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颈源性眩晕临床研究及手法治疗进展(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2003年第5期)1.3颈本体觉紊乱 1.3.1本体感受器主要有肌梭和高尔基腱组织、关节感受器、前庭器官.人体姿势的维持和以下因素有关:①前庭器官;②视觉提供身体与环境的关系;⑧颈反射.前庭脊髓外侧束对躯体运动可能有易化作用,前庭脊髓内侧束则只与颈肌和上肢肌有关,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中间神经元影响α和γ运动神经元,参与头颈部肌肉共济活动,以维持头位平衡.任意随意运动均不能脱离感觉系统的调控,尤其是本体感觉、内耳前庭平衡觉和视觉的调控[38].因此,头部对于身体姿势的来源非常重要,中枢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协调各肌群作出姿势反应.  相似文献   

2.
颈源性眩晕及手法治疗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讨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选择7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理脊通脉手法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颈椎牵引和调制中频电疗法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椎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TCD)情况,一个疗程后每组治疗前后病情综合积分对比、组间积分差值比较、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博动指数比较,分析并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的效果、缓解眩晕的疗效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脊通脉手法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作用研究(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接上期)2讨论 2.1颈源性眩晕发病学的认识 2.1.1颈源性眩晕的病因病理机制:人们对颈源性眩晕的认识总是伴随着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深入而深入.早在1926年Barre与Lieon首先提出由于颈部交感神经系统受到激惹可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后,引起医学界的重视[12].1933年,Dekleyn等指出眩晕、头晕、肢体无力,称为颈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征[13].1940年末至1950年初,椎-基底动脉机能不全被首次介绍,1946年Kubik最先系统报道"基底动脉闭塞的临床及病理学研究",讨论了最初的VBI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栓及栓塞在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14].  相似文献   

6.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组、针刺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组用小针刀松解头枕部及颈部阿是穴后,行颈椎复位手法。每周治疗1次,2次为一疗程。针刺对照组用毫针针刺太阳、印堂、百会、风池、风府、颈夹脊等穴,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10次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7.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颈源性眩晕是一种以眩晕和平衡失调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且多数患者伴有颈部疼痛,其主要是由于颈部异常传入神经活动而发生的异常空间定位和共济失调的非特异性感觉障碍。颈源性眩晕症状在临床上十分多见,既往缺乏对本病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常与美尼尔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甚或躯体化障碍等精神病混淆,而使得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加强对本病病因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颈源性眩晕的认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颈源性眩晕又称"眩晕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脊柱退行性改变导致椎基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而出现以眩晕为主的综合征。临床上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伴有头痛、颈肩部疼痛。当颈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可伴有恶  相似文献   

9.
李正祥 《中医正骨》2008,20(10):50-50
颈源性头痛是指颈椎和颈部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症。作者运用手法辨证治疗该病11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中医手法“四步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探讨“四步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价值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全部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计算机处理。根据各项数据结果探讨“四步法”对颈性眩晕的疗效。结果:1)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控显率80%,总有效率97.3%,对照组控显率64%,总有效率8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眩晕改善程度、频度及伴随症状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手法一“四步法”能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纳洛酮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后SDSS、BPRS及PAN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DSS和BPR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阴性症状、一般病例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纳洛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治疗方案对颈性眩晕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颈性眩晕患者,运用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配合自我功法练功方案治疗,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以及第8周、第12周、第24周、第36周和第52周观察眩晕残障程度(DHI)、颈椎活动度(CROM)以及颈性眩晕、颈痛(NRS)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共29例病例完成试验。经1个疗程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获疗效。治疗前后比较,DHI功能、情绪、生理和总积分,以及NRS颈性眩晕、颈痛积分均明显减少(P0.001);治疗后(4周)至52周各观察时点之间上述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在治疗后颈椎活动度明显改善(P0.001),治疗后与第52周颈椎各方向活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不仅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并且可以保持长期疗效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颈性眩晕是指颈部骨关节,椎间盘、软组织病变压迫或炎性刺激椎动脉引起以头晕为主症,伴随头痛,颈项痛,失眠,恶心,呕吐,耳鸣等临床表现的症侯群。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是指颈部骨关节,椎间盘、软组织病变压迫或炎性刺激椎动脉引起以头晕为主症,伴随头痛,颈项痛,失眠,恶心,呕吐,耳鸣等临床表现的症侯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眩晕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眩晕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颈椎牵引治疗,给予B组患者颈椎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86%,B组总有效率为96.43%,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颈椎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眩晕头痛具有显著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手法对颈本体觉紊乱眩晕头颅空间回复能力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手法对于颈本体觉紊乱的眩晕患者的头颅空间回复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头颅三维空间运动测量仪,观察临床72例颈本体觉紊乱的眩晕患者手法治疗前后其头颅空间回复能力的变化.另外随机选取51例颈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患者及138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手法治疗后本体觉紊乱组在三个运动轴线上的头颅空间偏移度均有明显减小,在颈屈伸方向上最明显.椎动脉供血不足组在颈屈伸方向也有头颅空间偏移度的减小.结论:手法有即刻改善颈本体觉功能的作用,在临床椎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发病也存在着本体觉紊乱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眩晕多属肝的病变,可由风、火、痰、虚引起,根据临床体会,眩晕可大致分为以下治疗方法。笔者采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有文献统计,40岁以上的颈椎病患者中,颈源性眩晕的发病率占30%左右,且有上升趋势,同时由于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给机械牵引和手法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此病给病人经济带来不小负担,且患者自身保健预防甚少.因此笔者除了采用针灸、轻柔的按摩治疗颈源性眩晕,还让患者自己捻揉耳垂的方法治疗并预防颈源性眩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挑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挑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机理.方法:选取35例颈性眩晕患者,全部采用挑灸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指标和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3D-MSCTA)结果的变化.结果:挑灸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有很大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左右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VB)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显著上升;阻力指数(PI)和博动指数(RI)值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患者的3D-MSCTA结果分析比较,椎-基底动脉与毗邻骨性结构的关系上没有明显的改变.结论:挑灸治疗颈性眩晕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缓解或消除临床眩晕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