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结直肠手术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制定SSI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6月—2016年6月某院胃肠外科结直肠手术患者,对影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97例结直肠手术患者中,67例发生SSI,SSI发生率为16.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低清蛋白、手术医生年资5年、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NNIS评分高5项因素是结直肠手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结直肠手术SSI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重视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S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药与异丙酚对结直肠手术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结直肠疾病患者128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试验组采用异丙酚麻醉,对照组采用吸入麻醉药,例如七氟烷。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手术部位感染分布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结果试验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应答时间分别为(7.09±3.20)min、(11.58±4.30)min、(12.50±3.40)min和(16.00±4.52)min短于对照组(11.30±2.95)min、(18.90±4.22)min、(19.84±3.57)min、(26.01±4.09)min(P0.05)。试验组手术部位感染率4.69%低于对照组12.50%,(P0.05)。试验组术后1d,IL-6、CD_3~+、CD_4~+、CD_4~+/CD8+分别为(82.40±5.30)pg/ml、(51.00±3.15)%、(27.02±1.04)%、(1.22±0.29)与对照组的(101.00±8.34)pg/ml、(42.00±3.20)%、(23.03±2.10)%、(1.04±0.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剂与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而加强麻醉剂与结直肠手术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对比研究,有助于选取合理麻醉剂降低对机体功能的干扰,控制手术部位感染,促进切口的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2009年12月行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的208例病例,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与发生SSI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大肠埃希菌是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占88.24%;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5 h(P=0.001;OR=9.231)、术前空腹血糖>6.1 mmol/L(P=0.032;OR=2.555)、高密度脂蛋白<1.03 mmol/L(P=0.023;OR=2.098)是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而腔镜手术(P=0.011;OR=0.092)则是保护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手术时间、术前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和是否腔镜手术是SSI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手术部位感染是剖宫产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15%,给产妇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也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此外,死亡产妇中,3%与剖宫产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有关。本综述将从剖宫产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危险因素,以及最新的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预防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的集束化管理措施,以及有效的实施模式,降低剖宫产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42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20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0.24%(85/420);以表浅切口感染为主,占75.29%(64/85),深部切口感染占22.35%(19/85),器官腔隙感染占2.35%(2/85)。共分离病原菌98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55株,56.13%)。超重或肥胖(BMI≥23)、合并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3.5 h、Dukes分期高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超重或肥胖、合并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长和Dukes分期高是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预后营养指数在结直肠肿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测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结直肠肿瘤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联系,探讨PNI作为结直肠肿瘤病人预后指标的作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普外科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32例经病理确诊结直肠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其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结直肠肿瘤术后的风险因素,通过ROC曲线评价PNI在SSI的预测价值。结果 :43例病人术后出现SSI,其中浅层或深层手术部位感染36例,器官/腔隙感染7例;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PNI48对预测术后SSI的发生具有显著价值(曲线下面积=0.782,灵敏度81.1%,特异度65.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OR=3.42,95%CI:1.22-8.78,P=0.04)和PNI48(OR=2.35,95%CI:1.20-4.53,P=0.03)是预测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NI作为简单并有价值的临床指标,对于结直肠肿瘤术后预测SSI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胖对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3年12月某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215例患者,其中100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肥胖组),115例BMI25 kg/m2(正常体重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肥胖患者72例(72.00%)术中出血量60 mL,58例(58.00%)手术持续时间220 min,其中20例(20.00%)发生SSI;正常体重组中仅30例(26.09%)术中出血量60 mL,20例(17.39%)手术持续时间220 min,8例(6.96%)发生SSI。肥胖组患者术中出血量、SSI发病率高于正常体重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正常体重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SSI发病率较高,肥胖、手术持续时间长、出血量多是结直肠患者SS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杨建勇 《中国卫生产业》2014,(8):136+138-136,138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疗效。方法将158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给予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对照组78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肿瘤患者给予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可缩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特点,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5月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患者85例,分为SSI感染组(n=18)、未感染组(n=67),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SSI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18例SS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8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第三代头孢、四环素、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均耐药;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Dukes分期、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手术切口类型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白蛋白水平、补充益生菌为保护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得到的9个相关因素建立SSI预测模型,其预测SSI的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869,该模型SSI预测值与实际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SSI易受较多因素影响,且SSI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经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符合度,对筛选结直肠癌术后发生SSI高危人群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一直是临床防控及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关于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则是防控措施制定的依据与前提.不同时间段的感染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此方面的不定期调查极为必要.本研究就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及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The prevention of wound inf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lorectal surge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lorectal operations are, at best, clean-contaminated procedures, and at times there is gross contamination of both the peritoneal cavity and the surfaces of the surgical wound. In addition, the diseases of the large bowel that require surgery tend to afflict elderly patients. Collectively, the combination of an unclean environment, major surgery and debilitated patients creates a situation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a very high incidence of wound infection. This review documents the considerable support from clinical trials and meta-analyses that exists for the prophylactic use of a single dose of a suitable parenteral antimicrobial agent. In addition, although the evidence is less clear cut, it does not appear that the use of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s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wound infections after colorectal surgery.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感染、病原菌及耐药率,并分析控制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感染的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0-2012年医院手术患者286例,对发生感染的患者留取不同部位的标本采用BACTEC9050培养系统分离培养病原菌,依据NCCLS指定的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判定严格按照NCCLS进行,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医院进行人工置换关节手术的患者共286例,其中发生感染96例,感染率33.6%;96例感染患者经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12株,革兰阳性菌49株占43.75%,革兰阴性菌63株占56.25%;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感染的主要革兰阳性病原菌对替莫唑胺、林可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均<10.0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均<10.00%。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高,且多为多药耐药菌感染,临床应采取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如若发生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感染,首先应分离培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选取耐药率低的药物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对心脏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行心脏手术患者1 126例;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采用口头叮嘱形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媒体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方式,对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感染相关知识、疾病知识等知晓率进行统计;对感染患者的痰液、尿液、血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研究组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7%,对照组2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80%,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知识知晓率为95.20%、术前注意事项知晓率为90.23%、术后注意事项知晓率为95.91%,疾病知识知晓率为88.9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08%、68.38%、70.34%、6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占50.00%,革兰阳性菌19株,占40.43%,真菌4株,占8.70%;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20.39±4.45)d高于研究组(14.34±4.5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心脏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常规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其采取的预防与控制,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胸外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492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每年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结果 492例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22例,感染率4.47%;3年中医院感染率分别为5.63%、4.27%、3.76%,提示医院感染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2例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4.54%、手术切口占22.73%、泌尿系统占13.64%、胸腔占9.09%;对492例手术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发现患者的年龄偏高、有长期吸烟史、合并慢性疾病史、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手术时间较长等与术后医院感染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的年龄偏高、长期大量吸烟史等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了解胸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孢西丁预防肛肠手术患者感染的效果,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行肛肠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于切开皮肤或黏膜之前30min(诱导麻醉时)和术后6h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头孢西丁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头孢替安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预防感染的疗效、疼痛程度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西丁预防肛肠手术患者感染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胰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4月共4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胰腺术后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术后应用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术后空腹血糖〉8.3mmol/L的患者死亡率、术后胰漏、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7.O%、23.7%、9.7%、15.1%)显著高于术后空腹血糖≤8.3mmol/L的患者(2.7%、11.9%、4.0%、6.6%)(P=0.037、P=0.002、P=0.020、P=0.005)。术后空腹血糖≤6.1mmol/L的患者死亡率和术后出血的发生率(6.2%、8.6%)显著高于术后空腹血糖6.1-8.3mmol/L的患者(0.7%、1.4%)(P=0.023、P=0.011)。术后空腹血糖≤6.1mmol/L的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情况显著增加(7.4%比0.7%,P=0.009)。结论通过术后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普通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平稳控制血糖,实现围手术期预定目标下的血糖管理。胰腺手术围手术期的目标血糖定为6.1~8.3mmol/L是安全合理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4月共4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胰腺术后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术后应用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术后空腹血糖>8.3 mmol/L的患者死亡率、术后胰漏、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7.0%、23.7%、9.7%、15.1%)显著高于术后空腹血糖≤8.3 mmol/L的患者(2.7%、11.9%、4.0%、6.6%)(P;0.037、P=0.002、P=0.020、P=0.005).术后空腹血糖≤6.1 mmol/L的患者死亡率和术后出血的发生率(6.2%、8.6%)显著高于术后空腹血糖6.1~8.3 mmol/L的患者(0.7%、1.4%)(P=0.023、P=0.011).术后空腹血糖≤6.1 mmol/L的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情况显著增加(7.4%比0.7%,P=0.009).结论 通过术后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普通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平稳控制血糖,实现围手术期预定目标下的血糖管理.胰腺手术围手术期的目标血糖定为6.1~8.3 mmol/L是安全合理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牙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为感染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牙周手术的41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牙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应对策略;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416例行牙周手术的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35例,感染率为8.41%;年龄、手术时间、合并症、手术参观人员、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等是牙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牙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众多,应根据这些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牙周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医院2008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共57例,占71.2%,其中下呼吸道31例,占38.7%,上呼吸道26例,占32.5%,其次为胃肠道感染11例,占13.7%;患者的年龄>60岁、手术时间>3h以及住院时间>14d是胸外科术后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结论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是胃肠道;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是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外科医师在临床中应充分的给予重视,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采取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在术后要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等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回归热是一种由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人感染性疾病。感染回归热一般会造成患者螺旋体血症和反复高热。为了全面了解该病的分类、分布及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本文梳理了全球回归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防制措施及建议。回归热的类型较为复杂,普遍认为有蜱传回归热、虱传回归热和禽回归热。蜱传回归热又分为软蜱传播和硬蜱传播两种,软蜱传播的回归热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而硬蜱传播的回归热在全球广泛分布;虱传回归热的传播媒介为体虱,发病一般与战乱、饥荒、难民、贫困和卫生条件差有关。防控措施的制定应根据当地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