P<0.01);PCNA蛋白的表达在Ⅲ级(56.3%)、Ⅳ级(84.8%)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Ⅰ~Ⅱ级(16.7%)的表达强度(P<0.01)。结论p16和p53、PCNA蛋白表达异常可用以判断人脑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环境雌激素(EEs)的经典代表己烯雌酚(DES)对雄性胎鼠睾丸引带肌动蛋白(ACT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怀孕雌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实验组于孕9~17 d分别给予DES 0、25、50、100、200μg.kg-1.d-1,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溶剂,对照组给予等体积NS。孕17 d处死母鼠取出胎鼠,取下腹部,常规固定、制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睾丸引带ACTIN和PC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雄性胎鼠睾丸引带发育较差,ACTIN、PCNA表达明显降低(P<0.05),均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DES降低雄性胎鼠睾丸引带ACTIN和PCNA的表达,从而影响睾丸引带的收缩及增殖活性,这可能是EEs影响睾丸引带发育及导致隐睾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妇胎盘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27的表达情况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依据第8版《妇产科学》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选择2016年1-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期随机选取同年龄阶段的6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入院后治疗前取空腹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BG),计算分娩前BMI等指标,胎盘娩出后15 min内取胎盘母体面近脐带根部直径3 cm范围内组织约1 cm~3大小用于免疫组化。检测所有研究对象FBG、BMI等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微镜下观察胎盘中PCNA、P27表达。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孕妇胎盘中PCNA、P27表达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年龄、分娩前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入院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A的升高、P27的降低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