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3.
4类人组成糖尿病“后备军”
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糖尿病.但有些人更容易患糖尿病.这些人一般具有以下4种导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我们称之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
5.
众所周知,高血糖会对身体产生诸多影响,五脏六腑、血管、神经等无一能幸免。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控制血糖,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呢?健康人群又该如何防治糖尿病呢?对于糖尿病的防治,运动疗法必不可少,而且最简单易行。今年63岁的文先生,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化工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特征。方法:利用2000年泸天化集团公司糖尿病(DM)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的MS诊断标准,分析20岁以上6387名化工企业职工MS及相关组分的患病情况。结果:化工人群MS的患病率为6.1%,男性为6.8%,女性为5.2%,在40岁后明显升高,高发年龄男性在70岁后,女性在60~69岁,分别为18.5%和25.3%;超重/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26.5%、12.7%、15.0%和18.7%;MS在DM、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超重/肥胖人群中的患病率分别为48.8%、34.0%、18.1%和20.2%。结论:化工人群的MS患病率达到较高水平,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超重/肥胖的现象在化工人群中较为普遍;MS与DM、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超重/肥胖密切相关,尤其与DM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8.
9.
妊娠糖尿病概述妊娠期的糖尿病分两种情况:妊娠糖尿病(GDM)和糖尿病合并妊娠,前者孕前无糖尿病史,一般是在妊娠中期(孕24~28周)发生血糖升高,随着分娩的结束,大多数患者的血糖可以逐渐恢复正常;而后者在怀孕前即患有糖尿病,怀孕后血糖出现明显波动,如果不加控制,产后高血糖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和健康体检者中伴有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干预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05月-2014年0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血脂、血糖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明显比参照组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相关意义;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指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相关意义;研究组患者的BMI与血压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相关意义。结论:为了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需要针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实际情况实施健康宣教与相关干预,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在血糖控制上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8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有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给予干预措施,对照组有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不采取高危因素的控制,观察,半年后给予医学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糖和诊断知晓率上差异大(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与高危人群采取高危因素的控制,有利于血糖的平稳和身体各项指标的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了解江苏省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流行状况,探讨超重、肥胖与MS的关联。方法 数据源于2015—2019年度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对56 575名纳入分析的60~75岁老年人群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MS及其组分患病情况,分析超重、肥胖与MS的关联。结果 ≥60岁老年人群MS患病率为33.1%,超重、肥胖者的患病率分别为62.5%和35.9%。各组分中,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为82.1%,其次为高血糖(48.0%)、腹型肥胖(31.5%);各组分组合比例最高的为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占22.4%。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超重和肥胖者发生MS风险的OR值分别为3.704(95%CI:3.521~3.897)和11.188(95%CI:10.546~11.869),男性肥胖者与MS的关联强度高于女性(16.231 vs. 8.448),性别和肥胖的乘积项具有相乘交互作用(χ2=136.214,P<0.001)。结论 超过60%的肥胖者患有MS,男性肥胖者MS患病风险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血糖的自我监测,对控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方法将本社区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50例干预组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对另50例对照组的患者不实施任何措施,经过半年的跟踪调查并对同人群教育效果(等级化)进行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结果干预组干预前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体质指数(25.63);依从性(54%);定期监测血糖(52%);坚持运动(34%);控制饮食(96%);干预后患者的平均体质指数(25.17);依从性(78%);定期监测血糖(76%);坚持运动(56%);控制饮食(100%),均优于干预前,干预组干预后的知晓率(6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知晓率(37.6%)。结论通过健康教育的干预,有助于患者增加糖尿病健康知识,有效的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式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代谢综合征(MS)高危人群的影响。方法深圳市福田区家庭医生平台系统管理的160例社区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日常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日常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式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的知晓率及健康行为改变,BMI、血糖、血压、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通过实施家庭医生式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干预后,干预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从32.5%提高至95.0%,健康行为遵从率从51.6%提高至68.1%,且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体重为(58.6±6.7)kg、BMI(21.3±4.4)kg/m2、血压(130.0±9.8/79.0±6.5)mm Hg、空腹血糖(6.1±0.3)mmol/L、HDL-C(1.2±0.1)mmol/L、TG(1.6±0.8)mmol/L,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体重、BMI、收缩压、TG较对照组干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结论对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进行家庭医生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可提高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的生理生化指标,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起到良好的效果,较日常的健康教育有更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社区128例糖尿病高危人群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预防性健康教育,比较分析健康教育前后该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自我管理状况;结果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128例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及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 <0.05,P<0.01);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从而主动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为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在社区开展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提高社区卫生人员预防糖尿病的知识和技能,增强糖尿病高危人群自我保健能力,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方法 在天津市的2个行政区的6个社区建立基地,采用糖尿病风险筛查技术,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307名.采用健康管理技术对该人群进行三个月强化及九个月跟踪的健康管理.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对被观察者主要体检指标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分析,连续变量进行配对t检验、分类变量进行配对列联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通过健康管理技术的实施,分析管理前后的各项指标和数据,包括能量摄入(管理前1989.8千卡,管理后1766.4千卡,t=6.84,P<0.05)、有效运动量(管理前120.4千卡,管理后157.5千卡,t=-5.00,P<0.05)、体重(管理前73.0 kg,管理后71.5 kg,t=6.92,P<0.05)、收缩压(管理前130.4 mm Hg,管理后124.6 mm Hg,t=8.36,P<0.05,1 mm Hg=0.133 kPa)、舒张压(管理前81.8 mm Hg,管理后78.4 mm Hg,t=7.40,P<0.05)、血清胆固醇(管理前5.21 mmol/L,管理后5.08 mmol/L,t=2.73,P<0.05)、空腹血糖(管理前6.4 mmol/L,管理后5.8mmol/L,t=16.37,P<0.05)、餐后2h血糖(管理前7.7 mmol/L,管理后6.9 mmol/L,t=9.67,P<0.05),都有明显下降,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在社区开展健康管理是预防和遏制糖尿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最后20年,艾滋病被视为全球危机,如今糖尿病及其影响将成为本世纪最初20年的危机。当今世界,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人类健康面临的非传染性疾病威胁正日益增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