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原某部驻守不同时间的驻训官兵血常规各指标的差异,为维护保障高原驻训官兵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53名进驻海拔4200~4500 m高原驻训1、2、5年的官兵进行血常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驻训1年组相比,驻训2年组全血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总数(NEUT)、淋巴细胞比率(LYM%)、中...  相似文献   

2.
高原特殊地理环境和恶劣气候条件易使驻训官兵发生高原反应等多种疾病,卫勤保障任务艰巨。本文针对赴高原驻训官兵的卫勤保障工作,重点分析了驻训期间的用药情况,并探讨了高原驻训期间的药品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高海拔地区具有低氧、低温、干燥、昼夜温差大、季节转变快、日晒时间长、紫外线辐射强、风沙大等特点,使皮肤屏障功能降低,易发生一系列的皮肤损伤或疾病,严重影响驻高原官兵的生活质量,对于暂时居住于高原的驻训官兵的影响更大。为了解常见皮肤病的发病情况,降低皮肤疾患引起的非战斗减员,我们对高原驻训某部官兵的皮肤病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在高原驻训官兵所患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了解急进高原驻训官兵的心身健康水平。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自评焦虑量表(SAS)及自评抑郁量表(SDS)等对急进高原驻训官兵51例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水平的变化,以及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结果:驻训官兵在海拔4400m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海拔480m时的水平;SO2水平显著低于海拔480m时的水平(P<0.05)。不同海拔高度驻训官兵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急进高原驻训官兵进入驻训区时低氧状况明显,应警惕急性高原病的发生;驻训前进行心理干预可降低官兵心理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5.
刘容  郭从涛 《人民军医》2012,(6):488-489
目的:观察高原环境对驻训官兵急性结膜炎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官兵3500例,其中高原野营驻训官兵组2500例,沿海驻地留守官兵组1000例。所有人组官兵均在相同医疗保障条件下,按照相同的训练计划组织施训。比较两组受紫外线辐射强度、时长,以及急性结膜炎发病情况。结果:高原野营驻训官兵组受紫外线辐射强度指数非常显著高于沿海驻地留守官兵组(P〈O.01),受紫外线辐射时长显著长于沿海驻地留守官兵组(P〈0.05),急性结膜炎发病率非常显著高于沿海驻地留守官兵组(P〈0.01)。所有罹患急性结膜炎官兵均散发于各个单位,未发现其周围官兵有类似疫情传播、暴发情况。结论:高原野营驻训官兵受紫外线辐射强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发生急性结膜炎,应加强对其野营驻训时的紫外线防护。  相似文献   

6.
王志刚  郑龙  李芳  宋波  王毅 《人民军医》2015,(3):251-252
肛肠疾病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表现为肛周不适、疼痛、出血等,严重者可引起贫血、感染甚至坏死等并发症,影响官兵日常训练及生活。2014年8—10月,我野战医疗所对西部高原野外驻训部队官兵1544例肛肠疾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发病原因。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赴高原驻训官兵1544例中,男1457例,女87例;年龄16~55岁,平均22.3岁。驻训  相似文献   

7.
韩麒智  徐莉 《西南军医》2016,(4):323-325
目的:研究分析高原驻训部队健康状况及疾病防治情况。方法回顾文献分析近年国内外高原驻训部队健康状况及疾病防治方法。结果急性高原病影响进驻高原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重视高原驻训部队进驻高原及返回平原前后适应性训练及驻训部队疾病预防和康复治疗很有必要。结论疾病防治作为部队进驻高原的重要工作,对于保障高原驻训部队官兵健康,增强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执行任务的部队官兵健康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为了解部队官兵在高原地区野外驻训时的伤病发生特点,探索改进部队卫勤保障和增进官兵健康的措施,我们对某部2012年7-9月高原野外驻训期间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某部地处西藏高寒地区,驻地海拔3650 m,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为了解高原部队秋季野外驻训期间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做好驻训官兵的疾病防治工作,笔者对2010年8~9月某部野外驻训期间驻训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高原低氧环境对不同作训任务官兵静息状态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常驻高原官兵分为驻营区官兵(海拔4030m和4600m)和野外驻训官兵(海拔4300m),对驻营区官兵和野外驻训30d的官兵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包括心率(HR)、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值(A/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AST/ALT比值.结果 驻训官兵HR(82.25±14.10次/min)明显高于驻营区官兵(74.18±9.02次/min,P<0.01),其SpO2(88.25%±2.41%)明显低于驻营区官兵(89.38%±2.44%,P<0.05),两单位人员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驻训官兵Hb含量(211.6±17.4g/L)明显高于驻营区官兵(199.3±22.7g/L,P<0.001),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病率(55.6%)明显高于驻营区官兵(25.7%,P<0.001).驻营区官兵和驻训官兵的血清蛋白质含量均充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驻训官兵的血脂异常患病率(70.5%)明显高于驻营区官兵(34.0%,P<0.001),其中驻训官兵的HDL-C含量(0.81±0.21nmol/L)明显低于驻营区官兵(1.01±0.27nmol/L,P<0.001),其低HDL-C血症患病率(65.9%)明显高于驻营区官兵(29.8%,P<0.001),驻训官兵和驻营区官兵的TC、TG、LDL-C含量及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驻训官兵LDH含量(273.70±136.74U/L)明显高于驻营区官兵(205.19±77.94U/L,P<0.01),其LDH异常率(72.7%)也明显高于驻营区官兵(51.1%,P<0.05).结论 高原驻训官兵蛋白质营养充足,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低HDL-C血症患病率和LDH异常率高于驻营区官兵,严重威胁着驻训官兵的身体健康,常驻高原官兵应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和科学安排训练强度,定期体检,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高原驻训部队官兵口腔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重等特点。2013年5—7月,某部在高原驻训期间发生口腔疾病发病57例。现将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原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如大气压低、低氧、低温、昼夜温差大和紫外线照射量多等,而且文化生活较单调,交通落后,信息较闭塞,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平原驻训部队急进高原后,需面对这一特殊环境,官兵心身健康受到一定影响。我们对2012年7月某部急进高原驻训部队官兵1140例3周内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了解急进高原初期疾病分布状况。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高原反应是部队进驻高原后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原因.部队官兵提前进行缺氧训练,对促进习服高原缺氧环境,缩短适应调整时间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航空兵部队某部进驻高原驻训前,利用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对部分飞行员和地面官兵进行适应性缺氧训练,以观察高原习服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奉平 《西南国防医药》2013,(11):F0003-F0004
部队急进高寒山地驻训已逐渐增多,高原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如大气压低、低氧、低温、昼夜温差大、多雨和紫外线强等,平原部队急进高原后,官兵身心健康会受到一定影响。通过对我部2012年7~9月份在海拔近4000m高原驻训期间伤病发生情况及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高原驻训卫勤保障主要针对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官兵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医务人员要搞好科学合理的卫勤服务保障,积极开展高原病防护、膳食营养、睡眠质量、出现反应的人员生命监测,健康心理维护,以及脱离高原后代偿调节等一系列针对性适应性训练,确保官兵高原驻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彭周雨  徐喆玥 《武警医学》2018,29(3):233-235
 目的 了解高原官兵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健康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某部官兵423名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高原卫生、高原防护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官兵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喜好方式,并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所有驻训官兵对健康基本知识较为熟悉,但对高原疾病预防的掌握程度较差;在各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老兵较熟悉健康基本知识(53.2%)及高原训练伤知识(31.2%),明显高于新兵的47.4%和22.7%。新兵和老兵在健康教育的需求及获得方式上均有所不同。结论 高原官兵对健康教育需求迫切,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官兵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空降兵在高原驻训期间,由于驻训时间长、低压缺氧、训练强度大、环境封闭,个别人容易产生厌烦训练、畏惧困难、信心不足等情绪。如果官兵带着不愉快的心情或厌烦的情绪参加军事训练,有可能会影响训练效果,甚至会引发训练事故等。因此,应针对这些特点,切实帮助官兵做好高原驻训练期间的心理调节,转变不良情绪,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培养健康身心,出色完成各项军事训练任务,提高高原驻训效果。  相似文献   

18.
窦学书 《西南军医》2008,10(4):97-98
目的调查部队高原山地驻训期间官兵皮肤病的患病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统计部队驻训期间的门诊、巡诊和住院登记,确定皮肤病种类和感染人(次)数。结果高原山地驻训期间官兵皮肤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皮肤病患者526人(次),发生率为40.56%。排序前4位的为日晒伤(22.05%)、手足皲裂(19.39%)、急性痒疹(16.54%)和手足癣(11.60%)。结论野外驻训皮肤病发生率高,要加强卫生防护知识宣教,培养官兵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消杀灭工作,合理膳食,改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9.
陈奇  胡宗凯  叶廷春 《人民军医》2012,(12):1162-1163
耳鼻咽喉科疾病专科性较强,普通军医特别是基层医师多了解不详细,但却影响高原部队正常的军事训练和工作。近期,我们调查某部赴4430m高原驻训官兵1500例,在驻训期间耳鼻咽喉病的发病情况。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部队高原驻训发病特点分析及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队到高原地区驻训的卫生防病特点,确保部队官兵身心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07年9月期间,某部官兵到西北青藏高原腹地驻训时的发病情况以及防治措施。结果驻训官兵患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其中呼吸道疾病最多见,其次为高原反应这种高原地区特有疾病;疾病防治措施:(1)坚持预防为主,(2)加强卫生宣教,提高官兵防病、治病的主动性、积极性,(3)对于已患病官兵必须坚持积极治疗、早期治疗。结论高原地区驻训的发病、防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必须结合其特点,才能更好地做好部队高原驻训的卫勤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