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C反应蛋白测定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枝 《海南医学》2004,15(6):18-19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了解C反应蛋白的(CRP)测定对于小儿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20例白细胞总数不高的小儿肺炎患者,作回顾性研究对象。比较其治疗前和治疗后7-10d后疾病的痊愈或明显好转时CRP水平,并与体温、白细胞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CRP水平(0.57±0.68ug/ml)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5.90±3.57ug/ml)P<0.001;治疗前CRP的阳性率为100%,显著高于嗜中性粒细胞比率>75%的阳性率(30%)和体温高于37.5℃的阳性率(30%),P<0.005。结论 CRP可以作为一种反映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有助于不典型小儿肺炎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2 )及 C-反应蛋白 (CRP)定量测定对不稳定性心绞痛 (U A)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方法 :对 46例 UA患者、2 5例稳定性心绞痛 (SA )患者及 2 2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血清MMP- 2及 CRP酶联免疫测定。 结果 :U A组入院时血清 MMP- 2水平明显高于 SA组及对照组 ,分别为 (4 70 .8±5 1.4) ng/ ml、(32 9.6± 5 4.0 ) ng/ ml及 (2 46 .5± 2 6 .8) ng/ m l(P<0 .0 1)。 UA组入院时血清 CRP水平明显高于 SA组及对照组 ,分别为 (3.6± 0 .4) μg/ m l、(0 .9± 0 .1) μg/ m l及 (0 .7± 0 .1) μg/ m l(P<0 .0 1)。UA组病情稳定后血清MMP- 2及 CRP水平明显降低 ,分别为 (35 0 .4± 41.8) ng/ m l、(0 .9± 0 .3) μg/ ml(P<0 .0 1)。 U A组有 7例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 (ACE) ,SA组未发现 ,且 ACE组入院时血清 MMP- 2、CRP水平分别为 (5 0 3.7± 30 .3) ng/ ml、(4 .1± 0 .3) μg/ ml,明显高于 U A组入院时平均 MMP- 2、CRP水平 (P<0 .0 5 )。 结论 :血清 MMP- 2、CRP水平可能对 UA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血清铁蛋白与癌胚抗原联检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与癌胚抗原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30例肺癌患者及 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铁蛋白 (SF)及癌胚抗原 (CEA)水平。结果 :肺癌组 SF与 CEA分别为 (85 0 .5 8± 4 38.89) ng/ m l,(81.0 3±12 9.4 2 )μg/ L ;正常对照组 SF与 CEA分别为 (5 3.6 9± 6 5 .0 8) ng/ ml,(4.0 0± 1.4 9)μg/ L。肺癌组的 SF与 CE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0 1) ,差异具有显著性。肺癌组 SF阳性率 86 .7% ,CEA阳性率为 6 6 .7%。结论 :SF与CEA联检可作为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 ,使肺癌的诊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老年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曲小玲  周琪  张建华  张翼 《重庆医学》2005,34(7):1059-1060
目的了解血清C反应蛋白(SURP)水平测定在老年性肺炎的诊断与疗效中价值.方法比较46例单纯性老年肺炎患者治疗前后SURP水平、白细泡总数和白细胞分类的变化,及其与30例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SURP水平(5.76士2.44)μg/ml和中性粒细胞比率>75%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49士0.21)μg/ml和治疗后(3.78士0.36)μg/ml),P<0.01;治疗前白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后,P<0.05;但治疗后患者SCRP水平、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75%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SURP检测可以作为一项反映老年肺炎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有助于老年肺炎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
李文晞 《广东医学》2002,23(5):495-496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后血清C -反应蛋白 (CRP)和白细胞介素 6(IL -6)活性的变化。方法 比较 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脂必妥治疗前、治疗 4周后血清CRP、IL -6活性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总胆固醇 (TC)从 (6 5 2± 1 48)mmol/L降至 (5 2 9± 1 0 8)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从 (4 2 9± 1 2 6)mmol/L降至(2 2 3± 0 87)mmol/L(P <0 0 1)、甘油三酯 (TG)从 (3 62± 0 2 6)mmol/L降至 (2 12± 0 3 7)mmol/L(P <0 0 5 )。②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前血清CRP ,IL -6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1)。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后CRP从(10 5 6± 1 2 3 )mg/L降至 (8 2 4± 0 87)mg/L ;IL -6从 (11 2± 3 60 )pg/ml降至 (8 2 4± 3 80 )pg/ml ,(P <0 0 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CRP和IL -6无直线相关性 (r =0 18、P >0 0 5 )。结论 降脂治疗可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RP ,IL -6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对小儿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重症肺炎患儿8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非重症肺炎患儿84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以PCT、BNP、CRP和DD为研究指标,对治疗前后患儿各指标水平情况分析,评估PCT、BNP、CRP和DD对小儿重症肺炎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CRP(65.28±15.59)mg/L、PCT(0.77±0.15)μg/L、DD(1.90±0.31)mg/L、BNP(79.17±15.65)pg/ml,均低于观察组的CRP(144.33±16.61)mg/L、PCT(1.89±0.41)μg/L、DD(4.40±0.29)mg/L、BNP(549.91±16.79)pg/ml(P<0.05)。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6例死亡,78例存活。死亡患儿的CRP(151.88±16.75)mg/L、PCT(2.53±0.29)μg/L、DD(4.61±0.66)mg/L、BNP(526.46±31.99)pg/ml,均高于存活患儿的CRP(99.63±15.99)mg/L、PCT(1.35±0.31)μg/L、DD(2.88±0.61)mg/L、BNP(89.41±22.27)pg/ml(P<0.05)。AUC相对偏高,根据临界值,说明有较高诊断效能。结论:在诊断重症肺炎患儿及预测预后方面,CRP和PCT、DD和BNP指标水平应用价值高,且临床检验便捷,能对预警信息及时提供,使救治成功率提升。  相似文献   

7.
沈虹  叶晓琴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61-1362
目的: 观察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变化,探讨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新生儿败血症(败血症组)患儿以及 19例同期住院非感染患儿(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并同时测定白细胞计数并观察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阳性率.结果: 败血症组CRP≥8 mg/L阳性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的5.26%(P<0.01),且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败血症CRP检测阳性率88.46%高于白细胞的42.31%(P<0.01).结论: CRP可为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白细胞介素 6(IL 6)、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使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 IL 1β、IL 6、CRP、NSE水平、NIHSS评分、Barthel指数、MMSE评分及血肿体积的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22%,P<005);观察组血清 IL 1β、IL 6、CRP、NSE水平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411±047)pg/ml vs(537±062)pg/ml;(698±072)pg/ml vs(1261±132)pg/ml;(575±061)mg/ml vs(934±102)mg/ml;(945±104)ng/ml vs(1134±121)ng/ml](P<005);NIHSS评分、血肿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MMSE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损伤,降低血清IL 1β、IL 6、CRP、NSE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柱退行性变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浙江萧山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脊柱退变性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为观察组(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组)和对照组(无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组),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深静脉血栓形成。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血浆D-二聚体水平(1.76±0.23)μg/ml、(2.32±0.41)μg/ml、(1.67±0.35)μg/ml;(1.28±0.31)μg/ml、(1.26±0.27)μg/ml、(1.31±0.23)μg/ml均高于术前(0.68±0.14)μg/ml;(0.74±0.15)μg/ml(P>0.05);2组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和术后7 d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诊断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ROC曲线结果显示:诊断截断值为1.17 μg/ml,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95%可信区间下限为0.890,上限为0.966。以D-二聚体 ≥ 1.17 μg/ml为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阳性,D-二聚体<1.17 μg/ml为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阴性诊断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79.1%,误诊率为20.9%,漏诊率为7.1%,总符合率为13.0%+68.0%=81.0%,Youden指数为72.0%,阳性预测值为41.9%,阴性预测值为98.6%。 结论 脊柱退行性变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升高,D-二聚体水平对深静脉血栓栓塞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1例伤寒患者作了3C-反应蛋白(CRP)测定,结果表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CRP均为阳性,含量为21.87~91.20μg/ml,平均为41.69±24.17μg/ml。经氯霉素治疗后,血清CRP转阴者12例;7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例稍有升高者于一周后伤寒复发;8例在出院半年后转阴。说明CRP在伤寒的临床检测中阳性率高,操作简便,两天即可得出结果,可作为伤寒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